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984.498 K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7)页,984.49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be226a544fdfb29670d807b77ae2fc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

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地月系由行星(地球)和卫星(月球)天体构成,为级别最低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属于太阳系一部分,太阳系比地月系高一层次,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比太阳系高一个层次;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构成总星系,总星系比河外星系、银河系高一个层次,由此判断,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

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于12月14日21时11分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一级B.两级C.三级D.四级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银河系②太阳③朝霞④星

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⑤陨石⑥流星体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④【答案】2.B3.C【解析】【2题详解】图中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包含了地月系和太阳系两极天体系统,B正确,A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银河系属于天体系统,不是天体,①错误;太阳为恒星,属于天体,②正确;朝

霞为地球大气层中的现象,不属于天体,③错误;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属于天体,④正确;陨石已经掉落在其他天体上,不属于天体,⑤错误;流星体属于天体,⑥正确。综上所述,②④⑥正确,故选C。【点睛】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4.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日地距离适中B.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C.地球上形成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D.月球绕地球旋转【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由于地

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都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月球绕地球旋转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故D项符合题意。【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1、外部条件: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

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2、内部条件:①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③液态水

(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5.太阳能量来源于()A.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C.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D.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在高温和高压状态下,

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系列的聚变反应变成一个氦原子核,并释放大量的热量。这样的不断聚变持续地为太阳提供能量,D正确,排除ABC。故选D。6.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

量源泉B.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所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矿物燃料,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答案】D【解析】【详

解】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间接与太阳辐射有关;故D选项正确。7.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的雷达受到奇怪的干扰,这种干扰只出现在白天且干扰的方向与太

阳运动方向一致,埃及随即受到以色列飞机的狂轰滥炸并失去了西奈半岛。埃及雷达受到的干扰来自A.雷达本身的故障B.以色列的秘密武器C.太阳紫外线增多的影响D.太阳活动【答案】D【解析】【详解】干扰雷达的是太阳的剧烈活动造成的,太阳活动剧烈时

会产生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通讯,影响雷达系统;雷达本身的故障不会只在白天发生;秘密武器更是无稽之谈;紫外线不会影响无线电系统。选D正确。8.在地质年代表中经历时间最长的是()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答案】A【解析】【详解】前寒武纪

指地球形成到距今5.41亿年,其时间段长达40多亿年,在地质年代表中经历时间最长。故选A。9.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是()①初期的岩浆时代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③原始海洋时代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

鱼类、两栖类动物的古生代⑤出现鸟类、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⑤②④D.③①④②⑤【答案】A【解析】【详解】地球演化之初是岩浆活动非常剧烈的熔炉,后陆地、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慢慢形成。生命出现在原始海洋里,蓝藻的出现改变了大气的成分,陆地面

积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生命适应环境,不断进化,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演化,先后出现了昆虫、原始海洋中的鱼类,进一步演化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植物从海生藻类,演化出陆上孢子植物、裸子植物,直至被子植物。由此可知,地球的演化主要依次经历了

以下几个阶段:①初期的岩浆时代,③原始海洋时代,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由此可知,A正确,BCD错误。本题应选A。10.确定地层时代和顺序的依据是(

)A.地层的新老关系B.地层层理C.地层中所含化石D.地层上下排列【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化石中常含有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能很好地反映地球历史,所以常用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C正确;地球上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会使

得地层发生变化,故地层的新老关系、层理、上下排列等均不能作为准确判断地层时代和顺序的依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层是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地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个时代的地层,并在地层中

留下了历史事件的痕迹,例如保存在地层中的不同时代的生物遗体和遗迹等。11.“中华龙鸟”化石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图为“主要地质年代特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中华龙鸟”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答案】C【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华龙鸟”属于恐龙,恐龙繁盛于中生代,在中生代末期灭绝,因此“中华龙鸟”出现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C正确,排除ABD,故选C。12.三叶虫属于古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3.2亿多年,至二叠纪完全灭绝。图为古生物野外科考

时,在地表下2.5米处的地层中发现的三叶虫化石标本。据此完成下题。三叶虫化石的发现,可以证明该地层形成时当地发生过()A.冰川侵蚀B.岩浆活动C.沉积作用D.人类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三叶虫化石标本图片为载体,考查化石的地理意义,侧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三

叶虫属于古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地表下2.5米处的地层中发现的三叶虫化石标本,表明该地层发生过泥沙沉积,C正确。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13.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A.地壳B.下地幔C.地核D.软流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

位于上地幔上部,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某地地下50千米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会()A.先感受到横波,后感受到纵波B.先感受到纵波,后感受到横波C同时感受到横波和纵波D.横波和纵波都感受不到【

答案】B【解析】【详解】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纵波(通过固态、气态、液态)的传播速度快,横波(通过固态)的传播速度慢,故在地面上的先感受到纵波,后感受到横波,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下图为地球部分圈

