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docx,共(5)页,39.43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8f63c8f5cb1810ad249d632cdc893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黄石有色一中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试题答案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BACCBC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DDADAABA题号21222324答案BABD1.【答案】B【解析】材料中孔子、孟
子、荀子三人均提及舜,并赞扬其孝道,表明儒家借助圣王宣扬伦理道德,故选B项;儒家学说源自孔子,并非尧舜,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儒学与现实的关系,不能表明其不适应现实的需要,排除C项;材料中三人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此时并未进入封建社会,无法体现注重维护封建伦理秩序,
排除D项。2.【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战国某学派提出了“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这反映出君主要通过威势来加强自己对诸侯的控制;而“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其反对墨守成规,主张变革;所以这属于战国
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故选D项;兼相爱、交相利属于墨家思想,排除A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属于道家思想,排除B项;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是墨家的尚贤,排除C项。3.【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大变革,出
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传统社会秩序渐趋崩溃,故选B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但不是彻底破坏,排除A项;百家争鸣局面结束是在汉朝,排除C项
;大一统时代的开创是在秦汉时期,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根据“东晋葛洪明确将‘忠孝和顺仁信’作为修道的前提”“宋代道教净明道指出‘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忠孝只是扶植纲常’”可知,东晋和宋代的道教都受到儒家忠孝、仁孝等儒家伦理的影响,故选A
项;材料反映的是道教受到了儒家的影响,并没有涉及佛教以及出现三教融合的现象,排除B项;虽然当时道教盛行,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依旧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道教的主张,而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排除D项。5.【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王阳明主张
“致良知”,认为良知是存在人心中的善,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李贽提倡人的真情实感,而王夫之肯定人的私欲,认为私欲存于天理之中,所以他们都突出了人性,故选C项;王阳明是宋明理学的代表,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而非抨击,排除A项;李贽的“童心说”和王夫之肯定人正当的私欲,都在一定
程度上质疑专制统治而非为专制辩护,排除B项;李贽和王夫之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一定程度反映了市民阶级的代表,但王阳明的思想却是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排除D项。6.【答案】C【解析】“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
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表明儒学被运用到世俗社会之中,加强了乡村道德教化,故选C项;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是指存天理,灭人欲,材料的内容是指朱熹将理学应用到宗法伦理和民间家
族制度中,排除A项;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因为理学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不是因为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昌氏乡约》,排除B项;封建伦理纲常是从汉代就出现了,排除D项。7.【答案】B【解析】“扶危定倾之心”、“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体现的是为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故选B项;材料的内容体现
的是社会责任感,没有提倡公平法治,排除A项;黄宗羲、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但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排除C项;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的社会责任感,没有体现他们反对程朱理学,排除D项。8.
