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642.541 K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6)页,642.54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50fbac9271be307729221d97e41f9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量:75分钟分值:100分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国家治理与社会制度》1-9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龙山文化遗存距今约4500—4000年,据如表可知,该时期()特点表现印证一城址林立,并结成地域性联邦。与文献所记载的“万国”时代的情景颇为吻合。二书写在陶器、玉石器上的陶文出现,如陶寺朱书陶文、澄湖陶文。与仓颉造字的传说产生联想。三以玉

器、陶器、漆木器等为代表的礼乐制度更加完备。《周礼·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A.完善了封建礼乐制度B.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C.进入可考的信史时代D.呈现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4500—4000年。据题干“城址林立”“陶文出现”“以玉器、陶器、漆木器等为代表的礼乐制度更加完备”,并结合所学知识“国家初始形态的表现是有宫殿建筑、各种礼器以及阶级分化”,由此可知龙山文化时期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因此B选项正确;龙山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并未建立封建礼乐制度,A项错误;中国真正有文字的历史从殷墟甲骨文开始,从此中国进入可考的信史时代,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明起源的多元性,D项错误。故选B项。2.因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需要,统治者通常要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改革式调整。以下就是古代中国不同

历史发展阶段采用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请按制度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①郡国并行制;②郡县制;③州郡县三级制;④路州(府)县三级制;⑤道州县三级制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⑤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

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郡国并行制出现于汉初;郡县制于秦朝时推行全国;州郡县三级制出现于东汉;路州(府)县三级制出现于宋朝;道州县三级制出现于唐朝。按制度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是②①③⑤④,C项正确;ABD项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

C项。3.春秋末期的“儒”仍然是政教合一的教士和乡绅,战国初期的“儒家”只是国家治理之学及其衍生学科的世俗学派和学者。春秋末期的“儒书”仍指人神杂糅的六艺和孔子师徒语录,战国初期的“儒书”仅指孔子师徒的政治

语录。这一变化表明()A.官僚政治逐步形成B.儒学成为社会显学C.世俗政治日益发展D.百家争鸣解放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由春秋时期的政教合一、人神杂糅,到战国

初期的世俗学派、政治语录,神学政治色彩逐渐减弱,说明世俗政治日益发展,C项正确;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相对应,逐步形成于秦朝时期,排除A项;材料的变化并未指向儒学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无法得出儒学成为社会显学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百家争鸣与解放思想的

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4.读“《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具体事项行文时限表(部分)”,该表反映秦朝()原文行文事由上报截止时间出处都官输大内,内受买(卖)之,尽七月而蹙(毕)处理国有金属器物七月《金布律》雨为氵封〈澍〉,及诱(秀)粟……尽八月□□之庄稼生长情况八月

《田律》稻后禾孰(熟)……到十月牒书数农作物产量收成十月《仓律》A.实行严刑峻法维系统治B.用法律保障行政管理效率C.逐步完善地方治理体系D.推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

。依据图信息可知,秦朝在行政管理中,对各项事务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这种严格的时间规定,体现了秦朝用法律来保障行政管理的效率,确保各项事务能够按时、有序地进行处理,B项正确;表格中并未直接体现出严刑峻法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表格主

要强调的是具体事务的时间规定,而非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过程,排除C项;表格中没有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直接表述,排除D项。故选B项。5.汉成帝时,薛宜上疏指出当时国家治理不善,“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汉桓帝时,“夷寇钞百姓,益州刺

史山昱击破之。”“荆州刺史度尚击零陵、桂阳盗贼及蛮夷,大破平之。”由此可见,汉代刺史()A.职权范围日渐缩小B.职权重心发生转变C.监察权力不断分化D.监察范围逐步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汉成帝时薛宜指出部刺史不循守条职,多与郡县事,说明此时刺史职权有超出监察之外干预郡县事务的情况;汉桓帝时益州刺史、荆州刺史主要是进行军事打击盗贼及蛮夷,这体现了汉代刺史的职权重心从监察为主向军事等其他职能转变,B

