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共(10)页,3.21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234f285eec980f3128f39fc6b0248c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下期高2022届半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近期河南洛阳的考古发现,在一座春秋时期的戎人王级大墓中,既存在与西北地区戎人丧葬习俗相同的马牛
羊头蹄殉牲,又有与中原文化一致的随葬铜礼器、车舆规制等。这反映了当时A.民族迁徙中的融合与交流B.礼乐制度被戎人广泛接受C.戎族文化冲击了中原制度D.戎族文化已成了时尚潮流2.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而是将
其抬高一级,升格为诸侯,列入“世家”中来记载,这说明A.史记分类标准混乱B.孔子被追封为诸侯C.儒家思想受到重视D.作者坚持秉笔直书3.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唐代则是“岁终为断”。前者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后者则与水稻
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反映了A.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B.粟的种植面积不断缩减C.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D.历法进行了大规模修订4.宋人喜欢牡丹花,《陈州牡丹记》载,尽管“园户植化如种黍粟,动以顷计”,仍供不应求,于是买家便在秋天预先付款,至来年春天拿到所买之花。由
此可知,当时A.区域间长途贸易较发达B.宋代商品经济活跃C.农商身份界限日趋模糊D.社会攀比之风兴盛5.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张“以画为心画”,“不求形似”,鄙弃对事务的如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法,以意趣
为宗,只凭才情性致信笔挥洒。宋代文人画的兴盛得益于A.商品经济的繁荣B.科举制度的完善C.科学技术的进步D.儒家思想的发展()A.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B.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C.实现了从“师技”到“师
道”的转变D.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10.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组织成立的强学会是一个“京师高级官员俱乐部”,其成员来自军机处、总理衙门、内阁、翰林院等机构。这表明A.维新派与守旧官僚合流B.统治集团有一定的自救意识C.变法成为朝野普遍共识D.维新派的阶级属性发生变化1
1.清政府于1902年制定的新学制中,学段越高,“中学”课程的比重越小,如经学课时在蒙小学堂约占全部课时的1/6,到大学堂示范馆阶段剩下约1/36。该学制反映出A.浓厚的殖民文化特征B.经世致用人才的培养C.中体西用思想被摒弃D.儒家正统地位的丧失12.《新青年》在1919—1921年间设置
的“社会调查”“人口问题”“劳动问题”等专栏和专号上、发表了多篇政论报道和通信。如:作者篇名作者篇名陈独秀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野长沙劳动状况李少穆皖豫鄂浙冶铁工人状况高语罕芜湖劳动状况莫如南京劳动状况李幽影北京劳动状况高君宇山
西劳动状况记者香港罢工纪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对劳工问题关注度明显提高的重要原因是A.工人运动蓬勃开展B.中国共产党重视工人权益C.工人阶级队伍壮大D.劳工问题成为了社会焦点1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
解放》《时代杂志》《学习》等报刊将纪念恩格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相联系,阐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一系列活动A.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B.旨在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C.提高了民众对革命前途的信心D.表明经济建设成为工作重心14.“一五计
划”时期,仅工业和交通运输两项就需要新增技术人员39.5万人,但高等院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五年的毕业生加起来只有28.6万人,缺口近11万人。据此可知A.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超出了需要B.一五计划面临严峻的挑战C.经济建设出现“大跃进”局面D.当时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15.右图为1955年新
中国的宣传画——《用新的成绩来庆祝祖国的节日》,该作品A.继承了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构建了工业化建设的新风尚C.记录了三大改造的历史场景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创作精神16.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
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这反映出他主张A.不断地认识自我B.不必遵守法律判决C.肯定美德的作用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17.有历史学家提出,既然在梭伦改革时期,土地和债务问题是当时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而且在
改革的措施中,所实行的划分公民等级的唯一标准是地产收入(按年收入的谷物等产品的数量分成四级),因此A.梭伦改革前社会矛盾尖锐B.当时古希腊文明的经济基础是农业C.改革旨在保障公民民主权利D.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18.13世纪欧洲
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这表明A.封建神学孕育了人文精神B.黑死病使人们不
再信仰基督教C.价值观念植根于社会现实D.瘟疫肆虐使人们开始思考人生19.15世纪,欧洲学者皮科认为上帝教导亚当:“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都被限制和约束在我们规定的法则范围之内,但是我们交与你一个自由意志,你不为任何限制所约束,可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你本性的界限。”由此可知,皮科的这些言论反映了A.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B.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C.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基督教在欧洲影响的削弱20.1776年,《常识》发表以后,约翰·亚当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最近两年所发生的变化实在惊人,(北美)各
州居民的思想感情都彻底发生变化,“对君主的崇拜从未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如此彻底地从如此之多的人内心根除”。这表明当时北美A.独立战争催生了平等意识B.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民众已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D.共和思想受到民众推崇21.下表为17、18世纪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项
目时间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法国妇女的识字率(%)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普通入藏书量(单位:本)17世纪中叶2914约10001~2018世纪中叶4727约400020~100A.