【答案】C【解析】“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两者都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的精神,故选C项;“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没有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排除A项;“他的学生普罗狄克思认为神是想象出来的
,并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表明他们没有彻底摆脱古希腊神话的影响,排除B项;“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主张,不是他们的主张,排除D项。9.【答案】D【解析】“通过这种方法,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外的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体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故选D项;“人类
如果寻求正确的方法就能掌握它,这种方法存在于见解的交流与分析之中”,材料突出的是整个人类,没有体现个人主义的倾向,排除A项;树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的是康德,排除B项;彰显理性主义精神的是启蒙运动,排除C项。10.【答案】B【解析】“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表明人
文主义思想服务于现实的作用,能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宗教改革在文艺复兴之后,排除A项;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排除C项;“为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指的是促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并不一
定导致道德沦丧,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教会的全部生命和本质就是上帝的话语,如果缺少了上帝话语全备而丰富的内涵,教会只不过是一个会所、一间博物馆或是一座音乐厅而已”,强调上帝的权威,这样就削弱了教会的权威,故选D项;材料的内容是强调上帝的权威,没有涉及强化世俗王权的统治,排除A
项;“教会的全部生命和本质就是上帝的话语”表明是强调上帝的权威,没有动摇上帝的神圣地位,排除B项;“如果缺少了上帝话语全备而丰富的内涵,教会只不过是一个会所、一间博物馆或是一座音乐厅而已”,突出上帝的权威,削弱教
会的权威,突出上帝的权威说明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排除C项。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将世俗的职守或工作,解释为神圣的天职或蒙召”“反对出世禁欲的修道主义”,可知马丁·路德鼓励人们从事世俗的职守和工作,并且反对禁欲顺应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
民族国家的信息,排除A项;依材料“马丁·路德将世俗的职守或工作解释为神圣的天职或蒙召”可知他并没有否定基督教的神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维护世俗王权的信息,排除D项。13.【答案】D【解析】据材料“那个时候的
中国,……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可知,该学者认为对“中体西用”的评价应放到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看到其时代的合理性,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中体西用”的评价应符合时代性,并未提及其作用,排除A项;据材料“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
宗旨”可知,该学者对“中体西用”并未持否定态度,排除B项;C选项“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14.【答案】D【解析】康有为宣扬维新变法思想,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结合起来,为变法提供
理论依据。因而其在两方面都不“纯粹”,学术价值不高,却具有高度的社会政治价值,故选D项;王夫之是清末明初的思想家,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没有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排除A项;魏源提出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没有涉及西方政治制度,排除B项;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并没有
涉及政治制度的学习,排除C项。15.【答案】A【解析】根据1905—1910年间《民报》中“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统计情况可知,“汉人”“汉族”“中国人”的称谓居多,结合《民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
主张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故选A项;《民报》中“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不能反映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民主思想,排除B项;《民报》中“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只能反映民族主义的思想,不能的说明三民主义得到认同,排除C项;清廷的革新能力丧失主要是指清末新政和
预备立宪并没有解决社会矛盾,《民报》中“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统计情况不能反映清廷的革新能力,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据材料“为爱国保种振志气”“突出了……抗争和最后胜利出逃”以及“鼓舞民族解放斗争”可知,《汤
姆叔叔的小屋》在不同时期的译作具有不同的政治目的,反映出时代需要影响文艺作品的翻译与改动,故选D项;译者翻译该作品的主因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并非同情汤姆的遭遇,排除A项;据材料“突出了黑奴与奴隶主的抗争”可知,留日学生改编该话剧目的是宣扬革命,而非维新,排除B项;“二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
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于1980年提出来的,不可能指导1961年的改编,排除C项。17.【答案】A【解析】“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表明陈独秀强调伦理问题的重要性,“社会经济的问题不解决,政治上的大问题没有一件能解决的”表明陈独秀重
视社会经济民生问题,材料表明陈独秀从个体伦理自觉向社会经济民生倾斜,故选A项;材料表明陈独秀从个体伦理自觉向社会经济民生倾斜,没有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B项;材料表明陈独秀从个体伦理自觉向社会经济民生倾斜,无法
体现重视国家轻视国民的取向,排除C项;“最进步的政治,必是把社会问题放在重要地位,别的都是闲文”,表明社会问题最为重要,排除D项。18.【答案】A【解析】周恩来的举动有利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
供条件,故选A项;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而不是周恩来的宣传活动,排除B项;五四运动之前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开始觉醒”一词说法有误,排除C项;周恩来深入工人当中进行宣传,并不意味着工人接受了
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19.【答案】B【解析】《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根据国家建设中的十个关键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致力于理顺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关系,故选B项;《论十大关系》探索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道路,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道路,排除A项;《论十大关系》探讨的是社会主
