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专题22 光学中常见的物理模型(原卷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597.695 KB
  • 2025-03-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专题22 光学中常见的物理模型(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专题22 光学中常见的物理模型(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专题22 光学中常见的物理模型(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专题22 光学中常见的物理模型(原卷版).docx,共(15)页,597.69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7a7612b285df4b08bddd2e7d7f5b7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专题22光学中常见的物理模型目录一.光的色散模型...........................................................................

....................................................................1二.“三棱镜”模型...................................

............................................................................................................3三.“球形玻璃砖”模型..................

.....................................................................................................................8四.平行玻

璃砖模型........................................................................................................................................11一.光的色散模

型【模型如图】1、偏折角: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延长线)的夹角;偏折角越大说明棱镜对光线的改变越大。偏折角大小与棱镜的顶角、入射角、折射率等有关系。2、光线射向棱镜在AB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AC面折射角大于入

射角,两次折射后,光线向棱镜底边偏折折射率越大偏折的越厉害。3、实验表明:白光色散后红光的偏折角最小,紫光的偏折角最大说明玻璃棱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红光最小。红紫nn。4、折射率越大的光其频率也越大红紫ff所以将不同色光照射某一金属

表面紫光更容易发生光电效应现象。5、根据fc=可知频率越大的色光其波长越短则紫红由此可知在衍射现象中红光相比其他色光现象更为明显(明显衍射条件:d);让不同色光在同一套双缝干涉装置中实验根据dlx=可知

红光相比其他色光条纹间距x更宽。6、根据ncv=可知不同色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折射率越大传播越慢,折射率越小传播越快即:紫红vv。7、根据nC1sin=可知当不同色光从介质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不同,红光最大,紫光最小即紫红CC当改变入射角时紫光更容易先发生全反射而消失。

【模型演练1】(多选)(2021·江西重点中学联盟联考)如图所示,一束黄光和一束紫光,从圆心O点以相同角度沿PO方向射入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柱体,其透射光线分别从M、N两点射出,已知α=60°,β=60°,光速c=3×1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θiABC

红紫2A.两束光穿过玻璃柱体所需时间相同B.ON是黄光,OM是紫光C.玻璃对OM光束的折射率为3D.OM光束在该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E.分别用OM、ON光束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OM光束的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大于ON光的相邻两

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模型演练2】(多选)(2020·浙江1月选考·15)如图所示,波长为λa和λb的两种单色光射入三棱镜,经折射后射出两束单色光a和b,则这两束光()A.照射同一种金属均有光电子逸出,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a>EkbB.射向同一双缝干涉装置,

其干涉条纹间距Δxa>ΔxbC.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a<vbD.光子动量pa<pb【模型演练3】(多选)(2020·浙江杭州市模拟)如图所示,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光束,分别从图示位置平行地由空气射向平静的湖面,湖底面水平且铺有反射材料,两

束光经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后,一起从湖面O处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小B.两束光从O处射出时方向一定相同C.改变两束光的入射角,则两束光均有可能在O点的左侧发生全反射D.用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时,a光的条纹间距较大【模型演练4】(多选)(2020·安

徽黄山市高三期末)如图所示,一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两种颜色不同的可见光细光束a、b,垂直于斜边从空气射向玻璃,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B.a光和b光由空气进入玻璃棱镜后频率都变

小C.a光和b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D.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小E.a光和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由玻璃射向空气,若逐渐增大入射角,则a光先发生全反射二.“三棱镜”模型【模型如图】(1)光密三棱镜:光线两次折射均

向底面偏折,偏折角为δ,如图所示.(2)光疏三棱镜:光线两次折射均向顶角偏折.(3)全反射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如图所示.①当光线从一直角边垂直射入时,在斜边发生全反射,从另一直角边垂直射出②当光线垂直于斜

边射入时,在两直角边发生全反射后又垂直于斜边射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互相平行.(4)最小偏向角法测量三棱镜折射率原理4参见下图一束平行的单色光射向一棱镜,先后经棱镜表面两次折射,使得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有了一ABr’iCGFri5个夹角,称其为偏向角。偏向角随入射角i而变,是i

的函数。在入射光和出射光处于光路对称的情况下,即i=i,偏向角为最小,记为min由图1.2.1可知=(i-r)+(i-r),其中r和r的意义见图,当i=i时,由折射定律有r=r,得min