项正确;材料中刺史职权范围在扩大,排除A项;材料强调刺史职权的转移,而不是刺史的监察权力被其他机构或官员分化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刺史干涉非监察的事务,这不是监察范围扩大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6.钱穆先生曾说:“魏晋南北朝时代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背景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

。当时一切学术文化,可谓莫不寄存于门第中,由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据此可知()A.门第观念培育有利于历史文化进步B.世家大族家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关键C.士族门第发展与文化演进相互推进D.士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推动了文化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

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魏晋南北朝时代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背景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当时一切学术文化,可谓莫不寄存于门第中,由

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亦因门第之培育,而得长有发展。门第在当时历史进程中,可谓已尽其一分之功绩。”可得出士族比较重视文化教育,从而来巩固自身的优势,这也有利于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门第观念不利于文化进步,排除A项;世家大族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封闭性,不利于文化传承,

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相互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7.三省为中国古代的官制,肇始于魏晋南北朝。门下省最初是皇帝的私人顾问机构,官员多以门荫入仕。魏晋时期,门下省的权力逐渐扩大,成为中央政权的核心机构之一。然而到了南北朝时期,门

下省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隋唐时期,门下省的职能被进一步分化。到了宋朝,门下省与中书省合并,其独立性进一步削弱。这一系列变化反映()A.相权被进一步削弱B.官僚政治得到发展C.行政效率得到提升D.皇权受到严重威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

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门下省的权力逐渐受限制和被分化,其独立性进一步削弱,有利于进一步削弱相权,A项正确;这一系列变化反映相权被进一步削弱,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这一系列变化反映相权被进一步削弱,未涉及行政效率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所述现象是皇权得到加强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8.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此法达成“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张居正认为最

值得炫耀的事。“一条鞭法”虽妙,却呈现“南橘北枳”效应。“一条鞭法”推行过程中,张居正发现北方的税收名目要大于南方,北方部分农户的生计加速恶化。这主要是因为北方()A.环境恶化不利于农业生产B.社会风俗强调重义轻利C.

赋税徭役相较南方更繁重D.商品经济活跃程度较低【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万历年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一条鞭法”推行过程中,张居正发现北方的税收名目要大

于南方,北方部分农户的生计加速恶化。因此,材料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北方赋税徭役相较南方更繁重,C项正确;材料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北方赋税徭役相较南方更繁重,A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北方赋税徭役相较南方更繁重

,与重义轻利的社会风俗无关,排除B项;北方商品经济活跃程度并不低,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9.蒙古例是清廷为外藩蒙古制定的特别法。随着内地民众大量进入蒙地,“封禁”政策下蒙古人、汉人相对隔离的生活状态逐渐被打破。清廷在

嘉庆朝重印了《蒙古律例》,强调因俗而治,后期日渐与《大清律例》走向交融。此举()A.显示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解决了边疆司法审判的急需C.旨在推动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D.奠定了近代中国法治的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

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材料中,清政府能够根据外藩蒙古的地方变化,调整蒙古例并日渐与《大清律例》走向交融,其做法显示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蒙古律例》仅是有助于解决边疆司法审判的急需,“解决了”夸大

其程度,排除B项;由材料“强调因俗而治”,可见材料中的做法并非要推动边疆与内地的发展一体化,排除C项;《蒙古律例》《大清律例》都是中国古代法律,与近代中国的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排除D项。故选A项。10.19世纪末,梁启超以《时务报》主笔扬名天下,也屡屡“以文乱

法”引发事端。湖广总督张之洞是《时务报》的重要支持者,但也认为其某些观点会使“阅者人人惊骇,恐招大祸”,要求湖南巡抚“速告湘省送报之人,此册千万勿送”。这反映了,当时()A.革命思想传播冲击了清廷统治B.湖南成为维新运动的中心C.

