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2.222 MB
  • 2024-10-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7)页,2.22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115a366a62465d54b9957313a9c8ef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京市第九中学阶段学情调研试卷高二生物2023.10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10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

答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海藻糖是一种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非还原二糖。《自然》杂志提到“对于许多生命体而言,海藻糖的有无,意味着生存或者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

藻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产生砖红色沉淀B.脱水缩合反应还发生在核苷酸形成核酸的过程中C.组成海藻糖与磷脂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D.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麦芽糖和乳糖【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详解】A、由题可知,海藻糖为非还原糖,故不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产生砖红色沉

淀,A错误;B、单体脱水缩合形成多聚体是细胞生命大分子构建的基本模式,多糖是多聚体,其形成过程可发生脱水缩合,另外脱水缩合反应还发生在核苷酸形成核酸的过程中,B正确;C、根据题意海藻糖为糖类,故组成海藻糖的化学元素为C、H、O,磷脂的化

学元素为C,H、O、N、P,C错误;D、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D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mRNA通过结构⑤时需要

消耗ATP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中,结构④变得松散、染色加深C.③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是真核细胞核糖体形成的必需结构D.⑤可允许某些大分子及部分小分子和离子通过,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其数目增多【答案】D【解析】【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内质网,②为核膜,③为核仁,④为染色质,⑤为核孔。【详解】A、结构⑤是核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没有⑤结构,A错误;B、④为染色质,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B错误;C、④为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而③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

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错误;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⑤为核孔,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和信息交换的通道,代谢越旺盛,核孔越多,D正确。故选D。3.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

B、C、D、E、F分别代表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B是构成所有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细胞中具有两层此结构的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B.图中D是糖蛋白,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必不可少的结构C.细胞需要的氨基酸可以通过d方式进入细胞

,CO2可以通过c方式排出细胞D.若图C代表胰岛素,则C与膜上受体结合后,可促进E转化为F,F最可能是葡萄糖【答案】A【解析】【分析】f分析题图:A表示膜蛋白,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多糖、D表示糖蛋白;a表示主动转运,b表示自由扩散,c表示自由扩散,d表示主动转运。【详解】A、由题

图可知,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是所有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细胞中具有两层此结构的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A正确;B、D是糖蛋白,但并不是所有细胞进行信息交流必备结构,例如植物细胞间有胞间连丝,B错误;C、D是

糖蛋白,在膜外侧,d方式是出细胞,C错误;D、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转化为糖原;故若图C代表胰岛素,则C与膜上受体结合后,可促进E转化为F,F是糖原,D错误。故选A。4.下列化学试剂在实验中具有相同作用的是()A.酒精在“观察根尖分

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探究pH对酶的活性影响”中的作用C.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D.NaOH在“探究pH对酶的活性影响”和“检

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

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

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NaOH在探究pH对酶的活性影响中,用于调节pH值。【详解】A、酒精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作用是解离根尖,而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

作用是洗去浮色,酒精在两个实验中作用不相同,A不符合题意;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是对组织进行解离,而在“探究pH对酶的活性影响”中的作用是调节pH值,盐酸在两个实验中作用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C、在“检测生物组

织中的还原糖”中的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具有氧化性的氢氧化铜,与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检测生物组织的蛋白质”中的硫酸铜与肽键结合,所以硫酸铜在两个实验中作用不同,C不符合题意;D、NaOH在“探究pH对酶的活性影响”中是调节pH值,在“检测生物组

织中的蛋白质”中先加NaOH创造碱性环境,再加CuSO4染色,NaOH在两个实验中作用相同,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5.在观察洋葱(2n=16)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制作的临时装片中的某个视

野拍摄照片如图所示(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12小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为分裂后期细胞,此时期细胞中有16对同源染色体B.②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16条,核DNA分子32个C.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过程,但细胞②不能

发展到细胞①所处时期D.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图示,其中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详解】A、洋葱根尖细胞含16条染色体,①

图中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说明该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所以同源染色体有16对,A正确;B、②图中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分裂中期的细胞,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单体,每条单体含一个DNA分子,所以细胞中含16

条染色体,32个核DNA分子,B正确;C、该实验用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时,细胞已经被杀死,细胞②不能发展到细胞①所处时期,C正确;D、该实验用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时,细胞已经被杀死,无法计算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但是可以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

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占整个细胞周期的比例,D错误。故选D。6.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测得的某株紫苏一天中CO2固定速率和CO2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7:00时,紫苏根尖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曲线b在10:00-12:00之间下降的

