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2.212 MB
  • 2024-10-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x,共(17)页,2.21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bf93b4dba0be79e64deb4987f4b1fc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级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科试卷命题:王训飞审核:陈亮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4分)坐落于贵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人类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21年9月25日,它迎来了其五周岁生日。启用五年来,它已经发现了93颗被确认的新脉冲星,并且开始搜寻地外生命,FAST最远可以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信号。据此完成1-2题。1.如果能

探索到地外生命,那么其存在生命的条件主要有()①适合呼吸的大气②自西向东自转③相对安全的运行环境④有水的存在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2.FAST最远可以接收到的信号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3-

5题。3.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A.正比例B.负相关C.正相关D.没有相关性4.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A.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B.太阳活动发射

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5.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太阳黑子会使地球温度降低B.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长波通讯

C.会引起“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我国上海上空出现极光2021年9月8日,新疆第一座光热发电站―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正式进入并网发电期。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是利用定日镜将太阳光能反射至中部集热塔,塔内熔盐被加热,高温熔盐流入热熔

盐罐中。当需要发电时,罐中的熔盐将水加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下图为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6-7题。6.相对于光伏发电,熔盐塔式光热发电可以()A.克服太阳能稳定性差的弊端B.减少太阳能能量分散的影响

C.实现供电稳定性D.改善地区能源结构7.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中,定日镜和熔盐的主要作用分别是()A.获得最大太阳辐射储能B.实现光电的转化储能C.获得最大太阳辐射直接发电D.实现光电的转化直接发电北京时间2020年6月4日16:49在印尼哈马黑拉岛附近海

域(2.88°N,128.26°E)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下图示意地球圈层部分结构。完成8-10题。8.哈马黑拉岛附近海域地震震源可能位于()A.①B.②C.③D.④9.地震发生后,图中船只上的人员()A.只感受到上下颠簸B.先感受到上下颠

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C.只感受到左右摇晃D.先感受到左右摇晃,后感受到上下颠簸10.图中所示的外部圈层共有()A.1层B.2层C.3层D.4层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

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据此完成11-12题。11.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

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12.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弱,叶片厚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图,据此完成13-15题。13.该地质时期是()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第四纪14.该地质时

期被称为()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B.爬行动物时代C.海生脊椎动物时代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15.该地质时期()A.发生喜马拉雅运动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C.是重要的成煤期D.海洋脊椎动物灭绝恐龙探海景观位于大连市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周边的海岸线具

有独特的山型地貌、奇绝的礁石形态、丰富的岩层古生物化石(如图)。据此完成16-17题。16.恐龙探海景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海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海水堆积17.恐龙探海景观进一步演化可能演变为()A.海蚀平台B.

海蚀穴C.海蚀柱D.海蚀崖某河谷中有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石灰岩崖壁,上面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为“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8-19题。18.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A.

流水溶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海水侵蚀19.该地貌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是()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华北平原沙垅(广东潮汕地区对沙堤的称呼)—潟(xì)湖平原是一种特殊的滨海地貌类型,这种地貌类型在今天的韩江三角洲前端仍有发育(下图)。韩江

在流出潮州城不远处开始分叉,共分为西溪、东溪、北溪三大出流,在西溪和东溪的下游形成了一系列发育完好的连续沙垅。潟湖是海湾被泥沙堆积封闭所形成的湖泊,当沿岸水流把泥沙带到海湾最突出的部位,泥沙流速减慢从而慢慢堆积下来,形成沙嘴,后来演变成又长又窄的沙垅,最终海湾与海洋隔离形

成潟湖。据此完成20-22题。20.影响图中沙垅走向的因素是()A.风力B.河流C.海浪D.洋流21.图中沙垅()A.由南向北推进B.由北向南推进C.向陆地方向推进D.向海洋方向推进22.沙垅——潟湖平原形成的地理

过程大致为()A.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海浪堆积B.河流搬运——海浪堆积——流水堆积C.风力搬运——海浪堆积——流水堆积D.海浪堆积——地壳抬升——流水堆积下图为世界某两地的峡谷景观图,乙地地貌多见于高纬度沿海地区,据此完成23-24题。23.形成甲乙两地地貌的主要外力作

