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docx,共(25)页,1.10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803b26c52988beccb53024e4fdba8a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达里诺尔湖面积约189km2,湖水pH约为9.6,该湖区现为温带季风气候,寒署变化剧烈,其年
平均降水量约400mm,年平均气温-2-2℃.植被以草地为主。下图为达里诺尔湖等水深线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达里诺尔湖区域气候近期正在由暖湿向冷干转变,湖水位下降3m时湖岸线变化最小的是()A.亮子河河口B.
耗来河河口C.贡格尔河河口D.沙里河河口2.随着近期湖泊面积的萎缩,该区域变化可信的是()A.流域面积会增加B.湖水盐度会增加C.入湖堆积物增多D.生物多样性增加3.研究达里诺尔湖沉积物显示水生植物的相对含量(平均值为56.72
%)高于陆生植物(平均值为27.67%),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该地平均气温较低,结冰期长阻碍陆源物质进入②不同种类水生生物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强③该地寒暑变化剧烈,陆生植被稀疏,生物量较少④气候具有过渡性特点,风力作用将主要陆源物质带离
该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A2.B3.A【解析】【1题详解】审图信息可知,当湖水位持续下降3m时,由当前3米等深线与湖岸线距离可知,亮子河河口湖岸变化最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
详解】区域气候正在由暖湿向冷干转变,径流总体减少,堆积物总体减少;气温下降,降水减少,湖泊面积萎缩,就近期来看生物多样性可能会下降;湖泊面积的萎缩不影响湖泊的流域面积(由分水岭决定)。故A、C、D错误。根据湖水pH约为9.6可知该湖为咸水湖
,随着湖泊面积萎缩,湖水减少,盐度会增加,B正确。故选B。【3题详解】该地年平均气温-2-2℃,气温低结冰期长,阻碍陆源生物的生产和输入,①正确。水生生物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强,会导致水生生物来源丰富,②正确。该地处于半湿润与半干旱气候的
过渡地带,年平均降水量约400mm,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生物量较大,风力作用带离的物质较少,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每年的十月份,黄河三门峡大坝上游会进入蓄水期,黄河两岸的库区滩涂地将重新回归黄河,黄河水面将再次变宽。在黄河两岸种豆的农民将在这个时候抢准时机,
把黄豆收获到家,否则黄豆将会被黄河水淹没,导致农民颗粒无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在三门峡大坝上游的滩涂地能种植黄豆的原因是黄豆()A.单位面积产量高B.市场需求量大C.生长期与泄洪期一致D.销售价格高5.三门峡大坝
上游滩涂地吸引两岸居民种植黄豆的主要优势是()A.地形平坦B.临近水源C.土壤肥沃D.库区滩涂面积广阔,且属于未利用荒地【答案】4.C5.D【解析】【4题详解】从文字材料“进入蓄水期”“滩涂地将重新回归黄河”可以判断,当地农民是
利用水库水位下降的时段种植黄豆,根据水库汛期前泄洪腾出库容的规律特点,可以判断库区滩涂地的农业种植主要在7-10月份进行,则所选择的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必须与该时段一致,C对。题干中要求的是滩涂能种植黄豆的原因,而单位面积产量、市场需求
和销售价格高低都是种植黄豆自身的优势,和滩涂能否种植的条件无关,排除ABD。故选C。【5题详解】三门峡大坝上游滩涂地吸引两岸居民种植黄豆的主要优势是三门峡大坝上游平坦沃土较少,水位下降时的滩涂地是荒地且面积大,土地资源可以利用用来种植,D对。地形因素、灌溉水源和土壤肥沃因素是这块滩涂土地资源的优势
,但不是主要优势,而决定吸引两岸居民种植主要是该荒地土地资源是否存在,这是主要吸引种植优势的根本原因。排除ABC,故选D。长江干流在不同的河段名称各异,上游的金沙江属于山河相间的横断山区,起于玉树,止于宜宾,流经青藏、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因江水中沙土含“金”而得名。金沙江畔的巧家县,早期经历过喜马
拉雅地质运动,位于云贵低纬高原,地处地势相对平缓且开敞宽阔的“U”型河谷,所产“沙金”在金沙江中多且闻名。这里年均气温21.0℃,年均降水量822.7毫米,多年蒸发量达2529.3毫米,日照率65%~80%。上世纪80、90年代,金价上涨,非法淘金船猛增,曾使河
流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以下不属于金沙江畔巧家县“沙金”丰富的原因是()A.地处西南地区断裂带位置B.强烈的溯源侵蚀使矿石不断冲击、沉淀C.比降相对较小的河谷地形,水流缓慢D.蒸发量大、日照强的气
候条件使矿石易风化、崩裂7.非法淘金船增多给河流及河岸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①鱼类减产②水质下降③航道破坏④堤岸崩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据图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属于金沙江流域某些地区泥石流多发原因之一的是()①山高坡陡,河谷地形②全年雨季长③
植被矮小④地形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6.B7.D8.B【解析】【6题详解】沙金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或是在火山带,或是在构造岩浆活化带。巧家县受早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后期受到断裂等影响形成的金矿带,即