洋务思想与维新思想异曲同工D.维新主张冲击了传统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末的中国。根据材料“以文乱法”“阅者人人惊骇,恐招大祸”“速告湘省送报之人,此册千万勿送”及所学可知

,梁启超通过创办《时务报》宣传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发表了关于中国应争取民权的相关文章,这对传统的封建专制统治观念产生了一定冲击,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对清廷统治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当时维新主张冲击了传统观念,材料无法得出湖南是维新运动的中心,排除B项;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1.民国初期不仅士大夫对于集会大有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之势,而且乡曲措大,市井鄙夫,或则滥竽工会,或则侧身政党,仅1912年间

,大小各种政治团体出现30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A.民主共和制度得到巩固B.北洋政府独裁受到遏制C.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D.国家政治格局混乱不堪【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

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中国)。据材料“士大夫对于集会....300多个”可知,民国初期,随着清朝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表明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C项正确;民国初期“民主共和制度得到巩固”不符合事实,排除A项;材料仅强调民国初期社团、政党的发展,

与“北洋政府独裁受到遏制”无关,排除B项;“滥竽工会、政治团体出现300多个”体现不出国家政治格局混乱不堪,排除D项。故选C项。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重要文件。它

规定A.实行总统制B.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C.废除不平等条约D.推翻封建帝制,实行共和政体【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正确;《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目的是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因此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A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D是其颁布的意义,D不符题意。13.如图为《“良民”塑

像》,是画家丁聪1945年12月为上海《周报》第25期《昆明血案实录》制作的封面漫画。画面显示了当时国统区的“良民”标准:脑袋要打开,里面的脑浆要检查(有“检查讫”官章),眼睛要戴上墨镜,嘴巴要上锁,耳朵要塞住。“良

民”胸前的报刊,被删改得千疮百孔。这反映出()A.国民党加强舆论控制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C.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D.国共内战全面爆发【答案】C的【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

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12月(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漫画中,撬开这个人的脑壳,就会发现他颅腔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大脑上已经被盖上了“检查讫”的官方大印。为了防止他看到不该看的现象,一幅涂黑了的眼镜被架在他的鼻梁上。金钱塞住的耳朵使他不仅闭目,而且塞听。他的嘴巴也被

挂上了一把巨大的锁头,足以让那条不安分的舌头不会有只言片语从紧闭的唇间漏出去。在如此情况下,他所能写的文章,除了标点符号之外,就只能全部用表示删除的“X”和表示空白的“□”来代替。封锁和禁锢使这个人沉默噤声、麻木不仁,就像一尊冰冷的石膏塑像,唯有如此,才称得上是这个

国家最合格、最优秀的“良民”。作者以漫画形式指责政府不给人民任何发声的机会,控诉着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C项正确;材料本质上反映了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A项属于材料表象,排除A项;此时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此时国共内战还未全面爆发,排除D项。故选C项。14

.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在一次军事动员中指出:解放军“要反攻出去”,“敌人就困难了,敌我力量对比又要起新变化”。这次“反攻”()A.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C.为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创造条件D.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

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突破黄河天险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A项正确;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并没有为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创造条件,排除C项;D项说法夸大,不符

合史实,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表是1970—1978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单位:亿美元)年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197023.

322.645.91978108.997.5206.4的A.第三世界国家兴起B.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C.“左”倾错误纠正D.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

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0—1978年间(中国)。材料表格数据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推动对外贸易增长,B项正确;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实力有限

,并非是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纠正“左”倾错误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70年代国际形势依然处于美苏冷战对抗中,没有明显缓和,排除D项。故选B项。16.如图反映的是1978-1984年全国农用拖拉机产量变化

情况。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缩小B.国有企业全面改革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1984年(中国)。据材料“全国农用拖拉机产量变化

情况”和所学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家庭自主独立经营,小型拖拉机大量增加,而大型拖拉机小幅度减少,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项;1978~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是改革启动和突破阶段,以后还有第二阶段市场化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1)和第三阶段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1992年至今),“改革完成”的说法错误,排

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未涉及乡镇企业,排除D项。故选A项。17.古代印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哪些文化成就是由古代印度创造的()①《吉尔伽美什》;②《摩柯婆罗多》;③《罗摩衍那》;④莎草纸;⑤阿拉伯

数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C的【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融汇了古印度各个时代的文化与思想;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