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圈是由液态水组成的圈层B.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C.大气圈全部由气态物质组成D.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16.下列关于图中四大圈层及其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四大圈层密切相关②

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③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④圈层之间存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答案】15.D16.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圈层结构相关知识,属基础知识考查。

【15题详解】水圈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体内的水,既有液态,也有固态和气态,A项错误;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B项错误;地球的大气圈是包裹着地球的大气层,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

项错误;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D项正确。故选D。【16题详解】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球表层系统,构成了地球表层环境,圈层.之间相互作用,都是通过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完成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

结果体现在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与特征上,地域分异规律是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结构与特征的归纳与刻画,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四大圈层密切相关,①③④正确;岩石圈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②错误,C项正确。故选C。【点睛】地球的圈层

结构可以分为地球内部圈层和地球外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到里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而地球外部圈层也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分别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有时,我们把地球外部的三大圈层和地球内部的岩石圈一起合称为“地球表层的四大圈层”。17.关于

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③水汽和固体尘埃集中在高层大气中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②【答案】A【解析】【详解】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调节温度的重要气体,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①正确;氮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干洁空气的78%;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占干洁空气的21%,故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②不符合题意;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

全部的水汽、杂质,③不符合题意;臭氧吸收紫外线,称为生命的保护伞,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A。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所示大气垂直分层可能位于()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寒带

19.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它们几乎全部集中在()A.A层B.B层C.C层D.A层和B层20.关于图中各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B.B层无云雨天气,适合航空飞行C.C层大气密度为各层中最大D.C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保护伞”【答案】18.B1

9.A20.B【解析】【分析】【18题详解】图中A为对流层,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图中A层高度约为12公里,因此最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区,结合选项,最

可能位于北温带,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19题详解】图中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对流层集中了75%大气质量和90%的水汽,平流层中水汽、尘埃含量少,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A项正确,BC

D项错误。故选A。【20题详解】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A项错误;平流层随高度上升是气温上升,气流运动相当平稳,并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B项正确;C层为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为各层中最小,C项错误;臭氧层主要存在于平流层中,即B层

,D项错误。故选B。【点睛】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之为"逆温现象"。21.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热的地方气流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冷的地方气流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风由冷的地方吹向热的地方,高空相反,与图A中的热力环流特征相同,因此图A正确,不符合题意;与

山坡或山顶相比,山谷地区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山坡或山顶气温较高,气流上升,与图B中热力环流特征相符,因此图B正确,不符合题意;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温较低,气流下沉,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与图C中热力环流特征

不同,因此图C不正确,符合题意;城区气温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区,与图D中热力环流特征相同,因此图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22.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是使空气水平运

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②b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面摩擦力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A.②③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近地面风受三个力作用,即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从图上看,a为水平气压力

,b为摩擦力,c为地转偏向力,故①④正确,故选C。【点睛】23.近地面的风向()A.与等压线平行B.与等压线成一夹角C.与等压线垂直D.无规律可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

,风向斜穿等压线,与等压线成一夹角,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A.AB.BC.CD.D25.B图(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

风【答案】24.C25.A【解析】【分析】【24题详解】四幅图中比例尺相同,AB两图的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异要比CD两图小,风力较小,CD两图单位距离气压差一样,C图P点所在位置比D图等压线密集,故风力最大,C项正确。故选C。【25题详解】风向判读方法为:由P点作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垂线,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右偏,可判读B图中其风向为东北风,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点睛】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先判断高低压的位置,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偏向,南半球偏向左);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力

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力小。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下面“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A____,C____,D____。(2)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

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轨道和____星轨道之间。(3)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特征具有____性、____性、____性(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几个自身条件中,取决于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的条件是____。【答案】26.①.地球②.火星③.天王星27.①.地月

系②.火星③.木星28.①.同向性②.近圆形③.共面性29.日地距离适中【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系的构成、八大行星的运动特点、地月系、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知识点,【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

星、天王星、海王星。结合图示可知,A为地球,C为火星,D为天王星。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地球和月球组成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地月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特征具有同向、共面和近圆性。【小问4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几个自身

条件中,取决于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的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能够保持较为适宜的温度。27.根据所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______,它出现在

太阳大气的______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和______。(3)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它发出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扰乱地球上空的______层,对无线电短波通讯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另外,还将扰乱地球的磁场,引发______现象。【答案

】(1)①.光球层②.色球层③.日冕层(2)①.耀斑②.色球③.太阳黑子④.耀斑(3)①.11年②.电离③.磁暴【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大气层结构和太阳黑子周期为材料,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相关知识,学科素养

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A层位于太阳最里层,为光球层,B层位于中间,为色球层,C层位于最外层,为日冕层。【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

