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共(6)页,31.99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7effe29ae1fe23667625aeb771eab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初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古代文明虽然独立发展,但它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等过
程。”该学者意在说明A.文明发展的独立性B.古代文明的多元性C.不同文明的交融性D.文明发展的规律性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伤害阿维鲁(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或骨头,必须遭受同样损害的惩罚;伤害穆什根努(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或骨头,只需赔偿一明那(合505克)银子;伤害奴隶的眼
睛或骨头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这体现出该法典A.旨在保护私有财产安全B.恪守了同态复仇的原则C.注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D.呈现出灵活务实的特征3.1307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秘密授意下,圣殿骑士团(12世纪初由教皇确认其地位,仅受教宗管辖)大团长莫菜被
捕,并以“否认基督和践踏十字架”的罪名处死,骑士团成员也被下达追捕令。苏格兰国王则声明骑士脱离团体就可免责,吸引骑士前往苏格兰。这折射出该时期A.宗教文化专制的加强B.封建君主权力的强化C.封君封臣制度的松动D.政治分裂局面的加剧4.公
元前5世纪,若有雅典公民被公民大会认为可能危害雅典,则会由公民大会投票,当票数达到规定数,此人将被流放出雅典十年。但在这十年中,若雅典需要,也可以随时由公民大会将此人召回。这反映雅典A.力图根除氏族贵族势力B.重视调节公民内部矛盾C.民主制度的随意性较强D.重视对城邦利益的维护5.17世纪初,美
洲的西班牙殖民者格劳·蒙法尔孔在给国王的信中说,“从西班牙送到美洲新西班牙的货物比菲律宾的货物更贵。如果商品分别从两地进入而没有限制,那么消费者会倾向于从菲律宾人那里购物,而不是从西班牙人那里购买商品。”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价格革命的加速
B.三角贸易的推进C.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D.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开展6.菲律宾马克坦岛纪念碑的正反面同时刻画了两位敌对人物的事迹(如下表)。这可用来说明出处碑文正面(1866年西班牙人建造)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的船队)
于1522年9月6日返西班牙港口。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反面(1951年菲律宾政府建造)1521年4月27日,(马克坦岛首长)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
律宾人A.立场不同影响史学研究视角B.麦哲伦远航目的的多元性C.大众认知常与历史事实相悖D.多种叙述可确认历史事实7.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的,在西方还有两大运动,一个是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初),另一个是宗教改革运动(1520—1570年),这三者之间是有联
系的。有关这三者的相互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地理大发现及文艺复兴的发生都受到宗教改革的影响B.文艺复兴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地理大发现C.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商业革命成为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D.宗教改革形成的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8.1493年,罗马教皇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
西约550千米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这A.消除了西、葡两国的矛盾B.反映了西、葡两国王权弱于教权C.使
葡萄牙控制了整个美洲D.是西方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9.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虔诚信仰,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B.确立了“教
随国定”的原则C.直接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10.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人们的思想已从对人的崇拜发展为对理性的崇拜,认为人类凭借理性就能完美地了解整个世界。这一改变的根本原因是A.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近代
欧洲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C.启蒙思想家普遍倡导思想自由D.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
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A.摆脱殖民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民族独立国家B.两党竞选,确立了现代典型的两党制C.实现主权在民,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D.实践启蒙思想,建立了总统共和制12.钱乘旦在《世界
现代化历程》中说:“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下列事件符合文中“现代化”特征的是A.法兰克王国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送给教皇,奠定了教皇国基础B.英国议会讨论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
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C.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指出君主应接受约束D.德意志人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提出“因信称义”13.《共产党宣言》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使资
产阶级也愈是发展。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这段论述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社会历史的首要出发点是A.阶级关系的变化B.生产力的发展C.世界市场的形成D.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14.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钻出第一口油井,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
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000万吨。石油产量的增加得益于A.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B.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C.化学工业的迅速兴起D.旧有产业部门的改造15.为了稳定粮食价格,巴黎公社无偿地向粮食供应商提供储粮仓库。巴黎公社粮食委员会“负责用一切可能办法
至少把三个月必需的食品送到巴黎,所有储存食品都由它管理和支配。如有需要它还负责把面粉分配给用户。”这反映出巴黎公社A.倡导为社会服务的意识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政权C.提升了公社委员政治威信D.注重加强革命政党的建设16.英国1802年颁布《学徒健康和道德法》,这是现代
劳动立法的开端;1864年,颁布了适用于--切大工业的《工厂法》>;1901年制定的《工厂和作坊法》,对劳动时间、工资给付日期、地点以及建立以生产额多少为比例的工资制等都作了详细规定。这主要是由于A.福利国家形成B.马克思主义影响扩大C.放弃自由主义D.工业革命
的深入开展17.法、德、美、英在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上存在争端,英国提出召开国际会议来最后解决刚果问题,德国首相俾斯麦随即表示赞同。1884年,柏林会议的召开A.使拉美最终沦为列强殖民地B.消除了列强殖民争夺的矛盾C.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进程
