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1.831 M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4)页,1.831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7124b3d74ed352c604dbc717623f5b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期末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Cu64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A.酸雨的pH约为5.6B.二氧化硫有毒,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C.高纯度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D.工业合成氨的过程中,若通入21molN和23molH可完全反应生成32molNH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反应速率

无关的是A.食品抽真空包装B.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C.向门窗合页里注油D.用冰箱冷藏食物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23Ng3Hg2NHg+ƒ,下列情况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3NH的

质量保持不变B.22NH、和3N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C.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D.2H的含量保持不变4.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A.2ClB.2OC.2SOD.3NH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3HHH、、互为同素异形体B.3CHCl和22ClC

HCHCl互为同系物C.与为同一种物质D.与互为同分异构体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是A.从石油中分馏出汽油B.煤的气化制水煤气的的C.煤的干馏制焦炭D.石油裂解得到乙烯7.下列现象和用途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A

.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浓硫酸做干燥剂B.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C.浓硫酸滴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D.浓硫酸与碳单质反应8.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实验记录abcdA无色无色无现象无色溶液B红色无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C红色无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

D无色无色无色溶液无色溶液A.AB.BC.CD.D9.华人科学家高锟以及两名美国科学家因在光纤和半导体领域上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①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②二氧化硅的熔点比二氧化碳高③水玻璃可用作木材

防火剂④二氧化硅是制取粗硅的原料⑤石英玻璃、玛瑙、水泥和瓷器都是硅酸盐制品⑥光导纤维遇碱会“短路”⑦因为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所以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A.①⑤B.②③⑥C.②④⑥⑦D.①③④

⑤⑦10.关于有机反应及其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22233CHCHHCHCH=+⎯⎯⎯→−催化剂(加成反应)B.332322CHCHClCHCHClH+⎯⎯⎯→+光照(取代反应)C.50~603HNO+→℃浓硫酸2HO+(氧化反应)D.Cu32232CHCHOHOCHCHOHO+⎯

⎯→+(还原反应)11.离子方程式是化学的专业用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强碱性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322NO2OH2NOHO−−+=+B.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22223S2SO2HO

HS2HSO−−++=+C.向32Fe(NO)和KI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23323Fe4HNO3Fe2HONO++−+++=++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2Ba(OH)和44NHHSO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22442Ba2OH2HSOBaSO2HO+−+−+++=+12.如图所示的是

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D.将图中氨气改氯气也会产生相同现象13.把a、b、c、d4种金属浸入稀硫酸

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质量减少;b、d相连,b为正极。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a>c>d>bB.a>c>b>dC.b>d>c>aD.a>b>c>d14.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

A是常见的气态氢化物,B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臭气为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大17,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未列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可能为2HS或3NHB.E的浓溶液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C

.G和E的浓溶液或稀溶液反应产物不完全相同D.D与F反应生成E的过程中,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2:15.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由CO、2CO和2H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如下:I.()()()()222COgHgCOg

HOg++1141kJmolH−=+II.()()()()2232COg3HgCHOHgHOg++1258kJmolH−=−III.()()()23COg2HgCHOHg+3ΔH已知:反应Ⅲ中相关化学键的数据如下表化学键HH

−CO−COHO−CH−键能/1kJmol−436343a465413则CO键的键能a为A.1076B.826C.779D.538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利用乙醇制备乙烯的反应温度是120℃。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合成无水

3AlCl并完成乙烯的制备及收集。Ⅰ.无水3AlCl的制备[氯化铝遇水极易发生反应生成()3AlOH和HCl]:(1)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直接接入收集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Ⅱ.乙烯的制备:

实验操作:检验装置气密性后,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g无水三氯化铝和10mL,无水乙醇,点燃酒精灯。(2)盛装无水乙醇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加入药品后,开始实验前,应先打开止水夹___________(填“1

”“2”或“1和2”),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___________(描述现象),再关闭该止水夹。(3)装置D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7.溴及其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染料等生产中应用广泛,工业上常用“吹出法”

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如图。根据上图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浓缩海水中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在加入酸和氯气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空气从吹出塔中吹出溴单质,说明溴单质具有_________

__性,因此最终制得的液溴保存时,常在表面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2)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利用了2SO的___________性,吸收塔中吸收液的酸性_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3)溴蒸气和2N