西南地区断裂带的位置(小江断裂带中),故A正确。巧家为开敞的“U”型河谷,地势相对平缓,河谷宽阔,使河流的流速逐渐减慢,为泥沙和黄金的沉积提供了条件,风化后的金矿石受水流冲击,随泥沙滚入江中,在巧家县相对独特的地形中,便逐渐沉淀了下来,故C正确。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降水较多,雨热同期,冬春较干凉。年均气温21.0℃,年平均降雨量822.7毫米,多年蒸发量达2529.3毫米,境内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日照时数2134.2时,日照率65%—80%。在巧家县雨季降水量较多、蒸发量大、日
照强等因素的气候条件下,使得出露地表的金矿石易受到风化、侵蚀,矿石崩裂、沙金搬运,故D正确。溯源侵蚀在河流源头和河口地段最为明显,巧家所处的河流段,溯源侵蚀较弱,因地处地势相对平缓开敞宽阔的“U”型河谷,下切侵蚀也在减弱,泥沙沉积增强,含金的矿石主要是在巧家县
以上的河段被不断的冲击和搬运来到这里不断堆积,故B不正确,但符合题意。本题选B。【7题详解】大量采砂使得枯水期金沙江水位降低,河流面积缩小,鱼类生存空间减小。挖沙淘金影响鱼类洄游通道和生存场所。大量非法淘金
船的油污排放,使河水污染浑浊,水、沙、油混杂,水质下降,水生生物减少,鱼类饵料减少,使得渔业产量下降,水产品品质下降。沙石的随意堆放,改变水流方向,航道破坏。河道采沙,造成河床下切,使河堤失去保护,导致河水对两岸
的土地侵蚀加剧,排水不畅,影响行洪,威胁堤坝,造成堤岸崩塌(比起金山银山,青山绿水才是永远的生财之道),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8题详解】在我国,泥石流形成的一般条件是: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山高坡陡谷深);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地形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覆盖
差);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夏季多暴雨或冰川融水汇集)。金沙江流域,山高坡陡,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雨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破坏严重,所以①④正确,而植被矮小不是覆盖率低,
不是全年多降水,是夏季多暴雨,所以②③错,故选B。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下面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完成下面小题。9.X地可能是()A.柴达木盆地B.漠河附近地区C.台湾西部平原D.江汉平原
10.Y类型代号应为()A.134B.421C.143D.222【答案】9.B10.A【解析】【9题详解】X热量资源最少,光照资源比较少,水资源相对比较多,比较四个选项,最可能的是漠河附近地区,选择B。【10题详解】塔里木盆地水分条件最差,热量资源较好,光照
条件最好,Y类型代号应为134,选择A。读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11.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A.珠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地区12.7、8月份该区域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①江淮地区伏旱②华北地
区春旱③江淮地区梅雨④华北地区夏涝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1.B12.C【解析】【11题详解】该区域地下水丰富,地表水贫乏,说明降水较少,地表径流较少,可能是我国华北平原。B正确。故选B。【12题详解】该区域调水主要从南方
长江流域调入,7、8月份长江流域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降水少;7、8月份,华北地区降水较多。C正确。故选C。溜索是一种特殊的传统渡江工具,被称之为“空中渡口”。地处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为我国历史上溜索分布密集区之一。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近年来当地溜索逐渐消失,但
专家提议该区域保留部分溜索,助推区域脱贫致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横断山区溜索分布密集区的河段特征是A.江阔水深B.沙洲众多C.山高谷深D.河道弯曲14.导致近年来该区域溜索大量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桥梁替代B.年久失修C.生态移
民D.河流改道15.专家提议该区域保留部分溜索的原因是溜索A.运输速度较快B.客货运输量较大C.受天气影响小D.文化旅游价值高【答案】13.C14.A15.D【解析】【13题详解】横断山区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地势阶梯处,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起伏大,北高南低;多高山
、峡谷(山高谷深),流水侵蚀地貌发育;多雪山冰川发布。读图得知对应区域山高谷深,C对。江阔水深是河流下游河段特征,A错;沙洲众多是河流入海口特征,B错;河道弯曲在很多河段都有出现,是河流两侧受到的侵蚀不一样导致的,不是横断山区溜索分布密集
区的典型河段特征,河流源头也有存在,D错。故本题选择C。【14题详解】受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在我国西部偏远山区和民族地区山高谷深的地方,溜索在一定历史时期成为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由于“溜索改桥”替代工程项目的大力开展,替代了原有的溜索过河方式,
A对。消失的原因主要是桥梁替代而并非是原有溜索的年久失修,B错;原有地区的群众并非大面积生态移民,C错;近年来,河流也并没有改道,D错。故本题选择A。【15题详解】溜索运输时期,货是通过系在铁索上的大筐运送过河,运输方式落后,速度慢,运量少,AB错;溜索条
