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原卷版)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1000.053 K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原卷版).doc,共(10)页,1000.05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3fba422c2b64e219dfd4a54002f0a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绝密★考试结束前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

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

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

,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B.内阁地位逐渐提高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2.元朝时的行省制度,是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由此看来,行省制度设置A.消除了藩镇割据的隐患B.强化了中央政府对

地方管理C.导致了地方之间的隔绝D.促使了国家政治重心的迁移3.如图所示是中国某朝代中央的官僚机构示意图,该制度创立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4.清朝军机处的办公处不称衙署,只叫“值庐”,入职

的军机大臣不按国家职官的升转制度选调,没有品级和年资规定。这从侧面反映出军机处A.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力B.是最重要的中枢机构C.不是政府的正式机构D.官职简练且事务清闲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

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2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评价历史的公正性B.记载的真实性C.解释历史的客观性D.修撰的政治性6.1942年1月,美、英、苏、中领衔签署二十六国联合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中国《中央日报》

社论称:“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这说明A.中国当时已经战胜了日本法西斯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各国联合是反法西斯斗争的关键D.抗日战争极大提高了民族凝聚力7.某战役是“解放战争

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这次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8.作为图片资料,下图可以用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金田起义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9.

梁启超指出:“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与文中所涉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

后方挖蒋根,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的口号。其中“后方挖蒋根”发挥的主要作用是A.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B.国统区的民主运动风起云涌C.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D.提高各个阶层反蒋的积极性11.如图为1947年某次运动的宣传单《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和《向炮口要饭吃》。据此推

测,其主要反对的是3A.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经济掠夺B.国民党反动派大肆迫害民主人士C.国民政府为了维持战争滥发纸币D.官僚资本巧取豪夺造成民不聊生12.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革命道路的开端是A.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B.国民革命军的北伐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论持久战》的发表13.1943年,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订立新约。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苏德战争爆发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历史结束C.太平洋战争爆发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4.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习近平15.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团结的会议,它将表明

: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哪个会议上的开幕词()A.中共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6.1985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对该论断分析正确的是A.世界

上不可能再有任何战争B.每个国家都将共同走向发展和繁荣C.联合国确保了世界永久和平D.各国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需要和平17.学者M·卡瑞曾指出:“《十二铜表法》从未被废除过,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法律而不是停滞

不前的公社法律。”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其条款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B.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其内容全面完整,无需修改D.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18.有学者指出,1688年“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这里“现代化”指的是A.《大宪章》的颁布B.议会制度的出现C.君主

立宪制确立D.责任内阁制形成419.某校学生在进行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1871”“铁血政策”“俾斯麦”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农奴制改革C.德意志统一与帝国的建立D.美国南北战争20.二战后,美苏两大

敌对军事同盟体系确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德国分裂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21.商朝甲骨文中有卜问天雨、卜禾(谷熟之意)的记载,如“帝令雨足年”。还有王亲自从事农作的记载,如“王黍于南”等。这

些卜辞说明A.商朝的占卜内容全部涉及农业B.大量水利工程的开凿C.农业生产是商朝重要经济活动D.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22.观察如图,对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所处历史时代基本相同②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两端③通过丝绸之路间接交流④建立平等友好外交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

.《盐铁论》记载:“耕不强者无以充虛,织不强者无以掩形。虽有湊会之要,陶、宛之术,无所施其巧。”材料反映了A.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B.对民生艰难充满担忧C.农商并重的经济思想D.中国古代经济主流政策24.明代中期以后,随

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的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道光《苏州府志》记载晚明苏州府“江南烟户业田多,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出乡村者十之一二。”这说明当时A.工商业者成为社会的主要阶层B.市民阶层人口的增加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D.南北经济差距的加大25.如图反映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5①商业范围扩大,形成大规模长途贩运②商品数量种类增多③使用白银作为主要货币④商人地位提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6.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

联系西域诸国夹击匈奴,武帝先后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的“凿空”之行带来的客观经济结果是A.丝绸之路B.长城西延C.匈奴被灭D.盐铁官营27.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

材料说明开平煤矿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C.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D.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特征2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促进发展的条件

是A.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B.军阀混战造成广大民众流离失所C.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D.中国人民广泛开展反帝爱国运动29.某位先进模范人物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

本本上只能记差距。”他是A.雷锋B.王进喜C.邓稼先D.焦裕禄30.某班高一学生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为《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他梳理的目录如下,你认为合理的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1.如图中航海路线与之对应信息正确的是6A.通过A航线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B.B航线沟通了欧洲和印度的联系C.通过C航线绕过好望角到达太平洋D.沿着D航线可以实现环球航行32.“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

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材料中的“它”是指A.新航路的开辟B.瓦特改良蒸汽机C.富尔顿发明汽船D.爱迪生发明电灯33.马克思指出:“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

动。”该材料A.讨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过程B.批判了大工厂制度下的生产弊端C.蕴含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D.说明了手工工场和大工厂不能并存34.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这些航路包括①欧洲经大西

洋到美洲的航线②欧洲绕非洲南端到亚洲的航线③经南太平洋到大洋洲的航线④欧洲经地中海到达亚洲的航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5.以下统计表格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19

50年12.2%23.2%50.7%1990年2.8%5.1%7.2%工业1950年34.7%42.2%22.2%1990年25.8%40.5%33.6%服务业1950年48.9%32.4%26.6%71990

年71.4%54.4%59.2%A.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B.“福利国家”的影响C.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D.全球范围的频繁移民36.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

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可以推断美国A.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B.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C.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D.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37.有学者认为,新

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苏俄(联)经济尽快的工业化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但它没有能完成这一任务,这就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这一观点A.主张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B.全盘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C.脱离当时的国情研究历史问题D.认为新经济政策被取代具有必然性3

8.某学习小组依据下列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选项中符合其研究主题的是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B.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与改革C.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D.战后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39.如图为21世纪初联合国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的徽标。下方的人形代表社

会公平、中间的曲线代表经济增长、上方的叶子代表环境保护,这三个元素构成一个地球形状。该徽标蕴含的理念是A.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B.文化多样化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C.可持续发展与地球之间的密切关系D.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之间的关系40.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是①冷战

对抗依然存在②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8③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潮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41.历代疆域的变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联

系。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1)结合所学,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的特点。(2分)材料二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

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

”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4分)材料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

四9嵌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里耶秦简(部分)(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文字:“迁陵洞庭郡”(3)分别指

出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史料类型。(2分)(4)结合材料三、四,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6分)材料五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

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5)依据材料五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的?结合所学,面对广阔的疆域又是如何管辖的?(6分)42.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0分)材料一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

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首相发生在英国。エ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从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阿克菜特的成功,引发了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的热潮,以机

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工厂纷纷涌现。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エエ场。蒸汽机的发明是英国エ业革命的主要标志,19世纪初,汽车、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工业

革命开始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势力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増长。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人口激增,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媒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

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1)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分析清楚,归纳准确完整。)(10分)材料二10(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的对外贸易趋势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6分)材料三(3)阅读上表,从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某一个侧面,选出两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4分)例如:关键词:国民党、三民主义主题: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

展添加关键词:孙中山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