主要原因是此时气孔导度减小,CO2供应减少,光合速率减慢C.18:00时会发生NADPH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的移动D.与7:00相比,12:00时C3的合成速率较快【答案】B【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

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

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曲线a(CO2固定速率)表示总光合速率,曲线b(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详解】A、曲线a(

CO2固定速率)表示总光合速率,曲线b(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据此并结合题图分析可知:紫苏根尖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A正确;B、在10:00-12:00时曲线a(CO2

固定速率)一直在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在增强,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此时温度高,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均上升,但呼吸速率上升幅度大于光合速率,B错误;C、18:00时,光合作用中NADPH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C正确;D、与7:00相比,12:00时光照强,光反应

速率快,暗反应速率也快,因此C3的合成速率较快,D正确。故选B。7.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miRNA阻止mRNA发挥

作用的过程属于RNA干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转录和DNA复制过程中都会有核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B.miRNA和W基因mRNA都是通过转录产生的,且miRNA在细胞核中完成加工过程C.miRNA阻止mRNA发挥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阻止了mRNA的移动D.RNA之间如果能形成碱基对,

则其种类与DNA中的碱基对种类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分析:miRNA基因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后进行加工,加工后的产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中再加工后的产物与W基因的mRNA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阻碍翻译过程的进行。【详解】A、转录过程中RNA聚

合酶与DNA模板链结合,形成核酸与蛋白质的复合物。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与模板链结合形成核酸与蛋白质的复合物,A正确;B、miRNA的加工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核,第二阶段在细胞质,B错误;C

、miRNA阻止mRNA发挥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阻止了核糖体的移动,C错误;D、RNA之间碱基U与碱基A形成碱基对,DNA中碱基T与碱基A形成碱基对,D错误。故选A。8.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研

究发现患者普遍存在溶酶体膜蛋白TMEM175变异,TMEM175蛋白的第4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GCG、GCA、GCC、GCU)突变为丙氨酸(GAC、GAU),蛋白异常从而影响溶酶体的功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TMEM175蛋白可将H+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运出,维持溶酶体内pH约

为4.6B.帕金森综合征患者TMEM175基因结构改变而致病,体现基因突变的有害性C.TMEM175基因内部核苷酸发生替换,模板链上对应的位点由C突变为AD.可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敲除突变的TMEM175基因,缓减帕金森症状【答案】B【解析】【分析】溶酶体是“消化

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详解】A、如图1所示,溶酶体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对H+具有屏

障作用,膜上的H+转运蛋白将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入溶酶体,使溶酶体内pH小于细胞质基质,维持其中pH的相对稳定,TMEM175蛋白可顺浓度梯度将H+运出,维持溶酶体内pH约为4.6,则正常TMEM175蛋白可将H+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出,A错误;B、突变的TMEM175

基因合成的肽链由于氨基酸之间作用的变化使肽链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TMEM175蛋白的功能,进而表现出患病症状,体现基因突变的有害性,B正确;C、天冬氨酸密码子是GCG、GCA、GCC、GCU,丙氨酸密码子是GAC、GAU,则非模板链上的C突变为A,则可能

会使天冬氨酸密码子GCC突变为丙氨酸密码子是GAC,C错误;D、基因敲除技术不能产生TMEM175蛋白,不能将H+运出细胞,则不能维持正常的pH,所以可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敲除突变的TMEM175基因,不一定能缓减帕金森症状,D错误。故选B。9.如图是神经纤维上某个位点的动作

电位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c段Na+通过离子通道大量内流不消耗能量B.据图可知该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大小为30mV,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大小为70mVC.用麻醉药物阻遏Na+通道的开放,从c到d时间延长D.K+的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

电位的主要原因【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兴奋时,钠离子大量内流,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详解】A、bc段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属于

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形成了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A正确;B、据曲线图可知动作电位的大小为+30mV,静息电位的大小为-70mV,即绝对值大小为70mV,B正确;C、用麻醉药物阻遏Na+通道的开放,不影响从c到d的时间,该过程是静息电位的恢复,依

赖于K+外流,C错误;D、K+通道开放,导致其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选C。10.下图是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B.促胰液素

随血液运输,只作用于胰腺的胰岛细胞C.谈论食物引起胰液分泌,这个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但也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图表示胰液分泌的2个调节途径,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详解】A、胰腺分泌胰液时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物(胰液)通过导管直接进入消化道(小肠),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等,参与食物的消化,A正确;B、促胰液素随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的导管上皮,B错误;C、谈论食物引起胰液的分泌,由于没有吃到食物,因此该反射属于

