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共(21)页,50.13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bd081d2f69404e4e154a91d000938b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充市白塔中学2021—2022学年(下)高2021届半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者:林珊审题者:邓春梅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公元353
年,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写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在古代,只有极少数高雅、旷达、睿智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但是,今天每一个沉浸于元宇宙中的人都能体验到这种境界。千百年来
,人们所能想到的视听之极如今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普泛地为人们所感知。这一切何以可能?直接的原因是技术进步,背后则是对所谓人性的极度满足。近代以来,人们总体倾向于将人理解为理性的存在物,而非理性主义的反拨和人们对现代化的反思,使得人们更多地将原始
的、感性的欲望理解为人性。结果,对所谓人性的满足、迎合成为技术创新的标尺,一切工具合理性似乎都指向和服务于人性。无论多么复杂、先进的技术装置,迟早都会出现“傻瓜”型的“人性化”操作;一切抽象系统的构造,最终都
以感性满足的方式显现出来。元宇宙就是如此。它是包括区块链、5G、人工智能、3D、VR/AR/XR、脑机接口等目前人类最尖端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基于一个人人都喜欢沉浸式感性满足的人性假设,为各种复杂的、常人无法洞悉奥妙的数字构造穿上感性或曰人性的
外衣。但是,现代技术的进步能够满足人性,却未必能够带来人性的解放,事实正在走向反面。借用尼采的说法,人们面临的问题恰恰是所谓的“人性的,太人性的”问题。第一,虚拟世界依靠“游目骋怀”方式满足人性的感性欲望,不仅很大程度封存人们对原初现实的体验,也日渐封存了人类扩展真实的“星辰
大海”的外延性的愿望,使人们日益“宅”“卷”在虚拟的意向性世界中。这也正是《三体》作者刘慈欣反对发展“元宇宙”的重要原因。第二,人们获得沉浸式的感性体验,自以为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其实恰好相反,资本与工具理性的结盟不仅“长君之恶
”,而且“逢君之恶”(《孟子·告子下》)。大数据、算法比我们自己更能监测和理解自己的感觉。我们为之惊叹的“人性化”不过是算法的结果。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说,人性的满足不过是一种“投喂”;从更高层面来说,人性的满足仅仅是一种单向度的牵引与控制,是一种温柔的绑架,让
人欲罢不能甚至浑然不觉地成瘾、沉湎。第三,在感受力被数据化和技术加强的情况下,人自身的现实感受力、表达力反而在下降,反智和愚钝化的现实已经表现得十分清晰。赫拉利所谓“退化的人类滥用进化的计算机”“可能只
会增强人类的‘自然愚蠢’”等判断,与马克思的警示如出一辙:“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元宇宙的出现将把这种状况推向极致,其中最值得我们沉思的悖论就是:人的愚钝化恰
恰是所谓人性化追求的必然结果!(摘编自沈湘平《元宇宙:人类存在状况的最新征候》)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绘的“极视听之娱”的境界。B.元宇宙的出现是人类科
学技术创新的成果,也是技术迎合人原始、感性欲望的表现。C.刘慈欣反对发展“元宇宙”的重要原因是虚拟世界降低了人的现实感受力和表达力。D.虚拟世界能帮助人们获得沉浸式的感性体验,说明人们已经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充满思辨色彩,指出元宇宙是技术“人性化”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存在“太人性”的弊端。B.文章引用尼采、赫拉利、马克思等人的说法,意在为相应的观点提供事实论据,增强说服力。C.文章对元宇宙解放人性的局限性的剖析,是以作者对元宇宙这一新生事物
的深入认识为前提的。D.文章论述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先由古文引出话题,再分析原因,然后分点阐释、深入探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资本与工具性的结盟,通过大数据、算法能更好的理解消费者的感受,
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B.人们将原始的、感性的欲望理解为人性,对所谓人性的满足、迎合成为技术创新的标尺。C.数字化技术本身所蕴含的人文意蕴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又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状况面临新的悖论。D.与原初现实相比,虚拟世界能给人以更丰富、细腻的感性体验,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现实的感受力。【1~
3题答案】【答案】1.B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今天每一个人都能……”错误,范围扩大,原文为“每一个沉浸于元宇宙中的人”。C.“重要原因是虚拟世界降低了人的现实
感受力和表达力”错,原文是“虚拟世界依靠‘游目骋怀’方式满足人性的感性欲望,不仅很大程度封存人们对原初现实的体验,也日渐封存了人类扩展真实的‘星辰大海’的外延性的愿望,使人们日益‘宅’‘卷’在虚拟的意向性世界中。这也正是《三体》作者刘慈欣反对发展‘
元宇宙’的重要原因”。D.“说明人们已经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错,曲解文意,原文为“人们获得沉浸式的感性体验,自以为驾驭和支配了工具理性,其实恰好相反”。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提
供事实论据”错,文章引用尼采、赫拉利、马克思等人的说法应为提供道理论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能更好的理解消费者的感受,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错误,第五段明确说明“资本与工具理性的结盟不仅‘长君之恶’,而且‘逢君之恶’
(《孟子•告子下》)。大数据、算法比我们自己更能监测和理解自己的感觉。我们为之惊叹的‘人性化’不过是算法的结果”,所谓的“人性化”是“算法的结果”,并非事实如此。B.“人们将……”错误,以偏概全,第二段说的是“使得人们更多地将……”。D.“……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现实的感受力”错误,最
