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2.540 MB
  • 2024-12-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24)页,2.540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64f4ddabf06c55fbbbe8fa051f7c1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①《九章算术》②《齐民要术》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4.全身麻醉手术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中国原始社会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出现的

现象不包括()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私有制度产生C.成员共享劳动成果D.社会贫富分化3.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是在A.唐B.宋C.元D.明4.鲁迅曾称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C.记载了从春秋战国到汉武

帝时期的历史D.作者是东汉的班固5.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的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给其子弟和臣属。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井田制A.是宗法制度的基础B.构建了森严的等级秩序C.允许土地自由买

卖D.属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6.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为《秦朝形势图》,它可以用来学习秦朝的()①社会风俗②疆域四至③周边民族关系④地方行政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下列哪一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为有

用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8.商代,我国流行贝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铸造金属货币,铸币广泛流行。从贝币到铸币的演变反映出古代中国()A.政治制度日趋完备B.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C.城市规模逐渐扩大D.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9.有学者认为:虽然秦始皇焚民间藏书,坑孟派儒生

,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强调以吏为师;但是皇宫中仍藏有大量诸子图书,朝廷上也有博士官和儒生或传经或议论政事。由此可知A.儒学仍是秦朝的主流思想B.秦始皇采用多种措施维护统治C.秦朝走上了“内儒外法”之道D.秦始

皇对儒学态度发生了转变10.“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扇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造成北魏时期洛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孝文帝改革的推动B.民族交融的发展C.均田令的推动D.王安石变

法的影响11.“武王(姬发)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A.先代贵族B.功臣C.王族D.少数民族首领12.《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说:“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

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了秦朝A.实行严密的文书制度B.全面推行了郡县制度C.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D.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13.春秋时,燕国势力进入辽河流域,东北地区的东胡族与华夏族的交往愈趋密切;齐国成为东方大国,汇东夷等族于其中;战国时,韩、赵、魏三国

则与今山西、河北、河南地域范围内的白狄、赤狄等民族相交融。这可以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加强B.民族交融的趋势得到加强C.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逐渐形成D.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减弱14.隋文帝后期,仆射(尚书省长官)专掌朝政。文帝末年出敕日:“仆射,国之宰辅,不可躬亲

细务,但三五日一度向省,评论大事。”这反映出当时A.中央政务负担减轻B.仆射职权缩小C.相权受到一定打击D.君臣关系和谐15.下图为某一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据图判断,这一“时期”是()A.西汉B.西晋C

.隋朝D.唐朝16.汉武帝时期,改革地方监察制度,实行刺史出巡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工作方式由常驻式改为流动式,刺史要严格遵循“六条问事”,其中第一条针对豪强恶霸,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太守。这一做法的主要目

的是A.增强官员责任意识B.强化对地方有效控制C.削弱诸侯王的实力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17.晚清官员梁章钜说,“以富强论,福建不能胜于江南、浙江、广东也……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马(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倘若外番

并援英夷之例,亦于滨海各省请分设马(码)头,则又将惟命是听乎?”梁章钜的愤愤不平的现象发生在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B.甲午战争之后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之后D.鸦片战争之后18.商代官吏大多是以王室为中心的贵族,他们有的是“旧邦"的首领,而更多的是王

室近亲建立的新宗,这些新旧贵族,有的受封在外地建成侯伯之国,有的在王室担任各级官职。这说明商代A.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B.建立完备的中央官僚体系C.已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D.利用宗法关系来维护统治19.明楼万历(1573-1620年)时期的吏部尚书张瀚曾说,其先祖在成化(1465-14

87年)末年以白银一锭购买纺织机床一张,后增加到二十余张,最后富至数万金,规模扩大数十倍,张瀚先祖能够大规模经营,说明明朝中后期A.纺织独城出现新的生产关系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商人通过科举提高社会地位D.官商勾结社会矛盾尖锐20.春秋战国时期质子制度成为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中国

最早的交质活动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史称周郑交质。质子制度反映了A.旧有统治秩序受到了挑战B.诸侯争端有效解决C.周王室与诸侯国地位平等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政府从永乐年间

