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15)页,281.41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ccf70628eaae86f16e9a7c1b7d1fd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三(2022届)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1.1876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朝廷同时派刘鸿锡为其副使。刘鸿锡后来给朝廷汇报说:郭嵩焘在参观炮台时,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在见巴西国主时,“擅自起立,堂堂天朝
何至为小国主致敬?”因刘锡鸿弹劾其“投降媚外”,1879年郭嵩焘黯然回国,称病回籍。这反映出当时()A.中国外交步入世界的艰难与曲折B.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C.崇洋媚外的外交观念遭世人唾弃D.朝贡外交与世
界趋势格格不入2.甲午战争期间,美国报刊将参战双方分别设定为两种角色,即中国代表“野蛮”和“保守”,日本代表“文明”和“进步”,并宣称“中国必须与19世纪的最高文明保持一致,否则这一文明将把她的帝国碾磨成粉末。”这些舆论意在()A.左右战争进程B.推
销西方价值观念C.调和中日矛盾D.声援戊戌变法运动3.面对列强入侵,清朝外交制度发生变化。下图所示外交体制()A.说明传统朝贡外交体制走向鼎盛B.体现清朝已经接受近代外交体制C.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政治基础D.表明清
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4.下表是关于1844—1847年五个通商口岸贸易的货值统计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当时()年份宁波广州厦门福州上海1844年11.1733.519.3048.71845年2.7681.516.38.4234.11846年1.1554.
517.6极少216.21847年1.2549.218.7极少229.9A.上海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B.广州的对外贸易地位没落C.自然经济对洋货强烈抵制D.中国的贸易逆差现象严重5.1864年,总理各国事
务衙门大臣奕就普鲁士公使李福斯扣押丹麦在华商船事提出抗议,并拒绝在普国公使表示悔政前接纳该公使。最终迫使李福斯释放丹麦商船,并支付了1500美元的赔偿金。这表明清政府()A.着力改变弱国形象B.推行以夷制夷的策略C.完善朝贡外交体系D.蕴含近代的外交理念6.1858年美国代表向直隶总督谭廷襄
建议“中国应派领事赴美,以便照料中国侨民”,谭以“向不遣使国外”为由拒绝。后因履行《天津条约》“互派使节”条款,清政府考虑礼仪问题“用中国人为使,诚不免为难”,于1868年委任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担任中国特使出使欧美等国。这反映出()A.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
为B.近代中国外交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D.清政府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7.鸦片战争之后,英国认识到随着传统中国对外关系体制被打破,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向中国要求条约特权。为维护英国在列强对华关系中的领导地
位,英国遂从中国攫取了()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协定关税的特权8.清代乾隆以后,我国外贸出口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出口产品的主产地长期分离,直至1842年才被打破。这是因
为1842年()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近代工业传入中国C.外贸港口格局变动D.经济重心发生转移9.《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上述材料说明()A.英国希
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B.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危机四伏10.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尽管中英军队在广东对峙,驻扎在香港的英国军官和记者居然坐船绕过清军防线,进
入广东山区度假、狩猎,山区里的居民向他们兜售农产品,提供食宿,并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人潜入。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A.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B.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C.普通民众把战争置身己外D.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11.1943年12月
4日,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义务劳动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男子年满18至50岁,依法之规定服义务劳动,义务劳动的内容包括:筑路、水利、自卫、地方造产等。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限制自由,发展经济B.强化管制,稳定政局C.管制劳力,服务抗战D.
效仿苏联,塑造形象12.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个无名氏的纸上作业……太平军后来所实行的,还是最简单的老办法一‘照旧完粮纳税’。”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A.未反映农民阶级现实愿望B.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C.顺应了近代化的发展要求D.揭示了民主革命的任务13.
表1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成分人数百分比(%)民族资产阶级122.6职业革命家286.2政党领袖173.7自由职业知识分子15734新政府官员7316原清政府官员8618.9士绅6514.3据表1可知,民国初年()A.民主宪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权力制衡得到法律制度
保障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D.进步力量开始主导政治局面14.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让陈独秀意识到,要“从根本上取消这蔑视公理的强权不可”,“我们不可主张用强力蔑弃公理,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拥护公理。我们不主张用强力压人,却
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抵抗被人所压。”“用强力拥护公理”思想旨在()A.反思中国的外交失败B.抗议列强的经济欺凌C.抨击军阀的黑暗统治D.唤醒民众的救亡意识15.图为中国近代报刊上登载的一幅政治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A.
