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物理+含答案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832.686 KB
  • 2024-1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物理+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物理+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物理+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物理+含答案.docx,共(6)页,832.68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304352cb9f1f2686d8c2243ecf981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1至6题单选,7至10题多选,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弹力C.距离D.时间2.(改编)课堂上物理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回顾物

理学的发展进程,提出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帅提出的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及物理学思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在推导匀变

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思想C.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只用到了实验验证的方法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将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近似等于细线的拉力”利

用了近似计算的思想3.(改编)妞妞同学某时间段内看到正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水杯内水面形状如图所示,水面前高后低呈37°倾斜角(sin37°=0.6,cos37°=0.8)已知水杯向左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水杯正加速滑行,加速度大小为0.6gB.水杯正

减速滑行,加速度大小为0.6gC.水杯正加速滑行,加速度大小为0.75gD.水杯正减速滑行,加速度大小为0.75g4.(改编)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光滑球夹在斜面与木板之间,木板可绕连接斜面的轴转动在木板绕铰链的水平轴缓慢转动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A.若板顺时针转动,球受板的压力减小B.若板

顺时针转动,球受斜面的压力增大C.若板逆时针转动,板对球的弹力增大D.若板逆时针转动,斜面对球的弹力减小5.(改编)调节家中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由静止开始不断下落,每两个相邻水滴之间时间间隔相等,忽略空气阻力和水滴间的相互影响,

则空中的水滴在落地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两水滴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1、2两水滴在下落过程中距离越来越小C.1、2两水滴之间的速度差越来越大D.以水滴3为参考系,水滴1做匀速直线运动6.(改编

)如图所示,A、B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两球质量mB=0.5mA,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悬线,则在剪断悬线瞬间()A.A球加速度为32g,B球加速度为gB.A球加速度为32g,B

球加速度为0C.A球加速度为3g,B球加速度为0D.A球加速度为12g,B球加速度为g7.多选(改编)一辆公共汽车刚起步一小段时间后,发现一乘客未上车,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此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在一条直线上,其速度﹣时间图象如

图所示,全程位移为x,那么,关于0~2t和2t~3t两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及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C.0~2t时间内位移大小为23xD.2t~3t时间内位移大小为13x8.多选(改编)在如图所

示装置中,轻杆一端固定着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定滑轮,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轻绳一端固定于a点,悬点a、b间的距离远大于滑轮的直径,动滑轮质量和一切摩擦不计.整个装置稳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一定等于βB.m1一定大于m2C.m1可能等于2m2

D.轻杆受到绳子的作用力22cos2mg9.多选(改编)如图甲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在B上再轻

放一小物块D,整个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则放上D之后与没放D时相比()A.B受到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会发生改变,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没改变B.B受到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一定变大C.B对C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发生改变,

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没改变D.B对C的摩擦力大小一定发生改变,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一定变大10.多选(原创)如图所示,有一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半球,半球球心为O点,半球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球A置于球面上,OA连线与水平

方向夹角为60,小球A通过一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PQ、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另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弹簧处于竖直状态,且小球A、物体B与弹簧均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已知32,2PORPAR==,重力加速度为g,则()A.

小球A受到绳的拉力为13mgB.轻质弹簧的伸长量3𝑚𝑔𝑘C.小球A受到光滑半球的支持力为12mgD.若此时物体B刚要离开地面,则小球A与物体B的质量比43mM=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1题6分、12题

12分,共18分)11.(6分)(改编)(1)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图所示是他正要释放小车时的情形,对此另一同学提出了实验应改进的几点建议,其中合理的是()①应把长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阻力②应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表面平行③应将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④应

使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近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④(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①实验中(选填“一定要”或“不需要”)保证沙和沙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②在本实验中,用改变砝码的办法来改变小车的作用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

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是()A、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B、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小盘和砝码的质量较大C、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所垫木板一端太低,且小盘和砝码的质量较大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

且小车质量较大12.(12分)(改编)某中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合力与分力关系时,把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长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图中的P点,橡皮筋的另一端拴接两个细绳套,用两弹簧测力计A、B拉两个细绳套使结点到O点,如图

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如图,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仍使结点到O点。(1)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N;(2)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或不正确的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实验时应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以及细绳的方向B.实验

前,应将弹簧测力计进行校零C.实验时,应保持细绳与长木板平行D.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进行多次操作且每次实验都应使结点拉到同一O点(3)实验时,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均使结点拉到O点,则该实验的思想是。A.控制变量法B.平衡法C.等效替代法D.建立物

理模型法(4)如果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的合力为F,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为F′,则(填“F”或“F′”)与橡皮筋在同一条直线上。(5)如果开始两弹簧测力计的夹角小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方向以及结点O的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A沿顺