开始,直至明末,多次进行改土归流活动。云、贵、川等靠近内地的地区基本实现了同内地一样的管理方法,天启、崇祯年间,改土归流仍在进行,但明朝势力已经衰微,清顺治时,吴三桂进入云贵地区,就顺势消灭了不少土司,改置流官统治,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是在雍正朝开始的。——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雍

正九年,改土归流大概告一段落。在改土归流地区,设置了与中原地区同样的行政机构——府州县,由中央政府任命的知府、知州、知县代替世袭的土司(土官),同时设立军事机构——镇、协、营、讯,派兵驻扎.随后着手从事社会改革,取消落后的剥削方式以及种种陈规陋

习;并且在西南地区开辟若干交通要道,使得内地与边疆的交往日益密切,先进的经济文化不断输入边疆地区。——樊树志《国史十六讲》(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改土归流的特点。(2)依据材料指出改土归流的影响。22.为了治理好地方基层,加强中央集权,古今中

外的最高执政者采取了诸多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两幅图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央集权的元素。图1秦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的法令图2秦朝交通大道材料二在中华帝国统治下,行政机构的管理还没有渗透到乡村一级,而宗族特有的势力却一直维护着乡村社会的安定和秩序。——【美】威廉·古德《家庭》材料三

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材料四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

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朝中央集权得以建立和巩固的原因。从材料二中提取传统乡

村治理的主体并简评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类型。并说明近代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23.读图旨要面对鸦片战争后的危局,中国备阶层柏继起而挽救。首先

是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继而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试图解决国弱民贫等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1851-1864年)问题导引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救国方式上有何不同?24.近代武汉的崛起材料一张之洞督鄂前,武汉民族工业完全空白。他上任后的18年内

,本着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指导思想,创办了包括军事工业、钢铁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各个企业内部又自成体系,如汉阳铁厂就是集开矿、采煤、炼铁为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张文襄公治鄂记》中评论张之洞“治鄂为他人所不能及者”有四点,即“远识”“毅力”“缜密”

“精勤”。湖北曾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文化与学术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身兼学者和官僚两重身份的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后,十分重视文化和教育。通过创办各式学堂,构建起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普通

教育与实业教育、军事教育相互配合,一起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湖北也是近代派出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湖北新政培养出一大批诸如黄兴、宋教仁、李四光、刘艺舟等政治文化名人。他们或驰骋于疆场,或耕耘于科学和教育园地,成为2

0世纪中国政治科技与学术的精英。从19世纪60年代至辛亥革命爆发的五十多年内,武汉地区没有发生大的战乱和天灾,武汉获得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发展环境。自五口通商尤其是上海开埠后,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长江沿线

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城市汉口等相继开埠,长江干线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于是,武汉因其长江之居中位置而成为内地通往上海的唯中转点。汉口的市场吸引力和辐射力也大大增强。——摘编自涂文学《“湖北新政”与近代武汉的崛起》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上,就城市的影响力而言,上海、广州、

武汉可谓风头最劲。上海挟江海交汇之势而成为中外贸易之门户;广州久为通商口岸,华洋混杂,中外交通,经贸影响自成一格。而武汉则以更活跃的政治表现进入中国近代史的舞台,承载起国家民族所赋予的神圣使命,以“大武汉”的磅礴气势,书写了近代史上舍我

其谁的时代担当。正如《武汊之歌》中所唱的:“用我们的热血铸造起荆楚之魂,用我们的脊梁托起一个新的乾坤。”2020年,当新冠疫情发生时,医学专家钟南山更是动情地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摘编自周德钧《“大武汉”之崛起—论武汉建市的历史缘由与现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近代武汉崛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请你对“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进行解读。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①《九章算术》②

《齐民要术》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4.全身麻醉手术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汉代的《九章算术》、汉代发明并改进造纸术、东汉时期全身麻醉手术法出现,C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农学成就,排除A、B、D项。故选C

