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3.530 K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x,共(7)页,23.53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99694337be54fd08361ce93024a778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庆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检测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

者认为商周祭祖动机不同,前者出于对祖先神秘而伟大的神性力量的尊崇和敬畏,祈求得到祖先的保佑;而西周祭祖既是为了得到祖先福佑,也是为了敬宗睦族,张扬孝德。该学者认为从商到周祭祖动机的变化反映了A.商代政治具有王

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神秘色彩B.西周的祖先崇拜具有世俗化特点C.西周的祖先崇拜已经取代了商代的神灵崇拜D.商、周两朝都崇尚对祖先的崇拜2.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初,中正由现任中央职官兼任,须“德充才盛”,经郡国长官推举,报请司徒确认并予以任命。这表明九品中

正制A.无法为政府选拔优秀的人才B.有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C.彻底改变了乡里评议的传统D.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3.“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百官犯错误,台谏可

以给予批评弹劾。”这项制度A.强化了官员参政议政职能B.体现了权力的相对制约C.导致了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制约了皇帝最终决策权4.明武宗时,由太监掌管的司礼监“遂专掌机密,凡进御章奏及降敕批疏,无有不经其出纳者”,同时“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这反映出A.中央机构的完善B.权力制

衡的形成C.皇权专制的加强D.明朝政治的腐败5.《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从事劳役的农夫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国语》中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C.土地

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6.下表统计数字的地域变化反映出唐朝各个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地域分布统计A.重农政策有所松动B.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变化C.经济重心完全南移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时期(年份)工程数量分布前期(618—7

14年)黄河中下游共计46项,南方地区有19项中期(715—820年)江淮地区的淮南道和江南道共计25项后期(821—907年)北方有5项,江南道有19项7.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

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8.雍正时“商人积丝不解织,放与农家预定值;盘盘龙凤腾向梭,九日辛勤织一匹”。苏州道光年间各

户把经丝等原料及一些工具交给机匠织造,回收成品,机匠“计工受值”。这表明,当时中国A.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B.出现大量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C.商业资本规模较庞大D.存在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9.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彩色棉花,由江南的农民织成“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

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C.中国的棉纺织业生产方式领先英国D.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0.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面对西有沙俄侵占新疆,东有日本出兵台湾的危机。左宗棠力主收

复新疆,“克复新疆,所以保蒙古:守卫蒙古,所以保京师。”由此判断他A.在战略上重视主动进攻B.受传统国防思想影响C.着手构建西北防御体系D.对西方社会认识深刻11.中共二大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

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比较准确和科学的认识B.客观分析了农民阶级困苦的原因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D.决定把农民运动作为其中心工作12.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认识到,中国对日战争

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淞沪会战时蒋介石认为,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撒满吾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之血迹。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材料可以反映出A.蒋介石的抗战政策受国际势力支配B.敌我力量变化使蒋介石改变抗战立场C.蒋介石坚持对日战争

态度没有改变D.为了持久抗战使蒋介石拒绝国际援助13.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4.1986年美国记者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就没有保障,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出发点是A.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B.充分尊重

台湾历史和现状C.保障两岸关系的稳定繁荣D.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15.如图所示是中国对外援助变化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时间名称援助方式援助原则/政策援外支出占GNP百分比/%1971全国第一次援外工作会议总交货人部制无产阶级国际主义1.51

1972、19731975、1977全国第二三四五次援外会议承建部负责制同上1.51(平均值)1980全国外经工作会议投资包干制有进有出、平等互利0.171983第六次全国援外工作会议承包责任制平等互利、讲究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0.171991全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议

总承包责任制同上0.08A.以对外援助为工作中心B.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C.对外政策逐渐趋于实用D.对外援助规模有所下降16.据记载,伯里克利重建雅典卫城耗资巨大,引起保守派不满。他在公民大会上指出,重建卫城为城邦带来繁荣,如果雅典人认为他浪费,他将支付建造费用,建筑物属于他

私人。雅典人非常满意他的答复,告诉他可以动用公库财产。这一事件表明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B.雅典公民具有强烈的城邦意识C.权力监督推动雅典民主制完善D.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的局限性17.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

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确立了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C.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D.突破了万民法的阶级局限性18.《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

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A.武装斗争夺取政权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夺取资产阶级资本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19.1857年,英国下院谴责政府,认为因

“亚罗号”事件,英国炮轰广州的行为“非正义”,首相帕默斯顿对此回应,请求女王解散下院,进行大选,最终同情中国的大多数反对者丧失了议会的席位。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B.议会无权制约内阁首相C.君主立宪制受到了严重挑战D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20.托克维尔曾这样描述美国国会:“当你进入众议院大厅,你会为看到他们大部分是乡村律师和商人,甚至是属于最下层阶级的人士;在参议院大厅会看到,善于雄辩的大律师、著名的将军、贤明的行政官和出色的政治活动家。”托克维尔意在说明A.三权分立