O都是红棕色的,为了鉴别它们可以用以下方法:①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其中___________(填现象,下同)的是溴蒸气。②分别通入水中,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是溴蒸气。18.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有多种。Ⅰ.(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

是___________(填标号)。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c.硝酸铵溶于水d.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混合搅拌(2)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石油分馏b.煤的气化c.煤的干馏d.石油裂化Ⅱ.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3)已知:()()()232

232NaCO10HOsNaCOs10HOgΔ532.36kJ/molH=+=+①()()()2322322NaCO10HOsNaCOHOs9HOgΔ473.63kJ/molH=+=+②写出232NaCOH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通过实验测

定。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和2425mL0.50mol/LHSO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起始温度1t/C终止温度2t/C温度差平均值()12tt/C−24HSONaOH平均值126.226.02

6.130.4227.027.427.233.3325.925.925.9301.426.426.226.330.7①近似认为0.55mol/LNaOH溶液和240.500mol/LHSO溶液的密度都是31g/cm,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

/gC=。则中和热ΔH=___________kJ/mol(保留一位小数)。②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填“相等

”或“不相等”)。③该同学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在量取硫酸时仰视计数b.测量硫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d.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

动作迟缓e.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19.工业上用含三价钒()23VO为主的某石煤为原料(含有23AlOCaO、等杂质),钙化法焙烧制备25VO,其流程如下:【资料】:+5价钒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与溶液pH的关系见

下表:pH4~66~88~1010~12主要离子+2VO-3VO4-27VO3-4VO(1)焙烧:向石煤中加生石灰焙烧,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23VO转化为()32CaVO。在该过程中,23VO与2O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2)酸浸:已知()32CaVO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焙砂酸浸时溶液的pH约为4,此时()32CaVO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3)转沉时加入铵盐,并控制溶液的pH在_____

__使43NHVO沉淀析出。(4)煅烧:高温煅烧时生成25VO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的(5)测定产品中25VO的纯度:a.准确称取ag产品。b.用足量的硫酸溶液溶解,得到()242VOSO溶液,再加入()()-1114422bm

LcmolLNHFeSO溶液,发生反应:++2+2+3+22VO+2H+Fe=VO+Fe+HO。c.过量的()()4422NHFeSO恰好能与-1224bmLcmolLKMnO溶液完全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则产品中25VO的质量分数是___

____(用代数式表示)。高一期末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Cu64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雨的pH约为5.6B.二氧化硫有毒,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C.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D.工业合成氨的过程中,若通入21molN和23molH可完全反应生成32molNH【答案】C【解析】【详解】A.酸雨的pH小于5.

6,A错误;B.二氧化硫有毒,但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如:葡萄酒中添加少量二氧化硫),B错误;C.硅是半导体材料,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C正确;D.工业合成氨的过程中,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成生成物,D

错误;故选C。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食品抽真空包装B.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C.向门窗合页里注油D.用冰箱冷藏食物【答案】C【解析】【详解】A.食品抽真空包装是通过隔绝空气,来降低氧气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

A不符合题意;B.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可以隔绝空气,从而减小氧气浓度,降低反应速率,B不符合题意;C.向门窗合页里注油是用来减小摩擦的,而与调控反应速率无关,C符合题意;D.用冰箱冷藏食物是通过降低温度来降低反应速率,D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23

Ng3Hg2NHg+ƒ,下列情况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3NH的质量保持不变B.22NH、和3N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C.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D.2H的含量保持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A.NH3的质量保持不变,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则NH3的浓度不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

选项不满足题意;B.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决于起始量之比与转化程度,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B选项满足题意;C.正反应的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选项不满足题意;D.H2的含量保持不

变,即浓度不变,能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D选项不满足题意;故选B。4.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A.2ClB.2OC.2SOD.3NH【答案】B【解析】【详解】A.2Cl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A不符合;B.2O与硫酸和氢氧化

钠均不反应,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B符合;C.2SO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C不符合;D.3NH能与硫酸反应,不能用硫酸干燥,D不符合;答案选B。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3HHH、

、互为同素异形体B.3CHCl和22ClCHCHCl互为同系物C.与为同一种物质D.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详解】A.123HHH、、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错误;B.3CHCl、22ClCHCHCl含有Cl个数不同,不是同系物,B错误;C.与结构完全相同,为同一