=2(i-r)(1)又因r+r=2r=-G=-(-A)=A(2)所以r=2A(3)由式(1.2.1)和(1.2.3)得min()2iA=+(4)由折射定律minsinsin2sinsin2AinA

r+==只要测量出三棱镜顶角A和最小偏向角min,就能够求得三棱镜的折射率。【模型演练1】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ABC,一束单色光以入射角θ从AC侧面的D点射入。已知AB=6cm,CD=1cm,三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3。(1)要使该单色光不能直接射到BC面上,

求θ的最大值?(2)若该单色光能够直接射到BC面上,试通过计算说明能否发生全反射?【模型演练2】(2021·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如图是一个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BC=L,6∠A=30°,一束很细的单色光从AB的中点D平行AC射入三棱

镜,忽略多次反射。(1)若光束恰好射在C点上,求三棱镜对该光束的折射率;(2)维持光束方向不变,将入射点下移,光束恰好打在BC边中点,求入射点与A点的距离。【模型演练3】(2021·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上学期1月一模)如图,某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BC长度为d,O为BC中点.在A

BC所在平面内,光线PO垂直BC边入射,恰好在AB边界发生全反射.(1)求该三棱镜的折射率;(2)保持光线PO入射点O不变,入射方向逐渐向CO方向偏转,求AB边有光线射出的区域宽度.【模型演练4】(2021·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AB

C是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90A=,60B=,一细光束从BC边的D点折射后,射到AC边的E点,发生全反射后经AB边的F点射出.EG垂直于AC交BC于G,D恰好是CG的中点.不计多次反射.7(i)求出射光相对于D点的入射光的偏角;(ii)为实现上述光路,棱镜

折射率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模型演练4】(2021·山西大同市高三期末)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为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O为BC边的中点,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自O以角度i入射,第一次到达AB边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θ=15°,BC边长为2L

,该介质的折射率为2.求:(1)入射角i;(2)从入射到发生第一次全反射所用的时间.(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sin75°=6+24或tan15°=2-3)【模型演练5】(2021·陕西榆林市线上模拟)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

BC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横截面,∠B=30°,BC=30cm,AB面涂有反光材料.某单色光从BC上的D点垂直BC射入介质,经AB面反射后从AC面上8射出,射出方向与AB面垂直.已知BD=21cm,不考虑光在AC面的反射.求:(1)介质的折射率;(2)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三.“

球形玻璃砖”模型(1)法线过圆心即法线在半径方向。(2)半径是构建几何关系的重要几何量【模型演练1】(2021·广西桂林市调研)如图所示,将半径为R的透明半球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方,O为球心,直径恰好水平,轴线OO′

垂直于水平桌面.位于O点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的点光源S发出一束与OO′夹角θ=60°的单色光射向半球体上的A点,光线通过半球体后刚好垂直射到桌面上的B点,已知O′B=32R,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半球体内光的反射,求:(1)透明半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

n;(2)该光在半球体内传播的时间.9【模型演练2】(2021·八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月考前猜题)如图所示,某玻璃砖的截面由半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组成,AC是半圆的直径,AC长为d,一束单色光照射在圆弧面上的D点,入射角

为60°,折射光线刚好照射在AB边的中点E,折射光线在AB面上的入射角为4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1)玻璃砖对单色光的折射率;(2)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不考虑光在圆弧面上的反射)。【模型演练

3】(2021·“八省联考”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进行照明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技术。某科技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接收太阳光的实验装置,如图为过装置中心轴线的截面,上部的集光球是半径为R的某种均匀透明材料的半球体,下部为导

光管,两部分的交界面是PQ。若只有PQ上方高度32hR=范围内的光束平行于PQ射入后,能直接通过PQ面进入导光管(不考虑集光球内表面的反射),求该材料的折射率。10【模型演练4】(2021·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

学期1月期末)由某种新型材料做成的某个光学元件,其中一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形,PQ为半圆的直径,O为该柱形截面的圆心.一激光器发出的光与直径PQ成45°角的方向射入元件内,入射点沿PQ由下向上移动当移动到B点时,光线恰好从元件的中点E射出,如图所示继续上移到位置C(图中未标出)

时光线恰好不能从圆弧面射出(不考虑经半圆柱内表面反射后射出的光)。已知该新型材料的折射率n=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1)由B点射入的光线在元件内通过的时间;(2)C点与O的距离。【模型演练5】(2021·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一半径为R的玻璃球体的截面图如图所示,O为

球心,AB为直径。一束单色光从D点射入球体,入射方向与AB平行,光线射入球体后经过B点,已知∠ABD=3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①此球体玻璃的折射率;11图②从D射入玻璃球后经过一次反射再射出的光线,在玻璃球中传播的时间。【模型演练6

