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PDF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81.669 KB
  • 2024-09-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pdf,共(4)页,381.66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5649074037f0db7b1a341fca541a4c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2019级高一下入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6x3=78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即使没有多少纵向(诸如国家和地方行政资助)和横向(诸如与其他劳动者的联合)的支持,也可以在封闭的系统内自我扩张。

”“自我扩张”是指A.扩大生产规模B.加强社会分工C.转移经济重心D.注重精耕细作2.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B

.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3.有学者指出,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

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B.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C.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D.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4.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

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

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5.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

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D.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6.通过对比《东汉十四州示意图》与《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我们可推知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A.汉唐间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B.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C.唐中央对吐蕃实施了有效管理D.汉唐间中央开始直接管理地方7.

北宋时期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A.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B.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C.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D.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8.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

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说明清时期A.

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B.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D.封建伦理道德被徽商强化9.1844年,一个英国人搜集了中国生产的各式各样的土布布样送回英国,看能不能按照中国土布的价格在英国生产出来,但是得到的回答却是:“他们在曼切斯特不能按照同样的价格生产那种布匹,更说不上按照这种

价格在中国出卖了。”这主要说明A.传统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相对落后B.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英国机器大生产在中国优势不明显D.中国棉纺织技术优于英国210.20世纪初,江苏南部地区的蚕丝出口因铁路通车

逐年增加,蚕桑养殖业有了很大发展,沪宁铁路沿线地区常能见到连片桑田。尤其是无锡发展最快,成为“甲于东南的蚕茧之地”和江南丰沃的“养蚕地带之中心”。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A.自然经济瓦解有利农业区域的发展B.沦为西方列强商品市场的程度加深C.铁路促进了农

业生产的区域化发展D.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呈现不平衡特征11.1872年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1873年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上述企业所反映的民族工业产生路径包括①外商投资②洋务派

创办③商人投资④手工工场转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2.近代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请观察下图,指出“火柴大王”和重庆“大老板”分别代表的经济力量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

③④13.阅读下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这份数据可反映出棉纱进口棉布进口麦粉进口钢铁进口机器进口生铁产量下降38%下降20%下降15%增加20%增加20%增加30%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C.政府为抗战作

物质准备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14.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15.1953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东北做为建设的重点;1979年,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使之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影响这些地区成为不同时期经济建设重点的

共同因素在于A.都是著名的侨乡B.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C.都容易获取技术支持D.都有重工业基础16.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个时期连续十年内国内工农业总值变化情况。对图中“C”点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A.国企改革协调了轻重工业比重B.“大跃进”促使重工

业产值提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D.家庭联产责任制取得很大成效17.1962~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基础上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说明A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C.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民经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1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

外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来完成。这样的低效率自然造成了农民的贫苦。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B.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C.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D.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19.中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按照

深化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参照下表,对这两大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3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特征感性发展阶段:实验性、探索性破坏旧体制理性推进阶段:系统性、主动性制度创新A.从时间看,1984年是两个阶段的重要分水岭B.从

历程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二阶段全面展开C.从理论看,第二阶段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从内容看,理性推进阶段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下列表格是国企改革的五个历史阶段,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

具有跳跃性,国家起主导作用B.具有连续性,市场起主导作用C.既搞活了企业又没改变企业性质D.与农村经济改革及解放思想无关21.下图所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其中,对空白的三个时间曾经发生的事件解读正确

的是A.①实行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B.②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C.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D.以上三个事件都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22.梁启超

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

着巨大差异D.西方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23.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下列史实能说明欧洲“商业革命”的是①美洲成为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②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③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到大西洋沿岸④更多人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4.如图反映的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下列对殖民活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①段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B.②段主要是荷兰、英国、美国C.③段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D.④段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

张推向顶峰25.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促成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产业站构”的变化是指A.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B.棉纺织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C.城市化进程加快D.垄断组织的出现26.下图所

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A.奴隶贸易的兴起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C.内燃机的应用D.垄断组织的形成4非选择题27、(2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

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yù)子孙,以偿债者。

——晁错《论贵粟疏》(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8分)材料三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

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材料四1916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所占比例情况表类别年产100万吨以上年产10—99万吨年

产1—9万吨年产1万吨以下外商煤矿100%88.5%41.1%0华商煤矿011.5%58.9%100%——根据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材料五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单位:家)江苏(含上海)直隶(含天津)浙

江广东山东福建奉天湖北陕西黑龙江广西甘肃其他各省1554542333120191933110——根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2)根据材料三、四、五,分析我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6分)材料六第一辆出厂的解放牌汽车1954年毛泽东给爱姆发动机试制

成功的贺电(3)根据材料六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