件简陋,事故时有发生,受天气条件影响大,C错;但是溜索因为是特殊的地方文化景观,对于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作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开发,D对。故本题选择D。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之后,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部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白皮书。20多年来,与世界比较,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16.1996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的时代背景是A.中国已经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B.中国已经解决了贫困问题C.中国出现了粮食危机D.正面回应“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17.2018年中国粮食产
量比1996年增产30%以上。中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①耕地面积大量增加②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④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
增,与此同时,粮食进口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我国粮食进口数量增加的原因是①耕地面积减少②人口数量增多③生活水平提高④谷物不能自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6.D17.D1
8.B【解析】【16题详解】本题适合用排除法,1996年,中国的粮食安全和贫困问题都没有解决,因此选项A、B错误。当时中国人均粮食大于世界平均水平,没出现过粮食危机。所以A、B、C选项不正确,故答案选
D。【17题详解】粮食总产量,主要取决于种植面积和单产。1996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等快速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因此耕地面积不可能大量增加,①错。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病虫害,增产增收,②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
营,提高总产量,③对。农业科技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④对。故答案选D。【18题详解】中国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产,但进口却不断增加,因此粮食进口数量增加原因,不在中国粮食产量上,而是在消费量上,①错。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消费粮食总量就不断增加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②、③对。谷物能自给,④错误。故答案选B。读图,完成问题。19.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区是我国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B.②区
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等C.①、②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D.①、②两地区均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20.关于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正确的是()a.①区土层薄,②区土地盐碱化严
重b.①区水资源不足,②区春旱严重c.①区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是施加适量的熟石灰d.②区应加强水利建设,综合治理旱涝灾害A.acB.bdC.adD.bc21.有关该地区生态环境或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区突出的
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②区水土流失严重C.①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D.②区在纬度较低的区域应大力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答案】19.C20.B21.C【解析】【19题详解】图示为我国北方地区,①是黄土高原,不是我国油
料作物和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②是华北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小麦、棉花、花生等,缺水严重,不种水稻,是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两地都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选C。【20题详解】①是黄土高原,土层深厚,水土流失严重,当地发展农业限制性因素
是水资源短缺;当地土壤不是酸性,不能施加熟石灰;②是华北平原,春旱、风沙、夏涝、盐碱化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可防治水旱灾害。选B。【21题详解】①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应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②区旱涝、盐碱严重
,应修建水利工程,改造低产田。选C。读下图,回答问题。22.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