后一段明确说明“在感受力被数据化和技术加强的情况下,人自身的现实感受力、表达力反而在下降”。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现代,应该如何看待儒学?这里涉及情感认同和理性分析之间的关系。对于传
统儒学,一方面,应该有必要的情感认同,对儒学要有充分的敬意和尊重;另一方面,需要有理性分析的态度,对儒学可能具有的理论限度,予以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如果仅仅强调理性的分析,缺乏情感认同,则儒学容易被视为认知的对象,其价值内涵难
以得到充分肯定;相反,如果单纯注重情感认同而忽视理性分析,则可能走向传统的卫道的立场,对儒学的限度曲意回护。总之,既要避免对儒学缺乏情感认同而走向简单否定,又要避免单一的卫道意识。今天发展儒学,需要立足现实,注重时代的变迁。从时代的历史变迁看,人类社会
已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文明之间的冲突、国际关系的争端所给出的中国回应。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儒学可以提供多重思想资源。如儒家从二程到王阳明,都肯定“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万物一体”涉及两个方面,即人和物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从“万物一体”的观念出发,便应当尊重自然,避免对自然过度掠夺,由此走向人与物的统一。同样,基于以上观念,应当注重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建立和谐的社会共同体。孟子提出“仁民爱物”,已概要地阐明了以上二重关系:“仁民”也就是以仁道的原则
对待他人,“爱物”则要求进一步将这一原则引入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领域。这种观念对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更形而上的层面看,儒家所具有的对天下的情怀,蕴含着意义的关切。心学提出“意之所在
便是物”,体现了对人作为主体与物理世界如何联系的独特理解:对人来说,世界所具有的意义,离不开人自身对世界的观照和作用,其中内含意义的关切。这种关切对于理解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能够提供具体而
深厚的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人机合一”的形态开始逐渐显露,在可见的未来,这方面无疑将有进一步的发展。基于一定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人机合一”中的“人”,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已经不同了,是人工化的“人”,从“人禽之辨”
到“人机之辨”,涉及如何理解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有助于延续推进儒家关于“何为人”的讨论。这一事实表明,时代的演进既对进一步发展儒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又提供了思考这些问题的具体前提。关注儒学的现代发展,不能忽略以上历史背景。(摘编自杨国荣《推动儒学创新发展》)材料二:儒家思想能对
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思想资源。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万物与吾一体”。将自然与人提到同等高度,不视自然为人类予取予求之物,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这种自然,这种思想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儒家传统
的“仁爱”思想,也并不只是对同类的仁爱,这个概念能够推及整个自然界。对整个自然抱有仁爱之心,不破坏环境,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可以从思想上根本性地断绝生态破坏的源头,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儒学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主流政治思想,它所内蕴的精神力量将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并使之更适合当代中国
,为中国未来的道路指明方向。“仁政”思想是孟子将孔子“仁”的思想从道德层面上扩展到整个社会政治生活当中所得出的。礼,原本是用于维护封建社会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当今社会可以引申为秩序,一个社会在秩序的约束下会发展得更
好。为政以德,则可以对依法治国进行补充,将法律所疏忽、不便约束的地方以道德约束起来,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民本思想从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儒家的继承和发展使它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它倡导以人为本,重视百姓、民众,在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现代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当今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形成。传统儒家民本思想包括了民贵君轻、民为邦本、民水君舟三个层面。当今社会下,这三个层面应当解释为注重以人为本,解释为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这种对儒家传统思想的重新定义对我国往后的政治建设有重
要意义。儒家思想着重于对道德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不可取的地方,也有可取的地方。将儒家道德价值进行甄别,提倡改造后的家道德价值,有助于快速重建社会道德体系。也有助于改善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空虚的状况,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儒家“义利观”首先肯定了人皆有物质需求,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
