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21)页,1.860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2d41f319e1b609b8214833d8f37f0f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CO2↑+H2OB.
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2I-+H2O2+2H+=I2+O2↑+2H2OC.向FeBr2的溶液通入足量Cl2:2Fe2++2Br-+3Cl2=2Fe3++Br2+4Cl-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HCO3)2溶液:
Ca2++HCO3−+OH-=CaCO3↓+H2O2.下列各实验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醋酸溶液中滴入氨水至过量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C.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D
.NH4Cl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至恰好反应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16gCH分子所含原子数为5NAB.21molCl所含分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所含分子数为NAD.-1242L0.1mol
LKSO溶液中K+离子的浓度为0.1mol/L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A.硫酸B.水玻璃C.纯碱D.胆矾5.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①硫酸铜溶液、②有色玻璃、③蒸馏水、④云层,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A.标准状况下,222.4LHO含有的分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质量为32g的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AC.20℃,101kPa,NA个CO2分子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Cl-含有个数为NA7.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
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D.Na2O2能和CO2反应,说明Na2O2是碱性氧化物8.标准状况
下,下列物质中体积最大的是A.44.8LH2OB.0.5NA个CO2分子C.0.6molCH4D.2gH29.对于反应MnO2+4HCl(浓)ΔMnCl2+2H2O+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O2发生氧
化反应,HCl发生还原反应B.每反应4个HCl分子,转移2个电子C.每生成1个Cl2分子,转移4个电子D.反应中锰元素将电子转移给氯元素10.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
氧化碳D.氢氧化镁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11.Fe3O4中含有+2Fe、+3Fe,分别表示为Fe(Ⅱ)、Fe(Ⅲ),以Fe3O4/Pd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NO-2,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d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H+B
.Fe(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C.反应过程中NO-2被Fe(Ⅱ)还原为N2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1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molNO和1mo
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1.12L苯含有C-H键的个数为3NAC.22gCO2和足量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5.6LD.28g乙烯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4NA。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nO2+4HCl=MnCl2+Cl2↑+2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2B.2H2S+SO2=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1∶1C.在5NH4NO3=4N2↑+2HNO3+9H2O中,发
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5D.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1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OH-+H++SO24−=BaSO4↓+H2OB.石灰石溶于醋酸:Ca
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C.Ca(OH)2溶液与过量的Ca(HCO3)2溶液反应:2OH-+Ca2++2HCO3−=CaCO3↓+CO23−+2H2OD.向Ba(OH)2溶液中加滴NaHSO4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Ba2++2OH-
+2H++SO24−=BaSO4↓+2H2O15.在标准状况下①46.72LCH②233.0110个HCl分子③213.6gHS④30.2molNH,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①>④C.分
子数④>③>②>①D.氢原子个数①>②>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题16.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
所示。试回答:(1)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g。(3)计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7.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为紫黑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
可溶于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可与草酸(224HCO)溶液发生反应,其反应为4224242442HCO____HSO____KSO____MnSO____KMnO______CO___
___+→++++。①补上产物,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_。②上述反应中224HCO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若反应中消耗1.58g高锰酸钾,则
生成的2CO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若将2SO通入硫酸酸化的4KMnO溶液中,溶液褪色,生成2Mn+,此时溶液中仅有一种阴离子。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3)高锰酸钾还可与浓盐
酸反应[+42222KMnO+16HCl(浓)=2KCl+2MnCl+5Cl8H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三、实验题18.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
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物质组成,为了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然后在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判断:(1)原
