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学教案》3.1.1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第1课时含答案【高考】.doc,共(4)页,202.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d44a2451c289d963d46a6cb17e634c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第1课时)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开放周专题:以问题串推进课堂探究教学一.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必修1及必修4中的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内容。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思
想,对观察——猜想——举反例推翻猜想、运用单位圆、用向量解决三角问题、运用诱导公式有一定的基础,但综合使用能力有限。本章章头图提供了三角变换的实际背景,用联系的观点阐述了三角变换与代数变换之间的关系,三角变换的实质、以及变换的基本方法。本课时的中心任务
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和讨论交流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通过简单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及其功能,并为建立其他和(差)角公式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两角
差公式的简单应用。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应用已学的知识和方法探索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情感和价值目标:在“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新知的乐趣,激发学生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激情。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
与应用。难点:公式探索过程的组织和适当引导。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讲练结合法。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程序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问题引出课题回顾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出问题1:如何求cos15°的值。教师:回顾旧知,引入课题。学生:自
主发言。由特殊角差距为15°引出本节课题。用问题直接引出课题更直接自然。(二)围绕问题,问题2:设α,β为两个任意角,猜想cos(α-β)=?由特殊角验证。我们设想cos(α-β)的值与α,β的三角函数值有一定关系。【探究活动】教师:针对2个具体实例,给予适时引导,组织学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大胆发
言,探求公式的可能结果,并学会对结果的-2-探究公式1.观察下表cos()−的值与、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提出你的猜想:猜想:()sinsincoscoscos+=−生讨论交流。学生:分小组互动交
流,合作学习。正确性进行验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两个特殊情形,猜想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会用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看问题。(三)证明公式几何方法证明:问题4:如图,设α,β为锐角,且α>β,角α的终边
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1,∠P1OP=β,那么cos(α-β)表示哪条线段长?问题5:如何用线段分别表示sinβ和cosβ?问题6:cosαcosβ=OAcosα,它表示哪条线段长?sinαsinβ=PAsinα,它表示哪条线段长?问题7:利用OM=OB+BM=OB+CP可得什么
结论?得到结论: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即α,β为锐角,且α>β时,公式成立。推广到任意角等式成立过程比较繁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课下再仔细研究。向量方法证明:观察等式的结构特征得到一些启发,我们注意到cosαcosβ+si
nαsinβ与向量数量积公式2121yyxxba+=形式相近,可以考虑用向量方法证明。教师: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公式证明当中,注重引导的渐进性和层次性。学生:互动交流,合作学习,自主动脑动手。学生:结合图形,明确向量表示。用向量引导学生用
对比、联系、化归的观点去分析、处理问题。突出公式建立过程的探索性。在两角差余弦公式的建立过程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让学生经历用-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作单位圆O,以Ox,为始边作角,,他们的终边与单位圆O的交点分别为A
,B设,的夹角为与向量OBOA请你分别用向量的模长定义和坐标定义求OBOA,你有什么发现?(1)写坐标:如图,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则向量;,==OBOA(2)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求OBOA
=;(3)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表示求OBOA=;(4)的数量关系:,与确定由图1、图2可知:;(5)结论:。数量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得到结果。向量知识解出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工具的简洁明了,降低思考难度。(四)观察归纳,深入理解(板书)两角差的余弦公式:cos(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问题8:公式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称为差角的余弦公式,记作C−,该公式有什么特点?如何记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简记作()−C.公式左边是,两角差的余弦,右边是,两角余弦的
积加上,两角正弦的积;左边是减号,右边是加号。注:1.公式中两边的符号正好相反(左负右正);2.式子右边同名三角函数相乘再加减,且余弦在前正弦在后;教师:归纳总结,加深认识。加深理解,突出重点。(五)-4-典例分析,
培养能力1.利用差角余弦公式求15cos。例1.0000cos50cos20sin50sin20+;的值三象限角,求是第:已知例)cos(,135cos),,2(,54sin2−−==学生板练.cos),,2(,54)3cos(1的值求:已知
变式=−.cos,135)cos(),,2(,54sin3的值是第三象限角,求:已知例−=−=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得到三角变换的一般认识。逐渐明确三角恒等变换中不仅包括式子的结构形式变换,还包括式子中的角的变换,以及不同三角函数间的
变换。(六)互动回顾,总结反思小结: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及其特点;2.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解决简单的求值问题(注意①式子中角的变换;②由角的范围,确定三角函数值符号.)。引导学生小结重要知识和思想方法,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
用。(七)布置作业完成课本P137A组2、3、4、5;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八)板书设计3.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公式投影区域学生练习例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