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海水侵蚀C.流水下蚀、流水侧蚀D.冰川侵蚀、流水侵蚀24.在乙地地貌塑造的主要时期()A.地球处于比较温暖的时期B.苔原带向低纬度方向扩展C.大陆冰川的分布范围较小D.中纬地区高山雪线较高两个透明可封闭的玻璃容器中分别放

置坡度和大小相近的土堆。取两个侧边底部开有孔洞的器皿置于土堆上,将两块大小和外形相近的冰块放置其中。将一组装置(实验组①)放置于室内遮阴处,实验时室温约为30℃,另一组装置(实验组②)放置于室外烈日下,2小时后(冰块未融尽)实验观察现象。完成

25-26题。25.图中堆积体模拟的地貌是()A.三角洲B.冲积扇C.沙丘D.冰斗26.该实验能观察到()A.堆积体甲比乙大B.颗粒物a处比b处粗C.甲沟比乙沟宽D.乙沟比甲沟深下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地不同地貌景观。据此

完成27-28题。27.图中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甲--流水侵蚀而成B.乙--风力沉积而成C.丙--海浪沉积而成D.丁--冰川侵蚀而成28.丁地附近不会出现的地貌是A.刃脊B.角峰C.冰斗D.峰丛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

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29-31题。29.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30.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A.植被多B.风速快C.坡度陡D.降水多31.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③控制沙漠游客数量④坑内大量种植耐旱农作物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善卷洞是

著名石灰岩溶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城西南约25千米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全洞分上、中、下、水四层洞穴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长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入口在中洞

,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抵柱峰。据此完成32-34题。32.溶洞内石钟乳、石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溶蚀B.风化作用C.流水沉积D.流水搬运33.每一层石灰岩洞穴形成时()A.地壳

持续上升B.地壳间歇性上升C.地壳持续下降D.地壳稳定34.善卷洞的四层洞穴形成,经历的地壳运动情况是()A.三次上升运动B.四次上升运动C.三次下降运动D.四次下降运动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

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据此完成35-37题。35.河漫滩多分布在()①河流上游②河流下游③河流凸岸④河流凹岸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

④36.图中河漫滩逐渐被废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A.改道逐渐西移B.水流速度减慢C.搬运作用增强D.溯源侵蚀加剧37.下列河段河漫滩平原发育较好的是()A.横断山区的怒江段B.松嫩平原的松花江段C.江南丘陵的湘江段D.黄土高原晋陕间的黄河段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

合题(共1小题,26分)38.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6分)(1)A处河谷位于_____游,河谷横剖面呈_____形,在这个河段,河流以_____蚀和_____侵

蚀为主。B处河谷宽度变宽,在此河段,河流以_____蚀为主。(10分)(2)C处的地貌名称为_____,其位于出山口,河流流速_____,泥沙_____。(6分)(3)相较于1949年,2009年农业用地中,_____和_____的面积减少,_____增加。这种变化会导致河流

含沙量_____,河口_____(填地貌名称)的面积增加。(10分)2021级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道2分,共74分)12345678910DDCDCCADAC11121314151617181920BABBCAC

ACC21222324252627282930DBABBDDDCA31323334353637CCDACAB二、综合题(共26分)38.(每空2分,共26分)(1)上V下溯源(“下”和“溯源”可以互换)侧(2)冲积扇(或洪积扇)减慢(降低)沉积(堆积)(3)林地草地耕地增加三角洲【答案解析】1.D

2.D1.地外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应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类似: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恒星辐射、可供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不太大以及液态水的存在。所以①③④正确。自转方向对是否存在生命没有影响,②错误。所以选D。2.根据材

料信息“FAST最远可以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信号”,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可知,FAST最远可以接收到的信号超出了银河系的范围,属于河外星系,属于总星系,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1.太阳的

稳定——提供光和热;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1.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2.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3.液态水的存在;4.气温日较差、年

较差不太大——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3.C4.D5.C【分析】3.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当太阳黑子数多的时候,年轮宽度也宽。故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数直接呈正相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4.由题意及所学知识图

中,从图中无法看出是太阳风对高纬度树木产生影响,A错误。树木生长与地球的电离层没有关系,B错误。图中无法看出产生“磁暴”现象,C错误。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气候,从而影响到树木的生长,D正确。故选D。5.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是

