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PDF版含答案

PDF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1015.263 KB
  • 2024-1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PDF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PDF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PDF版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PDF版含答案.pdf,共(6)页,1015.26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a0d8e95199fd6535e4b07e98b3d33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高一历史试题共4页第1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卡和答题纸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原创)江苏常州寺墩遗址总面积超150万平方米,原是一个高出地表约20米的椭圆形土墩,以“寺墩”为中心周围密布着许多台墩型遗址,该遗址是太湖北部良渚文化的中心聚落,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寺墩遗址的灰坑(当时

人的垃圾坑)中可能出土A.铁质的农具B.破碎的陶器C.打制的石叶D.碳化的粟粒2.(改编)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

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C.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3.(原创)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下列言论中能体现

儒家思想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道常无为而无不为C.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D.夫木生火,火克金,五行之气,自然之理4.(改编)商鞅变法规定,“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

而为其男女之别”,“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其目的是A.建立儒家伦理秩序B.促进各民族的融合C.推动小农经济发展D.增加国家赋税收入5.(原创)如图分别是战国时期(左)和秦朝(右)长城分布图。图

所示长城分布范围的变化体现出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各地区之间的交流频繁C.战国时期社会动荡D.秦朝尊奉法家严刑峻法6.(改编)公元前214年,秦军占领岭南。随即设“桂林、象、南海”三郡。南海郡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湛江等

地属象郡,粤西属桂林郡。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保障了秦王朝长期繁荣D.加强对诸侯国的管理7.(原创)文物不但具有艺术、科学价值,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的是A.电影《秦颂》B.《剑桥中国秦汉史》C.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

D.故事《孟姜女哭长城》8.(原创)《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获其赢利,以末致财……”等言论,这与汉武帝的哪一措施相反A.北征匈奴B.重农抑商C.独尊儒术D.酎金夺爵9.(改编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A.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C.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

皇权10.(原创)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地区时期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水以北郡数秦岭淮水以南郡数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B.政治中心开始实现南移C.西汉的疆域比西晋小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11.(改编)如图所示为北魏货币,有人说它是民族交融的典型体现。下列

对北魏货币历史信息推测合理的是A.从材质特点看北魏有丰富矿产资源B.该货币能见证北魏的对外贸易C.从形制特点看北魏货币取法于中原D.该货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12.(原创)《旧唐书》中记载:“…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

,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庙堂之上,无非经济之才;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士。而又旁求宏硕,讲道艺文…于斯时也,烽燧不惊,华戎同轨…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这体现了{#{QQABJQQUogiIAAAAARhCQQGIC

gIQkBCCAKoGQBAAoAAAAQFABAA=}#}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高一历史试题共4页第2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卡和答题纸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A.国家治理的稳定B.政

治制度的创新C.边疆治理的隐患D.对外战争的频繁13.(改编)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

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B.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14.(原创)历史学者孙英刚在其新书《隋唐》系列中提炼出五大关键词:“世界主义”“佛教帝国”“贵族政治”“律令制社会

”“神文时代”,其中与“贵族政治”有一定关联的是A.三公九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租庸调制15.(改编)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

了两税法。由此可知A.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C.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6.(原创)唐初名碑《九成宫醴泉铭》结字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平正(端正),第二个特点是紧结(内紧外松或内密外疏),第三个特点是纵长。与其书法风格

相近的图片是17.(改编)魏晋南北朝时,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A.儒学思想主导地位动摇B.玄学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D.不同思想文化之间

交流碰撞18.(原创)北宋时期的地方层级图示如下,请问缺失的①和②分别是A.枢密院,通判B.行省,刺史C.路,通判D.路,刺史19.(改编)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即在青黄不接时,官府向有需要的农民提供贷款,以抑制兼并,为官府开辟财源。大

臣韩琦报告青苗法实施的情况:所有农户都必须从官府贷款,富人可以多贷,穷人只能少贷,贷款利率较高,到期后农民又面临官府强制催收。韩琦认为青苗法A.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收入B.加强对农民编制管理C.有利于限制民间高利

贷剥削D.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20.(原创)辽太宗时期,辽朝征服中原地区,“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这一做法A.缓和了民族矛盾B.消弭了民族区别C.提升了农业生产D.减弱了汉化

历程21.(改编)下图为西汉、唐代及元代汉中地区行政区划情况。这表明元代A.地方行政层级简化B.统治区域有扩大C.行省官员权力增加D.对地方管理强化22.(原创)“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上述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A.东汉洛阳B.唐代长安C.宋代开封D.元代大都23.(改编)北宋张载主张:政府将地主私有土地划分为“井”,每900亩分800亩给佃户,剩余100亩由获地佃户共同耕种,收获物全归地主;同时

,政府任命地主为田官,管理原有佃户。这一主张旨在A.促进社会公平B.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C.加强基层自治D.复兴儒学的正统地位24.(原创)电影《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等描绘了明朝中后期武功绝顶、权势

滔天的宦官形象,让人误认为明朝的宦官手眼通天、垄断政权。但明朝的宦官看似权势滔天,实际上{#{QQABJQQUogiIAAAAARhCQQGICgIQkBCCAKoGQBAAoAAAAQFABAA=}#}双鸭山市第一中学

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高一历史试题共4页第3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卡和答题纸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A.操纵皇帝的废立B.维护了明朝稳定C.体现皇权的外延D.掌握了政府实权25.(改编)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发出了

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梁启超是在A.盛赞西方航海家的大无畏冒险精神B.反思郑和船队规模浩大却影响有限C.称赞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声名远

播D.追究郑和船队靡费明朝财力的责任26.(改编)明朝中后期,北部边疆形势日益严峻,蒙古骑兵时常袭扰劫掠边地。1571年,明朝与鞑靼俺答汗终于达成和议,册封俺答汗等,恢复通贡关系,并同意蒙古人在大同、宣府等边镇与汉族互市贸易,听边民自

相贸易。此后,“边境休息,……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戈”。这可用于说明A.蒙古草原地带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B.明朝边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C.经济交流是蒙汉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D.明朝树立起中央政府的权威27.(原

创)清朝某条约中有如下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外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与此条约有关的地区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

④28.(改编)军机章京最初由军机大臣从其所管的内阁六部中挑选,到嘉庆时则规定:(内阁、六部)及理藩院堂官于司员中书和笔帖式等官内择其人品端方、字画端楷者,交军机大臣带领引见,候朕简用。这反映出清朝A.内阁地位的下降B.军机处官员的任用趋向制度化C.君主专制的强化D.