混合物中肯定有___,肯定没有___,可能含有___。(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3)对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检验方法是___。19.硫酰氯(SO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实
验室合成硫酰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③100℃以上或长时间存放硫酰氯都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1)仪器a为恒压分液漏斗,与普通分液漏斗相比,其优点是__。(2)仪器b的名称为___,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主要作用是___。(3)装置E为储气装置,用于提供氯气,则分液漏斗c中盛放的试
剂为___。长期存放的硫酰氯会发黄,其原因可能为___。(4)氯磺酸(ClSO3H)加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与另外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分离这两种液态产物的方法是___。(5)若将SO2、Cl2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请设计简单实验验证二者是否恰好完全
反应。___(简要描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6)SO2Cl2纯度的测定:取1.50gSO2Cl2产品在密闭条件下溶于烧碱溶液,最后定容为250mL溶液,取25.00mL该溶液用0.1000moL/L的AgNO3标准溶液滴定(用K2CrO4作指示剂,滴定过程种SO24−不参与反应),平
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AgNO3标准溶液22.00mL,则SO2Cl2产品的纯度为___。高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离子
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CO2↑+H2O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2I-+H2O2+2H+=I2+O2↑+2H2OC.向FeBr2的溶液通入足量Cl2:2Fe2++2Br-+3Cl2=2Fe3++Br2+4Cl-D.澄清石灰
水中加入少量Ca(HCO3)2溶液:Ca2++HCO3−+OH-=CaCO3↓+H2O【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醋酸是弱酸,不能拆,A错误;B.双氧水与KI溶液反应,双氧水应作氧化剂,反应后产物为2HO而非2O,正确方程式为-+22222I+H
O+2H=I+2HO,B错误;C.向2FeBr的溶液通入足量2Cl时,亚铁离子和溴离子均全部被氧化,按2+-n(Fe:n(Br))=1:2参与反应,正确的为2+-3+-222Fe+4Br+3Cl=2Fe+2Br+6Cl,C错误;D.澄
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HCO3)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a2++HCO3−+OH-=CaCO3↓+H2O,D正确;选D。2.下列各实验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醋酸溶液中滴入氨水至过量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C.Ba(
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D.NH4Cl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至恰好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醋酸溶液中滴入氨水至过量,溶质由弱电解质生成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故不选A;B.澄清石灰水中通
入CO2至过量,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再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钙,离子浓度先减小后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先减弱后增强,故不选B;C.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过量后,硫酸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溶液导电能力先减弱,后增强,故
不选C;D.NH4Cl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至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不变,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不变,故选D;选D。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16gCH分子所含原子数为5NAB
.21molCl所含分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所含分子数为NAD.-1242L0.1molLKSO溶液中K+离子的浓度为0.1mol/L【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
mol,416gCH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甲烷分子含有原子数为5NA,故A正确;B.21molCl所含分子数为NA,含有的原子数为2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D.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该物质的浓度×该离子的个数,所以-1242L
0.1molLKSO溶液中K+离子的浓度为0.2mol/L,故D错误;故选A。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A.硫酸B.水玻璃C.纯碱D.胆矾【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硫酸的水溶液能导电,硫酸是电解质,熔融状态,硫酸不发生电离,所以熔融状态下
不导电,故选A;B.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不选B;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电解质,在熔融状态能发生电离,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不选C;D.胆矾是42CuSO5HO,属于电解质,在熔融状态能发生电离,熔融状态
下能导电,故不选D;选A。5.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①硫酸铜溶液、②有色玻璃、③蒸馏水、④云层,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只有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
应,在题目已知物质中,①硫酸铜溶液属于溶液;②有色玻璃属于胶体;③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④云层属于胶体,因此当光线通过②④时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故合理选项是D。6.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2.4LHO含有的分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质量为32g的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AC.20℃,101kPa,NA个CO2分子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
Cl2溶液中,Cl-含有个数为NA【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A错误;B.O2和O3都是由O原子构成,O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常温常压下,质量为32g的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
