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专题22光学中常见的物理模型目录一.光的色散模型...............................................................................................................................................1二.“三棱镜”模型...............................................................................................................................................3三.“球形玻璃砖”模型.......................................................................................................................................8四.平行玻璃砖模型........................................................................................................................................11一.光的色散模型【模型如图】1、偏折角: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延长线)的夹角;偏折角越大说明棱镜对光线的改变越大。偏折角大小与棱镜的顶角、入射角、折射率等有关系。2、光线射向棱镜在AB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AC面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两次折射后,光线向棱镜底边偏折折射率越大偏折的越厉害。3、实验表明:白光色散后红光的偏折角最小,紫光的偏折角最大说明玻璃棱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红光最小。红紫nn。4、折射率越大的光其频率也越大红紫ff所以将不同色光照射某一金属表面紫光更容易发生光电效应现象。5、根据fc=可知频率越大的色光其波长越短则紫红由此可知在衍射现象中红光相比其他色光现象更为明显(明显衍射条件:d);让不同色光在同一套双缝干涉装置中实验根据dlx=可知红光相比其他色光条纹间距x更宽。6、根据ncv=可知不同色光在同种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5 页
- 大小: 597.695 KB
- 时间: 2025-03-14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0 页
- 大小: 682.110 KB
- 时间: 2025-02-18
-
1押新高考(山东海南)第1—5题现代文阅读Ⅰ新高考的现代文阅读Ⅰ蜕变于原高考命题中的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题目扩展为5题。命题方向整合了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考查的方向,包括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含意、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理解分析和推断文意、分析概括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根据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等等。复习时要全面,不可遗漏。考点一内容理解分析——三级比对内容理解题重在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从全国卷命题看,命题者所设置的选项有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直接转换,有的是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度地整合或迁移。此题型重在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只要准确定位信息并仔细比对,就能快速判定对错。比对的角度——三级比对比对句中词语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看是否偷换概念;比对范围词,如“都”“所有”等,看是否扩大或缩小范围;比对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未来”等,看是否混淆或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是否绝对等;比对表肯否的词,如“没有”“无非”“不得不”等,看是否混淆是非,无中生有。2比对句间关系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键词)。句间关系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比对每一分句的意思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颠倒等。比对依据和结论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或结论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考点二论证相关分析——语脉语理,洞察过程(一)快速梳理论证结构“3方法”1.抓住文体特征。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论述类文本中论点是灵魂,起统率作用。要理清其行文思路,可分析其论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总分、并列、层进、对照)作切分。2.寻找标志性词语。找出表明上下文内容间关系的标志性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关联词、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顺序词、范围词、过渡词。3.寻找关键语句。论述类文本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二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41 页
- 大小: 518.331 KB
- 时间: 2025-02-07
-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2022级二月月考生物试卷命题人:王小芳审题人:谢莫波考试时间:2023年2月23日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蓝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衣藻等都属于蓝细菌C.蓝细菌没有核糖体,水稻叶肉细胞有核糖体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2.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下列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项目A口腔上皮细胞B洋葱叶肉细胞C脊髓灰质炎病毒D豌豆根毛细胞碱基5种5种5种8种核苷酸5种8种8种8种A.AB.BC.CD.D3.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3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3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器甲是有氧呼吸的场所B.细胞器乙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细胞器丙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细菌与该动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有甲和丙4.