揭露了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B.激发了国民的联合反帝斗争C.使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D.迫使日本放弃了侵华的野心16.下表为1930—1937年美国《纽约时报》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主题频率表报道主题报道频率百分比国共关系
7361.34%反帝意识1915.97%意识形态1411.76%苏维埃运动97.56%中苏关系43.36%据上表可推知()A.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B.美国力图推动国共合作C.国共实力对比的变化D.苏联对中共的影响削弱17.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
,最终取得胜利。下列能够反映这一趋势的是()18.1927年2月10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召开,会议决定裁撤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军事政治学校校长职务等;会议决议军事委员会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
其下达的命令必须有军委主席团四人签字方才有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由军委提名,由国民政府任命。此次会议()A.推动了北伐战争的到来B.标志着国共合作的破裂C.意在削弱蒋介石的权利D.保证了共产党的领导权19.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事件道路内涵《天朝田亩制度》旧式农民革
命道路农民阶级希冀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社会的道路戊戌变法日本式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改良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道路辛亥革命美国式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南昌起义俄国式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走中
心城市革命的道路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A.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利于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B.民族矛盾的激化是革命道路得以发展的共性前提C.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一
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过程D.所有的革命道路均大大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0.下图是近代某时期华北晋察冀根据地普选时的场景,此举的目的是()A.响应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共和思潮B.开启苏维埃政权的民主政治建设C.调动各阶层的参政热情一致抗战D.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基层民主建设21.20世纪30年代
,“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触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高度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运动。这表明当时()A.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B.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C.日本侵华致使中
国农村陷入危机D.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广泛22.表11940、1945年晋绥边区5个村各阶层户数占总户数百分比情况比较项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其他1940年3.8%10.8%25.8%53.4%5.2%1.0%1945年2.4%8.3%44%42%2.0%1.3%——据李成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业税史稿》表1所反映的土地政策()A.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基础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C.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进程D.有利于凝聚农村抗日力量23.下面是近代美术家张乐平在《抗战漫画》上发表的《三毛的大刀》该漫画()A.继承了现代主义画作的基本风格
B.表现了张乐平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C.描绘了农民积极参与抗战的场景D.旨在倡导民族团结共同抗日的思想24.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
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毛泽东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5.1918年初,德军
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二、材料阅读(第26题13分,第26题25分,第27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史料一局势是一天一天地更加混乱了。成千成万的士兵正在离开前线,开始像狂澜怒潮一样,漫无目
标地在全国各地流动着。唐波夫省和特维尔省辖区内的农民不耐烦老是等待着分配土地,他们被政府的高压政策所激怒,群起焚烧地主庄园的房屋并屠杀地主。大规模的罢工运动和关厂,使莫斯科、敖德萨和顿河流域的煤矿区陷于痉挛状态。运输系统瘫痪不灵
,军队在挨饿,大城市里没有面包。临时政府一方面受到民主派的攻击,另一方面又受到反动派的攻击,什么事也不能做。克伦斯基总理到共和国临时议会来过两次,他很激动地吁请举国一致,有一次竟泣不成声。会众无动于衷地听他说下去,并且不时用冷嘲热讽来打断他的话。史料二列
宁“四月提纲”: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1)根据史料一,概括十月革命前夕俄国各阶层的状况。(2)根据史料二,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有
何特点。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乡里制度在清代有许多方面的变化。明代的保甲还未形成全国范围的乡里组织。到了清代,随着顺治至雍正、乾隆再至嘉庆诸帝的倡行和推动,以及李光型、包世臣、于成龙、袁枚等一大批保甲制度的热心者
甚至力行者,使得保甲成为清代乡里制度中最为核心的制度,从而得以普遍实行。清代保甲对常住人口的流动进行严格管理,如在对乡里社会进行编甲后,“定更后,禁止夜行,如生产急病请稳延医之类,经保甲长验明给予夜行牌,方准放行,回时即将讲牌缴回”,若有造假、作弊,将予以定罪。对
流动人口也严加约束,即便是乞丐也要实行编甲。——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材料二真正代表民国以来乡里制度民主制的最为突出的是陕甘宁边区。总体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里制度可分为乡镇、村二级制,“乡镇”一般设专门的行政机构,而“村”一切事情由村群众大会讨论处理。乡正式成为一级
权力机关,人民成为它的主人。民众参与政治,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边区,“实行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地位”,边区人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政府倡导乡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耕种,增
加农业生产,组织春耕秋收运动”“保育儿童”“抚恤老弱孤寡,救济难民”“发展民众教育,消灭文盲”。——摘编自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乡里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
区乡里制度的特点及其意义(15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老舍创作的话剧《茶馆》刊载于1957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话剧节选如下:第一幕:茶馆开业。常四爷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特务宋恩子和