子的物质的量是n(O)=32g=2mol16g/mol,故其中所含O原子数目是2NA,B正确;C.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20℃时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则20℃,101kP
a,NA个CO2分子的体积大于22.4L,C错误;D.只有浓度,缺少体积,不能计算微粒数目,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7.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
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D.Na2O2能和CO2反应,说明Na2O2是碱性氧化物【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反应③中C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2CO3、H2O,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A正确;B.N
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2与空气中的水反应产生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CO2,反应产生Na2CO3白色固体,故Na2O2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B正确;C.Na2O2与CO2、H2O反应产生O2,因此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C正确;D.Na2O2能和CO2反应,除产生Na2
CO3外,还产生O2,在反应过程中,O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反应不能说明Na2O2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8.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中体积最大的是A.44.8LH2OB.0.5NA个CO2分子C.0.6molCH4D
.2gH2【答案】A【解析】【分析】对于气体,根据V=nVm计算气体的体积,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标况下44.8LH2O的体积为44.8L;B.0.5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在标况下的体积为0.5mol×22.4L/mol=
11.2L;C.0.6molCH4在标况下的体积为0.6mol×22.4L/mol=13.44L;;D.2gH2的物质的量为2g2g/mol=1mol,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mol×22.4L/mol=22.4L;因
此体积最大的为A,故选A。9.对于反应MnO2+4HCl(浓)ΔMnCl2+2H2O+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O2发生氧化反应,HCl发生还原反应B.每反应4个HCl分子,转移2个电子C.每生成1个Cl2分子,转移4个电子D.反应中锰元素
将电子转移给氯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MnO2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HCl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每反应4个HCl分子,只有2个氯由-1价升高为0价,转移2个电子,故B正确;C.氯由-1价升高为0价,每生成1个Cl2分子
,转移2个电子,故C错误;D.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元素化合价升高,氯元素将电子转移给锰元素,故D错误;选B。10.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D.氢氧化镁溶液与
稀盐酸的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铝和氢气,反应过程中Al、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离子参加与生成,因此同时属于离子反应,A符合题意;B.甲烷与氧气反应不是在溶液中进行,不属于离子反应,B不符合题
意;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不是在溶液中进行,不属于离子反应,C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镁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水,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因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11.Fe3O4中含有+
2Fe、+3Fe,分别表示为Fe(Ⅱ)、Fe(Ⅲ),以Fe3O4/Pd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NO-2,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d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H+B.Fe(
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C.反应过程中NO-2被Fe(Ⅱ)还原为N2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Pd上H2失电子生成H+,所以Pd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H+,A项正确;B.Fe(Ⅲ)得电子生成Fe(Ⅱ),Fe(Ⅱ)失电
子生成Fe(Ⅲ),则Fe(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B项正确;C.由图可知,NO2−和Fe(Ⅱ)反应生成N2,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且Fe(Ⅱ)具有还原性,所以反应过程中NO2−被Fe(Ⅱ)还原为N2,C项正确;D.由题可知,总反应方程
式为2H++2NO2−+3H2催化剂N2+4H2O,反应过程中消耗了H+,所以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升高,D项错误;答案选D。1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molNO和1molO
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1.12L苯含有C-H键的个数为3NAC.22gCO2和足量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5.6LD.28g乙烯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4NA。【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NO和O2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
2,根据方程式知,2moINO与1mol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NO2,但NO2和N2O4之间存在转化,方程式2NO2N2O4,所以产物分子数小于2NA,A错误;B.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1.12L苯物质的量不是0.05mol,B错误
;C.22gCO2物质的量=22g44g/mol=0.5mol,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生成氧气0.25mol,气体的分子数为0.25NA,C错误;D.故28g乙烯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乙烯中含4m
olC-H极性犍,D正确;故选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O2+4HCl=MnCl2+Cl2↑+2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2B.2H2S+SO2=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1∶1C.在5NH4NO3=4N2↑+2H
