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164.15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f05a34e164d3bcf47246840c745c9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包头四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公元前704年,第17代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大怒说:“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他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这表明当时A
.禅让制渐成风尚B.世袭制开始确立C.分封制遭到破坏D.宗法制消失殆尽【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第17代楚君熊通未经周天子的同意自立为楚武王,这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C正确;当时是世袭制,排除A;“开始”表述错误,排除B;“消失殆尽
”不符合史实,排除D。2.夏商周时期,姓用以区别婚姻,同姓不婚;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灭六国后,姓氏合而为一,皆用以区别婚姻,而以地望区别贵贱。这一变化反映出A.等级结构的改变B.宗法制度的衰弱C.民
族交融的兴盛D.区域差异的消失【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夏商周时期,姓用以区别婚姻,氏用以区别贵贱。秦灭六国后,姓氏都用以区别婚姻,但以地望区别贵贱,这反映了等级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宗法制度衰弱,排除B项;民族交融并非这一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区域差异并未消失,排
除D项。故选A项。3.下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角力”活动。它起源于周代的“讲武”习俗。《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到了战国时期,“角力”由单纯的搏击技巧训练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各国通过演武场面的宏大,两国选手比赛的胜负
来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A.周王注重军事训练,出兵讨伐诸侯B.以车战为主,身体对抗性强C.兼并战争频繁,人们推崇强悍武力D.法家思想已在各国推广实行【答案】C【解析】【详解】到了战国时期,“角力”由西周时期单纯的搏击
技巧训练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在频繁的兼并战争背景下,人们对强悍武力的推崇,故C正确;周王注重军事训练不符合战国时期的要求,故A错误;材料不涉及车战,故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法家思想已在各国推广实行,故
D错误。4.商周社交礼仪有“六挚”之说:“孤执皮帛(鹿皮束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从中可以看出商周时期A.礼物品种多样B.家禽养殖发达C.社交活动频繁D.等级制度明显【答案
】D【解析】【详解】材料“孤执皮帛(鹿皮束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反映礼乐制度对奴隶主贵族的严格等级规定,故D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商周社交礼仪问题,并非礼物种类、家畜养殖和社交活动本身,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王国维先生认为:“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结合所学,下列选项对王国维先生观点解读最
合理的是A.西周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B.西周宗族关系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C.西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D.西周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答案】C【解析】【详解】由“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可知,西周实行的是宗法制,再从“由是
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可知,基于宗法制的基础上才有了分封制,反映了西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制度,而非文化,排除A;B项“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
由“传贤”到“传子”的演化,排除D。6.李山在《中国文化史》一文中写到“古代中国人缺少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家国对于他
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对这一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军功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可知李山认为中国人的这一民族精神与血缘、人伦情感和家族关系有密切关系,结
合所学内容可知应该与注重血缘关系的宗法制有关,故选B;分封制、礼乐制和军工制都是政治制度,和血缘关系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CD。故选B。7.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
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其中商族本属东夷族的一支,不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华夏先民A.鲜明血缘亲疏色彩B.朴素的宗族宗法观念C.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D.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凸显的是共同的民族意识,D正确;材料与血缘亲疏无关,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宗族宗法观念无关,B排除;材料与生活文化交流无关,C排除。故选D。8.《史
记》载:“(鲁)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虽有大臣劝阻,但“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周宣王此举A.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B.破坏了宗法政治体系C.维护了统治集团稳定D.弥补了分封制的缺陷【答案】B【解
析】【详解】根据“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可以看出宣王立少子为太子,这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破坏了宗法政治体系,B项正确;当时没有君主专制,排除A;周宣王此举不利于集团的稳定,排除C;材料与分封无关,排除D。9.西周分封制是我国重要制度。据以下史籍叙述正确的解读是记述
出处“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愿。”《国语·鲁语上》“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的“普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A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C.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D.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愿
”、“普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体现的是分封制下通过严格的行为规范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C正确;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排除;BD与材料无关,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故选C。10.顾炎武在
《日知录·郡县条》中说:“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以为县矣。”材料表明春秋时期的“县”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是由被灭国所设立C.由周天子任命其长官D.是西周分封的国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
固以为县矣。”指春秋时期诸侯国在新征服的地区设立县,以巩固对当地的统治,故选A;“县”是征服国设立的,排除B;“县”的长官由诸侯任命,排除C;诸侯国在新征服的地区设立“县”,不是诸侯国,排除D。1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
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人工取火的发明B.建筑技术的进步C.生产工具的改进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生产