义建设问题,不是革命斗争问题,排除C项;《论十大关系》不仅仅讨论了经济问题,还包含了政治、文化等问题,排除D项。20.【答案】A【解析】根据“20世纪50—60年代,党和国家强调和重视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
中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更加重视科技和教育在劳动生产中的作用”,结合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开放可知,题干中更加重视科技与教育在劳动生产中的作用的变化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故选A项;新中国成立后,就已经确立了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排除B项;题干中的变化强调的是科技和教育在劳动生产中的作用,而不是教育服务于生产实践,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才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时间不符,排除D项。21.【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具有原创性”,“具有世界级影响力”,而且“
能产生社会效益”,故选B项;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A项不具有原创性,排除A项;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国家,C项不具有原创性,排除C项;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试爆原子弹的国家,D项
不具有原创性,排除D项。22.【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建国初期对高校进行大规模调整后,专科性院校都明显增多,综合性院校数量下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变化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期间对
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加大,所以这种变化适应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故选A项;表格信息无法体现学科专业齐全,排除B项;仅根据高校数量的变化,无法得出完成教育改造,排除C项;仅根据高校数量的变化,无法得出工农群众文化水平提高,排除D项。2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描写了克里
克老板的牛奶场和富农葛露卑的农场……机器代替了手工,农民由贫困、破产直至流入城市等现象,正是19世纪末英国农村急剧变化的反映”可知这部作品反映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属于现实主义流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描绘了俄国下层民众苦役般的劳动景象,深刻展现了俄国的社会现实,属于现实
主义作品,符合题意,故选B项;《自由引导人民》是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属于浪漫主义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日出·印象》是法
国印象画派莫奈的代表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24.【答案】D【解析】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尽管获得了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观众的广泛赞许,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却被当局禁止上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美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二者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由此可见
,电影有时也会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出西方国家在维护本国电影市场,排除A项;“不屑一顾”与“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电影是“主要”斗争工具,只能表明是之一,排除C项。二、材料阅读25.【答案】(1)原因:古代
中西文化交流奠定基础;传教士的推动;皇帝的支持;有识之士的推广。(6分)(2)特点:由被动到主动;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渐进性(或历史阶段性);内容丰富;途径多样。(8分)(3)①内容:明末清初传入的主要是西方科学技术;近代传入的除西方科技外,还有西方
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②影响: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只在少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变革;近代的西学东渐传播范围较广,并引发了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10分)26.示例1论题:专
制主义的强化影响书院的发展(民办向官办发展)。(2分)阐述:唐代时期,民间书院尚能得到朝廷鼓励;两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宣扬儒家忠孝节义,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场所;元朝时期,书院负责人由官府任免、财权也受到官
府节制,民间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明清时期,厉行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政府屡次禁毁民间书院,大力干预书院建设,书院日渐衰落。(8分)综上所述,唐宋以来,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政府日益加强
对文化教育的控制,民间书院发展由盛转衰,日益被官办书院所取代。(2分)示例2论题:民间书院开辟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2分)阐述:在培养目标上,书院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而不像官学那样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师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注意启发学生
思维;在学术氛围上,书院倡导并推行“讲会”制度,注重学术研讨,倡导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争鸣与交流。(8分)综上所述,书院的教育实践,与汉代以来太学所形成的官办教育风格迥然不同,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2分)
(也可从“书院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与传播”等角度来回答。“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7.(1)态度:反对封建制度,一定程度上认同大革命;批评大革命的暴力和残酷;歌颂资产阶级人性论(超越阶级的人性论)和提倡人道主义
。(4分)(2)情节:人民法庭的宣判词:共和国先于一切,人民是至高无上的。(2分)思想:卢梭的人民主权说。(2分)评价:否定了君权神授,指导了法国大革命。人民主权思想具有模糊性和抽象性,有可能造成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
容易导致暴政,大革命中的过激行为也与之有密切关系。(4分)(3)示例一:不可以。(4分)理由:小说不可以当作史料,小说属于文学艺术,经过了艺术加工,具有虛构性,并且具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作为史料是必须经过严格考证,辨明真伪才可使用。示例二:可以。理由:文学艺术
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