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23.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国B.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C.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D.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答案】22.C23.B【解析】考查
经纬网定位和世界政区分布概况。【22题详解】根据图中各地的经纬度可判断,①位于南美洲,②位于大洋洲,③位于亚洲,④位于欧洲。故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C,AB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读图结合经纬网可知,图示①位于巴西;②位于澳大利亚;③位于印度;④位于德国。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
是B,ACD错误。故选B。在深圳的张先生与王先生要开车到S小区洽谈业务。下面两图分别是张先生和王先生的车载导航屏幕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如果张先生的导航屏幕为7英寸(1英寸约等于2.54厘米)
,王先生的导航屏幕为5英寸,且屏幕截图对应的实际面积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时,张先生的导航屏幕上显示位置的光标箭头移动速度快B.张先生的导航屏幕比例尺小,王先生的导航屏幕比例尺大C.两个导航屏幕上显示位置的光标箭头移动速度相同时,张先生的车速快D.两个导航屏幕上显示
位置的光标箭头移动速度相同时,两车行驶速度相同25.张先生的车载导航屏幕上的N代表正北方向,根据两图信息,可以知道王先生的行驶方向是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北向西南【答案】24.A25.C【解析】【24题
详解】因为两屏幕截图实际范围相同,但张先生的屏幕较大,图上距离较大,比例尺较大,两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时,张先生的导航屏幕上显示位置的光标箭头移动速度快,故A正确,B错误。两个导航屏幕上显示位置的光标箭头
移动速度相同时,张先生的车移动的实际距离较小,速度慢;故C、D错误。【25题详解】张先生的车载导航屏幕上的N代表正北方向,则107国道是西北—东南方向,王先生沿107国道行驶,且与之平行的宝民一路在左侧,所以王先生的行驶方向是C项,自西北向东南。读我国某海域年均溶解氧等值线图,回答下题
。26.该海域水体年均溶解氧的分布规律是:()A.溶解氧数值与距离陆地的远近成反比B.离人类活动中心越近,溶解氧数值越低C.溶解氧最低值区与海水养殖业发展区的分布相一致D.溶解氧最低值区与海水温度低值区的分布相一致27.造
成该海域溶解氧数值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④城市生活废水排放②海水养殖业的过度发展③运输油轮的大量泄漏④工业废水排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26.B27.B【解析】【26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溶解氧的数值距陆地越近,数值越小,B正确;与距离
陆地的远近成负相关、不是反比;图中没有海水养殖业和海水温度信息,无法判断与海水养殖业和海水温度的分布是否一致。【27题详解】从图中可读出离人类活动中心越近,溶解氧数值越低,形成原因是城市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B正确。读
图甲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单位:m)和图乙、图丙地形剖面图(单位:m),MN和PQ为两条剖面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8.据图判断()A.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MN的剖面图B.C在图甲中剖面线PQ上C.B和D即图甲中的O点D.站在C点看不到A点29.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
水位达海拔250米时,图甲范围内将出现A.一个岛B.两个岛C.三个岛D.无岛30.图甲中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A.250米B.300米C.349米D.350米【答案】28.C29.B30.C【解析】【28题详解
】读图可知,MN和PQ为两条剖面线,交点处是一个鞍部,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PQ的剖面图,故A项错误;C在图甲中剖面线MN上,故B项错误;B是PQ连线的最高点,D是MN连线山顶南部的最低点,所以B和D是图甲中的O点,即鞍部,故C项正确;C点是山顶,站在C点可以看到A点,故D项错误。【29题
详解】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250米时,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析,只有两个小山顶海拔大于250米,还露出水面,形成小岛,故B项正确。【30题详解】海拔是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
高度是任意两点间的垂直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顶最大海拔约350-400米,最低处海拔约50-100米,所以高差范围是250-350米,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349米,故C项正确。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左图为飞檐景观
,下右图示意飞檐光照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B.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32.某建筑设计师在浙江采用了“飞檐”的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从排泄雨水的角度,与北京相