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正确;D、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不受人意识的支配,但其自主行为也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D正确。故选B。11.下图为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放射性RNA与T4噬菌体DNA及大肠杆菌DNA的杂交结果(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的过程称“杂

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在培养基中加入15N尿嘧啶用以标记RNAB.参与杂交的放射性RNA应该是相应DNA的转录产物C.第0min时,与DNA杂交的RNA来自T4噬菌体及大肠杆菌基因的转录D.随着侵染时间增加,T4噬菌体DNA的转录

水平升高,大肠杆菌基因表达被促进【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为T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放射性RNA与T4噬菌体DNA及大肠杆菌DNA的杂交结果。在0min时,T4噬菌体尚未感染大肠杆菌,和T4噬菌体杂交的放射性RNA百分比为0,说明其还未进行转录,和大

肠杆菌DNA杂交的放射性RNA所占百分比为100%,其转录未受到影响,而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和T4噬菌体杂交的放射性RNA百分比越来越高,说明噬菌体的转录增加,而和大肠杆菌DNA杂交的放射性RNA所占百分比越来越低,说明其转录受到抑制。【详解】

A、15N不具有放射性,故不能用15N标记尿嘧啶,A错误;B、若RNA能与DNA杂交,则RNA一定为相应DNA的转录产物,B正确;C、在0min时,大肠杆菌还没有感染T4噬菌体,所以在大肠杆菌体内不存在T4噬菌体,其不会转录,C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和T4噬

菌体杂交的放射性RNA百分比越来越高,说明噬菌体的转录增加,而和大肠杆菌DNA杂交的放射性RNA所占百分比越来越低,说明其转录受到抑制,D错误。故选B。12.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查活动,发现某家系同时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

B、b)患者,系谱如图1;对部分家庭成员是否携带甲病基因进行核酸分子检测,结果如图2,已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且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上述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属于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9是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1/27C.Ⅱ7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4/9D.Ⅱ7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约为1/303【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甲病:根据限制酶切点的位置看出正常基因通过限制酶切成两段基因片段,突变基因通过限制酶切下

为一个基因片段。I3、Ⅰ4有3个不同的基因片段,故I3、I4同时含有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为杂合子;Ⅱ8也不患甲病,但有两个基因片段,故Ⅱ8为只有正常基因的纯合子;Ⅰ2只有一段基因片段,即只有突变的基因,且据图1可知I2患甲病,故突变基因为甲病致病基因,甲病为隐性遗传病,若甲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图1中Ⅰ3、Ⅰ4基因型不同,酶切结果也不同,与图示结果不符,故可判断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a;只考虑甲病,则I2基因型为aa,I3和I4基因型均为Aa,Ⅱ8基因型为AA。2、分析乙病:I1

和I2、I3和I4都不患乙病,但I1和I2的子代Ⅱ5、I3和I4的子代Ⅱ8患乙病,可确定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结合题干信息,确定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b。【详解】A、若只考虑甲病,由图2可知,根据限制酶切点的位置看出正常基因通过限制酶切成两段基因片段,突变基因通过限制酶切下

为一整个基因片段。Ⅰ2只有一种突变基因片段,Ⅰ2是纯合子,Ⅰ3、Ⅰ4有3种不同的基因片段,分别是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说明Ⅰ3、Ⅰ4均为杂合子,Ⅱ8有两个正常基因片段,Ⅱ8为纯合子;由图1可知,Ⅰ2患甲病,Ⅰ

3、Ⅰ4均为正常个体,Ⅱ8不患甲病;故突变基因为甲病致病基因,甲病为隐性遗传病。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图1中Ⅰ3、Ⅰ4基因型不同,酶切结果也不同,与图示结果不符,故可判断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由A项分析可知,只考虑甲病

:I2基因型为aa,I3和I4基因型均为Aa,Ⅱ8基因型为AA;由图1可知Ⅱ6基因型为aa,Ⅱ7基因型为1/3AA、2/3Aa;则Ⅲ9患甲病(aa)的概率为2/3×1/2=1/3;分析乙病(只考虑乙病):正常个体I3和I4的子代Ⅱ8患

乙病,则乙病属于隐性遗传病,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8基因型为bb,故I3和I4基因型均为Bb,Ⅱ7基因型为1/3BB、2/3Bb;Ⅱ5患乙病基因型为bb,则I1和I2基因型均为Bb,故Ⅱ6基因型为1/3BB、2/3Bb;由Ⅱ6和Ⅱ7乙病基因型可以得出

