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共(11)页,781.27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39fa4d72263185876b7123050adb99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级高二化学冬学竞赛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
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u-64S-32Cl-35.5C-12Mn-55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
一个答案正确,共20分。)1.化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硫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B.侯德榜制碱法体现了化学平衡思想的创造性应用C.用热碱水去除餐具的油污D.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
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2.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图转化,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它们受温度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可能为0B.某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正逆kkC.正、逆反应速率常数改变,平衡常数也一定会随之改变D.温度降低,k正增大,k逆减小3.已知25℃时,水存在电离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平(OH-)减小B.将水加热,pH减小,溶液显酸性C.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平(H+)减小D.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固体,c平(H+)增大,Kw不变4.5mL0.1mol•L-1KI溶液与1mL0.1mo
l•L-1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入CCl4振荡,平衡正向移动B.经CCl4两次萃取分离后,加入KSCN后溶液仍呈血红色,表明该反应存在限度C.加入FeSO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23+2-cFecF()))ec(I(5.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电离能元素I1I2I3I4X496456269129543Y5781
817274511600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B.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C.元素X与氧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2O2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则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是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A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氯化铵溶液,沉淀溶解M
g(OH)2+2NH4+=Mg2++2NH3•H2O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透明的红褐色液体Fe3++3H2O=Fe(OH)3↓+3H+C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SO2+2MnO4−+4H+=3SO24−+2Mn2++2H2OD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
液至SO24−离子恰好沉淀完全Ba2++2OH-+2H++SO24−=BaSO4↓+2H2OA.AB.BC.CD.D7.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的应,t0时容器Ⅰ中
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Z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C.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
热反应D.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8.王安石在《元丰行示德逢》里写道“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此时空气中的氮气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进入土壤,氮元素被植物所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同周期元素中,N的未成对电子
数最多B.N的第一电离能均高于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C.N原子核外电子有7种空间运动状态D.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9.用水稀释0.1mol•L-1CH3COOH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3-(CHCOOH)(OH)cc平平B.+-(H)(OH)cc平平C.c平(H+)和c平(
OH-)的乘积D.H+的物质的量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B.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水,再加入少量的盐酸C.向CuCl2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可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Fe3+D.用Na2CO3和Al2(SO4)3两种溶液作泡沫灭火剂效果更好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的得0分。11.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剧增是导致异常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再利用一直备受关注。研究发现CH4和CO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CH3COOH,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其催化剂催化效率和乙酸生成速率变化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及时分离出乙酸,可以提高该反
应的速率B.温度超过250℃后,催化剂降低该反应活化能的功效在下降C.根据图像可知,实际生产中选择的适宜温度是250℃D.温度低于250℃时,乙酸生成速率加快是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协同作用结果12.人工肾
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22CONH),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1mol尿素,质子交换膜中转移6molH+B.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C.该方法与血液透析清除尿素的原理基本相同D.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L(标准状况),
则除去的尿素为7.2g(忽略气体的溶解)1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的.A证明反应速率会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加快用3mL稀硫酸与足量纯锌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慢,然后加入1mL1mol·L−1CuSO4溶液,迅速产生较多气泡B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
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硝酸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证明“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随溶液pH的减小而增强将“84”消毒液(含NaClO)滴入品红溶液中,褪色缓慢,若同时加入食醋,红色很快褪为无色D证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的溶解度向2mL0
.1mol·L−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L−1的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A.AB.BC.CD.D14.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CH4和6mo