物质,C正确;D.与为同一物质,D错误;故选C。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从石油中分馏出汽油B.煤的气化制水煤气C.煤的干馏制焦炭D.石油裂解得到乙烯【答案】A【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从石油

中分馏出汽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B.煤的气化制水煤气是碳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CO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选;C.煤的干馏制焦炭是煤在隔绝空气、高温条件下,经过干馏生成粗氨水、煤焦油、焦炉气以及焦炭等物质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C不选;D.石油裂解得到乙烯过程中,长链烃断裂化学键生成乙烯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答案选A。7.下列现象和用途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A.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浓硫酸做干燥剂B.浓硫酸使火柴梗

变黑C.浓硫酸滴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D.浓硫酸与碳单质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时浓硫酸表现吸水性,A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浓硫酸表现脱水性,B符合题意;C.浓硫酸滴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浓硫酸表现

吸水性,C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与碳单质反应,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8.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实验记录abcdA无色无色无现象无色溶液B红色无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C红色无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D无色无色

无色溶液无色溶液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SO2的水溶液呈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漂白石蕊试液,故试管a内显红色;SO2能漂白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故试管b内显无色;SO2的饱和溶液加入Ba(NO3)2溶液中,酸性环境下SO2被-3NO氧化为2-4SO,

2-4SO与Ba2+形成BaSO4白色沉淀,故试管c内有白色沉淀;d试管中:SO2+2NaOH=Na2SO3+H2O,Na2SO3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白色沉淀,则B正确;答案选B。9.华人科学家高锟以及两名美国科学家因在光纤和半导体领域上的开

创性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①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②二氧化硅的熔点比二氧化碳高③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④二氧化硅是制取粗硅的原料⑤石英玻璃、玛瑙、水泥和瓷器都是硅酸盐制品⑥光导纤维遇碱会“短路”⑦因为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所以利用氢氟酸刻蚀石

英制作艺术品A.①⑤B.②③⑥C.②④⑥⑦D.①③④⑤⑦【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二氧化硅由于其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故错误;②二氧化硅与原子晶体,二氧化碳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作用力大于分

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故二氧化硅的熔点比二氧化碳大,故正确;③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硅酸钠耐高温可用作木材防火剂,故正确;④二氧化硅与碳反应得到粗硅和一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硅是制取粗硅的原料,故正确;⑤石英玻璃、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而不是硅酸盐产品,故错误;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

反应,所以光导纤维遇碱会“断路”,故正确;⑦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生成SiF4和H2O,可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故正确;错误的有①⑤,故选:A。10.关于有机反应及其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22233CHCHHCHCH

=+⎯⎯⎯→−催化剂(加成反应)B.332322CHCHClCHCHClH+⎯⎯⎯→+光照(取代反应)C.50~603HNO+→℃浓硫酸2HO+(氧化反应)D.Cu32232CHCHOHOCHCHOHO+⎯⎯→+(还原反应)【答案】A【

解析】【详解】A.碳碳双键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碳碳单键,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A正确;B.乙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1,1-二氯乙烷,同时生成HCl,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33232CHCH2ClCHCHCl2HCl+→+光照,B错误;C.苯中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

,属于硝化反应或者取代反应,C错误;D.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属于氧化反应,D错误;故选A。11.离子方程式是化学的专业用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强碱性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322NO2OH2NOHO

−−+=+B.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22223S2SO2HOHS2HSO−−++=+C.向32Fe(NO)和KI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23323Fe4HNO3Fe2HONO++−+++=++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2Ba(OH)和44NHHSO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22442

Ba2OH2HSOBaSO2HO+−+−+++=+【答案】D【解析】【详解】A.用强碱性溶液吸收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根、亚硝酸根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2NO+2OH=NO+NO+HO,A错误;B.二氧化

硫具有还原性,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生成硫单质和亚硫酸氢钠:22232S5SO2HO3S4HSO−−++=+,B错误;C.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碘离子先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3226I+8H+2NO=3I+4HO+

2NO−+,C错误;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硫酸根离子过量,钡离子完全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恰好和氢离子生成水:22442Ba2OH2HSOBaSO2HO+−+−+++=+,D正确;故选D。12.如图所