D.促使列强侵略目标转向亚洲18.列宁高度评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的意义,认为亚洲的觉醒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盛行及其反转来影响欧洲的时代”。由此可知,列宁认为亚洲的觉醒A.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B.促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C.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19.19世纪中叶,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还属于旧式的反抗斗争,只是把外国侵略势力当作主要打击对象。19世纪末,这种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批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提出了具有民主、民
族性质的奋斗目标和改造现行制度的设想与方案。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地民族政党组织的形成B.斗争救国方案的变化C.当地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D.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20.这场战争爆发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
的代价。当时德国总理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他们谈及的战争A.彻底改变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B.作战区域主要在欧、亚、美三大洲C.推动了非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D.缓和了宗
主国与殖民地间的矛盾21.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这个伟大的日子离开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我们有权引以为豪的是,从对人民群众的深远影响来看,我们所做的这种清除工作比100多年以前的法国大革命要……深刻得多。”这说明十月革命
A.标志着列宁主义正式诞生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C.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D.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22.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大部分被苏联购买:1931年全球机器设备出口量的30%进入苏联,1932年高达
50%;有数据显示,从1929到1931年,苏联同外国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由70个增至124个。这反映了当时A.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经济实力强大外汇储备充足C.国际形势客观助推苏联工业化建设D.国际上普遍与苏联建立经济联系23.卡德纳斯执政期间,成立了墨西哥夏季语言培训班
,致力于在土著社区普及西班牙语,强化国民教育,此外还建立了合作社与车间学校,推动土著社区工业化发展。这些措施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B.强化印第安人的国家认同C.促成墨西哥基本实现工业化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24.《联合国宪章》规定: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
;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安理会的投票程序A.体现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变化B.延续了国联的全体一致原则C.维持了冷战时期的强权政治D.突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25.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主张国家采
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其意在强调A.批评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B.回归自由放任传统C.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干预D.实行国家自由贸易26.20
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美苏两国都建立了足够毁灭对方的核武器库。一些欧洲人认为既然美国也无法逃脱核武器的毁灭,可能就不会再愿意保护他们。在此背景下,法国总统戴高乐公开呼吁西欧在军事和防务上扮演更加独立的角色。由此可见A.美苏战略态势演变推动欧洲自主B.资本主义阵
营开始瓦解C.多种因素共同为经济转型奠基D.宗教改革助推社会经济的发展27.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建立起强大的出口型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韩国的人均收入从1970年的270美元上升到1990年的5400美元。与此同时,位于经济发展模式底
层的是“最不发达国家”,有10亿贫困群体仍缺少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这说明A.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发展中国家经济虽有增长,但面临挑战C.新兴民族国家没有实现经济独立发展D.二战后世界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8.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高等教育不再局限于大学
校园内,而是逐步扩展到家庭、工厂、社区等领域;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一所大学,而是延展到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学习者的身份也不再局限于正式的“大学生”,而是扩充了那些渴望获得高等教育课程学习的社会人员。这表明,科技进步A.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B.广泛提升了国民科学素养C.助推教育向广度
和深度发展D.推动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29.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全球产业出现转移,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等先后出现两次大的全球性产业转移,客观上造成社会失业问题进一步加剧,导致社会中等收入阶层者的收
入水平下降。这表明,经济全球化A.带来了全球收益的不平衡性B.对发达国家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C.遭到西方国家反对难以发展D.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较高经济收益30.随着欧盟成员国逐渐增多,各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逐断显露,各国的民族认同感在逐渐增强,欧盟内部的共性减少,对点各自利益
诉求的多样性使欧盟内部局势渐趋复杂,一些成员国对欧盟整体的共同利益和目标产生了非议。这表明欧洲A.无法维系其内部力量平衡B.民族利益分歧阻碍了一体化C.联合只停留在经济政治领域D.一体化缺乏共同的文化基础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12分)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国际贸易向世界规模发展的序幕。商品流通、贸易往来、货币支付等活动,遍及五大洲。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
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法国、英国等国相继为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摘编自孙明《概述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意义》材料二西欧商人通过马尼拉直接进行美洲金银与东方产品的交换;或通过
马尼拉运回中国的丝绸瓷器,形成了一条与外界沟通的“海上丝绸之路”。西欧航海贸易势力也纷纷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它们在东方建立了若干以中国为贸易交往对象的商业贸易据点。……为与美洲诸国建立直接的商业交
往联系,中国商人冲破封建王朝的“海禁”政策,远涉重洋。大量作为文化交往媒介的传教士来华,是新航路开辟后中西交往加强的重要标志。——摘编自彭顺生《新航路开辟后中国与世界的交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呈现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在
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及影响。(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
历史进程。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即可全部解决。“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但是,社会信息化也带来种种弊端。它使保障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诸如美国政府甚至通过监听计划窃听美国民众及