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故选C;ABD都能一定程度上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但都不是主要因素,毕竟生产工具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排除。12.《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
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B.赋税制度重大改革,土地私有出现C.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夜寝早起,父子兄弟
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说明农民不怕辛劳、生产积极性提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春秋时期土地私有的出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带来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说的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未涉及生产力和金
属工具,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不是彻底瓦解,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说明春秋时期随着赋税制度改革,土地私有的出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13.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田
界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不许私自移动”“允许土地买卖”体现了土地私有制得到承认,表
明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排除BC两项;材料强调承认土地私有制,排除D项。故选A项。14.据考古发现,距今(2019年)5300—4000年、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
、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良渚文化A.证明了长江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B.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C.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D.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从材料中“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
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石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可知,当时的良渚先民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故C符合题意;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华文明从夏朝才进入青铜文明,故A不符合题意;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显然不属于中原文化范围,故B不符合
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故D不符合题意。15.二里头文化遗址为人们了解夏代文明的发展程度提供了可能。二里头墓葬中有很多玉器,它们制作工艺相当精美;陶器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为以前所罕见。据此可推知A.夏代的历史从此成为信史B.当时粮
食产量有很大增加C.夏代奴隶制剥削非常残酷D.当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答案】B【解析】【详解】夏代墓葬中陶制酒器的数量空前,说明当时粮食产量增加,有了更多剩余,推动了酿酒业和制陶业的发展,B项正确;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玉器和陶器,不能证明夏代有了文字和信史
,排除A项;陶器、玉器数量大不能说明奴隶制剥削非常残酷,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当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D项排除。16.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
说明当时A.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B.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C.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D.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事例都反映了春
秋中期以后私营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故B项正确。官营手工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无从比较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故ACD项错误。17.2020年受疫情影响,“地摊经济”突然火了起来。据考证,地摊集市早在春秋战国就已兴起,正所谓“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这个时代商业发展的写照,下列情况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是①富足的巨商②繁荣的商业中心③“市井”商业区④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
秋战国时期商业经济繁荣,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有的城市出现被称为“市井”的商业区,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指的是草市,草市出现于南北的朝时期,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包含④的D
项与涵盖不全的AB项。故选C。18.战国时期,土地、财产乃至人格身份都卷入交换过程中去。土地所有权是不稳固的,财富不稳定,政治地位也不稳定,阶级地位也不稳定。人们的地位越不稳定,他们越会依靠才能向上挣扎,图求
富贵。这表明当时A.世袭旧贵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B.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C.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D.重农政策已经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土地、财产乃至人格身份都卷入交换过程中去,人们为了巩固地位,纷纷追求财富,这一现象有利
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社会转型,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袭旧贵族的状况,排除A项;“快速提高”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与重农政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9.西周政府规定市场中禁止贩卖礼器和兵器;贵族买东西需要通过手下的管事和仆役等人去办,自己不能入市。以上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扰乱社会治安B.限制贵族使用私权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D.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卖礼器和兵器”是贵族与统治者所需要的,且贵族不能入市,由管事和仆役购买东西,反映了在古代森严的等级,故C项正确;材料所描述
现象与社会治安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贵族的私权进行阐释,故B项排除;材料中描述的对象是贵族,而不是对关于市场的管理,故D项排除。20.西周将商人集中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春秋战
国时,商人自由经商,四处游走,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这一变化表明A.抑商政策出现上下背离B.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C.追逐利润导致农业衰退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春秋战国时,商人自由经商,四处游走”体现的是春秋战国
时期打破了工商食官的局面,商人活动较为自由,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的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兴起,D排除。故选B。2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
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A.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担当精神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选取春秋战国和明清之际两个社会动荡、历史转型时期,以孔孟追求天下安定、治国道理,顾炎武