NO3+9H2O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5D.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1【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MnO2+4H
Cl=MnCl2+Cl2↑+2H2O中,MnO2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2,故A正确;B.2H2S+SO2=3S+2H2O中,H2S中S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0,SO2中S元素化合价由+4降低为0,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B错误;C.在5NH4NO3=4N2↑+2HNO3+9H2O中,铵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为0,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0,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5:3,故C错误;D.3S+6KOH=2K2S
+K2SO3+3H2O中,S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4、由0降低为-2,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2,故D错误;选A。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OH-+H++SO24−=BaSO4↓+H2OB.石灰石溶于
醋酸: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C.Ca(OH)2溶液与过量的Ca(HCO3)2溶液反应:2OH-+Ca2++2HCO3−=CaCO3↓+CO23−+2H2OD.向Ba(OH)2溶液中加滴NaHSO4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
Ba2++2OH-+2H++SO24−=BaSO4↓+2H2O【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24−═BaSO4↓+2H2O,故A错误;B.石灰石难溶不拆,醋酸弱电解质不拆
;石灰石溶于醋酸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故B正确;C.Ca(OH)2溶液与过量的Ca(H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离子方程式:Ca2++HCO3−+OH-═CaCO3↓+H2O,故C错误;D.往NaHSO4溶液中滴
加Ba(OH)2溶液至SO24−恰好沉淀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Ba2++SO24−+OH-═BaSO4↓+H2O,故D错误。答案选B。15.在标准状况下①46.72LCH②233.0110个HCl分子③213.6gHS④30.2molNH,下列对这
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①>④C.分子数④>③>②>①D.氢原子个数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mAmVNn===MVN计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
之比;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分子式计算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据此判断;①6.72LCH4物质的量为6.72L22.4L/mol=0.3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③13.6gH2S的物质的量为13
.6g34g/mol=0.4mol,④0.2molNH3。【详解】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大小关系:②>③>①>④,A项正确;B.各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①CH4为16g/mol,②HCl为36.5g/mol,③H
2S为34g/mol,④NH3为17g/mol,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密度②>③>④>①,B项错误;C.同温同压下,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分子数大小关系:②>③>①>④,C项错误;D.各物质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①CH4为0.3mol×4=1.2mol
,②HCl为0.5mol,③H2S0.4mol×2=0.8mol,④NH3为0.2mol×3=0.6mol,所以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D项错误;答案选A。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题16.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
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试回答:(1)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g。(3)计
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答案】(1))Na2SO4、H2SO4或硫酸钠、硫酸(2)0.8(3)9.8%【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在b点时溶液pH=7,溶液显中性,溶质为Na2SO4,a点在b点前,H2SO4未被NaOH完全中和,因此a点溶
质为Na2SO4、H2SO4。【小问2详解】在b点时H2SO4恰好被NaOH中和为Na2SO4,溶液质量是16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则其中含有NaOH的质量m(NaOH)=16g×5%=0.8g。【小问3详解】根据(2)可知NaOH质量是0.8g,其物质的量n(NaOH)=0.8g=0.0
2mol40g/mol,则根据元素守恒可知n(H2SO4)=n(Na2SO4)=12n(NaOH)=0.01mol,m(H2SO4)=0.01mol×98g/mol=0.98g,故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8g×100%=9.8%10g。17.高锰
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为紫黑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可溶于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可与草酸(224HCO)溶液发生反应,其反应为4224242442HCO____HSO____KSO____MnSO_
___KMnO______CO______+→++++。①补上产物,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_。②上述反应中224HCO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若反应中消耗1.58g高锰酸钾,则生成的2CO的质量为_____
______g。(2)若将2SO通入硫酸酸化的4KMnO溶液中,溶液褪色,生成2Mn+,此时溶液中仅有一种阴离子。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高锰酸钾还可与浓盐酸反应[+42222KMnO+16HCl(浓)=2KCl+2MnCl+5Cl8HO],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答案】(1)①.224242
44422HCO+3HSO1KSO+2MnSO+10C2KO8HOMnO+5+⎯⎯→②.还原性③.158:225④.2.2(2)①.-2+2-+24245SO+2MnO+2HO=2Mn+5SO+4H②
.2SO(3)①.Cl②.【解析】【小问1详解】①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原子守恒规律配平该方程式,得到:22424244422HCO+3HSO1KSO+2MnSO+10CO2KMnO+5=+8HO;②该反应