军机大臣参与朝廷的人事任免29.(改编)从康熙二十三年到道光二十年(1684-1840年),清政府先后颁发《防范夷商规条》《民夷交易章程》等,不许商民侨居国外,不许到南洋、吕宋等处贸易,并先后严禁军器、铁器、铁锅、米粮、书籍等的出口,甚至连传统产品以及蚕丝也不准出口。这些规定A.彻底禁止了中外贸

易的往来B.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C.保护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D.根本消除海上走私与海盗行为30.(原创)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造成的恶果进行了猛烈批判,他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在当时起到了转变一代学

风的作用。这反映了他A.抨击正统思想B.强调自由平等原则C.否定君主制度D.倡导经世致用学风31.(改编)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翻译出版的《人身图说》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近代解剖学著作。然而,人体解剖并未在当时的中国医学界流传,

反倒是进入了画家笔下,如清代扬州八怪罗聘的《鬼趣图》里就用《人身图说》中的骨骼图来画鬼。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技术B.对自然科学认识的落后C.美术界焕发了新的生机D.形成了中西艺术的交融32.(改编)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在一些历史通俗

演义小说中,孔子也被塑造为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顾及眼前利益,同时讲究灵活变通的人物形象。这一现象A.体现了民众开始关注现实B.说明孔子形象灵活多变C.迎合市井民众的审美需求D.使儒家学说进一步完善33.(改编)清朝中期以前,国人常

使用“好”、“嗜”、“癖”等字来表达对某一事物的喜好和依赖。乾隆朝开始,用以表示严重依赖某一事物的口头俗语“成瘾”等词开始文字化,而到道光年间,成瘾现象的表达方式和内涵趋渐统一为具有谴责和贬义色彩浓重的“瘾”字上。上述变化反映出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B.国人救亡图存意识的逐步深化C.

鸦片输入对国人思维方式影响D.西方文明冲击下中国文化蜕变34.(改编)魏源认为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这表明魏源A.对于世界大势了然于

胸B.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C.要求学习西方民主政治D.对近代西方民主有所认识35.(原创)下图为我国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其现状有直接关系的战争是A.雅克萨之战B.第一次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

.中日甲午战争{#{QQABJQQUogiIAAAAARhCQQGICgIQkBCCAKoGQBAAoAAAAQFABAA=}#}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高一历史试题共4页第4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卡和答题纸区域内作

答,超出答题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36.(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宋代的纸币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使用的纸质货币币制。……这对货物和服务的买卖来说,是一个明智的、

高效的、有利可图的和方便的发明。——(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材料二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朝有了划时代的突破。……这三种发明都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随着沙俄等对

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清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使得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

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1)材料一中的“世界历史上首次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使用的纸质货币”的名称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该纸币使用的积极意义。(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在印刷术

上的发明是什么?宋朝是“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但也是“积贫积弱”的时代。结合史实说明宋朝积贫积弱的表现。(4分)(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的新问题,并列出清代前期巩固疆域的主要措施3条。(8分)37.(改编)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道光帝:“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筹办夷务始末》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

,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林则徐《软尘私议》材料二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1841年5月31日,三元里人民

再次包围四方炮台,英军惊恐万分,逼迫广州知府强行解散了抗英队伍,英军撤出虎门时发出告示,恫吓中国人民“后勿再犯”。中国人民当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材料三1839年起,林则徐收

集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编成《四洲志》等书稿,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海国图志》成书于1842年,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瀛寰志略》成书于1849年,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西方民主制度。书中还附有中国、朝鲜、

日本及临摹的欧洲人的地图。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材料中鸦片战争爆发后统治阶层和普通人民的反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三中这些知识分子的共同诉求是什么?(2分){#{QQABJQQUogiIA

AAAARhCQQGICgIQkBCCAKoGQBAAoAAAAQFABAA=}#}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答案一.选择题(7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AADABCBADCA题号1314151

61718192021222324答案BCCDDCDADCAC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CBCBDDCCDC二.非选择题(30分)36.(1)交子。(2分)意义:携带方便,促进了商

业交流,有利于工商业发展。(2分)(2)发明:活字印刷术。(1分)表现:①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②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

“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③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3分,每点1分)(3)新问题:沙俄等西方列强的入侵。(2分)主要措施:如:①统一台湾并设台湾府;②反击沙俄侵略,16

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③平定蒙古准噶尔部,稳定新疆(或者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或者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或者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④通过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等措施巩固对西藏的管辖。

(或者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或者特创“金瓶掣签”制度;或者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民族事务)(每点2分,任答3点即满分)。37.(1)反映:统治阶层愚昧无知,闭目塞听、自欺欺人;普通人民不畏

强暴,自发抗击英国侵略。(每点2分,共4分)原因:①清王朝政治腐败;②中国封建经济落后;③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④统治者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⑤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每点2分,答出4点即满分8分)(2)共同诉求: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分)获得更多资

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