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则关于弹簧测力计A、B读数的变化情况是。A.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减小B.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先减小后增大,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增大C.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增大,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减小D.弹簧测力

计A的读数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增大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13题16分、14题12分、15题14分,共42分)13.(16分)(改编)如图所示,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面体A置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体和竖直墙面之间放置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B,水平力F大小为12mg,向右作用于斜面体A上,系统始

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θ=45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画出球B的受力示意图;(2)球B受到斜面体A的弹力大小FN和墙面的弹力大小F1;(3)斜面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f。14.(12分)(改编)如图所示,小孩与冰车静止在冰面上,大人用F=200N的恒定拉力,使小孩与冰车沿水平冰面一

起滑动。已知拉力方向与水平冰面的夹角θ=37°,小孩与冰车的总质量m=20kg,冰车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孩与冰车所

受的支持力;(2)小孩与冰车的加速度。15.(14分)(改编)一两侧开口且长度为4.5mL=的圆筒A沿着地面滑行,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加速度大小为24m/sa=,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直到圆筒停在地面

上。圆筒滑行方向前方有一堵墙,圆筒撞到墙后会反弹,撞墙后速率变为撞墙前的一半。某时刻该圆筒速度为Av,右端距离墙壁为016ms=,向着墙壁滑动。一无人机B(可视为质点)此时恰在圆筒右侧圆筒口中心以速度B6m/sv=与圆筒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无人机可以在圆筒内外自由穿梭不受圆筒影

响,无人机相对于圆筒从一侧圆筒口运动到另一侧圆筒口视为穿过一次圆筒。(1)若圆筒恰好未与墙壁发生碰撞,求此情况Av的大小;(2)若A12m/sv=,求当圆筒最终停止时,其右侧到墙壁的距离;(3)若A12m/sv=,求无人机B在飞到墙壁前,在圆筒内停留的时间。高一物理第二次月考答案1.B2.C3.

C4.A5.D6.B7.BCD8.AD9.AC10.CD11.(1)D(2)不需要C12.(1)4.90(2)D(3)C(4)F′(5)C解答题(13题16分、14题12分、15题14分)13【答案】(1)(2)FN=√2mg,F1=m

g;(3)f=12mg,方向水平向右。【详解】(1)对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根据受力平衡可得,在水平方向上有N1sinFF=在竖直方向上有NcosFmg=解得FN=√2mg,F1=mg(3)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AB重力,地面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墙面

的支持力1F,外力F,受力如图所示则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1FFf=+解得f=-12mg方向水平向右。14.【答案】(1)80N,方向竖直向上;(2)7.8m/s2,方向水平向右【详解】(1)小孩与冰车竖直方向合外力为0,小车竖直方向受重力、支持力FN;列出竖直方向力学方程为FN+

Fsin37°-mg=0代入数据解得支持力为FN=80N方向竖直向上。(2)小孩与冰车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外力Ncos376.6NFFF=−=合方向水平向右。15.【答案】(1)11.3m/s;(2)0.5m;(3)2.583m【详解】(1)若圆筒恰好未与

墙壁发生碰撞,则有20A20asv−=−解得A82m/s11.3m/sv==(2)依题意,有A12m/s82m/sv=即圆筒会与墙发生碰撞,设碰撞前圆筒的速度大小为Av,则碰撞后速度大小为A2v,可得220AA2asv

v−=−,2A202vax−=−联立,解得A4m/s0.5mvx==,即当圆筒最终停止时,其右侧到墙壁的距离为0.5m。(3)无人机第一次穿过圆筒时,如图此过程中无人机的位移为B1B1xvt=筒的位移为2A1A1112xvtat=−根据位移之间

的关系可得A1B1xxL=+解得11.5st=即无人机第一次穿过圆筒用1.5s。设筒开始运动后经过2t的时间到达墙,由20A2212svtat=−解得22st=或24st=(舍去)可知12tt即无人机第一次通过筒时,筒尚未撞墙。无人机在11.5s

t=时到达筒的左端。无人机在11.5st=时到达筒的左端,此时筒的速度为A1A16m/svvat=−=而再经过210.5s=−=ttt碰撞墙因此,在筒撞墙时,无人机进入筒的距离为AlAB0.5m2vvxvtt+=−

=在撞墙后瞬间,筒的速度大小变为碰撞前的一半,筒停下还需用时A20.5svta==在这段时间内,无人机的位移大小B2B3mxvt==由于()B20.5m0Lxxx−−+=其中x为撞墙后筒的

位移,上面已经求出,可知筒停下时,无人机尚在筒内,因此,无人机从筒停下到飞出筒还需用时()B2B1s12Lxxxtv−−+==可知无人机第二次穿筒用时31.083stttt=++=。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

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