如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甘油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C.与K+进入小球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5.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初始液面如图所示),分别对四种膜材料进行四组渗透实验,四组实验中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实验使用了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B.乙组实验的漏斗和烧杯内都可以检测到蔗糖C.丙组实验可能也采用了半透膜,但实验过程中破损D.丁组实验使用了全透膜,漏斗内液面最终与烧杯平齐6.某科研小组为研究高温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将甲、乙两种植物从25℃环境移入40℃环境中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图1所示。图2表示在25℃环境中,光强度对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40℃对植物甲光反应的影响比碳反应更大B.40℃时植物乙的光能捕获率大于植物甲C.25℃环境中两种植物的光补偿点相同、光饱和点不同D.25℃环境光强度从D降为C,植物乙叶肉细胞三碳糖合成速率保持稳定7.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最适温度下蓝细菌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9 页
- 大小: 1.249 MB
- 时间: 2024-10-02
-
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知行问题,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要。这虽然是个哲学问题,但也切实存在于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商朝贤臣傅说曾对商王武丁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在傅说看来,知道一个东西并不难,行动才难,即知易行难。这就较早地提出了知行的关系问题。但实际上,认知也并非十分容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全球仅有几人能听懂;弗洛伊德早年在柏林大学讲述自己的代表作《梦的解析》时,也只有两人听课。可见,理解并接受一种新的道理或知识也实非易事。孔子对知行问题有何看法?孔子的哲学以仁学为标志,关于仁的内涵,孔子有不同层面的回答,其中一个层面就是把仁建立在“知”的基础上。樊迟问仁,子日:“爱人。”问知,子日:“知人。”也就是说,一个没有“知”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仁者的。孔子曾言:“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仁者不是简单地爱人,必须知道什么行为值得痛恨。所以,在孔子有关仁的阐发中,“知”是第一位的,有了“知”才能谈“仁”。《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这其实就包含了知与行两个方面,学就是知,习就是行。他把“知”的过程分成了学与思两部分,子日:“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若一个人只学不思,就容易迷茫。可是,若只重视思而不重视学,同样也是很危险的。虽然“知”是成为仁者的前提,但在知与行的轻重问题上,孔子又突显了行的重要性,认为行重于知,主张敏行。子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日:“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日:“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此观之,知是前提,行是终端;若没有行,知仍是空的。在孔子之后,知行问题在儒家思想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儒家关于知行的论说也有进一步展开。例如《中庸》中叙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我们可以看到,知与行在子思那里基本是并重的。荀子也非常重视知行问题,他认为“知之不若行之”。同时,他对“知”还做了如是阐释:“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也就是说,荀子把“知”区分为“闻”“见”“知”三个层面。《论语》已提到学与思的区分,荀子则把“学”的过程进行了细化,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1 页
- 大小: 122.500 KB
- 时间: 2024-09-14
-
2020年下期湘南中学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问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为了“治病”,联合国于1994年大会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15年,联合国又确立了一个“世界目标”: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也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威胁,影响超过4亿人口。土地荒漠化、沙化是沙区经济发展滞后、农牧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过度开垦、放牧、滥挖采也加剧荒漠化程度。目前全国贫困县中,290个县在沙区,约占总数的35%。在发展中,中国坚持把“治沙”和“治穷”结合起来,沙区成为精准扶贫的一块主阵地,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统一。“中国获得2017年‘未来政策奖’银奖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就是一个易受荒漠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可以找到一个睿智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应对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凭借这些努力与成就,中国以及其他的‘未来政策奖’获得者,都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世界未来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兼副主席亚莉珊德拉·王德尔女士说。(摘编自李慧《2017年“未来政策价格”的启示》,2017年8月23日《光明日报》)材料二:可可西里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瑰宝。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及修复的过程是相当艰辛的,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从偷猎屡禁不止,到现在的零杀戮、零开采;从藏羚羊濒临灭绝,到种群日益壮大开始自然迁徙,再到雪豹、野牦牛、野驴等频频出现,这背后,是一个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索南达杰”式环保卫士的艰辛努力,是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基层管护员,从一级级管理处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科技工作者的倾情付出,是从法治到政策、机制,以及人的环保意识等整个生态链的梳理和重构。申遗成功将本就名声在外的可可西里再次推上了国际舞台,提升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美誉度、知名度和关注度,也使得中国为保护可可西里的种种付出,更加具有全球意义。保护好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让稀有的生物物种得到恢复和再生,是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的贡献。地处世界第三极入口处的可可西里国际名声很大,这片高原上孕育的神秘物种更是引来全世界科学家的关注,可谓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生物基因库,其不停变化的地貌和生态系统,也为这片净土增添了神秘。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5 页