驱使,是合理的;同时也提出人的物质生活并不等于人的全部生活,人的社会生活除了根本上的经济性外,还有道德性。道德与利益并重,但也要做到以道德约束利益,崇尚道德,因此儒学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所产生的道德问题有良好的约束作用。总而
言之,儒学思想的复兴是时代所需,也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立足于中国社会实践需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源泉。(摘编自张翥《浅析当代儒学思想的复兴及时代意义》)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万物一体”涉及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孟子则另辟蹊径,提出了“仁民爱物”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B.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机合一”的形态开始显露并进一步发展。C.心学的观点体现了世界所具有的意义与人自身对世界的观照和作
用有关;意义的关切有助于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D.儒家“万物与吾一体”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自然与人提到同等高度,不视自然为人类予取予求之物。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人类社会已发生的多
方面变化,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儒学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资源。B.儒家传统的“仁爱”思想能够推及整个自然界,对整个自然界抱有仁爱之心,可以从根本上断绝生态破坏的源头。C.原本用于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礼一直以来就是秩序,社会的发展需要秩序。D.儒家的继承和
发展让民本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中心。6.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6题答案】【答案】4.C5.A6.①采用“分—总”的论证结构:先逐层论述儒家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往后的政治
建设、对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再总结说明儒学思想的复兴是时代所需,也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②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等思想观念进行论述,使文章更具有文学性。【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孟子
则另辟蹊径”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原文“基于以上观念,应当注重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建立和谐的社会共同体。孟子提出‘仁民爱物’,已概要地阐明了以上二重关系”,可见孟子“仁民爱物”思想与“万物一体”还是有关系的。B.“‘人机合一’……并进一步发展”混淆时态,将未然当作已然。材料一第四段原文
表述是“在可见的未来,这方面无疑将有进一步的发展”。D.“‘万物与吾一体’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错,材料二第一段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可见选项偷换概念。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
分析材料的能力。B.“可以从根本上断绝生态破坏的源头”错。材料二第一段表述是“可以从思想上根本性地断绝生态破坏的源头”。C.“礼一直以来就是秩序”曲解文意,材料二第二段原文表述是“礼……在当今社会可以引申为秩序”。D.“
民本思想成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中心”无中生有,材料二第二段原文表述是”有利于当今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形成”。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及论证方法的能力。对于材料二的论证特点,首先从论证结构上进行分析。材料共四段,第一段首先提出“儒家思想能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思
想资源”,通过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和“仁爱”思想的分析,论述了儒家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接着,文章在第二段提出“儒学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主流政治思想,它所内蕴的精神力量将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并使之更适合
当代中国,为中国未来的道路指明方向”。通过分析儒家“仁政”思想、“礼”的观念与当今我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联系起来,指出儒家思想对我国往后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第三段作者指出“儒家思想着重于对道德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不可
取的地方,也有可取的地方”,通过分析儒家思想在道德上的优缺点,提倡改造后的儒家道德价值。指出儒家思想对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第四段则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指出“总而言之,儒学思想的复兴是时代所需,也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全文采用“分—总”结构,层次分明,论证有力。
其次在论证方法上,材料二运用引用论证方法,使文章的论证既有力又充满文学性。如第一段中“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万物与吾一体’”,这样引用儒家的核心观念,来论证“这种自然,这种思想能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观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