项。2.中国原始社会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出现的现象不包括()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私有制度产生C.成员共享劳动成果D.社会贫富分化【答案】C【解析】【详解】父系社会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私有制度逐渐产生,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因此不会出现成员共

享劳动成果的现象,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父系社会中存在的现象,排除。故选C项。3.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是在A.唐B.宋C.元D.明【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其所生产的瓷器畅销国内外,B项正确;唐朝时期,景德镇尚未发展为

“瓷都”,排除A项;早在元明之前,景德镇已经成为了“瓷都”,排除CD两项。故选B项。4.鲁迅曾称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C.记载了从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D.作者

是东汉的班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史记》为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

3000多年的历史,排除C项,A项正确;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作者是班固,排除B、D项。故选A项。【点睛】5.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

诸侯,诸侯将受封的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给其子弟和臣属。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井田制A.是宗法制度的基础B.构建了森严的等级秩序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属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答案】D【解析】【详解】周天子把土地分给诸侯,然后诸侯层层分封,从土地所有来看

,土地属于国家,但是实际掌握者是奴隶主贵族,因此西周时期的土地属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宗法制和井田制的关系,而且宗法制的基础是血缘关系,排除A项;通过井田制无法体现等级秩序,排除B项;井田制下的土地不能买

卖,排除C项。故选D项。6.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为《秦朝形势图》,它可以用来学习秦朝的()①社会风俗②疆域四至③周边民族关系④地方行政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

的是秦的疆域图,不能从地图得出社会风俗的信息,故①错误;疆域图中反映了秦的地域范围,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体现出其疆域四至,故②正确;地图中呈现出长城、国界线的信息,能够看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故③正确;地图中呈现出郡级驻所,反映了郡县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④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

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7.下列哪一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为有用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法

家重视“法术势”的主张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改革的需要,满足了统治者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的要求,所以法家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D项正确;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仁”,以恢复“礼”,不适应封建统治者,排除A项;墨家代表着社会下层手工业者

、小产阶层的利益,其学说不适应封建统治者,排除B项;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适应封建统治需要,排除C项。故选D项。8.商代,我国流行贝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铸造金属货币,铸币广泛流行。从贝币到铸币的演变反映出古代中国()A.政治制度日趋完备B.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C.城市规模逐渐扩大D.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自然货币到金属铸币的演变和流行,说明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B项正确;货币的演变不能得到政治制度完备的结论,排除A项;铸币演变无法反映出城市规模的变化,排除C项;铸币与商品经济发

展有关,而非手工业,排除D项。故选B项。9.有学者认为:虽然秦始皇焚民间藏书,坑孟派儒生,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强调以吏为师;但是皇宫中仍藏有大量诸子图书,朝廷上也有博士官和儒生或传经或议论政事。由此可知A.儒学仍是秦朝的主流思想B.秦始皇采用多种措施维护统治C.秦朝走上了“内儒外

法”之道D.秦始皇对儒学态度发生了转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有焚书坑儒、学习秦朝的法律及朝廷上也有博士官和儒生或传经或议论政事,说明的是秦始皇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统治,B项正确;汉武帝独尊儒术

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A项;汉朝走的是“内儒外法”的道路,排除C项;秦始皇对儒学态度并未发生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10.“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

富盛,人物扇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造成北魏时期洛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孝文帝改革的推动B.民族交融的发展C.均田令的推动D.王安石变法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洛阳从落魄荒凉变成了一番兴盛繁荣景象,这是由于孝文帝

改革的推动。孝文帝迁都洛阳,推动了洛阳的发展和繁荣,A项正确;造成北魏时期洛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孝文帝改革的推动,“民族交融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均田令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开创性措施,这一制度对巩固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

的作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武王(姬发)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A.先代贵族B

.功臣C.王族D.少数民族首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同姓亲族,即王族,C项正确;分封对象也包括先代贵族的后代和功臣,

但不是主要对象,排除AB项;分封对象不包括少数民族首领,排除D项。故选C项。12.《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说:“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了秦朝A.实行严