- 大小: 50.936 KB
- 时间: 2024-10-07
-
浙东北联盟(ZD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物质和意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故题目观点错误。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答案】正确【解析】【详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为做事情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的,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故判断正确。3.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故题中观点错误。4.人民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判断题,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故本题观点错误。5.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故题中说法正确。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6.蔡元培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①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是密切联系的②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③自然科学的归宿在于推动哲学发展④自然科学是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材料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说明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自然科学的目的和归宿在于指导实践,③错误。④:材料说明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未涉及自然科学是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排除④。故本题选A。7.下列选项中体现哲学史上基本派别对立的是()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天不变,道亦不变”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人的理性为自然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22 页
- 大小: 343.170 KB
- 时间: 2024-10-24
-
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联考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诗经·商颂·殷武》称颂汤的业绩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氏、羌是分布于今天陕西西部直至甘肃、青海一带的游牧民族,也向商称臣纳贡。这一记载表明()A.商初国力强盛且凝聚力强B.商朝对西北地区实行间接统治C.中华文明呈多元一体特征D.游牧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向心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根据材料“氏、羌是分布于今天陕西西部直至甘肃、青海一带的游牧民族,也向商称臣纳贡”可知,少超市远在陕西西部和甘肃、青海一带的游牧民族仍然向商称臣纳贡,说明商朝国力强盛且凝聚力强,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少数民族称臣纳贡,无法说明其对西北地区的统治,排除B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强调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并进,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强调政治臣服,无法说明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向心力,排除D项。故选A项。2.自西周到春秋末期,人们所言之“利”大多都是“公利”,如民之利、国之利、社稷之利、公室之利。战国时期,社会“上下交征利”,不论国家还是个人,都以获得最大化的“利”作为行事、判断的准则。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血缘宗法制逐渐崩溃B.政治秩序与格局重构C.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D.社会主体士阶层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战国时期,最大化的“利”成为行事、判断的准则,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铁力牛耕出现并不断推广,社会生产力进步,促使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血缘宗法制逐渐崩溃属于社会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A项;政治秩序与格局重构属于政治原因,而主要原因是经济方面,排除B项;士阶层崛起属于直接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3.西汉初期,政府多次颁布禁酤酒法令,文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朕忧水旱之灾……禁秣马酤酒贮积”,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夏旱,禁酤酒”。上述法令颁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4 页
- 大小: 224.482 KB
- 时间: 2024-11-29
-