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与地球温度无关,故不符合题意A错误。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B错误。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符合题意,C正确。太阳活动中的极光出现在两极地区,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气候;使地球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两极地区出现极光。6.C7.A【分析】6.根据材料,“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是利用定日镜将太阳光能反射至中部集

热塔,塔内熔盐被加热,高温熔盐流入热熔盐罐中。当需要发电时,罐中的熔盐将水加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光热发电可储能,可调峰,实现连续发电,实现供电的稳定性,C正确。不能完全克服太阳能稳定性差的弊端,A错误;光伏发电也能将分散的太阳能集中起来发电,B错误。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都是新能

源利用,都能改善地区能源结构,D错误。故C正确。7.根据材料“定日镜将太阳光能反射至中部集热塔”,定日镜是获得最大太阳辐射能。“塔内熔盐被加热,高温熔盐流入热熔盐罐中”,熔盐的作用是储能,不能直接发电。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光伏发电的优缺点:优点:1、可再生无枯

竭危险;2、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无公害);3、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4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5、能源质量高;

6、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缺点:1、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2、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3、发电成本高;4、光伏板制造过程中不环保。光热发电的优点:1、电能质量优良,可直接无障碍并网

。2、可储能,可调峰,实现连续发电。3、规模效应下成本优势突出。4、清洁无污染,助力碳减排。8.D9.A10.C【分析】8.据图可知,图中①圈层为生物圈,②圈层为水圈;③圈层位于莫霍面以上,为地壳;④位于莫霍面以下

,为地幔。震源不会在水圈和生物圈,AB错误。本次震源深度为100千米,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且海洋相对较薄,故排除③圈层,C错误。软流层深度在80~400km之间,而震源深度为100千米,故最可能位于

④圈层,D正确。故选D。9.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地震后纵波到达水面后,使得船只上的人员只能受到纵波的影响,只感觉到上下颠簸,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主要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图中所示的外部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大气圈三层,C正确,ABD

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外到里分别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之间为莫霍面,地幔和地核之间为古登堡面。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11.B12.A【分析】1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盛行于中生代,但注意题干关键词“出现的地

质年代”,所以最可能出现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生活在沙漠地区,根极长,表明百岁兰生存环境地下水埋藏深,百岁兰根系发达,A正确;沙漠地区降水少,夜间地表附近冷却速度

快,地表附近水汽易凝结,气孔夜间张开可吸收水分,叶片厚主要是为了能更多地保存水分,B错误;沙漠地区动物活动少,白天气温高,茎短,同时只长两片叶子可减少蒸发,所以茎短与风力大关系不是很大,CD错误;故选A。【点睛】地质年代与

生物发展阶段对照表如下:13.B14.B15.C【分析】13.依据地质时期的景观复原图,图中有数量众多的恐龙和高大植物,恐龙出现在中生代,据此判断景观所示的地质时期是中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结台图示可知恐龙数量众

多,而在中生代,爬行动物极度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B正确;海生无脊椎动物和海生脊椎动物都繁盛于古生代,哺乳动物繁盛于新生代,ACD错误,故选C。15.中生代由于板块剧烈运动,联台古陆开始解体发生漂移,该时期裸子植物繁盛,因此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C正确;喜山运动发生于新生代,A

错误;现代海陆位置形成于新生代,B错误;中生代灭绝的有海洋无脊椎动物,D错误。故选C。【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动物演化: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海洋脊椎动物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2.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蕨

类植物→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3.海陆演化:海洋、陆地形成→海陆格局大变迁,联合古陆形成→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大陆漂移→联合古陆彻底解体,大陆漂移到现在位置,形成现在海陆格局。16.A17.C【分析】16.恐龙探海景观位于海边,受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拱桥景观,A正确

。海蚀拱桥是基岩海岸常见的海蚀地貌形态,B、C、D错误。故选A。17.未来受海浪侵蚀进一步加剧,海蚀拱桥顶部发生崩塌,残存的桥墩成为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体,从而形成海蚀柱,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海蚀柱的产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海滩受蚀后退后,较坚硬