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脚印①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②你该还记得那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经过的路再走一遍。
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远不灭。纵然桥已坍了,船已沉了,路已翻修上柏油,河岸已变成水坝,一旦鬼魂重到,他的脚印自会一个一个浮上来。③想想看,有朝一日,我们要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
同当年捡拾坚果;花市灯如昼,长街万头攒动,我们去分开密密的人腿捡起脚印,一如我们当年拾起挤掉的鞋子。想想那个湖!有一天,我们得砸破镜面,撕裂天光云影,到水底去收拾脚印,一如当年采集鹅卵石。在那个供人歌舞跳跃的广场上,你的脚印并不完整
,大半只有脚尖或只有脚跟。在你家门外、窗外、后院的墙外,你的灯影所及,你家梧桐的阴影所及,我的脚印是一层铺上一层,春夏秋冬千层万层,一旦全部涌出,恐怕高过你家的房顶。④有时候,我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激动;有时候,我也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怀疑。我固然不必担心我的一肩一背能
负载多少脚印,一如无须追问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可是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怎样调和呢?末日大限将到的时候,牛头马面不是拿着令牌和锁链在旁等候出窍的灵魂吗?以后是审判,是刑罚,他哪有时间去捡脚印?以后是喝孟婆汤,是投胎转世,他哪有能力去捡脚印?鬼魂
怎能如此潇洒、如此淡泊、如此个人主义?好,古圣先贤创设神话,今圣后贤修正神话,我们只有拆开那个森严的故事结构,容纳新的传奇。⑤我想,拾脚印的情节恐怕很复杂,超出众所周知。像我,如果可能,我要连你的脚印一并
收拾妥当。如果捡脚印只是一个人最末一次余兴,或有许多人自动放弃;如果事属必要,或将出现一种行业,一家代捡脚印的公司。至于我,我要捡回来的不只是脚印。那些歌,在我们唱歌的地方,四处都有抛掷的音符,歌声冻在原处,等我去吹一口气,再响起来。那些泪,在我流过泪的地方,热泪化为铁浆,
倒流如腔,凝成铁心钢肠,旧地重临,钢铁还原成浆还原成泪,老泪如陈年旧酿。人散落,泪散落,歌声散落,脚印散落,我一一仔细收拾,如同向夜光杯中仔细斟满葡萄美酒。⑥也许,重要的事情应该在生前办理,死后太无凭,太渺茫难期。也许捡脚印的故事只是提醒游子在垂暮之年做一次回顾式的旅行,镜花水月,回首都有真在。若
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⑦人老了,能再年轻一次吗?似乎不能,所有的方士都试验过,失败了。但是我想有个秘方可以再试,就是这名为捡脚印的旅行。这种旅行和当年逆向,可以在程序上倒过来实施,所以年光也仿佛倒流。以我而论,我若站在江头、江尾想当年
名士过江成鲫,我觉得我20岁。我若坐在水穷处、云起时看虹,看上帝在秦岭为中国人立的约,看虹怎样照着皇宫的颜色给山化妆,我15岁。如果我赤足站在当初看蚂蚁打架、看鸡上树的地方让泥地由脚心到头顶感动我,我只有6岁。⑧当然,这只是感觉,并非事实。事实在海关人员的眼中,在护照上。事实是访旧半
为鬼,笑问客从何处来。但是人有时追求感觉,忘记事实,感觉误我,衣带渐宽终不悔。我感觉我是一个字,被批判家删掉,被修辞学家又放回去。我觉得紧身马甲扯成碎片,舒服,也冷。我觉得香肠切到最后一刀,希望是一盘好菜。我有脚印留下吗?我怎么觉得少年十五二十时腾云驾雾,
从未脚踏实地?古人说,读书要有被一棒打昏的感觉,我觉得“还乡”也是。40岁万籁无声,忽然满耳都是还乡、还乡、还乡——你还记得吗?乡间父老讲故事,说是两个旅行的人住在旅店里,认识了,闲谈中互相夸耀自己的家乡有高楼。一个说,我们的家乡有座高楼,楼顶上有个麻雀窝,窝里有几
个麻雀蛋。有一天,不知怎么,窝破了,这些蛋在半空中孵化,新生的麻雀就翅膀硬了,可以飞了。所以那些麻雀一个也没摔死,都贴地飞,然后一飞冲天。你想那座楼有多高。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你已经遗忘了太多的东西,忘了故事,忘了歌,忘了许多人名地
名。怎么可能呢?那些故事,那些歌,那些人名地名,应该与我们的灵魂同在,与我们的人格同在。你究竟是怎样使用你的记忆呢?⑨……那旅客说:你想我家乡的楼有多高。另一个旅客笑一笑,不愠不火:我们家乡也有一座高楼,有一次,有个小女孩从楼顶上掉下来了,到了地面上
,她已长成一个老太太。我们这座楼比你们那一座,怎么样?⑩当年悠然神往,一心想奔过去看那样的高楼,千山万水不辞远。现在呢,我想高楼不在远方,它就是故乡。我一旦回到故乡,会恍然觉得当年从楼顶跳下来,落地变成了老翁。真快,真简单,真
干净!种种成长的痛苦,萎缩的痛苦,种种期许,种种幻灭,生命中那些长跑、长考、长年煎熬、长夜痛哭,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发生,“昨日今我一瞬间”,时间不容庸人自扰。这不是大解脱、大轻松、这是大割、大舍、大离、大弃,也是大结束、大开始。
我想躺在地上打个滚儿恐怕也不能够,空气会把我浮起来。(取材于王鼎钧《一方阳光》中同名散文)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以“像感冒一样的温柔”这种新奇的比喻方式描摹了作者的乡愁“浪漫而略近颓废”的状态——身心感觉不适
但也并不那么强烈。B.第⑥段“也许捡脚印的故事只是提醒游子在垂暮之年做一次回顾式的旅行”与“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等句,巧妙地将捡脚印同思乡的情绪联系起来。C.第⑧段中“愿你还记得这个故
事”至段尾是对于人们一系列忘本行为的反思并批评,第⑨段的内容是那个乡间父老讲的故事的后半部分。二者应调换,使上下文衔接更加顺畅。D.第⑩段说“这是大割、大舍、大离、大弃,也是大结束、大开始”,“这”指一
旦回到故乡的特殊状态和感受,“结束”的是背负诸多苦难的昨日之我,“开始”的是离弃所有苦难的今日之我。8.文题为“脚印”,为什么后面重点讲述关于“高楼”的故事?请联系全文内容回答。9.作者说“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浪漫”和“颓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7~9题答案】【答案】7.C8
.(1)从内容上看,“高楼的故事”和前面“捡脚印”的故事一样,都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从结构、主题上看,“高楼的故事”是捡脚印的传说的递进,与捡脚印的传说相连,为捡脚印旅行指明了目的地——故乡
,最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9.(1)乡愁是令人心醉的美好回忆,作者借助“捡脚印”的浪漫的传说来表现乡愁,因此作者说他的乡愁是“浪漫”的。(2)“颓废”的原因之一是对浪漫传说的怀疑,它并不能真正慰藉乡思;“颓废”原因之二是故乡的“高楼”离自己非常遥远