Ⅲ9患乙病(bb)的概率为2/3×2/3×1/4=1/9,故Ⅲ9患病的概率是患甲病的概率+患乙病的概率+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1/3+1/9+1/3×1/9=11/27,Ⅲ9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1/27×1/2=11/54,B错误;C、根据B项分析结果,只考虑甲病,Ⅱ7基因型为1/3

AA、2/3Aa;只考虑乙病,Ⅱ7基因型为1/3BB、2/3Bb;则Ⅱ7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2/3=4/9,C正确;D、只考虑乙病,Ⅱ7基因型为1/3BB、2/3Bb;由题干信息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则b基因频率为1/100,B基因频率为99/

100,BB=(99/100)2,Bb的基因型频率=2×1/100×99/100,该健康男子为Bb的概率=Bb/(BB+Bb)=Bb/(1-bb)=2/101;Ⅱ7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要生一个患乙病的孩子,则Ⅱ7的基因型为Bb,健康男子的基因型为Bb,故Ⅱ7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生一

个患乙病孩子(bb)的概率为=2/3×2/101×1/4=1/303,D正确。故选B。13.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₃)、脱落酸(ABA)对刚萌发的青稞种子(根未突破种皮)根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若干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IAA对根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和高浓度抑制的作用B.经ABA处理的青稞种子,根生长将会停止C.青稞种子根的生长可能受多种激素的调节作用D.赤霉素和脱落酸在植物生长的某方面作用相抗衡【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IAA

作用导致平均根长最长时所需要的浓度在4~8μmol·L-1之间,GA3作用导致平均根长变长,ABA作用导致平均根长缩短。【详解】A、由图可知,IAA对根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大约低于8μmol·L-1)和高浓度(大约高于8μmol·L-1)抑制的作用,A

正确;B、经ABA处理的青稞种子,根生长将会受到抑制,但未停止,B错误;C、青稞种子根的生长可能受多种激素的调节作用,如IAA、GA3、ABA等,C正确;D、赤霉素(促进根变长)和脱落酸(抑制根边长)在植物生长的某方面作用相抗衡,D正确。故选B。

14.下图为科研人员建构的保护区内的某猎物-捕食者模型,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猎物和捕食者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形成的B.该模型中最可能代表猎物、捕食者的种群K值的是N3和P3C.该模型能解释猎物、捕食者种群数量均维持相对稳定的

机理D.该模型能反映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曲线值在高点时能通过调节使其降低,在低点时能通过调节使其升高,反映了生态系统最基本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捕食者种群数量在P2点上下波动,K值为P₂,猎物种群数量在

N₂点上下波动,K值为N₂。【详解】A、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逐步形成的,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该模型中最可能代表猎物、捕食者的K值为N₂和P₂,B错误;C、猎物种群数量超过N₂,则引起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捕食者种群数量超

过P2,则猎物数量减少,两者相互作用,使猎物和捕食者的数量在N₂和P₂左右保持动态平衡,C正确;D、在N₂~N₃段,猎物的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数量也在增加,但是当捕食者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猎物又在不断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共

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呼气试验是检测幽门螺杆菌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用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吞服之后被幽门螺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产生NH3和CO2,然后通过呼气试验检测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存在13C

,从而达到对幽门螺杆菌检测的目的。经实验与没有幽门螺杆菌存在条件下相比,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幽门螺杆菌核糖体合成脲酶所需ATP来自胃黏膜细胞B.脲酶只能催化尿素分解而不能催化尿酸,说明脲酶具有专一性C.幽门螺杆菌产生的NH3可以抵抗胃酸的杀灭

作用,同时也会导致人“口气”重D.与没有催化剂相比,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说明脲酶具有高效性【答案】AD【解析】【分析】1、酶作用特点: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详

解】A、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其合成脲酶所需ATP来自自身细胞呼吸,A错误;B、脲酶只能催化尿素分解而不能催化尿酸,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B正确;C、幽门螺杆菌产生的NH3可以中和胃酸而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同时也会从口腔挥发体现出氨气的味道,导致人“口气”重,C正确;D、与没有催化剂相比,适宜条件

下,脲酶可以将尿素分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说明脲酶具有催化功能,若要证明脲酶具有高效性,需与无机催化剂相比,D错误。故选AD。16.将某二倍体动物(2n=6)的一个精原细胞全部核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用32P标记,然后放在31P的培养液中培养进行两次连续的分裂,产生4个子

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分裂后的每个细胞的每条染色体都带有32P标记B.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则形成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3条C.若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