示的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D.将图中氨

气改为氯气也会产生相同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喷泉实验: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则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①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否则甁中有液体,会使瓶口留下空气,形成的喷泉压力不大(喷泉“无力”)②气体要充满烧瓶;③烧瓶不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快速反应。【详解】A.氨气能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从

而产生压强差,产生喷泉,故A正确;B.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溶于水形成氨水,说明氨水呈碱性,故B正确;C.将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液体挤入烧瓶,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

的液体会顺利进入烧瓶,形成喷泉,所以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故C正确;D.只要这种气体极易溶于该溶液就能形成喷泉,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小,不能形成较大的压强差,所以不能形成喷泉实验,故D错误;故选D。13.把a、b、c、d4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

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质量减少;b、d相连,b为正极。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a>c>d>bB.a>c>b>dC.b>d>c>aD.a>b>c>d【答案】A【解析

】【详解】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活泼性大于正极,a、b相连,a为负极;活动性a>b;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d是正极,活动性c>d;a、c相连时,a质量减少,a是负极,活动性a>c;b、d相连,b为正极,活动性d>b;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c>d>b,故选A。14.在如图所示的物质

转化关系中,A是常见的气态氢化物,B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臭气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大17,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未列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可能为2HS或3NHB.E的浓溶

液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C.G和E的浓溶液或稀溶液反应产物不完全相同D.D与F反应生成E的过程中,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2:【答案】A【解析】【分析】B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臭气体,B为O2,G为紫红色金属单

质,则G为Cu,A是常见的气态氢化物,结合转化关系A为NH3,E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7,结合转化关系E为HNO3,D为NO2,C为NO,F为H2O;【详解】A.由分析可知,A为NH3,不能是H2S,若是H2S,则D为SO3,E为H2SO4,不满足E的相对

分子质量比D的大17,A错误;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需要棕色试剂瓶保存,B正确;C.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产物不完全相同,C正确;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233NO+HO=2HNO+N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

的量比为1:2,D正确;故选A。15.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由CO、2CO和2H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如下:I.()()()()222COgHgCOgHOg++1141kJmolH−=+II.()()()()2232COg3HgCHOHgHOg++1258kJmolH−

=−III.()()()23COg2HgCHOHg+3ΔH已知:反应Ⅲ中相关化学键的数据如下表化学键HH−CO−COHO−CH−键能/1kJmol−436343a465413则CO键的键能a为A.1076B.826C.779D.538【答案】A【解析】【详解】反应Ⅱ-Ⅰ得:

()()()23COg2HgCHOHg+3199kJmolH−=−,根据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2436341334346599a+−−−=−,解得1076a=。故选A。二、非选择

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利用乙醇制备乙烯的反应温度是120℃。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合成无水3AlCl并完成乙烯的制备及收集。Ⅰ.无水3AlCl的制备[氯化铝遇水极易发生反应生成()3AlOH和HCl]:(1)装置B的作用

为_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直接接入收集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Ⅱ.乙烯的制备:实验操作:检验装置气密性后,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g无水三氯化铝和10mL,无水乙醇,点燃酒精灯。(2)盛装无水乙醇的仪器名称为__

_________,加入药品后,开始实验前,应先打开止水夹___________(填“1”“2”或“1和2”),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___________(描述现象),再关闭该止水夹。(3)装置D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①.除去氯气中的HCl②.不易因为3AlCl固体积聚而造成堵塞③.吸收尾气2Cl,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造成3AlCl的损失(2)①.分液

漏斗②.2③.D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或颜色变浅(3)①.防倒吸②.22222CHCHBrCHBrCHBr=+→【解析】【分析】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经过除杂、干燥后,与铝粉反应制得无水氯化铝;无水乙醇在氯化铝催化

下加热反应生成乙烯和水,经过除杂、干燥制得乙烯。【小问1详解】装置A利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制备氯气;装置B为除杂装置,除去氯气中的HCl;装置C为干燥装置;装置D为氯气与铝粉反应装置,制得3AlCl,并在直接接入的收集器中,即装置E中收集产物,这样可以防止因为3AlCl固体

积聚而造成堵塞;装置F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2Cl的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小问2详解】结合仪器的结构可知,盛装无水乙醇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前,应先打开止水夹2,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D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或颜色变浅,说