吴祥子抓进监狱。秦仲义说,开工厂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庞太监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第二幕:茶馆衰落。常四爷坐牢出来了,宋恩子、吴祥子变成了军阀的走狗。吴祥子说,“现而今,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崔久峰说:“今天王大帅打
李大帅,明天赵大帅又打王大帅。是谁叫他们打的?是洋人!”第三幕:抗战结束。秦仲义说,“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知怎么又变成了逆产。”常四爷等相继来到茶馆互诉不幸,含着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结合中
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节选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话剧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要准确全面。)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12345678910111213ABBADAB
CBACB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BABCACBDBCC二、材料阅读(第26题13分,第26题25分,第27题12分,共50分)。26.(1)军队处于混乱状态;很多农民发起针对地主的暴力行为;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导致企业停产和运输
系统瘫痪;资产阶级对临时政府的软弱无力不满。(9分)(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4分)27.(1)新发展:保甲成为乡里制度核心,推行全国;对基层社会严密控制。(4分
)影响: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限制了民众自由;阻碍了地区间交流和商品经济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2)特点:乡成为正式权力机关;充分的民主性(或自治性);贯彻人人平等原则;重视生产发展;重视爱民惠民。(9分,答出三点即可)意义: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推动边区社会经济发展;为后来党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8.(12分)答案示例情节:秦仲义说,开工厂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实业救国思
潮。概述和评价:实业救国思潮伴随着近代民族危机而产生、发展。如甲午战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践行实业救国主张。民族资产阶级通过发展实业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进步意义;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近代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经济和阶级基础;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
济侵略。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大意可知,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依照国际惯例或当地习俗“披洋人衣”,见巴西国主时“起立”却被顽固
派攻击为“投降媚外”,最后郭嵩焘黯然回国,称病回籍,反映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艰难与曲折,故选A项;根据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转向西方学习,逐渐形成近代外交观念,所以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不符合史实,排
除B项;郭嵩焘的做法是被攻击为崇洋媚外,排除C项;朝贡外交指的是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一种等级制外交体系,与材料中的“出使英国”的近代外交不符,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后,通过全面学习欧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因此美报宣扬日本代表着
文明进步,鼓吹西方文明是19世纪的最高文明,鼓吹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着落后和保守,将被“碾磨成粉末”,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推销西方民主、弱肉强食等价值观念,故选B项;参战各国的综合国力对战争进程有重要影响,排除A项;美报宣扬中国要向日本学习,排除C项;戊戌变法发生在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1898年,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近代以来,清朝形成以皇帝为首,中央南北洋大臣、总理衙门、驻外公使相互协商,管理地方各通商口岸海关道等,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的外交体制,体现出清朝已经接受
了近代外交体制,故选B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朝贡外交体制走向了瓦解且材料中总理衙门不是传统外交体制,排除A项;维新变法是实行君主立宪,材料中仍旧是皇权中心,排除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材料中外交体
制的核心是皇帝不是外国侵略者,排除D项。4.【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表格内容可知,在鸦片战争之后,虽然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但是各地的贸易货值并不一样,如宁波、广州、厦门、福州四个通商口岸,从总体上来
看,这四个地方的贸易货值呈逐年下滑趋势,唯独上海一地,其贸易货值呈逐年增长态势,据此可以得出“上海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的结论,故选A项;虽然广州的贸易货值量逐年下滑,但仍达到500万元以上,说明其贸易地位还是比较重要的,并没有没落,排除B项;题干表格内容,经过广州和
上海的贸易货值都比较多,说明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商品还是出现了大量流入中国的现象,即中国本土的自然经济并没有强烈抵制洋货,排除C项;题干表格仅显示出经过这五个通商口岸的贸易货值情况,并没有将进口与出口进行比较,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材料中
清政府的做法体现了运用国际法的规则解决外交纠纷,表明其蕴含近代的外交理念,故选D项;材料中的纠纷并不涉及中国,且材料并未提及中国因此而发生的改变,无法体现是否着力改变弱国形象,排除A项;清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其在处理中国境内的外交纠纷时的主导作用,并非以夷制夷,排除B项
;朝贡外交指的是以中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外交秩序,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6.【答案】A【解析】清政府因礼仪问题不派遣中国人为驻美使节,而委任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特使,说明清政府的外交仍受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故选A项;特使是临时设置的职位,不属于制度性
规定,排除B项;甲午战争后朝贡体系彻底解体,排除C项;清政府委任蒲安臣为特使,事实上是在履行条约内容,排除D项。7.【答案】B【解析】题干中体现英国希望其它列强在中国的特权英国一体享有,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的体现,故选B项
;领事裁判权是破坏中国司法主权,排除A项;居住及租地权体现在租界设置上,排除C项;协定关税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排除D项。8.【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842年,当年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中国外贸港口格局发生变动