2021年高考地理百日冲刺模拟卷(六)地理试题本试卷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那曲县(现为那曲市色尼区)位于藏北高原,上世纪70年代以前,当地无定居聚落。随着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和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2009年那曲县牧民全部实现定居。下图示意2006—2017年那曲县定居聚落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1.上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那曲县牧民不定居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和土壤B.植被和水源C.动物和气候D.天气和湖泊2.2006—2017年,导致那曲县定居聚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基础设施发展不够均衡②牧民市场意识逐渐加强③道路沿线对外联系便利④区域自然环境明显改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06年后,那曲县西部聚落萎缩的原因最可能是该地A.地表崎岖B.水源枯竭C.交通闭塞D.生态移民技术创新正在引发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改变着人口的流动模式。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主要挤占的是中等技能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加其他技能就业岗位。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创新之都)、珠海(花园城市)、东莞(制造业基地)四地2000~2015年流入人口的年均增量的变化,据此完成4-6题。4.2000—2010年期间东莞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外来投资多,制造业发展迅速B.创新能力强,大量人才迁入C.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于居住D.产业结构优化,就业机会多5.东莞人口的增长会增大东莞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A.收入增加B.技术进步C.交通便捷D.市场扩大6.相较于2000~2010年期间,2010~2015年期间东莞、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人口流动模式反映了①东莞产业规模萎缩②深圳对高、低技能人员吸引力大③珠海人居环境不断优化④广州人口规模优势依然明显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位于四川西部的杂谷脑河流域海拔高度在1326—5922m之间,境内峰峦重叠,山高坡陡,沟谷狭窄,气候、植被和外力作用垂直差异显著。流域内植被保护较好,径流量具有“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的自然特征。下表示意该流域植被类型及景观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7-9题。7.与1900米以下的峡谷相比较,1900—2400米范围A.降水量小B.气温高C.植被覆盖率低D.土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1.629 MB
- 时间: 2024-10-14
-
湛江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中调研考试高一数学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4.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24Axx=−,|2,Bxxnn==N,则AB=()A.2,0,2,4−B.2,4C.24xxD.0,2,4【答案】D2.在ABC中,“tan1A=”是“45A=”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ab,则abB.若22ab,则abC.若ab,则22acbcD.若acbc,则ab【答案】A4.已知函数()21,12,1xxfxxx+=,则()()3ff=()A.53B.3C.23D.139【答案】D5.下面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A.()fxx=,2()()gxx=B.()||ftt=,2()gxx=C.21()1xfxx−=−,()1gxx=+D.||()xfxx=,1,0()1,0xgxx=−…【答案】B6.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fx的零点为()A.1B.2C.(0,1)D.(2,0)【答案】B7.已知函数()(0,1)xfxabaa=+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1,0]−,则ab+=()A.32−B.1−C.1D.32【答案】A8.将函数()sin3fx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保持不变,得到函数()ygx=的图象,若()()()12121gxgxxx=−,则122xx+的最小值为()A.3B.23C.12D.6【答案】D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287.329 KB
- 时间: 2024-10-28
-
1【2020年中考数学填选重点题型突破】专题一:规律探索问题【备考指南】“规律探索”问题在各地市的中考试卷中有五种常见类型:(1)数式规律(2)图形个数规律(3)图形的递变规律(4)图形的循环规律(5)图形的递变加循环规律“规律探索”问题是中考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它通常以“数式”或“图形”为设计问题的蓝本,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全面性、辩证性、流畅性及建模思想。这类问题最大的特点在于“有规律”上,即在数式或图形分布中,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寻找各个数式或图形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反复出现的形态,从而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解决此类问题。【典例引领】类型一:数式规律例1:(2020•云南)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a,﹣2a,4a,﹣8a,16a,﹣32a,…,第n个单项式是(A)A.(﹣2)n﹣1aB.(﹣2)naC.2n﹣1aD.2na【分析】根据题意,找出规律:单项式的系数为(﹣2)的幂,其指数为比序号数少1,字母为a.【解析】∵a=(﹣2)1﹣1a,﹣2a=(﹣2)2﹣1a,4a=(﹣2)3﹣1a,﹣8a=(﹣2)4﹣1a,16a=(﹣2)5﹣1a,﹣32a=(﹣2)6﹣1a,…由上规律可知,第n个单项式为:(﹣2)n﹣1a.故选:A.变式训练1:(2020•玉林)观察下列按一定规律排列的n个数:2,4,6,8,10,12,…,若最后三个数之和是3000,则n等于(C)A.499B.500C.501D.10022【分析】观察得出第n个数为2n,根据最后三个数的和为3000,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析】由题意,得第n个数为2n,那么2n+2(n﹣1)+2(n﹣2)=3000,解得:n=501,故选:C.变式训练2:(2020•天水)观察等式:2+22=23﹣2;2+22+23=24﹣2;2+22+23+24=25﹣2;…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2100,2101,2102,…,2199,2200,若2100=S,用含S的式子表示这组数据的和是(A)A.2S2﹣SB.2S2+SC.2S2﹣2SD.2S2﹣2S﹣2【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和2100=S,将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2100,2101,2102,…,2199,2200,求和,即可用含S的式子表示这组数据的和.【解析】∵2100=S,∴2100+2101+2102+…+2199+2200=S+2S+22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27 页
- 大小: 362.236 KB
- 时间: 2025-02-10
-