代化。②③⑤符合题意,C项正确;古巴比伦创作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诞生了洪水与方舟的传说;莎草纸是为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载体,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8.公元前446年,斯巴达国王普列斯托阿

那克斯因受贿罪受审,其主要顾问、民选的监察官克列安德里达斯因缺席对国王的审判而被处以死刑;公元前432年,监察官斯特内拉伊达斯主持了向雅典宣战的定期公民会议。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斯巴达()A.王权与公民权间存在冲突B.贵族政治特权的逐渐削弱C.专制政体中渗透民主因素D.检察官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王因受贿罪受审,其主要顾问、监察官因缺席宣判而被处以死刑,折射出在斯巴达人心目中,监察官对国王的监督并非形式;并且

监察官拥有组织公民会议的权力,这反映出国王权力受制于民主因素,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民选的监察官对王权的监督,而非王权与公民权的冲突,排除A项;“逐渐削弱”材料未体现出,排除B项;斯巴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监察官不是权力

中心,排除D项。故选C项。19.中世纪晚期,佃农除了交纳习惯地租之外,还需要在保有地继承或流转时向领主交纳土地易主费。此时这两笔本不相关的租费合并计算——不变更受习惯法保护的偏低的习惯地租,提高以往不受习惯法重视的土地易主费——并逐渐演变为随市场波动

的商业地租。这一变化()A.加速价格革命的进程B.破坏了习惯法的权威性C.强化了封建契约关系D.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转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

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中世纪晚期,领主在不提高习惯地租的同时,提高了土地易主费,从而大大抬高地租,成为圈地运动的重要诱因,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转型,D项正确;中世纪晚期,价格革命尚未发生,排除A项;受习惯法保护的习惯地租没有提高,说明地租提升的过

程中没有破坏习惯法,排除B项;土地易主费的提高,实际上是对封建契约关系的突破,排除C项。故选D项。20.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才辈出。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的诗人是()A.但丁B.彼特拉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

空是:近代欧洲。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B项正确;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恩格斯称他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排除A项;薄伽丘代表作是

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与材料中的“诗人”不符,排除C项;莎士比亚是英国剧作家和诗人,与材料中的“意大利”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1.有学者指出,“热那亚人哥伦布如果不为西班牙女王服务,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英国的、或者法国的、或者葡萄牙的国王效劳。佛罗伦萨人维雷扎诺携带法国国旗去美洲大陆。葡

萄牙人麦哲伦是由西班牙雇佣去航行的。”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B.得益于专制君主的支持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更新了欧洲人的世界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可知,近代欧洲,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王权不断加强,积极支持航海活动,哥伦布、麦哲伦、维雷扎诺等人都是得到了君主的支持进行的新航路开辟,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封建制度解体无关

,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排除C项;更新了欧洲人的世界观,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2.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废除了“院外救济”。贫民只有在进入“济贫院”后,方可获得实物救济。而济贫院实际上是“

劳动院”,工作繁重,待遇低下。人们按照年龄、性别分居,贫困者家庭被拆散,骨肉分离。这一做法()A.惩罚了因懒惰而致贫的社会游民B.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C.解决了因贫困而产生的社会矛盾D.客观上维护了自由劳动力市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

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4年(英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资产阶级政府通过法律方式强制被救济的人们干繁重的工作,待遇低下还骨肉分离,这种不人道的严厉措施逼迫人们参与到资本主义生产当中,客观上维护了自由劳动力市场,D项正确;惩罚了因懒惰而致贫的社会游民

,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在19世纪80年代,排除B项;解决了因贫困而产生的社会矛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非洲一年内有17个国家宣告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这一年是指()A.1956年B

.1960年C.1961年D.1990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B项

正确;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非洲年”不是1956年,排除A项;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非洲年”不是1961年,排除C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排除D项。故选B项。24.2016年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2022年在巴厘岛举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习近平发表《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重要讲话,再次为推动

世界经济复苏凝聚新共识、指明新路径。这主要体现出新时期中国()A.致力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B.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C.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D.注重深化与周边国家伙伴关系【答案】C【