明有乙烯生成,可关闭该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开始收集乙烯。小问3详解】球形干燥管可以防止装置D中液体倒吸;D中为乙烯与2Br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化学方程式为22222CHCHBrCHBrCHBr=+→。17.溴及其化合物在医药、农药、

染料等生产中应用广泛,工业上常用“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如图。【根据上图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浓缩海水中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在加入酸和氯气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空气从吹出塔中吹出溴单质,说明溴

单质具有___________性,因此最终制得的液溴保存时,常在表面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2)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利用了2SO的___________性,吸收塔中吸收液的酸

性_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3)溴蒸气和2NO都是红棕色的,为了鉴别它们可以用以下方法:①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其中___________(填现象,下同)的是溴蒸气。②分别通入水中,其中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是溴蒸气。【答案】(1)①.--22Cl+2BrBr+2Cl=②.挥发③.减少液溴的挥发(2)①.22224SO+Br+2HO2HBr+HSO=②.还原③.增强(3)①.能生成淡黄色沉淀②.使水溶液显橙(黄)色【解析】【分析】浓缩酸化

后的海水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吹出塔中通入热空气吹出溴单质,进入吸收塔被二氧化硫吸收生成硫酸和溴化氢,蒸馏塔中通入氯气氧化溴化氢生成溴单质,据此分析;【小问1详解】加入酸和氯气后发生卤素间的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

为--22Cl+2BrBr+2Cl=;利用热空气将Br2吹出,说明Br2的沸点低,或易挥发;液溴保存时,常在表面加入少量的水,原因是液溴的密度比水大,易挥发,保存液溴时应用少量水液封,减少液溴的挥发,并放在冷暗处;【小问2详解】溴单质进入吸收塔被二氧化硫吸收生成硫酸和溴化氢,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22224SO+Br+2HO2HBr+HSO=;2SO的化合价升高,利用了2SO的还原性;由于生成两种强酸24HBrHSO、,吸收塔中吸收液的酸性增强;【小问3详解】①溴蒸气与水反应可生成HBr和HBrO,HBr与3AgNO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A

gBr沉淀,2NO与水反应生成3HNO,3HNO与3AgNO溶液不反应,故可以看到能生成淡黄色沉淀;②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溶液变为无色,而溴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溴水为橙黄色,故可以看到水溶液显橙(黄)色。18.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有多种。Ⅰ.(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

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b.灼热碳与二氧化碳c.硝酸铵溶于水d.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混合搅拌(2)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石油分馏b.煤的气化c.煤的干

馏d.石油裂化Ⅱ.获取能量变化的途径(3)已知:()()()232232NaCO10HOsNaCOs10HOgΔ532.36kJ/molH=+=+①()()()2322322NaCO10HOsNaCOHOs9HOg

Δ473.63kJ/molH=+=+②写出232NaCOHO脱水反应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通过实验测定。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和2425mL0.50mol/LHSO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起始温度1t/C终止温

度2t/C温度差平均值()12tt/C−24HSO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4227.027.427.233.3325.925.925.930.1的的426.426.226.330.7①近似认为0.55mol/LNaOH

溶液和240.500mol/LHSO溶液的密度都是31g/cm,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C=。则中和热ΔH=___________kJ/mol(保留一位小数)。②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跟50mL0

.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③该同学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在量取硫酸时仰视计数b.测量硫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c.做本实验当天室温较高d.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e.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答案】(

1)bd(2)bcd(3)232232NaCOHO(s)=NaCOH)(s)+O(gH=+58.73kJ/mol(4)①.-53.9kJ/mol②.相等③.bde【解析】【小问1详解】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为放热反应,a不选;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属于吸热反

应,b选;c.硝酸铵溶于水,属于吸热过程,c不选;d.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混合搅拌,属于吸热反应,d选;故选bd;小问2详解】a.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a不选;b.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b选;c.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c选;d.石油裂化,属于化学变化,d选

;故选bcd;【小问3详解】根据盖斯定律,第一个反应减去第二个反应得到232NaCOHO脱水的热化学方程式的【232232NaCOHO(s)=NaCOH)(s)+O(gH=+58.73kJ/mol;【小问4详解】①四组温度差

平均值(t1−t2)/℃分别为4.3℃、6.1℃(舍去)、4.2℃、4.4℃,则平均值为4.3℃;溶液的质量为75ml×1g/ml=75g,50mL0.55mol/LNaOH溶液和2425mL0.50mol/LHSO溶液反应,