比,应做的调整是()①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②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③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④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3.东北地区的飞檐长度都较短,能
够更好地()A.排泄雨水B.遮阳纳凉C.美观协调D.减少积雪【答案】31.B32.A33.D【解析】【31题详解】和普通屋檐相比,飞檐上翘对夏季正午阳光影响小,有利于冬季正午太阳光进入室内,明显扩大了冬季采光的面积,B正确,ACD错误,故选B。【32题详解】注意本题要从排
泄雨水的角度,那首先就得了解两地降水的特征——浙江降水大大于北京,因而需要建筑上更便于排水。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有利于加快水流速度,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有利于减少水流阻碍;两者均有利于排泄雨水,①②
正确。故选A。【33题详解】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为减少积雪量,缩短飞檐的长度,D正确,对ABC影响不大,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建筑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根据地方的气候特征来进行解答即可。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上生
物、构造及其活动情况。下图为某地质勘探队员绘制的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据图完成下列问题。34.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的地质时期是()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C.新生代后期D.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35.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A.甲处岩石没有生物化石,为变质岩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C.丙处岩石由岩浆上升冷凝而形成D.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答案】34.D3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和地壳的物质循环。完成第1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中的材料,再结合图中的岩层就
容易解决了。第2题要掌握岩石的特点,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因。【34题详解】图中断层切断了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但未切断含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于这两个岩层之间,即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35题详解】甲处岩层侵入沉积岩层中,为
侵入型岩浆岩;乙下面的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表面有侵蚀的痕迹,说明在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丙岩层形成于侵入岩周围,属于变质岩;丁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属于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左图为大陆东岸某河段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EF处河谷剖面
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6.下列关于河流整体流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37.下列关于EF所处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河段位于南半球B.地质构造上属于断层C.
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D.该河段河流以下蚀为主【答案】36.D37.C【解析】【36题详解】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河流发育在谷地,等高线凸高为谷,根据方向标确定南高北低,所以河流整体自南向北流,D正确。故选D。【37题详解】该河段F河床坡度较大,说明河流
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位于北半球,A错误。图中岩层向上弯曲,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B错误,C正确。该河段河流河床沉积物丰富,并且两侧河床坡度不同,所以是以沉积和侧蚀为主,D错误。故选C。在珠穆朗玛峰北侧,海拔5300~7000米的区域主
要被冰雪覆盖,日出后的冰雪表面气温仍然低于山谷中同高度的大气温度,因而该区域山谷处几乎昼夜盛行下山风,这种因冰川分布而形成的下山风又被称作冰川风。下图为冰川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8.珠穆朗玛峰北侧山谷几乎昼夜盛行冰川风的原因是()A.冰面气温较低B.盛行风的推动
C.山谷地形封闭D.山坡气温较高39.下列变化能导致冰川风风速增大的是()A.昼夜温差变小B.地形起伏变小C.山坡坡度增大D.植被覆盖率降低40.冰川风最强盛时当地时间为()A.0时B.6时C.12时D.14时【答案】
