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贵州省铜仁市伟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精准解析】.docx,共(12)页,460.28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65032624e0274fb0718e88084f29a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贵州铜仁伟才学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1.对图中
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①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③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④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查亚峰海拔5000多米,终年积雪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该集团进行生产基地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①交通发达②低廉劳动力成
本③热带雨林气候条件④当地市场需求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该地常年面迎东南信风,盛行海洋气团,并有地形抬升,降水丰富,故①项错;地形起伏较大,热带雨林广布,故②项正确;该地纬度低,太阳高度角
较大,故③项错误;该地冬季气温平均约20℃,夏季气温平均约27℃,按照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的递减率计算,5000米的高山可能会终年积雪,故④项正确。所以选D。【2题详解】印尼是岛国,交通条件不发达,热带雨林
气候条件,树木更新快。但印尼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纸制品的消费量小,市场需求小。所以选B。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区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3.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A.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C.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D.海拔高,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4.图示区域与尼罗河三角洲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人类活动B.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答案】3.C4.D【解析】【3题详解】图示区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干湿两季;该区域纬度低,气温高
,没有冻土分布;而该区域位于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导致地表积水,形成沼泽。故选C。【4题详解】图示区域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尼罗河三角洲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形成影响不大;而地形地势和海陆位置不是两区域差异的主要
因素。故选D。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C.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6.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B.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C.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D.都有丰富的水源【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三地河口处都是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A对。尼罗河三角洲是地中海气候,不受季风气候的影响,B错。尼罗河的汛期水源主要来自中、上游的热带草
原区,汛期在夏季,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一致,C错。尼罗河三角洲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错。【6题详解】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A错。尼罗河、长江流域是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均较低,B错。主
要农作物都有棉花,C对。尼罗河流经地区沙漠面积广,径流量较小,水资源不足,D错。读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关于图中字母对应气候类型正确的是()①——热带沙漠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地中海气候④——亚热带季
风性湿润气候⑤——温带海洋性气候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③8.下列关于该区域气候带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正确的是()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地区副高控制②大陆轮廓较完整,大陆东西宽、南北窄,扩大了副高的控制面积③大分水岭缩小了东南信风与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
响范围④广大中西部地形平坦,抬升作用不很明显A.①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7.D8.D【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进行判断即可,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②为热带雨林气候;③为地中海气候;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⑤
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此①②③正确,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澳大利亚气候呈环状分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及气压带和风带、及澳大利亚的位置和形态进行判断,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地区副高控制,使得沙漠面积广,①正确;澳大利亚大陆轮廓较完整,大陆东西宽、南北窄,扩大了
副高的控制面积,②正确;东部的大分水岭缩小了东南信风与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范围,③正确;广大中西部地形平坦,抬升作用不很明显,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及成因分析,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点,
其次还要学会利用影响气候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①附近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A.传统工业和乳畜业B.高技术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C.新兴工业和水稻种植业D.分散型工业和密集型农业10.图中
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我国东北)大体相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图中黑阴部分(西南部)气候类型是()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
9.A10.B11.C【解析】【9题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①位于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沿岸,根据课本知识,为美国的传统工业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适合乳畜业的发展,附近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传统工业和乳畜业。故选:A。【1
0题详解】图中①地附近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图中③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棉花区;②④为商品谷物农业,②为春小麦、④为冬小麦,松嫩平原为春小麦,商品谷物农业;图中②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故选B。【11题详解】图中黑阴部分
(西南部)位于美国的西南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少雨,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故选C。【点睛】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
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
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3℃~6℃,7月平均气温22℃~25℃,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材料三:“
云上贵州”,大数据已成为贵州的新名片。贵州省是我国第一个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2018年华为、阿里、腾讯、苹果等公司纷纷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200余个大数据信息产业项目落户贵州。数据中心电能消耗大,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
~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且对其他环境质量有较高要求。贵阳市(26°N,106°E)7月平均气温约为23.7℃,一月平均气温约为4.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市区周边有红枫湖、百花湖、阿
哈水库等大量湿地分布;还有环城林带环绕,森林覆盖率高达46.5%,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贵阳数博会”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已连续中贵阳市成功举办了三届。下图为贵州省地形。(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乌江
的水文特征。(2)分析贵阳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3)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4)阐述贵州省大数据战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答案】(1)径流量较大,径流量季节变化显著;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小;无结冰期。(2)冬季,地形