,可望不可即;“颓废”原因之三是人生短促得竟然无迹可寻,连回忆都不真切了。【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二者应调换,使上下文衔接更加顺畅”错。从表面上看,将二者调换似乎文脉更清晰。但
从行文效果看,那样会使得第10段中“落地变成了老翁”的想象显得突兀,而依其所引发的所有感慨也会显得生硬。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从内容上看,高楼的故事写的是旅客互
相夸耀自己家乡,“40岁万籁无声,忽然满耳都是还乡、还乡、还乡——你还记得吗?乡间父老讲故事,说是两个旅行的人住在旅店里,认识了,闲谈中互相夸耀自己的家乡有高楼。一个说……”“……那旅客说:你想我家乡的楼有多高。另一个
旅客笑一笑,不愠不火:我们家乡也有一座高楼……”,可见“高楼的故事”和前面“捡脚印”的故事一样,都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结构、主题上看,前面“捡脚印”的故事“只是提醒游子在垂暮之年做一次回顾式的旅行,镜花水月,回首都有真在。若把平生行程再走
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而“高楼的故事”是捡脚印的传说的递进,与捡脚印的传说相连,为捡脚印旅行指明了目的地——故乡,最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乡愁是令人心醉的美好回忆,作者借助“捡脚印”的浪漫的传说来表现乡愁,因
此作者说他的乡愁是“浪漫”的。文章开头就讲述了“捡脚印”的传说,“想想看,有朝一日,我们要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坚果;花市灯如昼,长街万头攒动,我们去分开密密的人腿捡起脚印……我的脚印是一层铺上一层,春夏秋冬千层万层,一旦全部涌出
,恐怕高过你家的房顶”,作者一想起那个“拾脚印”的故事,就激动不已,青春、往事,纷至沓来。当年的小树林,当年的花市长街,当年的湖水,当年的天光云影,当年的鹅卵石,当年的青春舞曲,脚印一个,半个,脚尖,脚跟,门前窗外,细细拾掇。春夏秋冬,千层万层的脚印
满载着幸福,涌向追忆者的心间。如果脚印可以重拾,那绝对是最浪漫的旅行。“至于我,我要捡回来的不只是脚印。那些歌……旧地重临,钢铁还原成浆还原成泪,老泪如陈年旧酿”,作者思绪纷飞,为拾脚印增添了更丰富的情节,如果可以重拾,我们要
拾的又何止是脚印?那些飘飞的歌,那些散落的泪,那些细碎生活的点点滴滴,何以都在时光的熏染中酿成了琼浆玉液?是人心,是一颗离家万里的赤诚之心。这样动人的故事,如何不叫人心醉神往。然而,“激动”之余又感“疑惑”,这样传说虽可慰藉漂泊的心灵,但总是惶惑,就
如看到美景又担心瞬间消逝而生遗憾。因而“浪漫”之余的“颓废”之感悄然而生。“颓废”的原因之一是怀疑,怀疑传说的真实性,怀疑传说的可行性。这一点作者说得很清楚:“可是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怎样调和呢?末日大限将到的时候……鬼魂怎能如此潇洒、如此淡泊、如此个人主义?”这一怀疑,便使“捡脚
印”的浪漫之旅变成了海市蜃楼,不可过多期许了。“颓废”更深层的缘由是那个关乎“高楼”的故事。其实这不是关于“楼有多高”的戏谑之语,小时候的我们对“高楼”悠然神往,经历了千山万水的奔波后,蓦然回首,发觉故乡才是伫立在心中的永恒的“高楼”,那是心灵的港湾,精神
的皈依。当愈行愈远的游子发觉那是座可望不可及的丰碑时,“颓废”之感油然而生。“颓废”的缘由不仅限于此。作者进而想到离乡到回家,就如从高楼坠落的过程一样,当时的小娃娃从楼顶跳下来,落地已成白发老翁。作者不由得感叹“真快,真简单,真干净!种种
成长的痛苦……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发生,时间不容庸人自扰”。“颓废”的是人生短促,“颓废”的是短促得竟然无迹可寻。作者不禁自省“我有脚印留下吗?我怎么觉得少年十五二十时腾云驾雾,从未脚踏实地?”哪怕是传说,哪怕是做梦,哪怕是妄想,都可以让人心灵
获得暂时的慰藉。但是可悲的是,作者突然意识到生命仓促得连回忆都不真切了。关于“还乡”的梦想只留下“被一棍子打昏”的感受。这是何等的悲哀,作者文的末说“我想躺在地上打个滚儿恐怕也不能够,空气会把我浮起来”。二、古代诗文阅
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
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
:“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
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
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
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托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节选自《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有删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因言子
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B.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C.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
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D.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適嗣
指正妻所生的长子,此处实指王位的继承人。適,通“嫡”,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B.在等级分明的中国古代社会,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C.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如虎符、符节。玉符
,指玉制的一种凭证。D.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头至于地而不叩,可作平辈之间的拜礼,也可作请罪之辞,还可用于重大事情的请求。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不韦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他以商人的敏锐触觉发现了子楚身上隐含的巨大利益,并由此拉
开了以重金对子楚进行政治投资的序幕。B.子楚一开始并不太相信吕不韦,直到吕不韦道出“自己的门庭要等待子楚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的一席话,子楚才感觉到吕不韦不简单,并与之深入交谈。C.吕不韦非常明了当时秦国的形势,所以能够为子楚正确分析所处形势,并指明