中Mn元素化合价从+7降低到+2,C元素从+3升高到+4,C元素所在的224HCO表现还原性,Mn元素所在的KmnO4作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质量之比为(1582):(905)158:225=
。【小问2详解】若将2SO通入硫酸酸化的4KMnO溶液中,溶液褪色,生成2Mn+,此时溶液中仅有一种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24245SO+2MnO+2HO=2Mn+5SO+4H;该反应中2SO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2SO作还原剂。【小问3
详解】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42222KMnO+16HCl()=2KCl+2MnCl+5Cl8HO+浓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电子转移情况用双线桥表示:。三、实验题18.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
4、CuSO4、CaCl2、NaCl等物质组成,为了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然后在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判断:(1)原混合物
中肯定有___,肯定没有___,可能含有___。(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3)对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检验方法是___。【答案】(1)①.Na2CO3、Na2SO4②.CuSO4、CaCl2③.NaCl(
2)Ba2++CO23−=BaCO3↓、Ba2++SO24−=BaSO4↓、BaCO3+2H+=Ba2++H2O+CO2↑(3)取③的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先用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分析】由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不含Cu
SO4;且Na2CO3、Na2SO4与CaCl2不能同时存在;由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或硫酸钡,再结合③可知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在硝酸中,则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则一定含Na2CO3、Na2SO4不含CaCl2,不能确定是否含NaCl,据此解答。【小问
1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肯定有Na2CO3、Na2SO4,肯定没有CuSO4、CaCl2,可能含有NaCl;【小问2详解】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Ba2++CO23−=BaCO3↓、Ba2++SO24−=BaSO4↓,过
滤,然后在所得白色沉淀上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涉及反应为BaCO3+2H+=Ba2++H2O+CO2↑;【小问3详解】检验是否含NaCl,先加硝酸,无现象,再加硝酸银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可检验,操作方法为取③的滤液少
许于试管中,先用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19.硫酰氯(SO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实验室合成硫酰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③100℃以上或长时间存放硫酰氯都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1)仪器a为恒压分液漏斗,与普通分液
漏斗相比,其优点是__。(2)仪器b的名称为___,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主要作用是___。(3)装置E为储气装置,用于提供氯气,则分液漏斗c中盛放的试剂为___。长期存放的硫酰氯会发黄,其原因可能为___。(4)氯磺酸(ClSO3H)加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与另外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分离这两种液态产物的方法是___。(5)若将SO2、Cl2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请设计简单实验验证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___(简要描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6)SO2Cl2纯度的测定:取1.50gSO2Cl2
产品在密闭条件下溶于烧碱溶液,最后定容为250mL溶液,取25.00mL该溶液用0.1000moL/L的AgNO3标准溶液滴定(用K2CrO4作指示剂,滴定过程种SO24−不参与反应),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AgNO
3标准溶液22.00mL,则SO2Cl2产品的纯度为___。【答案】(1)平衡分液漏斗内外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流下(2)①.直形冷凝管②.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3)①.饱和食盐水②.硫酰氯中溶有其分解产生的氯气(4)①.2ClSO3
HΔSO2Cl2+H2SO4②.蒸馏(5)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品红溶液,充分振荡,若溶液褪色,则二者未完全反应;若不褪色,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6)99%【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a为恒压分液漏斗,可以平衡分液漏斗内外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小问2详解】由仪器b的结构特征,
可知b为直形冷凝管;装置C中产生硫酰氯,硫酰氯在潮湿空气中“发烟”,所以要用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C;【小问3详解】利用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将装置E的氯气排出,与二氧化硫在装置C中反应,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硫酰氯中溶有其分
解产生的氯气使长期存放的硫酰氯会发黄;【小问4详解】氯磺酸(ClSO3H)加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与另外一种物质应为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SO3HΔSO2Cl2+H2SO4,二者为互溶液体,沸点相差较大,采取蒸馏法进行分离;【小问5详解】
二氧化硫溶液与氯水都可以漂白品红溶液,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盐酸、硫酸,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检验方案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品红溶液振荡,若溶液褪色,则二者未完全反应;若不褪色,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小问6详解】SO2Cl2产品在密闭条件下溶于烧碱溶
液生成Na2SO4和NaCl,根据原子守恒可得:SO2Cl2~2NaCl~2Ag+~2AgCl,滴定时消耗22.00mL0.1000moL/LAgNO3标准溶液,则n(SO2Cl2)=12×22.00×10-3L×0.1000moL/L=1.1×10-3moL,SO2Cl2产品的
纯度为-3250mL1.110moL135g/mol2100%99%1.50g5mL。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