,使出口港和生产地长期分离的现象发生变化,故选C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强调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近代工业传入中国影响的是工业格局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自南宋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南方,并未发生转移,排除D项。9
.【答案】B【解析】材料中“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表明使中国人真正不安的是放下之前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外国人平等往来,这明显是受到“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要和外国人平的往来是一种侮辱,故选B项
;英国希望,与材料中“《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不符,排除A项;C项是《辛丑条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中“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不符,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英军队在广东对峙的时候,驻扎在香港
的英国军官和记者居然坐船绕过清军防线,进入广东山区度假、狩猎,山区里的居民向他们兜售农产品,提供食宿,并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人潜入,体现当时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故选A项;材料中山民向列强提供食宿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排除B项;普通民众不可能把战争置身事外,排除C项;从材料中可得知国人对
当时国家形势茫然无知,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依法之规定服义务劳动”并非“限制自由”,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43年”此时处于抗战期间,一切服务于抗战的胜利,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后,中共效仿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题
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2.【答案】B【解析】由材料“《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个无名氏的纸上作业”、“照旧完粮纳税”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无法实现,故选B项;《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愿望和需求,排除A项;《天
朝田亩制度》以户为单位,违背近代化工业生产的趋势,具有落后性,排除C项;材料强调《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未提及民主革命的任务,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据材料从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表来看,除了新生阶级和政治力量如民族资产阶级、职业革命家、
政党领袖等之外,还有原清政府官员和士绅等旧式或传统势力,说明民国初年的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故选C项;材料中原清政府官员、士绅、政党领袖等都不是群众,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议员构成没有法律制度,排除B项;据材
料原清政府官员和士绅等旧式或传统势力和中间势力仍占据主导力量,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我们不可主张用强力蔑弃公理,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拥护公理。我们不主张用强力压人,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抵抗被人所压”即激发民主的民族意识来维护国
家的尊严,故选D项;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让陈独秀意识到,要“从根本上取消这蔑视公理的强权不可”说明他没有认识到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政府腐败和国力衰弱,排除A项;“我们不主张用强力压人,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抵抗被人所压”不能说明列强只
有经济欺凌,这里体现的是政治欺凌,排除B项;“我们不可主张用强力蔑弃公理,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拥护公理。我们不主张用强力压人,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抵抗被人所压”可见其斗争矛头并没有明确为军阀,只在希望大众起来反抗而已,排除C项。15.【答案】B【解析】该漫画反映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德国在山东
的权益,激发了国民的联合反帝斗争,五四运动爆发,故选B项;材料意在揭露日本的侵略行径,而非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排除A项;日本强占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中国主权的转手,并非进一步丧失,排除C项;五四运动并没有使日本放弃侵华的野心,排除D项。16.【答案】A
【解析】根据时间“1930—1937年”及“反帝意识”的报道主题,可知当时中国正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处于反侵略求独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时间“1930—1937年”及“国共关系”的报道主题,可知当时国共分裂,中国正在反抗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阶级等封建势力的统治,处
于反专制求民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意识形态”和“苏维埃运动”是反帝反封的探索,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对国共关系的报道多只能说明美报对国
共关系的关注度高,不能说明美国在力图推动国共合作,排除B项;没有国共实力的对比不能得出变化,排除C项;对中苏关系的报道少只能说明美报对中苏关系的关注度低,不能代表苏联对中共的影响削弱,故排除D17.【答案】B【解析】1921年中共成立,1927年第一次
国共合作失败,20世纪30年代革命高潮处于低点,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后中国革命继续发展,但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国民党政策的变化使中共革命处于低点,1945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选B项;1921年中共成立,
一开始不能处于比较强的趋势;国民党的围剿使20世纪30年代革命高潮处于低点,排除A项;20世纪30、40年代革命高潮处于低点,排除C项;1921年中共成立,一开始不能处于比较强的趋势;20世纪40年代日本、
国民党政策的变化使中共革命处于低点,排除D项。18.【答案】C【解析】此次会议裁撤了与蒋介石有关的职位,从政令的下达、规范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提名任命等多种途径去限制蒋介石的权力,故选C项;1926年7月北伐战争就已经开始,排
除A项;?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使大革命以失败而告终,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共产党,而且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党也没有领导权,排除D项。19.【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实现,资产阶级由于自