前进方向,使子楚叹服并承诺将来共享政治利益。D.吕不韦做事非常讲究策略,为了帮助子楚接近华阳夫人,他就先接近华阳夫人的姐姐,还将自己购买的奇物玩好都送给了她。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
不得意。(2)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10~13题答案】【答案】10C11.D12.D13.(1)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2)取用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永
不枯竭,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趁此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子楚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
姐姐劝说华阳夫人。“子楚贤智”是主谓短语作“言”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的“以……为”是固定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头至于地而不叩”错,顿首,行
礼时,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言文相关内容的能力。D.“他就先接近华阳夫人的姐姐,还将自己购买的奇物玩好都送给了她”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可见吕不韦将自己购买的奇物玩好都送给了华阳夫人,而非
“华阳夫人的姐姐”。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庶孽孙”,庶出的孙子;“质”,人质;“饶”,富足;“居处困”,生活困窘。(2)“禁”,禁止;“竭”,枯竭;“藏”,宝藏;“适”
,享有、享用、享受。参考译文: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金的家产。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太子去世了。到了昭王四十二年,秦王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
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就把她立为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
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屯积待价而沽。”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
大你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吧,竟然还说什么光大我的门庭呢!”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里明白吕不韦说的意思,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
,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太受秦王宠爱,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假如秦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呢?”吕不韦
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她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
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趁此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子楚把夫人看成天一般
,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听了认为说的对,就趁太子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
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菩萨蛮①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注】①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流寓越中的作品。②沉水:即沉水香,一种有名的香料。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是说,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刚脱掉棉袄,换上夹层的春衫,“我”的心情很好。B.三、四句接着写昼寝后情形。“觉微
寒”仍扣早春,鬓上梅花妆已经乱了。闲闲叙写,笔致闲适恬静,境界极美。C.下阕说故乡之愁时刻也忘不了,除非喝醉。意绪沉痛,笔致非常沉重,与上阕委婉的风格截然不同。D.全词上阕写早春之喜,下阕写思乡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感人,构思巧妙。15.末尾两句历来为人推崇,
请简要赏析。【14~15题答案】【答案】14.C15.这两句具体描写前一句中的“醉”字。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经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词人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这就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强烈的思
乡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C.“笔致非常沉重”错,下阕与上阕轻灵的风格相似。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形象、语言和情感的能力。末尾两句是“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意思是香炉是我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沉水香的烟雾已经散了,而“我”的酒
气却还未全消。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字,句调圆转轻灵,词意却极沉痛。