lH2S,发生反应:CH4(g)+2H2S(g)CS2(g)+4H2(g),温度变化对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满足v逆(H2S)=2v正(H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高温、低压条件有利于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C.M点时,保持温度不变,
继续充入3molCH4和6molH2S,达到新平衡时,CH4的物质的量分数小于H2D.图中N点对应温度下,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x=812115.已知25℃时,Ksp(NiS)=1.0×10-21,Ksp(NiCO3)=
1.0×10-7;pNi=-lgc(Ni2+),pB=-lgc(S2-)或-lgc(CO23−)。在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i(NO3)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NiS的溶解度B.对于曲线I,加热b点溶液,b点向c点移动C.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d点向b点移动D.x对应的值为10.5三、非选择题,
共60分。16.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用x表示)的概念。表中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元素符号LiBeBCOFNaAlSiPSClx值0.981.572.042.553.443.980.931.611.902.192.583.16(1)表格元素中,第一电离能
最小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2)通过分析x值变化规律,确定N元素x值范围:____<x(N)<____。____(3)第一电离能大小:Mg____Al(填“大于”“小于”)。(4)S元素和
Cl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之比____。(5)某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S-N键,其共用电子对偏向____(写原子名称)。(6)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
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17.三氯化硼(B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备BCl3的原理B2O3+3C+3Cl2=2BCl3+3CO,某实验小组利用干燥的氯气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已知:BC
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遇水水解生成H3BO3和HCl,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Ⅰ】制备BCl3并验证产物CO为(1)该实验装置中合理的连接顺序为G→_____→_____→_____→____→F→D→I。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装置J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产品中氯含量的测定①准确称取少许m克产品,置于蒸馏水中完全水解,并配成100mL溶液。②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③加入V1mL浓
度为C1mol/LAgNO3溶液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向其中加入少许硝基苯用力摇动。④以硝酸铁为指示剂,用C2mol/LK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发生反应:Ag++SCN-=AgSCN↓。⑤重复步骤②~④二次,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KSCN
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2mL。已知:Ksp(AgCl)>Ksp(AgSCN)。(3)步骤④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5)产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操作,可能引起测得产品中氯含量偏高是__________。A.步骤③中未加硝基苯B.步骤①中配制100mL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用KSCN溶液滴定剩余AgNO3溶液时,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D.滴定剩余AgNO3溶液时,
KSCN溶液滴到锥形瓶外面一滴18.六氟锑酸钠(NaSbF6)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光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蚀刻剂及医药中间体,一种由锑矿粉(主要含Sb2O3、Fe2O3,还含有少量Sb2O5、Sb2S3、CuS等)合成六氟锑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Sb
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性质与Al的类似;Sb2S3可溶于NaOH溶液;②常温下,Ksp(CuS)=1.3×10-36、Ksp[Cu(OH)2]=2.0×10-20;③NaSbO3•3H2O难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NaSbF6中Sb的化合价为____。(2)“碱浸”时,则Sb2O5与
Na2S2O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3)“碱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填化学式)。(4)“除杂”时,当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停止加入CuSO4溶液,测得此时溶液的pH=13,则此时溶液中残留的c(S
2-)=___。(5)“转化”过程中需先向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至适当温度后,慢慢滴入30%H2O2溶液进行氧化回流。则“转化”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6)已知“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则“氟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__。19.H2CO3和H2C2O4都是二元弱酸,常温下,不同pH环境下它们不同形态的粒子的组成百分率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酸性比较:H2CO3____H2C2O4(填大于、小于、等于)。(2)反应CO23−+
H2O垐?噲?HCO3−+OH-的平衡常数为____。(3)0.1mol/LNaHC2O4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___。(4)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草酸溶液,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20.环境问题一直是科学研究
的重点。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锌吸收法常用作脱去冶金工业排放烟气中SO2:配制pH约为6.8的ZnO悬浊的液,在吸收塔中封闭循环脱硫,发生的主要反应为ZnO(s)+SO2(g)=ZnSO3(s),测得pH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溶液中H2S
O3、HSO3−、SO2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2所示。①充分吸收烟气后的混合体系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②向ZnO水悬浊液中匀速缓慢通入SO2,在开始吸收的40mim内,SO2吸收率、溶液pH均经历了从几乎不变到迅速降低的变化。溶液pH几乎不变阶段
,主要产物是_____(填化学式);SO2吸收率迅速降低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③为提高SO2的吸收速率η,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填字母)。A.调节悬浊液中ZnO的量B.适当提高单位时间内烟气的循环次数C.调节溶液的pH至6.0
以下(2)回收的SO2催化氧化制硫酸:SO2(g)+12O2(g)钒催化剂⎯⎯⎯⎯→SO3(g)ΔH=-98kJ•mol-1。当SO2(g)、O2(g)和N2(g)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
0.5%和82%时,在0.5MPa、2.5MPa和5.0MPa压强下,SO2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在5.0MPa、550℃时的α=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影响α的因素有____。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