2021-2022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章节复习重点难点精编讲义考点1: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知识要点: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知识要点: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考点2:图形的平移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知识要点:决定平移的两个要素:(1)平移的方向;(2)平移的距离.2.平移的性质:(1)图形的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3)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考点3:认识三角形1.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三角形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知识要点:(1)判断给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看较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确定第三边的范围:两边之差的绝对值<第三边<两边之和.3.三角形的三条主要线段(1)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2)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3)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4.三角形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65 页
- 大小: 2.128 MB
- 时间: 2025-03-31
-
1专题09数据分析(1)考点1:算术平均数1.八年级某班五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5,7,6,x,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x的值为()A.7B.6C.5D.42.某校5个环保小队参加植树活动,平均每组植树10棵,已知第一、二、三、五组分别植树9棵、12棵、9棵、8棵,则第四小组植树()A.7棵B.9棵C.10棵D.12棵3.一组数据2,x,﹣2,1,3的平均数是0.8,则x的值是()A.﹣3.2B.﹣1C.0D.14.某学习小组有15人参加捐款,其中小明的捐款数比15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据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明的捐款数不可能最少B.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最多C.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一定比第8名多D.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排在第14位5.若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为4,则数据x1+2,x2﹣2,x3+3,x4﹣3,x5+15的平均数为________.6.某超市销售A,B,C,D四种矿泉水,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元、3元、2元、1元.这四种矿泉水某天的销售量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的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________元.27.一组数据2,3,4,x,6的平均数是4,则x是________.8.小宇观看奥运会跳水比赛,对运动员每一跳成绩的计算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资料后,小宇了解到跳水比赛的计分规则为:a.每次试跳的动作,按照其完成难度的不同,对应一个难度系数H;b.每次试跳都有7名裁判进行打分(0﹣10分,分数为0.5的整数倍),在7个得分中去掉2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剩下3个得分的平均值为这次试跳的完成分p;c.运动员该次试跳的得分A=难度系数H×完成分p×3.在比赛中,甲运动员最后一次试跳后的打分表为:难度系数裁判1#2#3#4#5#6#7#3.5打分7.58.54.09.08.08.57.0(1)甲运动员这次试跳的完成分P甲=________,得分A甲=________;(2)若按照全部7名裁判打分的平均分来计算完成分,得到的完成分为P甲′,那么与(1)中所得的P甲比较,P甲′________P甲(填“>”,“=”或“<”);(3)在最后一次试跳之前,乙运动员的总分比甲运动员低13.1分,已知乙最后一次试跳的难度系数为3.6,若乙想要在总分上反超甲,则这一跳乙的完成分P乙至少要达到________分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9 页
- 大小: 51.673 KB
- 时间: 2025-02-10
-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9 页
- 大小: 1.765 MB
- 时间: 2024-09-26
-
高中2022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文化学科)测评语文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方志与古代小说在文献地位、价值功能等方面具有共同性。方志作为古代历史文献的组成部分,是以“正史之补”的形态而存在的。古代小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同样也以“补史”形态而得以存续,明人甄伟在《西汉通俗演义》中写道:“予为通俗演义者,非敢传远示后,补史所未尽也。”这反映了作为文献形态的古代小说的实际地位。方志与古代小说的编撰初衷,在价值功能上往往都以教化为先,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有云:“凡旧志所载,多有怪诞不经、幽眇难明、惑世诬民者,悉去之不录,为名教虑也。”明清时期,方志迅速发展。明清方志中的小说史料较之以前更为繁富,但学界对此领域的关注尚待加强。系统整理明清方志中的小说史料对扩大古代小说研究视野、拓展古代小说研究空间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其研究价值大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扩充古代小说文献存量,丰富古代小说研究对象。新时期以来古代小说研究之所以能不断开拓新的研究境界,这与《古本小说丛刊》《古本小说集成》等大型小说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密切相关。就当下古代小说研究而言,既有小说文献固然值得学者继续深入研究,发现新的小说史料也非常重要。而明清方志就是一个早已存在却亟待深挖的可贵矿藏。在明清方志的人物传记、逸事、仙释等门类中,有不少属于小说类的文献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不乏佳作,值得辑录。第二,有助于考证小说家生平,填补对小说家生平认识的空白。古代小说在文体序列中备受轻视,因而小说作者往往无意署名,这使得大量小说作品难见真正著者,即使有些小说能明确作者,但其生平情况往往也模糊不清,这给小说研究带来了诸多困扰。而倘若将视野投向明清方志,往往能有一些意外收获。例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1 页
- 大小: 50.333 KB
- 时间: 2025-01-02
-
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周练试卷(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劝导人们开卷读书的很多理由正在变得缺乏说服力。阅读能让人获得有用的知识?上网似乎也可以;在书本中感受远方?那为什么不去旅游呢;领略名著带给人的震撼?看改编的电影岂不更方便?于是,阅读即便没有变成小众的,似乎也变得奢侈起来。然而,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已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智成熟的现代人。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23 页
- 大小: 90.167 KB
- 时间: 2024-10-08
-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217.616 KB