38.A39.C40.D【解析】【38题详解】冰川风为下山风即山风,其是沿着山坡下行的。山坡处因有冰面覆盖,气温低、气压较高,山谷中气温高、气压低,因此气流沿着山坡上的冰面,由山坡向山谷中流动形成冰川风,故A对,D错。该地位于珠穆朗玛峰北侧山谷,难以受盛行风的影响,B错。山谷地
形封闭,如果没有山坡的冰层,形成的应该是山风和谷风,而不是昼夜盛行冰川风,C错。故选A。【39题详解】山坡坡度增大有利于下山风下行,增大风速,C正确;地形起伏变小会导致冰川风风速减小;冰川风的形成主要与山坡和山谷的温差有关,与昼夜温差关系不大;冰川风盛行地区,植被覆盖率本就较低,其变化对冰川风影响
不大,ABD错误。故选C。【40题详解】冰川风的形成主要与山坡和山谷中的温差有关,当地时间14时山谷中的气温最高,此时与山坡温差达一天中最大值,所以此时冰川风最强盛,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
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41.下列四幅气压分布图中(气压单位:百帕),箭头分别表示:a水平气压梯度力;b风向;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其中正确反映南半球状况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图示均为近地面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
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风向向左偏并与等压线斜交,据此选C。二、综合题(共3道大题,共40分)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要求。聚丙烯(PP)常以石油、天然气或原煤为原料,经提炼、裂解成基本原料(如乙烯)后,再经聚合反应形成的结晶性高聚树脂。我国油
制聚丙烯工艺较成熟。以煤替代石油生产高端聚丙烯技术也日渐成熟,逐步适应我国能源“富煤、贫油、少气”的现状。聚丙烯用途广泛,医用口罩生产最核心的材料熔喷布的主要原料就是聚丙烯,我国强大的聚丙烯产能为战疫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下图为20
17年我国聚丙烯贸易流向示意图。(1)据表说明我国近年聚丙烯工艺发展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合理性。(2)指出我国西北地区聚丙烯生产与消费的数量关系并分析其成因。(3)分析“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聚丙烯消费区的区位优势
。(4)说明战“疫”期间,我国口罩产能快速提升的社会经济原因。【答案】(1)结构变化及合理性:①聚丙烯(PP)工艺原料多元化趋势明显,有利于多元能源资源优势互补;②炼油化工占比位居首位(>50%),有利于发挥油气工艺成熟的优势;③煤制工艺占比升幅大(+9.56%),有利于发挥我
国煤多、油气少的优势;④进口比重下降,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化工全产业链形成。(任答3点)(2)数量关系:生产量大于消费量。成因:①西北地区煤炭、油气资源丰富,聚丙烯生产原料廉价;②西部地区工业城市少,人口稀少,消费能力不足;③国家大力支持西部产能与东部无缝对接;④
延长能源资源加工链条,促进资源增值。(任答3点)(3)区位优势:①该区是我国人口、城市密集,消费高度发达地区;②该区聚丙烯行业技术水平高,产业链集聚性强;③聚丙烯粒料加工性能好,其制成品质量优良;④该区海陆运输便利,路网密集,商贸服务水平高。(任答3点)(
4)原因:①口罩产业链完整、强大,上游聚丙烯产能巨大;②国家重视民生,出台政策大力支持防疫产品生产;③市场需求、奢求量大,刺激企业扩大口罩产能;④西方国家口罩生产成本高,缺少口罩制造企业。(任答3点)【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情况。
【详解】(1)由表可知,我国目前聚丙烯原料工艺类型有炼油化工、煤化烯烃、纯甲醇、丙烷PDH、外采丙烯,工业原料多元化,有利于能源资源优势互补;根据表中数据,炼油化工占比为56.41%,居第一位,有利于发挥油气工艺成熟的优势;煤化烯烃2018年底为20.41%,未来5年增长至
29.97%,有利于发挥我国煤多油气少的资源优势;外采丙烯2018年底为0.9%,未来5年下降至0.52%,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化工产业链形成。(2)由“2017年我国聚丙烯贸易流向示意图”可知,我国西北地区聚丙烯生产量大于消费量。结合所学知识,西北地区煤炭、石油和天
然气资源丰富,生产聚丙烯原料丰富;西北地区工业和城市较少,人口稀少,因此消费能力不足;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聚丙烯的生产能延长能源资源加工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3)长江三角洲地区人
口较多,城市密集,聚丙烯的消费量较大;长三角地区经济水平较高,科技力量较强,产业链完善,生产聚丙烯的技术水平较高,产品质量优良;长江三角洲地处沿海,海陆交通便利,商贸便利,有利于货物运输。(4)由材料可知,我国油制聚丙烯工艺较成熟,有强大的聚丙乙烯生产能力。另外国家重视民生,对防疫产品的生产国家
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战“疫”期间,市场对口罩的需求量较大,能刺激口罩产能的快速提升;西方国家口罩的生产成本较高,缺少口罩制造企业,致使我国口罩出口量加大,刺激口罩产能提升。【点睛】解答该题首先通过材料和图示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该题难度一般。43.读“我
国东部沿海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①至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_。(2)图中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__地,空气做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运动,近地面形成__________气压,高空形成__________气压(填“高”或“低”)。(3)图中AB与高空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4)仅从热力因素考虑,白天时,若图中构成一个“海陆风环流”,则此时吹__________,若图中构成