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信息;它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它让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甚至成为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或个人利用的工具;它让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材料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的自由化。以世
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10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
材料二中“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目标以及它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6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博物馆是社会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产物,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世界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概述)(1)14
~16世纪,现代博物馆产生的各种条件渐趋成熟。(2)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3)到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4)欧洲博物馆的发展迅速扩散到了北美洲,到19
世纪美国博物馆进入发展时期,呈后来居上之势。(5)欧洲近代博物馆传播到日本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由中央扩及地方,仅明治年间(1867~1911)就建立了85个博物馆。(6)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一批由殖民者建立的博物
馆。(7)虽然19世纪的近代博物馆已经具有了收藏、科研和教育三职能的博物馆形态,但是教育职能的真正崛起和博物馆大众化方向的奠定,还是在20世纪特有的历史条件中形成的。(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博物馆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一
些崭新的博物馆文化现象和博物馆社会现象,博物馆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新时期。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就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展开论述。(要求:自拟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一、单选题共60分,每题2分1D
2C3B4D5D6A7B8D9A10D11D12B13B14B15A16D17C18A19C20C21C22C23B24A25C26A27B28C29B30B二、40分3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呈现的变化。(6分)
(1)变化:商品流通范围扩大;贸易种类增加;出现新的经营形式;贸易中心转移。(任答三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及影响。(6分)(2)地位:亚洲的贸易中心。(2分)影响:加强和各洲之间的联系;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推动西学东渐。(任答2点4分)32、(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10分)(1)背景: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网络体系的发展推动了知识共享;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快速增长。(任答2点4分)认识:一方面,便利了
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使世界各国更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分)另一方面,影响个人信息和生命财产安全,传播不良信息,使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及英语的冲击。(2分)总之,“社会信息化”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正确对待,合理利用。(2分)(2)结合
所学知识,简要概述材料二中“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目标以及它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6分)(2)原则: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公平贸易等。(任答1点2分)目标: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2分)关系: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
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分)33、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就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展开论述。(要求:自拟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12分)【答案】示例论题:14-
16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内,现代博物馆的发展渐趋成熟。论述: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为现代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前提。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热潮;在这个
热潮中,收藏珍品的文化现象进一步发展起来。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18世纪,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建立。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一批由殖民者建立的博物馆。二战后,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博物馆文化现象和博物馆社会现象,博物馆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新时期。综上所述,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内,现代博物馆的发展渐趋成熟。博物馆正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14——20世纪(世界)。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首先,围绕“世界博物馆
的发展”选择角度对,提炼出论题,根据材料“博物馆是社会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产物,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14——16世纪,现代博物馆产生的各种条件渐趋成熟。”可提
炼论题为:14——16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内,现代博物馆的发展渐趋成熟。其次,围绕提炼的论题“14——16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内,现代博物馆的发展渐趋成熟”,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如:14——16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为现代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前提。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社会上掀起了学习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热潮;在这个热潮中,收藏珍品的文化现象进一步发展起来。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18世纪,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
馆建立。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一批由殖民者建立的博物馆。二战后,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博物馆文化现象和博物馆社会现象,博物馆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新时期。最后,对论题进行总结升华,再次说明论题的准确性,如:综上所述,欧
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内,现代博物馆的发展渐趋成熟。博物馆正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