密的文书制度B.全面推行了郡县制度C.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D.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体现的是秦朝对文书行政管理进行严格的管理,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秦朝实行严密的文书制度,与郡

县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的文书制度,与“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无关,排除C项;材料涉及文书制度,“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3.春秋时,燕国势力进入辽河流域,东北地区的东胡族与华夏族的交往愈趋

密切;齐国成为东方大国,汇东夷等族于其中;战国时,韩、赵、魏三国则与今山西、河北、河南地域范围内的白狄、赤狄等民族相交融。这可以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加强B.民族交融的趋势得到加强C.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逐渐形成D.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体现出民族交融的趋势得到加强,东周夷夏交混,是铸造中华文化的关键时期。在诸侯争霸的兼并战争中,周边少数族逐渐华夏化,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尚未实现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加强,排除A项;秦朝是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减弱,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4.隋文帝后期,仆射(尚书省长官)专掌朝政。文帝末年出敕日:“仆射,国之宰辅,不可躬亲细务,但三五日一度向省,评论大事。”这反映出

当时A.中央政务负担减轻B.仆射职权缩小C.相权受到一定打击D.君臣关系和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皇帝要求作为“宰辅”的仆射减少对朝政的过问,看似是对其的优崇,实际上是对其进行限制和打击,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国家政务的多少,排除A项;仆射职权范围

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君臣之间的斗争,而不是关系和谐,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图为某一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据图判断,这一“时期”是()A.西汉B.西晋C.隋朝D.唐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北方的流民向南方迁徙,这种情况出现在西晋时期,B项正确;西汉、隋朝和唐朝时期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少数民族南下的情况,排除ACD项。故选B项。16.汉武帝时期,改革地方监察制度,实行刺史出巡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

区域,工作方式由常驻式改为流动式,刺史要严格遵循“六条问事”,其中第一条针对豪强恶霸,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太守。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官员责任意识B.强化对地方有效控制C.削弱诸侯王的实力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详解】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刺史制度,流动性

的管理方式有助于避免刺史与地方官员勾结,而“六条问事”主要针对地方大员,意在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刺史制度并不能增强官员的责任意识,排除A项;材料所列的内容显示,刺史主要针对地方官员而非诸侯,排除C项;

D项与刺史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7.晚清官员梁章钜说,“以富强论,福建不能胜于江南、浙江、广东也……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马(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倘若外番并援英夷之例,亦于滨海各省请分设马(码)头,则又将惟命是听乎?”梁章

钜的愤愤不平的现象发生在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B.甲午战争之后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之后D.鸦片战争之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马(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可得出指的是《南京条约》中开放福建的福州、厦门为通商口岸,D项正

确;ABC项都没有涉及到此内容,排除ABC项。故选D项。18.商代官吏大多是以王室为中心的贵族,他们有的是“旧邦"的首领,而更多的是王室近亲建立的新宗,这些新旧贵族,有的受封在外地建成侯伯之国,有的在王室担任各级官职

。这说明商代A.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B.建立完备的中央官僚体系C.已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D.利用宗法关系来维护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商代官吏大多是王室近亲的新宗,这体现了商朝官吏的任命重视血缘和亲

情,说明商代利用宗法关系来维护统治,D项正确;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的是西周政权,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商代建立完备的中央官僚体系,排除B项;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排除C项。故选D项。19.明楼万历(1573-1620年)时期的吏部尚书

张瀚曾说,其先祖在成化(1465-1487年)末年以白银一锭购买纺织机床一张,后增加到二十余张,最后富至数万金,规模扩大数十倍,张瀚先祖能够大规模经营,说明明朝中后期A.纺织独城出现新的生产关系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

.商人通过科举提高社会地位D.官商勾结社会矛盾尖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以白银一锭购买纺织机床一张。后增加到二十余张。最后富至数万金。规模扩大数十倍”可知张翰的先祖组建了集中的手工工场,这就出现了雇佣劳动,说明纺织领域出现新的生产关