的蚀余岩体残留在海蚀平台上,形成突立的石柱或孤峰;另一种是海蚀拱桥受蚀,拱顶下塌而形成海蚀柱。海蚀柱在中国沿海常可见到。18.A19.C【解析】18.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岩壁主要为石灰岩,崖壁高约二百米,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流水侵蚀(溶蚀)作用比较强烈,A正确;该地气候湿润

,风力侵蚀作用并不显著,B错误;不会有冰川作用和海水侵蚀作用,CD错误。故答案选A。19.石灰岩在流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下会形成岩溶地貌,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故答案选C项。20.C21.D22.B【分析】20.沙垅是河流携带的泥沙离开河口

后,在海浪作用下按照颗粒大小平行堆积到沿岸浅滩处,形成水下沙堤,当水下沙堤不断抬高露出水面就形成沙垅,所以其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是受海浪堆积形成的,C正确。沙垅—潟湖平原是一种特殊的滨海地貌类型,在今天的韩江三角洲前端仍有发育和风力作用关系不大,河

流有一定影响,但是沙堤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是受海浪堆积形成的,河流、洋流流向和沙堤走向明显不一致,ABD错误。故选C。21.据图中不同年代海岸线判断,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是沙垅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陆地面积不断扩大的表现,所以选D项,ABC错误。

故选D。22.沙垅一潟湖平原是一种特殊的滨海地貌类型,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河流携带的泥沙离开河口后,在海浪作用下按照颗粒大小平行堆积到沿岸浅滩处,形成水下沙堤;当水下沙堤不断抬升,露出水面时,在沙堤与海岸间形成受潮水影响的潟湖;输沙作用持续加宽、加高现

有沙堤,中央潟湖被逐渐淤积,形成陆地平原,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图中沙垅--潟湖平原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其形成和河流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关系较大,和风力关系不大。23.A24.B【分析】23.甲地谷底

狄窄,横剖而为“V”形,水流湍急,可判断其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乙地谷底较开阔,横剖面为“U”形,水面平静,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沿海地区,可判断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峡湾地貌。A正确,BCD错误,故选A。24.乙地地貌塑造的主要时期冰川作用强烈,此时地球

处于比较寒冷的时期,即冰期。冰期,地球平均气温较低;苔原带向低纬方向扩展;大陆冰川的分布范围较广;中纬地区高山雪线较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

是冰川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高纬度地区,大陆冰川和岛状冰盖能伸入海洋,冰川谷进入海面以下,继续深掘,拓宽冰床,冰期后海面上升,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受海水影响,形成两侧岸壁平直、陡峭、谷底宽、深度大的海湾,即峡湾。25.

B26.D【分析】25.三角洲地貌通常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区域内地势低平,水流速度减緩,在入海口处堆积形成,三角洲地势低平,而图中模拟是山地向平地过渡区域,堆积体呈明显缓斜状态,因此图中堆积体模拟的地貌不是三

角洲,A错误;根据图示可知,土堆是模拟山地,混合颗粒物在山前堆积形成以沟口为顶点,呈扇形的地貌,即冲积扇,B正确;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C错误;冰斗是冰川侵蚀地貌,D错误。所以选B。26.实验组②在烈日下,实

验组①在遮阴处,所以实验组②的冰块融化量更大,侵蚀的沟谷更深、更宽,形成的堆积体更大,两者颗粒物的粒径差别不大,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点睛】两组实验是模拟的不同情况下冲积扇形成的速率,坡面径流越大,侵蚀速率更大,冲积扇形成的

速率更大。27.D28.D【分析】27.读图可知甲为雅丹地貌,可知该地貌主要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故A错误;读图可知乙图中地貌为海蚀地貌,该地貌是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故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读图可知丙图中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

,该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故C错误;读图可知丁图中为雪山,可知该区域具有大量的冰川,且该山体角峰众多,可知地貌是由冰川活动造成的,故D正确。28.读图可知丁地为雪山,该区域冰川的活动量比较大,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附近有刃脊、角峰以及冰斗等地貌,峰丛是出

现在喀斯特地貌的,因此可知峰丛地貌不可能出现在丁图中的,故D项符合题意。29.C30.A31.C【分析】29.根据风蚀坑的形态,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能力强,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C正确。背风坡一侧侵蚀弱,应是以沉积为主,不会形成风蚀坑。故选C