身的局限性导致改革失败革命不彻底,共产党早期照搬俄式道路导致革命受到挫折,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选A项;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属于阶级矛盾而非民族矛盾,排除B项;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实质都属于民主革命,无“低级”“高级”之分,排除C项;“所有”太绝对,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排除D项。2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近代某时期华北晋察冀根据地普选时的场景”可知,晋察冀根据地属于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根据地进行普选,能够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巩固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C项;根据材料“近代某时期华北晋察冀根据地普选时的场景”可知,晋察冀根据地属于敌后抗日根据地,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根据材料“近代某时期华北晋察冀根据地普选时的场景”可知,晋察冀根据地属于敌后抗日根据地,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存在时间为国共
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项;根据材料“近代某时期华北晋察冀根据地普选时的场景”可知,晋察冀根据地属于敌后抗日根据地,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项。21.【答案】B【解析】根据“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触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高度关注”“
形成了全国性运动”,结合当时日本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可知,“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等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口号,是当时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一种探索,故选B项;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
干主要反映的是社会各界从农村出发,探寻挽救民族危亡的出路,而不是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排除C项;题干没有反映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的群众基础的信息,排除D项。22.【答案】D【解析】据表1数据可知,贫雇农比例减少,中农比例增加,且地主和富农皆有一定比例,说明当时的土地政策注重团结各个阶层,
有利于凝聚农村抗日力量,故选D项;国家工业化建设开始于“一五”计划,且材料中土地政策与工业化建设无关,排除A项;B选项“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解放战争开始于1946年,排除C项。23.【答案】B【解析】根据漫画内容,抗战时期征兵处以年纪小而拒绝三
毛参军,而三毛认为“不问年纪,只要有力”可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抗战爱国没有限制的情感,故选B项;漫画风格不属于现代主义,排除A项;根据漫画内容,不能反映参加征兵的人物是农民,排除C项;根据漫画内容,作者想要表达的抗战爱国没有限制的情感,没有涉及民族团结,排除D项。24.【答案】C【解析
】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三大战役中国民党主力被消灭,故选C项;抗日战争时间不符合该会议,排除A项;1946年夏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标志内战爆发,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D项。25.【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苏俄为巩固
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选择了妥协,签下《布列斯特和约》。此后,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苏联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所以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再次对现实妥协,推行了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采取固定粮食税的做法,从而再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综上两件事情可以看出,
苏维埃政权通过妥协让步维护了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由材料“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可知,苏维埃政权注重维护工农联盟,将运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农民的问题,排除A、B;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找到的一条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26.答案(1)军队处于混乱状态;很多农民发起针对地主的暴力行为;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导致企业停产和运输系统瘫痪;资产阶级对临时政府的软弱无力不满。(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
个不同性质的阶段。27.【答案】(1)新发展:保甲成为乡里制度核心,推行全国;对基层社会严密控制。(4分)影响: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限制了民众自由;阻碍了地区间交流和商品经济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2)特点:乡成为正式权力机关;充分的民主性(或自治性);
贯彻人人平等原则;重视生产发展;重视爱民惠民。(9分,答出三点即可)意义: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边区社会经济发展;为后来党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第一小问新发展,据材料一“使得保甲成为清代乡里制度中最为核心的制度,从
而得以普遍实行”可知保甲成为乡里制度核心,推行全国;据材料一“清代保甲对常住人口的流动进行严格管理”可知对基层社会严密控制。第二小问影响。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积极方面:据材料一“清代保甲对常住人口的
流动进行严格管理”可知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消极方面:结合材料一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对民众自由限制过于严格;保甲制度的实行不利于地区间交流和商品经济发展。(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乡正式成为一级权力机关,人民成为它
的主人”可知乡成为正式权力机关;充分的民主性;据材料二“边区人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可知贯彻人人平等原则;据材料二“政府倡导乡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耕种,增加农业生产,组织春耕秋收运动’‘保育儿童’‘抚恤老弱孤寡,救济难民’‘发展民众教育
,消灭文盲’”可知重视生产发展;重视爱民惠民。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据材料二“政府倡导乡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耕种,增加农业生产,组织春耕秋收运动’‘保育儿童’‘抚恤老弱孤寡,救济难民’‘发展民众教育
,消灭文盲’”可知推动边区社会经济发展;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治理可知为后来党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28.【答案】解析根据要求把格式写对:先提取话剧情节,再写情节反映的历史现象,再对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史论要结合,逻辑要严密,论证要充分,
评价要准确全面,历史术语要专业化。答案示例情节:秦仲义说,开工厂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实业救国思潮。概述和评价:实业救国思潮伴随着近代民族危机而产生、发展。如甲午战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践行实业救国主张。民族资产阶级通过发展实业挽救民族
危亡,具有爱国进步意义;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近代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经济和阶级基础;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