阻挡冬季风,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小,加上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故冬无严寒;夏季多阴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加上地处云贵高原,夏季气温低,海拔较高(平均海拔1100米),夏季凉爽,故夏无酷暑。(3)①贵州蕴藏有丰富的水能、煤炭等能源资源,水电站多电价低,能为大数据产业提供充足的电力,设备运行
成本低;②贵州地处高原,气候适宜,全年温差较小,能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不需要太多额外制冷、制热,耗能较少;③远离地震高发区,地质条件稳定,信息数据的安全有保障;④传统工业项目少,空气和水源洁净,环境质量好。(4)①对第一产业的意义
:依托大数据发展互联网农业,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②对第二产业的意义:将煤炭、水能资源的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带动制造业的发展。③对第三产业的意义:提高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充分挖掘、宣传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促进旅游业发展;改善贵州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建设。④促进就业,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解析】【分析】本题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乌江径流量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
化显著;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落差大,流速快;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3℃~6℃,无结冰期。(2)从图中可以看出,贵阳位于高原地区,冬季,地形阻挡冬季风,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小,位于26°N附近,纬度较低,冬季气温
较高,故冬无严寒;夏季降水丰富,多阴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加上地处云贵高原,夏季气温低,平均海拔1100米,海拔较高,夏季凉爽,故夏无酷暑。(3)①数据中心电能消耗大,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70%,贵州蕴藏有丰富的水能、煤炭等能源资源,水电站多电价低,能为大
数据产业提供充足的电力,设备运行成本低;②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贵州地处高原,气候适宜,全年温差较小,能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不需要太多额外制冷、制热,耗能较少;③数据中心涉及大量信息数据,需要有安全的保障,贵州远离地震
高发区,地质条件稳定,信息数据的安全有保障;④高技术产业对其他环境质量有较高要求,传统工业项目少,空气和水源洁净,环境质量好。(4)贵州省大数据战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要从三大产业的角度分别说明;①贵州地处西南高原地区,特色农业发达,第一产业可依托大数据发展互联网农业,拓宽
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②对第二产业的意义:贵州能源资源丰富,数据中心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可将煤炭、水能资源的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带动制造业的发展。③对第三产业的意义:大数据产业需要大量相关的服务产业,可提高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借助大数据产业,充分挖掘、宣传贵州独
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提高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产业发展可改善贵州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④大数据产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13.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C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
,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2)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3)简述该地区南部属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工业区,其工业区位优势条件有哪些?【答案】(1)C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
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河流众多,上游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有凌汛现象,浮冰阻塞河道,河水易漫入平原。(2)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位于东北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工业
基础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交通运输发达,对外联系方便。(3)平原地形,地势开阔,农业基础好;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航空港、海港和管道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支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等值线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等,本题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读图,沼泽形成主要从来水量、排水情况,蒸发量,冻土等方面分析。从图中位置可以判断,C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水下泄慢;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
地表水不易散失;地下存在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河流众多,上游河流来水量大,河流由部分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浮冰阻塞河道,河水上涨,河水易漫入平原,地表易积水形成沼泽。(2)图示区为东北平原,
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东北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大规模的生产;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该地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
率高;工业基础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为农业生产提供所需农业机械;交通运输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便于农产品外运,所以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3)地处东北平原,地势开阔,农业基础好,为工业提供农副产品;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铁路
、公路、航空港、海港和管道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可降低运输成本;传统工业基地,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支持,提供了政策保障。(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4.【地理——选修3:旅
游地理】日前,天津旅游再添新特色,以牛为主题的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已正式对外开放,游客不仅能近距离了解“牛文化”,还能亲手挤牛奶。品尝到最新鲜的优质牛奶。据了解,犇牛园是西青区重点农业项目、大寺镇重点休闲旅游农业项目。整个园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饲养区“畜牧园”,一部分为观光区。“牛文化
园”,是集肉、奶牛养殖、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简述犇牛园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答案】有利条件:位于天津,经济发达,客源广;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作用:增加旅游收
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解析】【分析】本题犇牛园为背景,考查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详解】犇牛园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客源市
场、基础设施以及地区接待能力角度分析。从客源角度看,位于天津,经济发达,客源广;从基础设施分析,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从接待能力看,地区接待能力强。对当地的经济作用主要从旅游收入、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等方面分析,可知能增加当地旅游业的收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等。【点睛】一般来说,分析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客源市场、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15.[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汉市医废物日产出量激增(下图),在生态环境部的统一协调下,通过既有
医疗废物处理厂24小时满负荷运转,改造原来危险品垃圾处理厂为医疗废物处理厂,利用周边地市医疗废物处理能力,新建医疗废物处理厂,全国协调可移动处理厂等措施,终于完成了医疗废物的处理。考虑“平时”与“战时”所需,
说明我国加强医疗废物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答案】各地分级建设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及水平,留有适当富余处理能力;建设无害化废弃物集中处理园,设置可转换处理废弃物种类的处理厂,增
强废弃物综合处置能力;做好地区间废弃物处理协同机制,平时加强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废弃物处理厂快速建设能力,以及建设临时废弃物处理厂的能力;国家及各省市储备可移动式处理设施,提升应急能力。【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详解】注意题干中“平时”与“战时”所需,各地分级建设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及水平,留有适当富余处理能力,保证“战时”所需;建设无害化废弃物集中处理园,设置可转换
处理废弃物种类的处理厂,增强废弃物综合处置能力,“战时”可改造原来危险品垃圾处理厂为医疗废物处理厂;做好地区间废弃物处理协同机制,平时加强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利用周边地市医疗废物处理能力,新建医疗废物处理厂,提升废
弃物处理厂快速建设能力,以及建设临时废弃物处理厂的能力;全国协调可移动处理厂,国家及各省市储备可移动式处理设施,提升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