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在两次G20峰会上,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中国两次提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建议,为全球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这说明新时代的中国积极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C项正确;中国是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主导

力量”的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世界经济发展,不涉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5题20分,26题12分,27题20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后岁余,骞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西北国始通于汉。然张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至宣帝时,(郑)吉以侍郎田渠黎,积谷,破车师,降日逐(匈奴王),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治乌垒城。

都护之置自吉始焉。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整理自(汉)班固《汉书》的材料二自汉开西域二千年以来,世变多矣。……至隋置西戎校尉以接应西蕃,唐代因之。……我朝绥服新疆,建军府于伊犁,百余年间,相循未改。……治兵之官多,而治民之

官少。承平日久,文荒武嬉,复犬羊其民而虐用之,及其既弊,则四肢堕而体解,一厦倾而土崩。……于是同光(同治年号:1862—1875年;光绪年号:1875—1908年)再定,代以郡县,联边腹为一体,袭戎索以华风。——(清)袁大化《新疆图志》材料三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

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保证了新疆能够充分享有“一体”的规模优势,又可以充分享有“多元”发展的独特优势。1952年至201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从7.91亿元增长至9264.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66元增长至40607元。各族人

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极端贫困社会到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型。——整理自胡鞍钢等《中国共产党的治疆方略》(1)摘录材料一中属于历史结论的一句话,并以史实说明这一结论。(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政府治理新疆的制度之变,并结合所学

,分析其原因。(3)写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法律依据。根据材料三,提炼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优势。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新疆治理的历史经验。【答案】(1)结论:“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史实说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凿空”);汉宣帝派郑吉

击败车师,降服匈奴,屯垦戍边;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郑吉担任第一任西域都护。(2)从军府制到行省制。原因:军府制的弊端;列强侵略新疆,边疆危机严重;左宗棠收复新疆。(3)法律依据:194

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度优势: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历史经验:坚持国家的统一;重视制度的创新;因地制宜治理边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结论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属于历史结论的一句话是:“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史实说明:据材料“然张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凿空”);据材料“至

宣帝时,(郑)吉以侍郎田渠黎,积谷,破车师,降日逐(匈奴王),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治乌垒城”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宣帝派郑吉击败车师,降服匈奴,屯垦戍边;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郑吉担任第一任西域都护。【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材料分

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制度之变:据材料“代以郡县,联边腹为一体,袭戎索以华风”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军府制到行省制。原因:据材料“治兵之官多,而治民之官少。承平日久,文荒武嬉,复犬羊其民而虐用之,及其既弊,则四肢堕而体解”可知,军府

制的弊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列强侵略新疆,边疆危机严重;据材料“代以郡县,联边腹为一体,袭戎索以华风”并结合所学可知,左宗棠收复新疆。【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法律依据:据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19

54年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度优势:据材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保证了新疆能够充分享有‘一体’的规模优势,又可以充分享有‘多元’发展的独特优势”并结合所学可知,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据材料“1952年至201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从7

.91亿元增长至9264.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66元增长至40607元”可知,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历史经验:据材料“代以郡县,联边腹为一体,袭戎索以华风”并结合所学可知,坚持国家的统一;据材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保证了新疆能够充分

享有‘一体’的规模优势,又可以充分享有‘多元’发展的独特优势”并结合所学可知,重视制度的创新;因地制宜治理边疆。26.阅读史料,完成下列要求。史料一铜奔马,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铜奔马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

,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史料二“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

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史料三“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天马徕,执徐时,

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闾阖,观玉台。”——西汉武帝刘彻《天马歌》史料四画像石是汉魏时期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其中,汉代画像石上有大量反映出行、征战和升天的奔马形象。从上述史料中选取两则史料说明其史料价值,并围绕主题

“天马与汉代的时代精神”,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清楚,史论结合)【答案】〖示例〗史料一铜奔马作为一手实物史料,其造型及彩绘对于东汉青铜制作工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从侧面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审美情况。史料二《大宛