-6条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Ⅰ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6条【答案】BCD【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分裂前的间期都会发生DNA分子的复制。2、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

复制。【详解】A、已知一个精原细胞全部核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用32P标记,然后放在31P的培养液中培的的养,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每个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中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32P标记,另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31P标记,A正确

;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该过程中DNA分子共复制两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第一次分裂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有一条DNA单链含有32P标记;进行第二次DNA复制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只有一条单体的DNA上有一条链有32P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上不含32P,当细

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6条,B错误;C、若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4

个子细胞为精细胞,该过程DNA只复制了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了两次,所以子细胞内染色体数为3条,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都被32P标记,故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3条,C错误;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Ⅰ分裂,根据DNA分

子半保留复制特点,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有32P标记。再进行第二次DNA复制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只有一条单体的DNA上有一条链有32P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上不含32P,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粒不分裂,故减Ⅰ分裂形成的子细

胞中,每条染色体中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32P标记,故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3条,D错误。故选BCD。17.干扰对群落中不同层次的影响是不同的,如一块云杉林在一次雪崩后,40年内未受到干扰,其盖度如图a所示。另一块云杉林第一次雪崩后,每4年遇雪崩一次,在相同的40年中,其盖度如图b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雪崩等自然灾害是影响云杉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B.图a中40年后该块云杉林不存在垂直结构,图b中40年后该块云杉林存在垂直结构C.图a、b两种情况均存在次生演替,且40年间云杉与禾草、杂草在种间竞争中都占优势D.研究云杉的生态位常研究其种群密度等,调查其种群密

度的估算法有样方法、逐个计数法等【答案】BCD【解析】【分析】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分为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两类。密度制约因素是指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等多种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则是指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洪水、火灾、严寒等多种因素

。【详解】A、雪崩等自然灾害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无关,为非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B、图a中40年后该块云杉林在垂直结构上仍有不同的生物分布,因此存在垂直结构,B错误;C、图a、b两种情况中原来均有生物定居,发生的演替均为次生演替,图a中40年间云杉与禾草、杂草

在种间竞争中占优势,但图b中云杉在后期不占优势,C错误;D、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调查云杉的种群密度的估算法有样方法,逐个计数法是指逐个地计算事物个数的计数方法,不是估算,D错误。故选BCD

。18.某兴趣小组用血细胞计数板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按图示步骤操作,会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B.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方法为抽

样检测法C.取样时需将试管轻轻振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再取样D.计数时应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后再计数,否则计数结果会偏大【答案】BC【解析】【分析】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

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在利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计算时,要善于利用公式

:25格×16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每小格中酵母菌的平均数×400×104×稀释倍数。【详解】A、应该先盖上盖破片,再滴加细胞悬液,使细胞悬液自行渗入到计数室中,A错误;B、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方法为抽样检测法,可估算出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密度,B正确;C

、取样时需将试管轻轻振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再取样,减小实验误差,C正确;D、计数时应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后再计数,否则部分酵母菌并未被计数,导致结果偏小,D错误。故选BC。19.下图为某陆生植物体内碳流动示意

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③④过程受阻,卡尔文循环将受到抑制B.该植物叶肉细胞合成淀粉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C.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浓度低时有利于蔗糖的合成D.蔗糖为非还原性糖,在运输到其他部位的过程中

不易被氧化或分解【答案】BC【解析】【分析】该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图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1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1分子Pi(无机磷

酸),合成蔗糖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即细胞质基质。【详解】A、③④可以减少丙糖磷酸的积累,降低其对卡尔文循环的抑制,A正确;B、该植物叶肉细胞合成淀粉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B错误;C、Pi转运蛋白将一分子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

一分子Pi运入叶绿体内,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浓度高时有利于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进一步合成蔗糖,C错误;D、蔗糖为非还原性糖,结构稳定,在运输到其他部位的过程中不易被氧化或分解,D正确。故选BC。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7分。除特别说明

外,每空1分。20.胃液的分泌调节,可按食物及有关感受器的所在部位人为地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图1为哺乳动物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过程;图2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①~⑥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88−表示物质。请回答

下列问题。(1)据图1分析,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有_______________。胃液中的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免疫系统的第___道防线。健康的机体离不开免疫调节,其结构与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图中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是____________。(2)图2中,细胞②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信号1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号2为_________,此外,还需要___________(填物质

名称)的作用。有些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出现“白肺”症状,原因是新冠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细胞,__________(填序号)对被感染的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3)专家呼吁民众面对疫情要保持情绪平稳,不要恐慌。科学研究表明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