】(2021·西藏山南二高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单色光以入射角60i=射到半径为R、折射率为62n=的透明球体中,并被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折射后射出,入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真空中的光速为c。(1)在图上大致画出光线在球内的路径和方向;(2)

求入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3)单色光通过透明球体的时间(用R和c表达)。四.平行玻璃砖模型1.有关平行玻璃砖中侧移的比较如图所示,光从空气射向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时,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θ,经折射从下表面射出。设玻璃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求侧移量D,并对不同的光的侧移量

进行大小比较。12【解析】:sinsin=n得nsinsin=,则nn22sincos−=由几何关系得22sincos−==ndndl侧移量)sin(sin)sin(22−−=−=ndnlD经化简后得)sin2cos1(sin22

−−=ndD)1cos111(sin22+−−=nd讨论:(1)对于同种色光,由于n不变,当入射角θ增大时,sinθ增大,cosθ减小,1cos11122+−−n增大,所以D增大.即入射角

大则侧移大.(2)对于同一个入射角,由于不变,很容易由以上关系得到:折射率大则侧移大.2.关于光通过玻璃砖所用时间的比较由于vcn=,得到ncv=,结合以上的计算易得222sincos−===ncdncndvlt讨

论:(1)对于同种色光,入射角θ越大,则光线通过玻璃的时间t越长.(2)对于不同种的光时,由于+−−=−=222222422222sin41)sin211(sin)sin1(1ndcnndct,所有可见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为1.513,约为1.5.故

44.012n,而5.0sin5.0sin2122=,可得22sin211n,由函数的单调性可知,折射率大的所用时间比较多.3两束平行光经过平行玻璃砖后的变化(1)平行单色光经过平行玻璃砖后的变化情

况如图所示,由于每条单色光的侧移量D相同,所以得到结论:平行单色光通过相同的平行玻璃砖后依然平行,且距离不变。13(2)不同色平行光通过平行玻璃砖后的变化如图1所示,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则通过平行玻璃砖后距离变的更大;若a光的折射率小于b

光的折射率,则通过平行玻璃砖后距离变的更小(如图2),且最小值可能为零(如图3)【模型演练6】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1)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________(用图中的θ1、θ2表示)。(2)如果有几块

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________(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模型演练2】(2020·济南质检)某同学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准备了下列器材:激光笔、直尺、刻度尺、一面镀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

如图所示,直尺与玻璃砖平行放置,激光笔发出的一束激光从直尺上O点射向玻璃砖表面,在直尺上观察到A、B两个光点,读出OA间的距离为20.00cm,AB间的距离为6.00cm,测得图中直尺到玻璃砖上表面距离d1=10.00cm,玻璃砖厚度d2=4.00cm。玻璃的折射率

n=________,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________m/s。(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0×108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图图1irθhab图2图314【模型演练3】如图,矩形ABCD为一水平放置的玻璃砖的截面,在截面所在平面内有一细束激光照

射玻璃砖,入射点距底面的高度为h,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与底面所在平面的交点到AB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在截面所在平面内,改变激光束在AB面上入射点的高度和入射角的大小,当折射光线与底面的交点到AB的距离为l3时,光线恰好不能从底面射出。求此时入射点

距底面的高度H。【模型演练4】(多选)(2020·山东济宁市一模)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平行玻璃砖厚度为d,底面镀有反光膜CD,反光膜厚度不计,一束光线以45°的入射角由A点入射,经底面反光膜反射后,从顶面B点(B点图中未画出)射出.已知玻璃对该光线的折射

率为2,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考虑多次反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光线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cB.该光线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为30°C.平行玻璃砖对该光线的全反射临界角为45°D.为了使从A点以各种角度入射的光线都能从顶面射出,则底面反光膜面积至少为4πd2【模型演练5】(2020·浙江

杭州市5月检测)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射入玻璃砖(上、下表面平行)后分成两束单色光①和②,已知入射光与玻璃砖上表面的夹角为30°,光束①与上表面的反射光(图中未画出)相互垂直.若玻璃砖对光束②的折射率为n,光束②在玻璃砖里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A.n<3B.sinC<33C.光束①能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D.光束②能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模型演练6】如图所示,真空中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n=2,下表面镀有反射膜,一束单色光与界面成θ=45°角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上,最后在玻璃砖的右侧面竖直光屏上出现了两个光点A和

B,相距h=2.0cm.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求:(1)该单色光射入玻璃砖的折射角;(2)玻璃砖的厚度d.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