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doc,共(7)页,1.955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860f065ddfaea8d4c4d062efc7b5a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保密★启用前2022级高一级部阶段性模块检测地理试卷2022.10第Ⅰ卷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地火转移
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进行火星科学探测。请结合下面图表,完成1-2题。项目距日距离/106千米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自转周期(小时)卫星数地球149.61123.91火星227.90.110.1524.52
1.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后()A.始终在地月系B.脱离了地月系C.脱离了太阳系D.进入了河外星系2.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原因是火星与地球相比()A.有相近的昼夜交替周期B.有相近的大气成份和卫星数C.有相近
的体积和质量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下左图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太阳黑子出现在()A.①层B.②层C.③层D.太阳内部4.下列年份中在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1957年B.
1975年C.1985年D.1995年5.太阳耀斑与太阳黑子黑子周期相近,耀斑剧烈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有()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B.全球许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D.是地球上的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
来源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经历了几次冰川广布的大冰期气候,大冰期之间相隔约2-3亿年,为相对温暖的间冰期。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据此完成6-8题。6.下列地质时期处于大冰期的是()A.寒武纪B.第四纪C.白垩纪D.侏罗纪
7.下列关于中生代的说法,正确的是()A.盘古大陆轮廓初现B.恐龙灭绝C.大气中出现氧气D.海洋生物退化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第Ⅰ卷共4页,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共2页,将答案用黑色签字(0.5mm)笔写在答题纸上。8.我国华北地区煤层具有分布广、储量丰和质量好等优点,其含煤地层中发现有
蕨类植物化石,据此推断华北地区煤层最可能形成于()A.古近纪B.侏罗—白垩纪C.寒武纪D.石炭—二叠纪人类利用地震波(左图)揭示地球内部物质组成。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对地球各圈层有着深刻影响。右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大圈层,E为内部圈层的分界面,据此完成9-10题。9.人类利用地震波揭示地
球内部结构时,发现()A.P波通过莫霍面时速度降低B.S波在E界面处消失C.软流层处地震波速度无变化D.外核处S波速度加快10.关于地震波叙述正确的是()A.甲圈层不会受到地震波影响B.对乙圈层造成的破坏大C.丙圈层生物会受到S波影响D.在丁
圈层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A.①为岩石圈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C.③为地壳D.古登堡界面以上全为地幔12.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完成13、14题。13.图示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A.冰期ⅠB.冰期ⅡC.冰期ⅢD.冰期Ⅳ14.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Ⅲ时期()A.温带自然带北界偏北B.山地雪线上升C.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D.全球降水增加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壳
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5-16题。15.据图推测我国地壳厚度的变化趋势大致为A.自东向西逐渐增大B.自北向南逐渐增大C.自西向东逐渐增大D.自南向北逐渐增大16.如若绘制完整的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起算面可能采用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面C.地面或莫霍面D.古登堡面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我国西藏拉萨等地有明显震感。ICL软件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发的地震预警软件,可提前几秒至几十秒不等预警地震,为逃生赢得宝贵的时间。
预警时间的长短主要受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的影响。据材料和图甲、图乙,回答17~18题。17.尼泊尔地震震中处于()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
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18.ICL软件实现地震预警的原理是()A.监测地震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差异B.通过先进仪器观察地球内核活动C.观测青蛙成群迁移等动物异常举动D.通过观测天文星象(如地震云)读“板块
运动示意图”,完成19~21题。19.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20.图中③示意的是()A.大西洋中脊B.①②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中脊D.印度洋中脊21.图
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是()A.大分水岭B.安第斯山脉C.海岸山脉D.阿巴拉契亚山脉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回答22~23题。22.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A.山脊向斜B.山脊背斜C
.山谷向斜D.山谷背斜23.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地形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该图地质构造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C.该地质构造是理想的储油气构造D.该地有丰富的地下水读我国浙江某山地A、B、C三点的海拔和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
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24.A、B、C三点之间地形的成因是()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C.背斜成谷D.向斜成谷25.形成A、B、C三点之间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
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下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它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据此完成26-27题。26.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
B.新生代C.中生代D.元古代27.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形成于该地质年代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下图示意光伏板与日光温室结合的两种模式(高度相同)。据此完成28-30题。
28.山东、江苏、广东等地成为我国农光互补发电集中区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B.地形平坦,方便建设C.科技发达,设备较先进D.人口稠密,土地有限29.与模式甲相比,模式乙()A.光伏发电量更高B.温室的间距更
大C.农作物受影响小D.建设总成本更高30.农光互补模式使得()A.光伏发电成本提高B.农民经济效益提高C.室内光照强度提高D.土地分散程度提高第Ⅱ卷31.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3分)(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a是圈,b是圈。(2分)(2)
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c的名称是,c、d之间的圈层界面名称是,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深/浅)。(3分)(3)c与d顶部共同构成的地球圈层名称是,其位于层之上;e、f之间的界面名称是。(3分)(4)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
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十亿吨的大油田。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到达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变化更加明显的地震波是,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5)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f的名称是,其为或熔融状态。32.读地质构造与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分)(1)Q处此时在地貌上为,其形成原因是。(4分)(2)P处的地质构造是,判断依据是,其形成原因是。(4分)(3)P、Q两处,有可能埋藏油气资源的是。(1分)(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填字母)处,原因是。(4分)33
.读下面“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2分)③⑤(2)图中板块之间的实线代表边界,虚线代表边界(生长或消亡)。(2分)(3)红海是图中的板块和板块(填代码)由(运动方式)形成的。(3分)(4)日本的传统
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其原因主要是。(2分)(5)在①和②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多选)(1分)A.盆地B.巨大的高原C.深邃的海沟D.岛弧(6)有人说,地中海将会消失,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说明理由。(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