一个“山谷风环流”,则此时吹__________。(5)如果A是海洋,B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之间吹_________方向的风。【答案】(1).②(2).③(3
).A(4).上升(5).低(6).高(7).顺(8).海风(9).谷风(10).夜晚(11).东南【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详解】(1)根据图中等压面可知,①④⑤气压相等;②处海拔较①低,气压较①高;③处海拔较④高,气压较④低,因此气压大小排序为②>①=④=⑤>③,
故而气压最高的为②,最低的为③。(2)由小题(1)可知,图中同海拔的②③两地,②为高压,③为低压,说明②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导致该地空气密度增大,③处空气受冷下沉导致该地空气密度减少。因此A地受热,空
气做上升运动,相对于同一海拔高度而言,A地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3)图中A地空气上升,B地空气下沉,近地面空气由B地流向A地,高空由A地高空流向B地高空,因此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4)白天,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
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白天,山坡升温较快,盛行上升气流,山谷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风由山谷吹向山坡,为谷风。(5)A地空气受热上升,B地空气下沉,A为海洋,B为陆地。由于夜间陆地降温快,相对于海洋气温
较低,陆地空气下沉,海洋空气上升,因此表示夜晚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近地面空气由B吹向A,由于B在A的东方,该地位于北半球,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向右偏转为东南风。【点睛】等压面中判断气压大小方法如下:等压线图(
如上图)中判断气压大小方法:(1)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原因在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如图,PA>PC,PB>PD。(2)水平方向上: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如图,PC>PD,PB>PA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44.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①②所在的是___________(填晨或昏)线,此时①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
___点。该日②地的昼长约___________小时。(2)此日汕头(约23°26´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若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则地球上极夜范围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3)图示时刻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时区范围是_________
__。在赤道上,此时属于夜晚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答案】(1).晨(2).6(3).6(4).86°34´(5).由70°S向南极点缩小(6).西四区至东十二区(7).30°E向西至150°W【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地方时、正确太阳高度角的就是那、昼夜长短的变化
和日期变更线等。【详解】(1)根据经度,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的数值,越来越大,因此①②所在的是晨线。①地位于赤道上,因为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因此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就是6点,此时①地的地方时是6点。此时120°E应该是正午12点,而②地和120°E相差45°,也就是差3个小时,因
此可知,②地的日出时间是上午9点,那么昼长就是6h。(2)读图可知,此日70°S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据此可知此日太阳直射点在2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此日汕头(约23°26´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6°34´
。若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则地球上极夜范围的变化情况是由70°S向南极点缩小。(3)全球共有两条日期变更线,一条是0时所在的经线,另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经线。此时北京时间是正午12时,那么从西四区(0时)至东十二区(180°)都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此时赤道上18点日落,经度为15
0°W;日出时间是6点,其经度为30°E,因此在赤道上,此时属于夜晚的经度范围是30°E向西至150°W。【点睛】全球共有两条日期变更线,一条是0时所在的经线,另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