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113.838 KB
  • 2024-10-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共(11)页,113.83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86653edc83fe7f02fa6863235c04e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上)高一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5分,共75分)1.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划分城市户口与乡村

户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等级观念的影响B.社会管理的需求C.征收赋税的需要D.城市经济的发展2.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

明应该是A.司南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活字印刷术3.宋代之前,政坛文坛的风云人物大多是北方人。入宋之后,南方的士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A.南方人聪明B.政治中心南迁C.

宋代重文轻武D.经济重心南移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史实的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D.生产领域

出现工场手工业5.北宋时期,租佃制跃居主导地位;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农民只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这反映出北宋时期A.思想演变渗透到经济领域B.封建

土地所有制受到冲击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D.商业发展冲击“重农”政策6.北宋时期,政府改变了以往利用官府机构进行垄断性经营工商业的做法,而是将一些诸如粮食市场、副食品市场等逐步放开,甚至有些官署部门直接参与

“分民之利”的工商业活动。这一做法A.遏制了政府部门的经济腐败B.推动政府改变了抑商政策C.挤压了民营工商业发展空间D.增强了商品市场活跃程度7.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

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A.实现了乡村基层自主管理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扼杀人自然欲求D.促进儒学的世俗化8.元曲名家马致远写的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A.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风格B

.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C.士人归隐山林的价值取向D.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9.明朝废除丞相并设立内阁、清朝设置了军机处,二者体现出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皇权不可僭越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

.相权逐渐削弱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0.明清时期,为解决外地经商的困难,提高商业竞争力,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起,尤其以徽商、晋商、粤商、宁波帮等十大商帮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市镇建立“会馆”,并进而构筑严密的商业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

主要历史背景是()A.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B.商业竞争异常激烈C.重农抑商政策威胁商人利益D.地缘意识更加突出11.“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

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康熙亲征噶尔丹D.雅克萨之战12.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

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发生重大变化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13.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而形成,这种

的“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这说明黄宗羲A.反对个人利益B.主张人人平等C.反对专制皇权D.主张法治社会14.明朝《大诰》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

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B.完善官员监察体系C.利于规范官员行为D.预防地方割据出现15.“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1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

。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B.华夷观念正在转变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D.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17.《虎门条约》规定,凡是涉及英国商人的案件,都交给英国管事官处理。“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的关税自

主权开始丧失B.中国外交主权遭到破坏C.英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D.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18.“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及其体

制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的19.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用传统

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20.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21.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思想的是A.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局D.开办福州船政局22.1900年6月,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

、湖广总督张之洞却与列强达成协议: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历史上称为A.“自强求富”B.“百日维新”C.“和平外交”D.“东南互保”23.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

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

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24.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中国铁路铺设里程仅300多千米;战后八年内,中国铺设了4000多千米铁路,其中三分之二是由外国人铺设的。这表明了A.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B.中国近代化仍然举步维艰

C.传统思想制约铁路发展D.民族独立是交通发展前提25.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

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的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26.“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

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①火烧圆明园②义和团运动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辛丑条约》的签订A.缺B.BC.CD.D26.《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

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深化B.改革了封建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7.从19世纪60年代起,学堂专指培养掌握某一种西方技艺和事务的学校,且“学堂”往往冠以“船政”“矿务”“水师”“武备”“农商”等词。这

类“学堂”的出现说明A.科举取士受到极大冲击B.开展留学教育迫在眉睫C.新式教育强调经世致用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28.1895年,康有为上书请设议院。后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又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

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减少变法的阻力B.争取光绪帝的支持C.自身认识的转变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9.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A.湖北军政府成立

;同盟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30.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

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辛亥革命31.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A.发动武昌起义

B.清皇帝下诏退位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32.它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它”是()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中华民国约法》D.“二十

一条”33.北京大学房德邻教授赞同以1912年划分近代史的主张。他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远远超过1919年五四运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支撑该观点成立的理由包括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②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制度③建立了一个近代国家体制④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4.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

是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D.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35.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理由“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A.创办《青年杂志》B.主张文学改良C.倡导

“民主与科学”D.发表《狂人日记》36.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深受当时国际形

势的影响D.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37.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作者在此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主要是强调A.它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它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C.中国工

人阶级和学生的先锋作用D.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奠基作用38.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

料中所说的会议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成为国民大革命兴起的起点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39.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

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实现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目标D.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40.下图所示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

职业构成情况(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这一现象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41.某学生做了一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知识复习表,把党的正确探索总结为“三次变化”,表中甲、乙两处空白应为的三次探索开始

于革命方式的变化甲革命道路的变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央领导的变化乙A.秋收起义、八七会议B.南昌起义、长征的胜利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42.魏巍在《地球的红飘带》中说:地

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他所描写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43.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废厘改税”,设置“统税”对国内工业品按照一物一税的原则进行一次性征税后,该工业品便可在全国流通,不再

征收额外捐税。这一调整A.为抗战奠定了经济基础B.加重了百姓经济负担C.刺激了国内市场的流通D.加快了国内市场形成44.1933年,蒋光鼐、李济深等国民党将领与红军签订《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1935年,中共在《八一宣言》中呼吁各党派“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一二·九运动后中学生高呼“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上述信息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A.国民政府对日态度从妥协退让到坚决抗战B.民族危机持续加重促使民族意识不断觉醒C.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加剧,反蒋派坚持抗日D.国共两党由互

相对峙、内战走向合作抗日45.抗日战争期间妇女界的救亡运动很活跃。例如上海著名影星胡蝶、陈燕燕等曾慰劳前线将士,丁玲等延安知识女性创作了一系列抗战救国题材的文艺作品。这反映了当时A.知识分子成为抗战主力B.妇女民族意识高涨C.妇女政治地位普遍提高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46.1940

年,中共中央规定,在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应坚持“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一规定旨在A.打击汪伪反动势力B.整合、团结抗日力量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47.近代中国的《新民报》曾用“走向和平建国之路,毛泽东为

团结而来”为标题报道一则新闻,它说:“全中国人民的心里都在欢呼,欢呼着团结有望,和平前途有了保证。”该报道反映的是A.北平和谈B.中国共产党“七大”C.重庆谈判D.西安事变48.下图《关起门来打死狗》是张汀先生的漫画作品,

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49.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

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二、非选择题5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专制)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

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使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材料二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

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

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甲午战争后能反映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救亡图存运动。(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的主要影响。5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究竟该走向何处?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从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的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红色政

权建设的实践中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毛泽东等人认识到坚持革命武装以及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与此同时,许多根据地都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仅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例,1930年前后,解决了50多个区、

500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60多万人得到了土地。20世纪30年代以来,红色政权建设比以前更加有条不紊,内容更加全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摘编自刘孝连《浅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色政权建设实践中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

的方向”的内涵和基本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道路确立的历史意义。的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