。30.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风速减弱,利于沙尘沉积,A正确。风速慢,B错误。沙丘整体坡度较风蚀坑缓,C错误。沙漠区,降水少,D错误。故选A。31.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②正确。区

域降水少,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造林。且该地位于温带,不能生长常绿阔叶林,①错误。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③正确。沙漠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④错误。故选C。【点睛】风蚀坑是沙地和沙漠化地区常见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广泛分布于我国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嫩江和呼伦贝尔等

沙地。风蚀坑的形成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其他作用影响的一系列气候地貌过程。沙地的的演变过程是大气的侵蚀力(主要由风速、风向和频率决定)和沙地表面抗侵蚀力(主要

由地表植被、土壤水分和沙物质性质决定)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结果。风蚀坑形态主要由风沙流塑造,当携沙气流进入风蚀坑系统,风蚀坑形态将会重新改造气流,垂直结构和水平格局发生变异,形成独特的气流场结构。主要是近地表风速的空间差异造成不同部位剪切力的不同

,从而导致输沙率的空间差异和不同部位蚀积速率的差异,最终使得风蚀坑形态发生变化。32.C33.D34.A【解析】32.石钟乳和石笋是石灰岩地区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滴在一起,形成碳酸钙沉积,故C正确。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

下形成溶洞,流水溶蚀形成溶洞,与石钟乳的形成无关,A错误。风化作用与喀斯特地貌成因关系很小,B不选。流水搬运作用主要是搬运物质,题目以物质沉积为主,D不符。33.石灰岩洞穴是石灰岩被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出现不同层次的洞穴,说明每一层洞穴被溶蚀期间地壳稳定,没有受外界干扰而中

断,D正确。若同层洞穴形成期间地壳运动活跃,石灰岩溶蚀过程被中断,又重新溶蚀,便无法形成连续的洞穴层,故ABC不选。34.善卷洞形成过程中若没有发生地壳运动,石灰岩被溶蚀后只形成一层洞穴。入口在中洞,最下面是水洞,上洞的规模最大,形成时间

最长,说明经历了地壳抬升,流水往地势更低的地区溶蚀。目前洞穴分四层,说明地壳抬升了三次,A正确。地壳下降,流水继续往地处溶蚀,则洞穴不会分层,排除CD。35.C36.A37.B【分析】35.河漫滩由水下泥沙堆积体发

育形成,河流上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作用较弱,难以发育河漫滩,①错误;河流下游水流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容易形成河漫滩,②正确;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容易形成河漫滩③正确,④错误。C项的②③正确,A、B、D错误。故选C。36.河流东岸

发育河漫滩,说明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河道逐渐向西移动,可能导致东岸河漫滩被废弃,A正确;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作用增强,会使河漫滩发育规模更大,B错误;搬运作用增强会使河漫滩规模减小,而不是废弃,C错误

;河流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上游及源头地区,而河漫滩主要发育在中下游,D错误。故选A。37.丘陵、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堆积作用弱,不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A、C错误;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水流缓慢,有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B正确;黄土高原晋陕之间的黄河段穿行于峡谷中,不利于

河漫滩平原发育,D错误。故选B。【点睛】河流地貌是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山区河流谷地多呈V或U形,纵坡降较大,谷底与谷坡间无明显界限,

河岸与河底常有基岩出露,多为顺直河型;平原河流的河谷中多厚层冲积物,有完好宽平的河漫滩。38.答案:(1)上V下溯源侧(2)冲积扇减慢(降低)沉积(堆积)(3)林地草地耕地增加三角洲【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东部某

地1949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谷的演变、冲积扇的形、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聚落分布相关内容,考查读取材料信息,学生调取学所的知识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素养。(1)A河谷和B河谷

处于河流的不同河段,受到的侵蚀方式不同,发育的河谷形态不同。A河谷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急,以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作用为主,河谷不断变深,发育出“V”形河谷;B河谷位于河流下游,流速减慢,河流水量增大,以向河流两侧侵蚀为主,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

。(2)C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变慢,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呈扇形散开。(3)结合图例,对比两图中的农业用地分布可知,2009年与1949年相比,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林地、草地减少,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水中含

沙量增加,泥沙在河口地区堆积量增加,从而使得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