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x,共(6)页,414.29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954a1883402956d2bdf4c9f05e4553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1级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试题选编苗青审题陈丽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1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
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的确立图12.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A.神话传说B.考古遗存C.实物资料D.文字实录3.翻检西周史,
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D.“王”行使专制权力4.孔子认为“
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都是倡导统治者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5.表1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据此表可知,在此期间表1单位:户都名西汉末东汉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20123太原(今属山西)16986330902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404448豫章(今属江西)6746240
6496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2122842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6.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
实质是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C.捍卫皇权永固D.维护儒家正统7.东晋建立后,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下列与此局面有关的是A.曲辕犁使用范围扩大B.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C.政府安置南迁的流民D.田庄经济增
加政府收入8.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
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9.图2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图2A.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B.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C.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D.体现出三省与皇
帝共享最高权力10.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岢峨大舶皎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311.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
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12.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
这一制度应是A.郡国并行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
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14.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图3中国1500多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的甲时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
认识,正确的是A.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B.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C.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D.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15.“生女直(真)旧无铁”,他们用马匹、人参等与邻近各族换取来铁。这些铁最有可能主要被用来制造A.钱币B.兵器C.生产工具D.生活用16.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
(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17.“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418.符
合图4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A.西周B.西汉C.晋D.宋图419.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孔孟思想B.黄老之学C.魏晋玄学D
.宋代理学20.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汉书·食货志》(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
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材料二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役制度是租庸调法,规定每丁每年向封建国家交租粟2石,绢2
丈,绵3两或布2丈5尺,麻3斤。每年服徭役20日,不应役,则要纳绢代役,每天折合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叫做“庸”。——吕克勤等编《中国古代史》回答:(1)分别概括材料一中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析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租
庸调法的作用。(6分)(3)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6分)52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
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南朝梁的大臣陈庆之出使洛阳时说)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
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南北方政权的关系。(4分)(3)据上述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10分)6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