下降,对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下降,还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T细胞活性下降会引起机体分泌抗体的能力降低,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神经递质和胃泌素②.一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④.摄取和加工抗原

,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2)①.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性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③.细胞因子④.⑤(3)T细胞活性下降使B细胞活化受到的信号刺激减弱,同时T细胞分泌的细

胞因子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解析】【分析】体液免疫: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

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增殖或对人体细胞

的黏附。【小问1详解】据图1分析,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有传出神经分泌的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中的胃泌素;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胃液中的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其中抗原呈递细胞能摄取和加工抗原,并且可

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小问2详解】图2中,细胞②属于B细胞,其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信号1为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信号2为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性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被感染的细

胞属于靶细胞,能对其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的是细胞毒性T细胞,对应图中的⑤。【小问3详解】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具有重要作用,T细胞活性下降使B细胞活化受到的信号刺激减弱,同时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T细胞活性下降会引起机

体分泌抗体的能力降低。21.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的含量减少有关。请回答:(1)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

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大鼠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数量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对照组10只0.59模型组10只0.99(注:SERT是一种回收突触间隙中的5-HT的转运蛋白)由表中的结果分

析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比正常人___,其的原因是___。临床上常采用氟西汀来治疗,推测氟西汀可能___(选填“抑制”或“促进”)突触间隙5-HT的回收。若单胺类氧化酶抑制剂也可作为抗抑郁症药物,其作用机理与氟西汀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单胺氧化酶A(Maoa)是5-HT降解酶。研究发现黑色素瘤小鼠的细胞毒性T细胞中Maoa基因异常高表达。为探明Maoa基因表达与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如图实验,结果显示___,说明Maoa基因表达会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性,从而减

弱免疫系统的___功能。的(3)适量有氧运动可以治疗抑郁症,可设计以下实验验证该结论: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症模型大鼠随机均等分为三组,一组不做处理,一组用适宜剂量的氟西汀处理,还有一组处理方式为___;另取不做处理的相同数量正常大鼠作为对照,在适宜条件下饲养相同时间,定期检测

并计算每组大鼠___含量的平均值。(4)《神农本草经》中提到人参有“安精神,定魂魄之功效”。研究者展开了人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能否抗抑郁的研究,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的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将氟西汀和Rg分别溶于双蒸水制成溶液进行灌胃

,用强迫游泳的行为学方法来检测大鼠的抑郁行为学变化。结果如下:组别处理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秒)1不用CUMS处理82±152CUMS123±113CUMS+氟西汀10mg/Kg92±284CUMS+Rg10mg/Kg63±

29注:动物在水中的不动时间可评价抑郁程度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已有氟西汀的情况下,Rg有没有作为抗抑郁中药的研究前景___(选填“有”或“没有”),并说明理由:___。【答案】(1)①.下降②.抑郁症患者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高,5-HT的回收量增加,造成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下降③.抑

制④.不同(2)①.Maoa基因敲除小鼠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野生型小鼠②.免疫监视(或监控)(3)①.给予适量有氧运动干预②.突触间隙内5-HT(4)①.有②.4组与2组比较说明人参皂苷可抗抑郁,4组与3组比较说明人参皂苷比氟西汀抗抑郁效果还要好【解析】【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

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小问

1详解】由表中的结果可知,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高,5-HT的回收量增加,造成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下降的5-HT含量下降,进而导致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受到影响,表现为抑郁。临床上常采用氟西汀来治疗,推测氟西汀可能抑制突触间隙5-HT的回收,进

而可以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起到缓解抑郁的作用。若单胺类氧化酶抑制剂也可作为抗抑郁症药物,其作用机理与氟西汀不同,即单胺类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5-HT的分解实现了突触间隙中5-HT的增加,起到

了缓解抑郁症的作用。【小问2详解】单胺氧化酶A(Maoa)是5-HT的降解酶。研究发现黑色素瘤小鼠的细胞毒性T细胞中Maoa基因异常高表达。为探明Maoa基因表达与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如图实验,结果显示Maoa基因敲除

小鼠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野生型小鼠,说明Maoa基因表达会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性,可见黑色素瘤小鼠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作用被抑制,从而减弱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小问3详解】适量有氧运动可以治疗抑郁症,可设计以下实验验证该结论: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症模型大鼠

随机均等分为三组,一组不做处理,一组用适宜剂量的氟西汀处理(作为条件对照),还有一组处理方式为给予适量有氧运动干预(实验组);另取不做处理的相同数量正常大鼠作为对照,在适宜条件下饲养相同时间,定期检测并计算每组大鼠突触间隙内5-HT含量的平均值,上述结论支配下的实验