列传》作为一手文献史料,其中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记载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少数民族关系及汉代边疆治理状况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论题:天马形象反映出汉代大一统恢弘的时代精神。文学艺术反映时代面貌,史料中大量的天马形象正是汉代政治经济的产物,

体现出了一种恢弘的时代气势和精神。西汉王朝实现了国家的一统,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汉武帝以儒家“有为”思想加强中央集权,三征匈奴,拓展疆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加强对边疆地区

的管理,促进了民族的交融。马匹作为重要的军事作战工具,在汉代受到重视,更是出现“天马”的崇拜,这正折射出汉朝对外征战频繁,统治者追求建功立业的现实政治情况。文学艺术形象中的“天马”矫健疾驰,显示了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反映出汉朝国力强盛,政治经济蓬勃发展的恢弘气势。汉代天

马形象具有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是对汉代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特征的反映,体现出一种大一统的恢弘气势与精神,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历史底蕴。【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类,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

材料,可从四则史料的史料类型入手,史料一、四是一手实物史料,史料二、三是一手文献史料,从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及边疆治理等角度分析史料价值。史料一铜奔马作为一手实物史料,其造型及彩绘对于东汉青铜制作工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从侧面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

化审美情况。史料二《大宛列传》作为一手文献史料,其中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记载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少数民族关系及汉代边疆治理状况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由四则史料可知,天马形象反映了汉代的时代精神,体现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大一统恢弘的气势。结合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对匈奴作战、河西四郡设置等相关

史实,从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边疆治理等多角度,对论题进行论证。要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唐代

的时候,吏部针对官员的考核,设置了考功司,明确了“四善二十七最”,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考核标准,在内容上主要是对德、廉、公、职等相应的情况进行考评,以及掌握官员的实际履职情况。在明代的时候,对于官员的考核,又分别设置了“考满”“考察”,其中“考满”重点

是对官员任职以来情况的考评,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个等次;“考察”又被叫做“大计”,内容上,重点涉及到了贪、酷、浮、不及、老、病、罢、不谨等。在清代的时候,对于在京官员通过“京察”进行考核,对于外省官员通过“大计”进行考核,同时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奖惩措施。——摘编自周子玥

《秦汉以来我国选官制度的变迁》材料二在传统的文官管理中,实行的是常任文官职业制。尽管这样能使文官队伍保持长久的稳定和连续,但是它缺乏灵活性,容易造成惰性、僵化的管理体制,于是这种文官终身任用制的优势已经逐渐变成了劣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国家不

断完善竞争机制,放弃文官“终身制”,打破“铁饭碗”实行临时合同制或短期雇佣制。——摘编自秦勃《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官制度的嬗变与重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考核制度的特点和功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传统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遭受冲击的原因。【答案】(1)特

点:有完整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具有针对性;设置了专门的考核机构;与奖惩制度相配套。功效:选贤任能,维护中央权威;增强了官僚体制的新陈代谢的能力;具有激励和警诫作用。(2)特点:考试录用;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原因:缺乏灵活性,容易造成惰性、僵化的管

理体制;市场经济的推行需要不断完善竞争机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强调人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在唐代的时候……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考核标准”“在明代的时候,……分别设置了‘考满’

‘考察’”可得出“有完整的考核标准”根据材料一“在内容上主要是对德、廉……实际履职情况”“内容上,重点涉及到了贪、酷、浮、不及、老、病、罢、不谨等”可得出“考核内容具有针对性”根据材料一“吏部针对官员的考核,设置了考功司”可得出“设置了专门的考核机构”根据材料一“同时还有这与之相对应的奖

惩措施”可得出“与奖惩制度相配套”。功效: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选才、官僚体制本身、被考核官员等多个角度分析即可。(2)特点:根据材料二“尽管这样能使文官队伍保持长久的稳定和连续,但是它缺乏灵活性,容易

造成惰性、僵化的管理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考试录用;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原因:根据材料二“但是它缺乏灵活性,容易造成惰性、僵化的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完善竞争机制,放弃

文官“终身制””,并结合经济全球化大背景分析即可。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