系,A项正确;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仍然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张翰先祖的行为,张翰先祖并没有通过科举提高社会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商勾结和社会矛盾尖锐,排除D项。故选A项。20

.春秋战国时期质子制度成为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中国最早的交质活动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史称周郑交质。质子制度反映了A.旧有统治秩序受到了挑战B.诸侯争端有效解

决C.周王室与诸侯国地位平等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答案】A【解析】【详解】周郑交质事件中,周天子和诸侯国互换人质,这说明周天子的权威下降,郑庄公的行为违背了诸侯义务,这说明旧有的统治秩序受到挑战,A项正确;周郑交质是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争端而非诸侯之间的争端,排除B项;周天子

和诸侯地位不平等,排除C项;D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政府从永乐年间开始,直至明末,多次进行改土归流活动。云、贵、川等靠近内地的地区基本实现了同内地一样的管理方法,天启、崇祯年间,改土归

流仍在进行,但明朝势力已经衰微,清顺治时,吴三桂进入云贵地区,就顺势消灭了不少土司,改置流官统治,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是在雍正朝开始的。——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雍正九年,改土归流大概告一段落。在改土归流地区,设置了与中原地区同样的行政机

构——府州县,由中央政府任命的知府、知州、知县代替世袭的土司(土官),同时设立军事机构——镇、协、营、讯,派兵驻扎.随后着手从事社会改革,取消落后的剥削方式以及种种陈规陋习;并且在西南地区开辟若干交通要道,使得内地与边疆的交往日

益密切,先进的经济文化不断输入边疆地区。——樊树志《国史十六讲》(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改土归流的特点。(2)依据材料指出改土归流的影响。【答案】(1)特点:历时较长;从靠近内地到边疆地区,渐进实施;军事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

;政治改革之后,进行社会改革;注重交通建设。(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解析】【分析】【详解】(1)特点:根据“明政府从永乐年间开始,直至明末,多次进行改土归流

活动。得出历时较长;根据”云、贵、川等靠近内地的地区基本实现了同内地一样的管理方法,“得出从靠近内地到边疆地区,渐进实施;根据“随后着手从事社会改革,取消落后的剥削方式以及种种陈规陋习”可得出军事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政治改革之后,进行

社会改革;根据“并且在西南地区开辟若干交通要道,使得内地与边疆的交往日益密切,先进的经济文化不断输入边疆地区。”得出注重交通建设。(2)影响:根据“并且在西南地区开辟若干交通要道,使得内地与边疆的交往日益密切,先进的经济文化

不断输入边疆地区”可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等。22.为了治理好地方基层,加强中央集权,古今中外的最高执政者采取了诸多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两幅图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央集权的元素。图1秦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的法令图2秦

朝交通大道材料二在中华帝国统治下,行政机构的管理还没有渗透到乡村一级,而宗族特有的势力却一直维护着乡村社会的安定和秩序。——【美】威廉·古德《家庭》材料三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

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材料四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

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朝中央集权得以建立和巩固的原因。从材料二中提取传统乡村治理的主体并简评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近

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类型。并说明近代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答案】(1)原因:统一全国,广置郡县;秦国商鞅变法的成功;南北各地交通网的建设(驰道);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先秦法家思想奠定理

论基础。主体:血缘宗族作用:弥补了中央集权下基层治理权力的空白,加强了国家对基层的治理;血缘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影响较深,中央权威的在最基层的有效性有一定程度的减弱。(2)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一种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原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道路和原有历史传

统的不同。(3)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或答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民主原则(或答民主共和制原则,或答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原则)。【解析】【详解】(1)图1为秦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的法令,图2为秦朝交

通大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中央集权得以建立和巩固的原因是统一全国,广置郡县;秦国商鞅变法的成功;南北各地交通网的建设;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先秦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根据材料“宗族特有的势力却一直维护着乡村社会的安定和秩序:可知乡村治理的主体是血

缘宗族。根据材料“在中华帝国统治下,行政机构的管理还没有渗透到乡村一级”可知当中央权力没有渗透到乡村的时候,它弥补了中央集权下基层治理权力的空白,加强了国家对基层的治理;血缘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影响较深,中央权威在最基

