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4(原卷版)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844.500 K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4(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4(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4(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4(原卷版).doc,共(9)页,844.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6a5650bf72e27f3ff348e1def929f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绝密★考试结束前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4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

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

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军政B.民政C

.行政D.财政2.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地方权力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3.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

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吉凶。这一现象说明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具有道家色彩B.以血缘为纽带C.权力高度集中D.神权王权结合4.下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③处的历史事件是A.嬴政创立皇帝制度B.汉景帝平定“七国

之乱”2C.明太祖废除丞相制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5.明朝在中央机构中废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专制统治D.增强六部权力6.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原因是A.中英贸易出入超形势逆转B.中国社会性

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首次被西方国家打败D.中国商品市场大门被迫完全打开7.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A.鸦

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甲午中日战争8.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分别指的是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的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9.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百团大战”时最有利的证据是A.百团大战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B.油画《百团大战》C.历史小说中对百团大战的描述D.电影作品《百团大战》10.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表明A.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B.美国将派兵参加中国的抗

日战争C.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D.中国最终会彻底打败日本11.读如图,根据所学判断,该图反应的形势与下列哪件事有关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12.马克思说:“(太平天国)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

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从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3A.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B.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D.领导者进取心减退,发生内讧1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因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次转移

。按转移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B.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C.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D.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14.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

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一届人大的召开。15.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比利时政府提供的贷款,从而打破了自1969年形成的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这一改变发生的背景是A.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B.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

开D.经济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如何处理同邻国的边界争议上,周恩来说:“边界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做到使双方真正在平等、友好、互利的基础上加以解决,而不在于我们必须多占一些地方。”这体现了新中国提出的A.“另起炉灶”政策B.“一边倒”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

同存异”方针17.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公民掌握。”这里的“公民”是指A.雅典成年男子B.雅典妇女C.外邦人D.奴隶18.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

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变化有利于A.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C.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D.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19.某学生的论文把英国“光荣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

“一票共和”、设计德国政治管理模式的俾斯麦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西方国家总统制的确立过程B.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C.走向世界的英国政治发展模式D.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20.下图反

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4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21.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

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22.西汉时期,盐业官营的形式,是在产盐区设置的盐官备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放。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盐铁官营A

.表明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B.增加了百姓的赋税负担C.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D.稳定盐铁价格保障民生2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B.社会动荡不安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

绸之路开辟24.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尤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25.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

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该材料可证明A.日本与欧洲勾结共同掠夺中国B.明朝与日本贸易情况复杂多样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其合理性D.明朝海禁导致日本海盗的盛

行26.长江三角洲曾是主要的粮产区,自明中期以来因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而逐渐成为粮食输入地。明朝末年,上海县的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0%,太仓州约占70%,嘉定县约占90%,这主要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冲击传统农耕经济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工日趋细致D.工商业发展推动种植结构变化527.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机器纺纱布局司机者,一人掌管数机,须终日直立奔走,缠足者不能为也;机器缫丝局其司盆者,亦须久立,缠足者亦不便。”此事说明()A.工业文明冲击传统农业文明B.洋务运动需要改变纲常伦理C.洋务

运动需要更多劳动力D.晚清女权运动蓬勃兴起28.19世70—80年代,清朝外交官郭嵩焘抨击西方对中国进行侵略“其势日逼、其患日深,同时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延政教,其末有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并呼呼“得其道而顺用之,亦足为中国之利”。此思想A.代表了洋务运动时期

的主流认识B.直接指导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C.反映出对待西方文明的理性态度D.与义和团运动提出的主张一致29.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A.中因茶、丝的质量提高B.中国茶、丝生产迅速发展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崩溃30.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B.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D.联产

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31.下图为1956年1月15日,在首都各界群众20多万人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上,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呈送喜报。这件事发生在A.解放战争时期B.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32.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33.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据此6可以推论A.西班牙从此崛起并成为殖民强国B.新航路促进欧美之间的商品流通C.殖民活动冲击了美洲的饮食传统D.胡椒生产是美洲的唯一经济支柱34.

从1800年到189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11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81倍。到1900年,美国有6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纽约达到350万。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A.人口下降B.城市化进程加速C.联邦政府成立D.小农经济破产35.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

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A.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B.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

革命准备了资本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36.罗斯福新政首先开始于A.整顿财政金融B.加强工业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进行社会立法37.路德维希·艾哈德(1897—1977)享有“德国经济奇迹之父”的美誉。他为建立战后德国的经济发展模

式作出重要贡献,从而使本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这种模式是A.混合市场经济B.计划指导型经济C.社会市场经济D.政府主导型经济38.《赫鲁晓夫——同时代人的回忆》一书中写道:赫鲁晓夫在改革过程中,往往是一只脚向民主迈进,另一只脚却陷入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对此解读正

确的是A.把握住战后时代转换的新契机改革成功B.并未彻底改变原有体制的弊端C.改革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D.解决了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39.下图反映了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经济发展的状况(以1913年为100)。结合所学判断,对

其分析正确的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结束了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B.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电煤钢产量大幅增长缘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D.农业集体化的实行提高了谷物和家畜的产量40.如图1到图2的历史

变迁7A.反映出国际货币关系从无序到有序B.确立了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C.逐步建立起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D.构建了浮动汇率的国际金融体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41.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逐渐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面对侵略,中国的各个阶层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着国家的出路。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0分)晚清时期的列强侵略与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简表时间19世纪30、40年代19世纪50~80年代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背景西方:19世纪中期,以

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①),要求得到更多的市场和原料西方:19世纪七十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要求市场、原料的同时,要求(②)侵略事件名称鸦片战争③边疆危机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影响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⑤中国面临亡国危险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探索名称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运动⑥应对边疆危机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8事件成果初步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

引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⑦推动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⑧(1)请在序号处填写上恰当的内容。(8分)材料一梁启超认为,近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是,“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

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2)五四运动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党醒,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4分)材料二(当时在中国采访的美国作家西奥多·怀特、安娜·雅格布)写道,政府在汉口逗留的几个月中,出现了空前未有的最全面的团结……全中国都在动——从沿海漂

流到内地,有如混乱的涡流聚集在这个临时的“首都”。许多军阀部队从南方或北方赶来参加战斗……政府成员和共产党人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制定共同作战计划。——杨克林、曹洪《抗日战争图志》材料三材料四随着战争消耗的不断增加……日本的社会经济几近

全面崩溃,物资极端匮乏,连粮食和食盐等民生必需品也难以保障……苏联的对日宣传和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使日本更难以继续抵抗……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形式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3)依

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8分)42.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的扩大推动经济的发展。(20分)材料一“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记载:“城,以盛民9地。”“市,

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材料二明

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贸易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形成。——罗肇

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三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在1850年至1913年间,硝酸盐、钾碱和过磷

酸钙的产量从微不足道的数量分别上升到899800公吨(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制肥料)1348000公吨和16251213公吨……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

。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两大经济体系归为一体,形成了贯穿全球的市场经

济。与此同时,长期的经济停滞和缓慢增长促使发达国家摆脱了凯恩斯主义的束缚,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力推行经济贸易自由化政策。在技术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信息传递和技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迅速扩展,从

而大幅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不仅直接刺激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和国际资本的迅速流动,而且使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张书琛《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结合所学,分析这种关系得以存在的原因。(2分)(2)

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初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原因。(8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工业化对世界能源利用及农业发展的影响。(6分)(4)依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4分)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