词人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三)16名篇名句默写(6分)16.默写。(1)《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雀东南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告别时依依不舍、忧愁伤
感的样子。【16题答案】【答案】①.肉食者鄙②.未能远谋③.寄蜉蝣于天地④.渺沧海之一粟⑤.举手长劳劳⑥.二情同依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鄙、蜉蝣、渺、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下面小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人_____。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农耕社会安排农业生
产、协调农事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然而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______的时代,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
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保护二十四节气?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尽管带有地域色彩,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______。二十四节气蕴
含的思想精神,是_______的农耕文化的命脉之所在,对其物质载体的保护应当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既可以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也有助于提高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这样的双向互动,会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火炬更加
明亮。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耳熟能详如日中天始终如一不绝如缕B.耳熟能详方兴未艾一以贯之源远流长C.妇孺皆知方兴未艾始终如一源远流长D.妇孺皆知如日中天一以贯之不绝如缕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既可以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也有助于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B.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既可以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也有助于
提高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C.保护二十四节气,既可以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也有助于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D.保护二十四节气,既可以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也有助于提高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
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央行行长易刚称,货币政策要守护好百姓钱袋子,不要让他们的票子变“毛”了。B.眼前的景象不禁令人想起杜甫的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
国内摇身一变被摔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这种现象的蔓延是发人深思的。D.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的【17~19题答案】【答案】17.B18.C19.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组,耳
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地复述出来。妇孺皆知:指众所周知。此处是说节气歌能说出来,所以应选“耳熟能详”。第二组,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此处说的是“现代农业”,
强调正在发展,所以应选“方兴未艾”。第三组,始终如一: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一以贯之: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此处是说民族精神的传承,所以应选“一以贯之”。第四组,不绝如缕:比喻事情极其危急。源远流长:常比喻历史悠久
,根底深厚。此处说的是“农耕文化”,所以应选“源远流长”。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文划线句有三处语病:一是,“通过……让……”介词掩盖主语,可以将“通过”去掉;二是,
“壮大和培育”语序不当,应改为“培育和壮大”;三是,“提高……沟通交流”搭配不当,应把“提高”改为“加强”。完全修改正确选项只有C。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脱钩”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A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引号表示引用;C.引号表示
讽刺反语;D.引号表示突出强调。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热爱运动的你,懂得怎么喝水吗?漫画家高木直子在绘本中多次提及“我最期待跑完后能畅饮啤酒”。不少人会觉得在运动产生的各种“爽”之中,①。这种感受
并不意外,因为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会消耗大量的糖分和水分,每个毛孔“嗷嗷待水”,缺啥补啥,喝水本身就会带来一种被满足的“爽感”。除了补充人体因为运动丢失掉的水分外,②。首先,水可以调节人体温度,平衡肌肉剧烈收缩后所产生的大量热量。
而且,水还可以将营养物质和废弃物输入、输出细胞,“能载也能覆”,促进新陈代谢。不过,我们在运动后饮水时,③:冰水灌溉和一次性牛饮。运动后如何科学饮水?了解误区后需要牢记两个原则:一是水温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冰,最好在20到22摄氏度之间;二是运动前1小时可补充不超过500m