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色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小问3详解】根据右图可知,太阳黑子的周期大约为11年,光球层出现太阳黑子,光球黑子增多,随之色球层就会出现耀斑,太阳黑子活动的区域突然连在一起,释放出大量能量,这种能量以射电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猛烈爆发

并增亮,形成耀斑,能量辐射地球,影响地球大气电离层,形成磁暴。【点睛】28.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_____波,B表示_____波,圈层C的名称为______。(2)判断两个不连续面:M

为_____界面,N为_____界面,地震波通过N界面时,传播速度变化有何特征:_____。(3)圈层D物质状态为_____态;圈层C厚度不均,大洋部分厚度较_____。(4)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_和_____。【答案】①.横②.纵③.地壳④.莫霍⑤.古登堡⑥.A

(横)波突然消失,B(纵)波传播速度减慢⑦.固⑧.薄⑨.地壳⑩.上地幔顶部【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相关知识,需要具备一定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学科素养。【详解】(1)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且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所以A表示横波,B

表示纵波。地球内部由外向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圈层C的名称为地壳。(2)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的为莫霍界面(M),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的为古登堡界面(N),地震波通过古登堡界面(N)

时,横波消失,纵波传播速度减慢,(3)古登堡界面以上的圈层D物质为固态;地壳(C)厚度不均,大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4)由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点睛】29.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1)写出下列辐射的名称:①____;③____;④____。(2)①②③④中,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写序号)。(3)若某日白天云层增多,则图中②会____(增强或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_

___(增强或减弱)。(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天气,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主要原因是____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大面积冻害D.浓烟能增加大气逆辐射(5)谚语“十雾九晴”主要是

因为晴夜少云,____作用弱,气温____(上升或下降)快,水汽凝结形成大雾。【答案】(1)①.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2)③(3)①.增强②.减弱(4)D(5)①.大气逆辐射##保温②.下降【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为材料

,涉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从图中看,①箭头指向大气上界,表示太阳辐射;③箭头由地面指向大气,表示地面辐射;④箭头由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小问2详解】低层大气为对流

层大气,地面辐射(③)是对流层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源。【小问3详解】②为大气反射太阳辐射。若某日白天云层增多,则图中②会增强,从而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小问4详解】浓烟笼罩菜地,浓烟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可防止冻害,D正确;

浓烟是吸收地面辐射而不是散射地面辐射,A错误;浓烟不能反射大气逆辐射,B错误;浓烟不能阻挡冷锋前进,C错误,故选D。【小问5详解】谚语“十雾九晴"主要是因为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水汽凝结形成大雾。30.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

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近地面气温____(高于或低于)B地。若图示区域在北半球,则A、B之间的风向为____。若此时正值夏季,则A、B中,____是海洋。(2)请将甲图中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值按由大到小排列____。(3)请在图中a处画出空气

流动方向。(4)乙图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白天或夜晚),出现的原因是____。(5)若甲图为城市风环流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____A.净化、增温B.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D.减温、减湿【答案】30.①.

低于②.西北风③.A31.①>②>④>③32.33.①.夜晚②.海陆热力性质显著差异(夜晚,陆地的降温比海洋快,近地面气温低,上层空气下降形成地面高压,所以水平风从陆地吹向海洋)。34.B【解析】【分析】

本大题以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图与海陆风环流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热力环流形成原理、海陆风环流、热岛环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

养。【小问1详解】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图甲中,A处空气流向B处,等压面向上凸出,表明A处为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因此a处空气下沉,在热力环流中,空气下沉是因冷却而导致,因此其近地面气温低

于B地。空气由A流向B,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在北半球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右偏,形成西北风;若为夏季,A气压高于B,即A的气温低于B,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故A为海洋。【小问2详解】根据等压面的形态可直接判断同一水平面上

的气压高低,由于①处等压面向上凸,②处等压面向下凹,表明①处气压高于②处;由于③处等压向下凹,④处等压面向上凸,表明③处气压低于④处,同一地点低空气压高于高空,即①处气压高于③处、②处气压高于④处,由此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值按由大到小排列是①>②>④>③。【小问3详解】由图箭头可知,

a的气温为下沉,如图所示:【小问4详解】乙图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显示,陆地空气下沉,海洋上升,说明陆地空气冷却下沉,海洋空气受热上升,即陆地气温低于海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显著差异,陆地比热容量小,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海洋比热容量大,夜晚降温慢,气温高

于陆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因此乙图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夜晚。【小问5详解】若甲图为城市风环流图,城区因排放废热较多,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郊区(绿地)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近地面风由郊区(绿地)吹向城区,图中显示①处气流流向②处,表明①处为绿地。由于近地面风由绿地吹向城区,绿地附近的空气清洁,湿度较大,温度较低,因此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净化、增湿,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

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