、王夫之经世致用、抨击君主专制为典型,意在说明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儒家思想中的“传统道德”(纲常伦理),A项错误;先秦时期孔孟并不主张君主专制,明清之际顾炎武和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B项错误;材料内容与“儒学的启蒙作用”无关,D项错
误。22.战国时期某思想家主张:“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这一主张体现了A.法家的集权思想B.儒家的民本思想C.墨家的非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答案】B【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体现了儒家重视弱势群体的民本思想,故B正确;材料和法家的集权思想、墨家的非攻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无关,故ACD错误。23.“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
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这是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先秦时期某思想学派的评论。司马谈所评论的学派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墨家学派D.法家学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与先秦时期道家学派将
“道”作为世界本原,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相关,B项正确;儒家学派与“以虚无为本”不符,A项错误;“不为物先,不为物后”与重视实际功利的墨家学派不符,C项错误;法家学派反对因循守旧,D项错误。24.历史学家吕思勉说:“先秦诸子中……虽亦有其高远
的哲学,然其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先秦诸子学说对政治的依附B.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的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答案】B【解析】【详解】先秦诸子所想解
决的问题都是人事问题,他们的著作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说明学术文化的发展迎合了社会转型的需要,即反映了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故选B项;先秦时期诸子思想是当时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革,用“依附”的程度不当,故A项错误;C项社会变革的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文
化和政治的关系无关,故排除;D项未表明学术与政治的联系,故排除。故选B。25.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
符合史实的是A.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节葬”、“节用”B.孔子主张“仁”与“礼”,“礼”是其思想的核心C.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以自苦为极”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天行有常”【答
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故选C;墨子主张“节葬”、“节用”,排除A;“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排除B;荀子主张“天行有常”,排除D。26.先秦时期,道家主张圣人
、侯王“抱一”、“得一”,儒家主张王者“定于一”,墨家主张天子“一天下之义”,法家主张君主“作一”,杂家主张王者、天子“执一”。材料表明先秦诸子的主张()A.基本体现了专制思想B.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C.蕴涵着国家统一思
想D.实现政治思想的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抱一”“得一”“定于一”“一天下之义”“作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强调的是国家的统一,体现了先秦时期各家思想主张国家统一的思想,故C选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一”体现在国家的统一,而不是专制思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的“一”体现在国家的统一,而不是实现政治思想的统一,故D选项错误。27.“使民有恒产,使八
口之家有百亩之田,打了粮食可以吃饱,养了家畜可以吃肉,种桑养蚕可以穿衣,还要有学校宣传孝父母、尊长者的道理。”以上阐释的是A.无为而治B.民贵君轻C.仁政主张D.严刑峻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使民有恒产,使八口之家有百亩之田,打了粮食可以吃饱,养了
家畜可以吃肉,种桑养蚕可以穿衣”,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孟子“仁政”的主张,故选C;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严刑峻法,AD不符合题意,排除;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但材料没有涉及“君轻”的信息,排除B。2
8.西周时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即所谓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的“六艺”科目。其中礼、乐是教学的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B.是
培养封建官吏的场所C.体现宗法社会下的等级色彩D.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其中礼、乐是核心”可以判断出是礼乐制度,而西周的礼乐制度正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工具,C项为正确选项;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教育
由官府垄断,A项错误;西周时期的学校以培养贵族成员为目标,B项错误;儒家学派形成于春秋时期,D项错误。故选C。29.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用拼凑式的做法把诸子百家思想综合起来,并不追求一个内在的思想系统
,成为“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这道无不贯通”的“杂家”代表作。这A.反映了学术创新的停滞B.重振了百家争鸣的气象C.体现了政治统一的趋势D.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转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吕氏春秋》成为“杂家”的代表作是因为“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这道无不贯通”,这体现了政治统一的趋势,故选C;材料内容可知“杂家”注重综合各家的优点,反映了一定的学术创新,A错误;材料是融合各家思想,不是百家争鸣的重振,B错误;材料是把百家思想进行综合,体现政治统一
趋势,顺应了社会经济的转型,D错误。30.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创作的散文《敬姜论劳逸》中指出:“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清初教育家颜元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上述思想A.表明了统治阶级对劳动的重视B.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C
.反映了对劳动作用的不同认识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可知,上述思想认为劳动能生善心,使得奸邪之念不起,可见其意识到
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B正确;题干列举人物不能对代表统治阶级,排除A;敬姜和颜元对劳动的作用认识相近,排除C;题干主旨是劳动和人的意识关系,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D。31.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力主学习少数民族的长处,倡导胡
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力主迁都洛阳,全面实行汉化政策。他们共同的目的是A.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B.提升军事实力C.顺应民族交融的潮流D.促进本民族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和孝文帝的汉化改革,都是为了促进本民族的发展,也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征,因此D正确;A只符合孝文帝改革,排除;B只符合赵武灵王改革,排除;C不属于目的,属于改革的原因之一,排除。故选D。32.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