层的有效性有一定程度的削弱。(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等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美国等是民主共和制国家。政体的不同是因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道路和原有历史传统的不同。(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是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共和原则。23.读图旨要面对

鸦片战争后的危局,中国备阶层柏继起而挽救。首先是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继而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试图解决国弱民贫等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1851-1864年)问题导引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在救国方式上有何不同?【答案】太平天国运

动通过农民起义的方式,意图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洋务运动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希望通过社会改革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解析】【详解】根据“首先是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试图推翻清朝”可知太平天国运动通

过农民起义的方式,意图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洋务运动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希望通过社会改革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24.近代武汉的崛起材料一张之洞督鄂前,武汉民族工业完全空白。他上任后的18年内,本着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指导思想,创办了包括军事工

业、钢铁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各个企业内部又自成体系,如汉阳铁厂就是集开矿、采煤、炼铁为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张文襄公治鄂记》中评论张之洞“治鄂为他人所不能及者”有四点,即“远识”“毅力”“缜密”“精勤”。湖北曾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文化与学术在中

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身兼学者和官僚两重身份的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后,十分重视文化和教育。通过创办各式学堂,构建起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普通教育与实业教育、军事教育相互配合,一起发

展的现代教育体系。湖北也是近代派出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湖北新政培养出一大批诸如黄兴、宋教仁、李四光、刘艺舟等政治文化名人。他们或驰骋于疆场,或耕耘于科学和教育园地,成为20世纪中国政治科技与学术的精英。从19世纪60年代至辛亥革命爆发的五十多年内

,武汉地区没有发生大的战乱和天灾,武汉获得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发展环境。自五口通商尤其是上海开埠后,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长江沿线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城市汉口等相继开埠,长江干线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于是,武汉因其长江之居中位置而成为内地通往上

海的唯中转点。汉口的市场吸引力和辐射力也大大增强。——摘编自涂文学《“湖北新政”与近代武汉的崛起》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上,就城市的影响力而言,上海、广州、武汉可谓风头最劲。上海挟江海交汇之势而成为中外贸易之门户;广州久为通

商口岸,华洋混杂,中外交通,经贸影响自成一格。而武汉则以更活跃的政治表现进入中国近代史的舞台,承载起国家民族所赋予的神圣使命,以“大武汉”的磅礴气势,书写了近代史上舍我其谁的时代担当。正如《武汊之歌》中所唱的:“用我们的热血铸造

起荆楚之魂,用我们的脊梁托起一个新的乾坤。”2020年,当新冠疫情发生时,医学专家钟南山更是动情地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摘编自周德钧《“大武汉”之崛起—论武汉建市的历史缘由与现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武汉崛起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请你对“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进行解读。【答案】(1)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古代荆楚文化的积淀;洋务运动推动下武汉成为中国早期工业化运动的重要发祥地;近代“文化湖

北”“文化武汉”异军突起;难得一遇的和平发展环境;张之洞的睿智、胆识和个人魅力。(2)解读: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武汉是革命中心。最终导致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制订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它为处

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自此以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7日,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武汉地区展开会战,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被彻底粉碎,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自

五口通商尤其是上海开埠后,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长江沿线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城市汉口等相继开埠,长江干线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得出优越的地理位置;根据“湖北曾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文化与学术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得出

古代荆楚文化的积淀;根据“身兼学者和官僚两重身份的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后,十分重视文化和教育。”可得出洋务运动推动下武汉成为中国早期工业化运动的重要发祥地;根据“湖北也是近代派出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湖北新政培养出一大批诸如黄兴、宋教仁、李四光、刘艺舟等政治文化名人。”得出近代“文化湖北”“文化武

汉”异军突起;根据所学可得出难得一遇的和平发展环境;张之洞的睿智、胆识和个人魅力。(2)解读:根据所学,可结合史实概括与武汉有关系的事件,如辛亥革命、八七会议、武汉会战等。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

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