工业革命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B.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C.欧洲社会注重妇女文化教育全面普及D.出版业是欧洲文化进步的主要动力22.在英国,大约从1760年始,棉纺织技术出现诸多创造,打破了纺织生产的瓶颈
。在此影响下,一个新的发明浪潮席卷而来,各类新式机械装置的发明轮番登场,专利数量不断增加。这说明A.政府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最强动力B.世界市场形成推动技术创新C.纺织技术突破引领技术创新潮流D.工业革命推动专利制度产生2
3.出生于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谢林认为,机器不能生长,器官却可以生长。他鼓励诗人赋予世界以生命和精神,用爱慕的同情心来看待世界。下列作品中符合其思想观点的是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B.《等待戈多》C.《安娜·卡列尼娜》D.《人间喜剧》2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
了光的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该理论A.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知B.助推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C.辩证揭示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D.让经典力学彻底失去科学价值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
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国传统国家观念是家国同构的伦理论,伦理本位的政治文化是将血缘宗法关系的氏族社会和地缘政治关系的国家体制相融合。大一统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使得中国人有着牢固的“大一统”信念,也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一
元化领导核心的统治方式。德法并治思想把德的教化功能和法的强制效果巧妙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达成共识的社会治理理念,无论孰轻孰重,皆是不可或缺的治国之道。以儒学为重心的传统文化从家族伦理中推衍出国家政治秩序,在这种孝忠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下,人们孝亲、忠君、爱
国,对社会充满责任感,重义务而轻利益。——摘编自刘静、韩冰《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等材料二西方现代国家观念在启蒙运动时期进一步发展并成熟。洛克认为自然法的主要内容是人们有保护自己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人们制订
契约形成国家的根本目的是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同时,被授予权力的统治者也是契约的参加者,也要受契约束缚,如其违约,人们有权反抗,甚至重新订约,另立新的统治者。依据自然法则,伏尔泰提出“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理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明确提出国家主权应该永远属于人民。康德提出国家应建立在三个理性原则之上,即每个社会成员作为人都是自由的,作为臣民彼此是平等的,作为公民是独立的。——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
近代史(晚清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国家观念和西方现代国家观念的不同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释中国传统国家观念和西方现代国家观念的积极作用。(13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维多利亚时代是英
国历史上辉煌的时期,它的时限为1837年—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表4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状况。表41851年伦敦博览会备受赞誉的水晶宫成为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维多利亚女王
的生活这位18岁登基时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女王,一直到82岁才去世,命运似乎要让她完整地见证和享有英国的荣光,维多利亚女王伴随英国走完了19世纪。这位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在国事上,她被认为几乎什么都不做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人类
从未像当时在英国那样地生存。机械化生产使得社会两极分化,拥有工厂的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相对立。劳动本身是单调而乏味的,工人只能依靠劳动而生活,所以经济周期下行时,工人无论本身素质好坏,都会陷入贫困;他们的居住条件似乎是在测试“人类能够存活的最狭小的空
间、最稀薄的空气、最低下的文明”根据材料,围绕“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状况”,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进行论述。(说明:可以就维多利亚时代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整个维多利亚时代进行说明或提出
新的说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驿站是元代官办的交通设施。管理驿站的中央机构,原来是诸站都统领使司,后来改名为通政院。各驿站设置提领、副使、百户等站官,管领站务。按照官方的统计,在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地区和河南、辽阳、江浙、江西、湖广、陕西、
四川、云南、甘肃行省共设基犬全于件都立了1400处驿站,通往岭北行省的三条主要站道共设置驿站119处,宣政院管辖的吐蕃地区设置了27处驿站。驿站为官方来往人员提供交通工具、休息场所和饮食服务,“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
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而梯航毕达,海宇会同”交通有陆路和水路,驿站因此分为陆站和水站两大类,无论是陆站还是水站,都有专门的“站舍”,或者称为“馆舍”,为来往人员提供住处,并设有“厩舍”或船坞。——摘编自史卫民《中国大通史·元(下册)》(1)
根据材料,概括元朝驿站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驿站的影响。(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