- 时间: 2024-09-10
-
1第12讲新闻的编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类型及其特点;2、能够分析新闻体裁的内容及结构特色;3、掌握消息编写技巧,并写规范的消息。21.写一则消息,报道今天的“新闻大播报”活动,300字左右。经营了20年的广州购书中心将于2014年9月中旬进行全面装修升级,全面围蔽装修将持续4个月至明年1月重新开业。今天上午,记者在广州购书中心看到,部分楼层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图书打包封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秋节过后,先从6楼、5楼这样从上而下进行搬迁。9月12日之后,广购只保留一层半的楼层(1楼和2楼一部分场地)持续经营。预计本月20日将对现有卖场完全封场并进行围蔽式的装修。装修期间,广州购书中心将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外空地搭建一个临时卖场。2.你所在的学校近来举行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是如何举办的?活动的意义在哪里?请选择其中一个活动,写一篇新闻报道。要求:(1)结构规范。(2)语言准确、简明、易懂。(3)500字以上。思考:你喜欢看新闻吗?你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新闻呢?知识导入真题考察真题考察3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每时每刻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来到我们身边。由此引入本课主题:新闻的编写,我们离不开新闻,我们一起了解新闻的特点以及如何编写新闻。一、新闻新闻,也叫消息,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让别人了解。1、新闻五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2、新闻基本结构: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1)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知识详解基础知识4托气氛。正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3 页
- 大小: 1.152 MB
- 时间: 2025-02-06
-
1专题02政治生活(包含19届4中全会精神和19版新教材内容)一、选择题重点1.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3.国体是指国家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4.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6.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7.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8.最广泛的民主,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9.最真实的民主,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10.最管用的民主,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1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2.今天中国所焕发出的蓬勃活力,就是中国人民真实地拥有广泛自由、民主、人权的生动写照。1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1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15.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利来源于人民。16.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17.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18.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1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0.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2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口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21.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22.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23.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即公民对国家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15 页
- 大小: 78.206 KB
- 时间: 2025-03-17
-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化学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P31S32Cl35.5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腐蚀覆铜板的“腐蚀液”是FeCl2溶液B.钟乳石的形成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D.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氧气的来源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olNa2O与0.5molNa2O2所含Na+总数相同B.1molMnO2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气22.4LC.0.15mol·L−1NaOH溶液中离子数为0.3NA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所含分子数为NA3.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Al3+、OH−、SO42−B.Ba2+、Mg2+、Cl−、NO3−C.Na+、H+、MnO4−、OH−D.Fe2+、Na+、Cl−、NO3−4.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离子所带电荷数和离子种类。若忽略离子种类对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溶液导电能力越强。下列溶液的导电性最强的是A.1.5mol·L−1Na2SO4溶液B.2.0mol·L−1MgCl2溶液C.1.5mol·L−1HCl溶液D.2.5mol·L−1Ba(OH)2溶液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A.向氧化钠中滴加稀盐酸:Na2O+2H+=2Na++H2OB.铝锅不能煮碱性的食物:2Al+2Na++2OH−+6H2O=2Na[Al(OH)4]+3H2↑C.向稀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CO32−+2H+=CO2↑+H2O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6.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3.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2.748 MB
- 时间: 202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