原则的优越性B.制约大众民主的必要性C.国会立法程序的规范性D.美国人民主权的广泛性21.1862年俾斯麦在议会中说:“只要看一眼地图就清楚,普鲁士瘦长身躯不可能……单独地、较长地承担确保德意志安全的军备,这必须由所有的德意志人来承担。”俾斯

麦的这段话说明A.德意志地区主要是由普鲁士及其邦国构成B.德国统一必须由奥地利和普鲁士共同完成C.必须完成德意志统一以武力维护国家安全D.资产阶级和议会是德意志统一的主要力量22.1871年8月,法国国民议会获得了制定宪法的权力,但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

“1875年宪法”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说明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A.是保皇派对资产阶级的妥协B.遵从了卢梭的民主思想C.受益于政治现实和妥协精神D.受巴黎公社的影响巨大23.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

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危机控制直播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A.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B.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C.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D.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24.“历史发

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A.美国放弃

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B.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C.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第Ⅱ卷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题和26题是必做题,27题和28题是选做题,任选一道做答,答案写在27或28的区域,请标好题

号)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央王朝大规模地移民开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始于秦朝。秦始皇首先对新拓“河南地”重点开发,“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或谓三十四县),临河,徙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1年,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两汉加大了开发力度,尤以西汉武帝时最盛,

以河套、河西地区突出,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有计划地大规模移民,并鼓励、扶植内地贫民自愿前往耕植和屯田。二是采取强制手段,发罪犯及其家属屯边。三是大规模推行军屯。——摘编自陈子舜《我国历代王朝开发和治理边疆的方略措施》材料二

我国幅员辽阔,边疆地区地域十分广袤。边疆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集地,由于地理、人文原因,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与内地有着一定的差距,容易引发多种多样的边疆问题。因此历朝统治者在规划行政区划的过程中一般都重视边疆政策的制定,积极经略边

疆。譬如秦朝设立辽东郡,以便中央管辖;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使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唐玄宗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元朝设立云南、四川行省进行管辖,并实行少数民族贵族头领担任地方官的土司制度;明朝在西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

各级官吏,赐给印信;清朝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在台湾建省,并直属中央政府管辖。——摘编自朱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加大边疆开发力度的目的及其与秦朝移民戍边的不同之处。(10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古代治边政策的特点,分析古代管理边疆地区的积极意义。(1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况表。时间概况商周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春秋战国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

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秦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唐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宋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元纸币成为基本

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明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清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摘编

自钱穆《中国经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材料历史上,新加坡作为自由港长达百余年的时间,转口贸易一直在国内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到50年代末,由于转口贸易经济的急剧衰退,使得新加坡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新加坡政府①选择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

经济发展战略,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多元化来改变单一的转口贸易型经济结构。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加坡工业化的重点是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恢复国内经济,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建立起强有力的政府干预体系,政府制定了经济发展计

划,设立专门职能机构,运用各种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以及部分关税保护等措施,推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同时,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为民间资本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创造条件。(注①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王勤《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60年代新加坡经济改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50、60年代新加坡经济改革的特点。(9分)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冯如(1883——1912),广东思平人,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曾随表亲赴美国当童工,工余勤于钻研技术。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成功发明试飞第一架机,轰动世界。1904到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两国军队大肆屠杀中国人,清政府却采取“中立”态度。远在

纽约的冯如听闻悲痛万分,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吃亏,就是因为军事上落后,如果中国有上千驾飞机就可以对付侵略者。冯如誓言:“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1909年9月21日,冯如终于在当地爱国华侨的资助下,研制并成功试飞他自己制造的飞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驾驶自己的飞机成功飞行。冯如的卓越才能引

起欧美各国的高度重视,想重金聘任他,但冯如心系祖国,他说:“我造飞机,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祖国富强。”1911年3月,冯如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带着自己制造的两架飞机以及制造飞机的机器回到祖国。辛亥革命后,他毅然参加革命军,负责筹建

空军。1912年8月25日,冯如亲自驾驶飞机在广州郊区上空作飞行表演,飞机坠落,冯如不幸以身殉国。这位年仅四十岁的中国航空业创始人还念念不忘祖国的飞行事业,对助手说:“我死以后,你们千万不要丧失进取心!”——摘编自于泓《中国历史名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冯如投身航空

事业的时代背景和影响。(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冯如。(5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