结果应该是进行有氧运动的实验组中5-HT含量高于不做处理的模型组,且与氟西汀处理组含量相近,但都低于正常大鼠组。【小问4详解】本实验目的是研究人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能否抗抑郁,则实验的自变量是Rg,故该实验的对照组是1、2、3;实验设计应

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第1组应为空白对照,具体处理是不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的方法处理,每天灌胃等量的双蒸水。分析实验结果显示,3、4组与2组相比,大鼠不动时间明显缩短,说明人参皂苷可抗抑郁,且比度洛西汀抗抑郁效果还要好,故Rg有作

为抗抑郁中药的研究前景。22.光敏色素是一类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具有非活化态(Pr)和活化态(Pfr)两种类型。农田中玉米-大豆间作时,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具有遮阴作用,严重时引发“荫蔽胁迫”,此时,低位植物

体内的光敏色素及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请回答下列问题。(1)光敏色素是一类_____(化学本质)。不同的光照条件能改变光敏色素的_____,从而导致其类型发生改变,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2)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

中红光(R)/远红光(FR)的值会下降,原因是____。发生荫蔽胁迫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以_____形式存在。此形式的光敏色素可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对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多

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在调控下胚轴和茎杆伸长方面,图中四种激素之间具有_____作用。其中,乙烯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3)荫蔽胁迫引发低位植物的下胚轴及茎秆等出现过度伸长,这有利于植物_____,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玉

米-大豆间作时,受荫蔽胁迫的大豆产量明显降低,原因是______。(写两点)(4)植物的根具有负向光性生长的特点,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对根的背光侧的生长起______(“促进”、“抑制”)作用。【答案】(1)①.蛋白质(色素一蛋白复合体)②.(空间)结构(2)①

.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色素)吸收红光,几乎不吸收远红光②.非活化态(Pr)③.减弱④.协同⑤.植物体各个部位(3)①.吸收更多的光能②.由于光被遮挡,合成有机物少;叶片将更多的有机物供给下胚轴及茎秆等的伸长,转移至种子内的有机物减少

(4)抑制【解析】【分析】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小问1详解】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光照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机制:阳光照射→光敏色素被激活,结构发生变化→信号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转录变化(表达)→转录形成RNA→蛋白质→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小问2详解】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吸收红光,自然光被植物滤

过后,其中红光(R)/远红光(FR)的值会下降。据图可知,荫蔽胁迫下,活化态(Pfr)转化为非活化态(Pr)增加,因此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以非活化态(Pr)形式存在。据图可知,活化态(Pfr)可抑制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

)的作用,荫蔽胁迫时,Pfr减少,减弱了对PIFs的抑制作用。据图可知,赤霉素和乙烯促进PIFs的生成,进而促进生长素的生成,生长素促进下胚轴和茎秆伸长,油菜素内酯促进BZR1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下胚轴

和茎秆伸长,即四种激素均能促进植物幼苗下胚轴伸长,表现为协同作用。乙烯可产生于植物各个部位,可以促进果实成熟。【小问3详解】荫蔽胁迫引发低位植物的下胚轴及茎秆等出现过度伸长,导致植物长高,这有利于植物吸收更多的光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据图可知,荫蔽胁迫下,低位植物体内的

光敏色素主要以非活化态(Pr)形式存在,对赤霉素、乙烯和油菜素内酯合成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受荫蔽胁迫的大豆下胚轴及茎秆等伸长,消耗了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进而使光合产物向种子内的转移减少,因此玉米一大豆间作时,受荫蔽胁迫的大豆产量明显降低;同时受荫蔽胁迫,由于光被遮挡,合成

有机物少。【小问4详解】根对生长素敏感,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根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23.太湖流域每年都会因N、P排放超标,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对周围居民的生活

和饮水安全造成影响。图1为科研人员通过对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调查,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所有生物______(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

。调查得知鲚鱼和银鱼摄食不同类型的浮游动物,这将有利于减弱两者之间的______关系。(2)太湖中的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和中下层,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这种群落结构的生态学意义是_____

_。(3)当湖水出现富营养化时,通过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分析其原因是______(答两点即可,2分)。研究者利用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对某单细胞藻进行计数了解治理效果。治理前后分别在相同样点取多个湖水样品混合后