l的水让身体逐步适应,运动过程中可每15分钟补充150ml左右的水,运动结束后再适度补充500ml左右的水。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梳理第三自然
段的主要内容,概括相关语句,完成关于“运动后科学饮水”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8个字。【20~21题答案】【答案】20.①喝水是最爽的;②喝水还可以起两个作用;③要避免两大误区。21.①水温要适中;②分时段补水;③抓住三个时间节点。【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
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不少人会觉得在运动产生的各种‘爽”之中”可知,所填语句应是运动后让人感觉“爽”的事;根据后文“这种感受……喝水本身就会带来一种被满足的‘爽感’”可知,这种让人“爽”的事是“喝水”,因此可填“喝水是最爽的”。第二空,根据前文
“除了补充人体因为运动丢失掉的水分外”,可知该空内容应该填喝水的作用;根据后文“首先,水可以调节人体温度,平衡肌肉剧烈收缩后所产生的大量热量。而且,水还可以将营养物质和废弃物输入、输出细胞,‘能载也能覆’,促进新陈代谢”可知,这是喝水的另外两个作用,因此可填“喝水还可以起两个作用”。第三空,根
据后文“冰水灌溉和一次性牛饮”是两种不当的喝水方式,因此可填“要避免两大误区”。【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思维导图的特点是从左到右为概括和分述的关系。“水温最好在20~22摄氏度之间”可概括为“水温要适中”;根据原文“运动前1小时”“运动中”“运动结束后”可知
,饮水要在运动的三个不同阶段进行,因此第二空可概括为“分时段补水”;而“运动前1小时”“运动中”“运动结束后”是提醒运动者喝水时要注意三个运动的不同节点,因此第三空可概括为“抓住三个时间节点”。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未知意味着谜团、理想、渴望、诱惑、美丽、危险……这些促使人们去进行一场冒险似的探索,只有当未知的事情真的发生,我们才会完全明了什么是“生命的奇迹”。人生正因为没有定数,变化无常,才妙不可言。读完
这段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2题答案】【答案】例文:探索未知,未来可期无论是历史还是人生,无不处处充满
未知,而这些未知带给我们的东西,谁也无法想象,有时候甚至让人感到迷茫或者恐惧,但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总是进步的。我始终坚信一点,只要奋力拼搏,未知的未来便值得期待。未知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纵观历史,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
索未知事物的过程。正因为未知,就使得人类有了探索的欲望,然后人类就根据心中所想,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可以使人类的进程向前迈出一大步。正是因为人类对天空的探索,就有了中国古代万户飞向月球的壮举,万户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探索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人类终于具备了飞向宇宙,翱翔苍
穹的能力。未知培养了人们求索和发现的能力与勇气。对于未知事物,人类总是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人类就有了破解难题的信念和决心,就有了勇攀科学高峰的志向,女科学家屠呦呦就是在寻找疟疾药物中发现了青蒿素这种特
效药,从而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为人类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像屠呦呦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努力拼搏,不畏惧任何困难,全身心的投入事业,解决一个个的难题。他们或许也有过对未知的恐惧,但更多的是决心和勇气,从而获得推动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同学们,未知并不可怕。有作家说:人
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坏。所以我们对未来应该抱着乐观的态度,淡然对待当下的困难。只要努力拼搏,一切困难都会主动低头。同学们,未知,不仅仅是挑战,更是机遇。在生活中,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努力拼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排除各种阻碍,
要有足够的胆识和才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创造精彩的人生。即使最后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但我们曾经努力过,获得过阶段性的成果,有过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这或许就是探索未知回馈给我们的最好礼物。未知,代表着我们尚未认知的世界,尚待探索的未来,代表着社会和人生难以预测的未来。未来或许辉煌,或许迷
茫,但只要我们有勇气,有信心,有决心面对未来,那么未来一定会充满阳光。奋力拼搏,未来可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未知,代表着我们尚不清楚的事物,代表着未知的世界,尚待创造的未来;代表着人类社会和人生充满未知和不可预测的未来。从材料整
体而言,“未知”是迷人的,未知的世界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而我们,对待未知的世界,应当是积极而勇敢的。因此,对待“未知”,可从如下角度展望思考:从人类对宇宙世界的探索层面看,我们要有求索和发现的能力和勇气,破解难题的信念和决心,要有勇攀科学高峰眼界与志向;从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秘来看,我们要懂
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走出社会发展中遇见的困境,勇于开拓创新,建设美好家园的胆识和才能;从人们对待社会、家庭和生活层面看,我们要敢于直面人生,要有不畏艰苦、战胜困难的思想准备,要有勇于创造新生活的襟怀和抱负。立意:1.
正视未知,勇于探索。2.别让“未知”阻碍“求知”。3.直面未知,勇于探索。4.未知可期,前行不息。5.探索未知求真知。6.脚踏实地,勇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