氢氧化钠过量,用硫酸计算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25L×2×0.50mol/L=0.025mol,所以中和热为△H=()25J/gCl4.1875g4.3cmt3.9n(HO)10000.k025moml1o0CJ/

00−==−;②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0.50mol/L的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

的数值会相等;③a.用量筒量取硫酸时仰视计数,则硫酸的试剂体积,大于量取的数值,放热较多,a错误;b.测量硫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则在测量氢氧化钠温度时,会放热,从而起始温度会较高,计算出的热量较小,b正确;c.本题需要的是温度差,故做

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没有影响,c错误;d.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热量损失,测得中和热偏小,d正确;e.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其电离的时候要吸热,故换成氨水后,测得的热量会变小,e正确;故选bde。19.工业上用含三价钒()23VO为主的某石煤为原料(含有23

AlOCaO、等杂质),钙化法焙烧制备25VO,其流程如下:【资料】:+5价钒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与溶液pH的关系见下表:pH4~66~88~1010~12主要离子+2VO-3VO4-27VO3-4

VO(1)焙烧:向石煤中加生石灰焙烧,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23VO转化为()32CaVO。在该过程中,23VO与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2)酸浸:已知()32CaVO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焙砂酸浸时溶液的pH约为4,此时(

)32CaVO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3)转沉时加入铵盐,并控制溶液的pH在_______使43NHVO沉淀析出。(4)煅烧:高温煅烧时生成25V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5)测定产品中25VO的纯度:a.准确称取ag产品。b.用足量的硫酸溶液溶

解,得到()242VOSO溶液,再加入()()-1114422bmLcmolLNHFeSO溶液,发生反应:++2+2+3+22VO+2H+Fe=VO+Fe+HO。c.过量的()()4422NHFeSO恰好能与-1224b

mLcmolLKMnO溶液完全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则产品中25V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答案】(1)1:1(2)()++2+3222CaVO+4H=2VO+Ca+2HO(3)6~8(4)4332252NHVO2

NH+HO+VO高温(5)①.2++3+2+2-45Fe++8H=MnO5Fe+Mn+4HO②.()11229.1bc-2.5bc%a【解析】【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石煤中加入生石灰焙烧,将三氧化二钒转化为钒酸钙,向焙砂中加入盐酸酸浸,将钒酸钙转化为VO2Cl和

氯化钙,过滤得到浸出液,向浸出液中加入铵盐,并控制溶液的pH在6~8的范围内,将溶液中VO2Cl转化为钒酸铵沉淀,过滤得到钒酸铵;钒酸铵高温煅烧分解生成五氧化二钒。【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三氧化二钒转化为钒酸钙的反应为:V2O3+CaO+O2高温Ca(VO3)2,反应中钒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三氧化二钒是反应的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气时氧化剂,由方程式可知,三氧化二钒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1:1,故答案为:1:1;【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加入盐酸酸浸的目的是将钒酸钙转化为VO2Cl和氯化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3222CaVO+4H=2VO+Ca+2HO,故答案为:()++2+3222CaVO+4H=2VO+Ca+2HO;【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加入铵盐,并控制溶液的pH在6~8的范围内的目的是将溶液中VO2Cl转化为钒酸铵沉

淀,故答案为:6~8;【小问4详解】由分析可知,钒酸铵转化为五氧化二钒的反应为钒酸铵高温煅烧分解生成五氧化二钒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332252NHVO2NH+HO+VO高温,故答案为:4332252NHVO2NH+HO+VO高温;【小问5详解

】由题意可知,c步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目的是将溶液中过量的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45Fe++8H=MnO5Fe+Mn+4HO,滴定消耗b2mLc2mol/L高锰酸钾溶液,则过量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c2mol/L×10—3b2L×52=2.5×10—3b2c

2mol,由原子个数守恒和方程式可得如下转化关系:V2O5—2VO2+—2Fe2+,则五氧化二钒的质量分数为-3-311221(10cb2.510cb)182g/mol2ag-×100%=()11229.1bc-2.5bc%a,故答

案为:2++3+2+2-45Fe++8H=MnO5Fe+Mn+4HO;()11229.1bc-2.5bc%a。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