,稀释100倍进行计数,结果如图2所示,左、下图分别为治理前、后某单细胞藻计数情况。治理后该藻种群密度减少了______个/L。(4)下表为太湖某区域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数据(单位:JJ·m⁻²·a⁻¹),其中I—IV表示食物链中不同的营养级。结合数据分析,表中生物类群V和能量Y分

别表示的是______和______,最高营养级及其上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生物类群IⅡⅢⅣⅤ同化能量871.27×105141.1×10⁵15.91×10⁵0.88×10⁵211.85×10³能量

X369.69×10⁵61.77×10⁵2.81×10⁵0.34×10⁵19.26×10⁵能量Y501.58×10⁵79.33×10⁵13.1×10⁵0.54×10⁵192.59×10⁵(5)从2020年10月起,政府对太湖实施十年禁渔。太湖禁渔期间______(“能”或“不能”)

提高太湖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禁渔期间太湖生态系统将主要依靠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该调节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存在______机制。【答案】(1)①.不能②.食物网只涉及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③.竞争(2)使生物充

分利用空间、食物等环境资源(3)①.生态浮床和芦苇等挺水植物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抑制藻类生长②.6×1011(4)①.分解者②.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③.5.53%(5)①.能②.负反馈调节【解析】【分析】生态

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每一营养级能

量的去路:①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②自身呼吸消耗,③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小问1详解】该食物网中只含有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调查得知鲚鱼和银鱼摄食不同类型的浮游动物,由于二者处于同一营养级,所以该现象减弱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

【小问2详解】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和中下层,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该结构使生物充分利用空间、食物等环境资源。小问3详解】生态浮床和芦苇等挺水植物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

,同时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抑制藻类生长,因此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据题意可知,该血球计数板的规格为lmm×1mm×0.1mm,25×16,即一个大方格含有25个中方格,

据图可知,一个中方格酵母菌数量为24个,因此一个大方格酵母菌数量为24×25=600个,一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悬液体积是0.1微升,1微升=0.001毫升,培养液稀释倍数为100倍,因此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为600×104×102

×103=6×1011个/L。【小问4详解】表中中I—IV表示食物链中不同的营养级,所以Ⅴ不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分解者;能量X+能量Y=同化的能量,而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所以Y表示呼吸作用以热能

形式散失的能量;根据同化的能量的数据,最高营养级是Ⅳ,上一营养级Ⅲ,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0.88×10⁵)÷(15.91×10⁵)=5.53%。【小问5详解】太湖禁渔期减少了鱼类的捕捞,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其在防洪抗旱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提高了间接价

值;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依靠的是负反馈调节机制。24.香味是水稻(2n)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性状,某品种水稻稻米有香味(A)对无香味(a)为显性。杂合子水稻【(类型甲植株)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位置

如图甲所示,对其进行诱变处理得到图乙、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已知类型乙植株中染色体缺失的雄配子的受精能力只有正常雄配子的一半;丙类型植株产生的不同配子活力相同,个体中如果同时不存在有香味基因和无香味基因,则

不能存活。请回答:(1)甲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丙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2)甲植株水稻的根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3)经诱变处理

获得乙、丙类型的变异是________。(4)让类型乙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约占________。让类型丙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约占________。(5)若以甲为母本,丙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____

____;若以乙为父本,丙为母本进行杂交,后代中有香味和无香味的比例为________。【答案】(1)①.基因的分离②.基因的自由组合(2)2或4(3)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易位)(4)①.1/6②.1/5(5)①.3:1②.5:1【解析】【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甲植株中A、a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因此甲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丙植株中A、a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丙植株中A、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类型甲植株有2对同源染色体,即含有2个非同源染色体组成的染色体组,甲植株水稻的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会有4个染色体组。故甲植株水稻的根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为2或4。【小问3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经诱变处理获得乙类型的变异是染色体缺失,属于染色体

结构变异;而经诱变处理,丙类型的变异是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小问4详解】分析题意可知:类型乙植株中染色体缺失的雄配子的受精能力只有正常雄配子的一半,所以类型乙植株能产生的雄配子为A:a=2:1,雌配子为A:a=1:1,故自交后代隐性性状的植株,即基因型为aa的植株,约占1/3×

1/2=1/6;类型丙植株如果同时不存在有香味基因和无香味基因,则不能存活,类型丙能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比例皆为Aa:A:a:O=1:1:1:1,其中O表示配子中不存在任何相关基因,所得子代中有1/16个体无有关香味的基因,故剩余15份,隐性纯合占3份,

故所得子代中产生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占比为3/15,即所得子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约占1/5。【小问5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