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时间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初领导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或纲领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扶清灭洋民主共和重要活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A.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
存的高潮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个阶段,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
危机,因此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相继掀起救亡图存运动,如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救亡图存,故A项正确;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主要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这与农民阶级的斗争目标是不一
致的,故B项错误;民主自由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故C项错误;从表格看,经历了由反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到求民主(维新变法运动)再由反侵略(义和团运动)到求民主(辛亥革命)的转变,故D项表述错误。33.钱穆指出:“王安石的新法……之招人反对,根本上似乎还含有一个新旧思想的冲突……亦可说是两种态
度之冲突。此两种态度,隐约表现在南北地域的区分上。新党大率多南方人,反对派则大率是北方人。”据此推断A.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政治观念B.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C.变法措施加重了北方人的负担D.变法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倾向【答案】A【解析】【详解】宋代南方经济相对发达,
新党多出自南方,而反对派多出自北方,说明经济的发展程度会影响到政治观念,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变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和加重北方人负担的内容,排除BC项;材料反映的是新法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出身地域,不是变法集团内部出
现分裂,排除D项。故选A。34.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
义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反映康有为认为法国大革命带“杀戮”的严重后果,致使各国纷纷“行立宪之政”,说明康有为主张改革,
因此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属于表象,排除。故选B。35.1895年4月,康有为联络各省在京举人,拟定《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论了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措施。都察院虽拒绝代呈,但上书内容已在社会上广为传抄,上
海某书店还为该上书出版了单行本。这表明,此时A.发展民族经济首要目标B.中体西用成为主流文化趋向C.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扩大D.维新变法主张渐成社会共识【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康有为等拟定的《上清帝第二书》
的内容已在社会上广为传抄,说明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扩大,是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排除B;D项中“社会共识”言过其实,排除。【点睛】二、非选择题36.【历史选考一:历史
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南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变革与转型期,件随着民间争言财利的好讼风尚以及无审级限制诉讼制度所引发的非法越诉、安诉现象对司法秩序的冲击,南宋对原有相关法律进行了改革。新律规定:州县、监司的司法官员必
须在民事案件审结后给争论双方当事人出具包含有案情事实、法律适用和审断理由的法律文书“断由”,以此作为诉讼当事人依次上诉的法定依据。南宋司法官员的民事审判虽然经常会参酌人情,以使判决更加圆润,但人伦情理仅是对法律的补充,而不是颠覆,更不是
所谓的“伦理法”、“父母官诉讼”等传统学说所能涵括。实际上南宋司法官员早已践行了依据证据判决的成文法传统。南宋司法理性化、近世化趋势,对当下的司法改革亦不乏历史启迪与思考。——摘编自张本顺《变革与转型》(1)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法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法制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注重事实和证据;淡化伦理人情;诉讼程序渐趋规范化;带有理性化和近代化色彩。(任答3点即可)(2)影响:有利于维护司法秩序和促进司法公正;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公平公正
化;对近现代司法改革提供借鉴。(任答3点、言之有理亦可即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南宋法制改革的特点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详解】(1)南宋法制改革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州县、监司的司法官员必须在民事案件审结后
给争论双方当事人出具包含有案情事实、法律适用和审断理由的法律文书‘断由’”“以此作为诉讼当事人依次上诉的法定依据”“南宋司法官员的民事审判虽然经常会参酌人情,以使判决更加圆润,但人伦情理仅是对法律的补充”“
南宋司法理性化、近世化趋势”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南宋法制改革的影响,可以根据第一小题概括得出的措施和特点,并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回答。即有利于维护司法秩序和促进司法公正;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公平公正化;对近现代司法改革提供借鉴。37.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梁诚,原名丕旭,字义哀,号震东,广东番禺黄埔村(今广州海珠区)人。其父梁尧阶,经商致富。梁诚自小好学上进,才华出众。1875年9月,12岁的梁诚作为第四批留美幼童进入美国菲力学院读书。187
8年又入麻省安度华学校及安姆赫斯学院就学。回国后,梁诚历任驻美使馆翻译官和三等参赞官、随议《中日通商条约》三等参赞官、驻英使馆头等参赞官、赴德谢罪使团首席参赞官等职务。在1903年至1908年间,梁诚担任晚清驻美利坚合众国公使。他曾为清廷争回部分
庚子赔款,这笔款项支持了逾千名学生赴美留学。其当年所设的游美肄业馆,后改称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故其人被称为清华之父。他还曾出任粤段铁路公司总办,协助张之洞从美国手中争回了粤汉铁路的筑路权。梁诚使
美期间,排华已经成了美国的国策。梁诚“疾首痛心”,一面谴责美国不符合公法、公理的排华政策;一面坚持制订新的有利于中国的华工条约。梁诚在驻美公使任上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摘编自梁碧莹《梁诚:一位让弱国外交闪光的外交家》等(1)根据材料,
概括梁诚出使美国期间所做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梁诚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答案】(1)交涉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支持学生赴美留学;收回粤汉铁路路权;争取华工合法权益(2)出生在广州,父亲经商,较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赴美留学加深了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多年的外交经历
和经验积累提高了梁诚的外交素质;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清政府近代化的尝试为梁诚提供了契机【解析】【详解】(1)根据“他曾为清廷争回部分庚子赔款,这笔款项支持了逾千名学生赴美留学。”得出交涉美国
退还庚子赔款,支持学生赴美留学;根据“他还曾出任粤段铁路公司总办,协助张之洞从美国手中争回了粤汉铁路的筑路权”得出收回粤汉铁路路权;根据“一面谴责美国不符合公法、公理的排华政策;一面坚持制订新的有利于中国的华工条约”得出争
取争取华工合法权益。(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从他的出生环境、留学经历、外交经历、爱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等方面进行作答。即出生在广州,父亲经商,较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赴美留学加深了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多年的办外交经历和经验积累提高了梁诚的外交素质;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清政府近代化的尝
试为梁诚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