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届高三考前模拟训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3)页,344.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1cb84a349e6260fc9270f88a23d4e7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铁人中学2017级高三学年考前模拟训练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春秋中期,鲁国妇女已形成“男女有别”的守礼之风,齐、楚、燕、宋则尚未有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礼仪规定,社祭之类的群众活动,往往男女一起欣赏玩乐。这反映了当时A.民众的精神风貌存在地域差别B.儒家学派的影响
范围非常有限C.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社会精神风貌D.新旧道德观念之间存在矛盾冲突【答案】A【解析】【详解】春秋中期,既有鲁国“男女有别”的守礼之风,也有齐、楚、燕、宋等地男女一起参加社祭之类群众活动,反映出当时民众精神风貌存在地域差别,A项正确;“男女有别”
不是春秋中期刚产生的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影响,B项错误;春秋中期鲁国和其他诸侯国社会风貌的不同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新旧道德间的矛盾冲突,D项错误。2.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置犍为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
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A.说明中央集权趋于弱化B.体现出王国问题更加严重C.有利于汉代疆域的拓展D.反映出贵族政治局部复活【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郡、县,置督尉、县令,并配合以当地的习俗、惯例,拉拢、利用当地上层管理西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拓宽汉代疆域,C选项符合题意;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
设置郡县,管理从无到有,不能说明中央权威趋于削弱,A选项错误;设置郡县、都尉、县令等,尊重当地习俗惯例等,不能说明“王国”军政实力增强,地方割据问题严重,B选项错误;西汉政府在西南边陲设郡县,“使其子”、“从其俗”等,不能说明血缘世袭的“贵族政治”在国家管理中局部复活,D选项错误。3.有
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又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广东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这一生产模式A.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B.体
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C.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D.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又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稻田养鱼把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还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利用,A与材料主旨不符;生产关系的变革主要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改变,C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D项排除。4.明代内阁的政治功能一般包括教育功能、筹划功能、补过功能等,但在实际运
行中,内阁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对明代政治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大或小,或强或弱。这主要是由于A.内阁是传统相权的翻版B.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C.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D.皇帝信任并尊崇阁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内阁在实际运行中其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原因是内阁权力来源于
皇帝,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论阁权如何变化,皇帝如何信任阁臣,其受制于皇帝的基本格局未变,内阁不可能突破废相的制度设计而走向相权化的道路,故明代内阁不是传统相权的翻版,故排除ABD。故选C。5.下面为晚清同治年间洋(货)关税收入变化趋势情况统计图(
单位:两)。这一变化趋势A.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表明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C.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D.说明中国确立了洋税主体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图片数据的变化来看,洋(货)关税收入有所上升,说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逐渐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故答案为A项。B项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不符合1862-1874年史实,排除;C项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反映出洋税在关税
收入中的比例,因此不能说明中国确立了洋税主体地位,排除。6.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谭嗣同率先在湖南建立算学会,随后又出现了上海医学善会、广州农学会、浙江化学公会等,自然科学方面基本上是“有一学即一会”。学会的具体措施,包括广开人才、
译印图书、科学实验、设立学堂等。上述活动A.推动了西方技术开始传入中国B.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C.有利于传播近代科学和启发民智D.充分激发了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维新派通过办报纸、立学会、兴学堂等活动,传播了资产阶
级改良主义思想和近代科学,起到了启发民智的作用,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西方技术在此之前已经传入中国;B选项错误,“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在鸦片战争前已经开始萌发;D选项中“充分”一词表述绝对,上述活动只是部分进步民众的行为。故正确
答案为C选项。7.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制定方针要求加大宣传“解放区军队是人民的军队”。随后,中共报刊在报道中共军队收复失地时注重强调“解放者”的概念。1946年,中共军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些做法旨在A.调动民众参战的积极性B.契合新的政治斗争需要C.扭转解放战争不利局面D.宣传民主革命的双重性【答案】B【解析】【详解】日本投降后,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中央在宣传中强调“解放者”概念,1946年,中共军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些举措强调了中共在法理和舆论上的正当性
,契合了新的政治斗争需要,B正确;日本投降后,国内民众希望和平,而“解放者”的概念也是在收复失地时所用,与调动民众参战积极性无关,排除A;收复失地本身说明解放战争有利局面向中共转向,排除C;中共举措与民主革命双重性无关,排除D
。8.下面为1958—1962年中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变化数据统计表(单位:亿元),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当时中国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实行财政赤字政策C.基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D.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19
58年、1959年、1960年三年间财政收入均低于财政支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财政盲目投资。1961—1962年,财政状况好转,这是因为1960年冬国家着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使国民经济得到一定恢复和发展。综上故选
D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不能完全解释表格信息,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不完全符合,排除;C项与1960—1962年史实不符。9.罗马社会重视名誉,将其与个人行为能力绑定,立法者制定了“丧廉耻”制度。凡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时宣告其“丧廉耻”;但凡做了
某种法律明确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罗马执政官便可在选举时将该人从名单中剔除。“丧廉耻”制度A.构建了罗马民主制度的基础B.有利于增强个人社会责任C.消除了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罗马的“丧廉耻”
制度体现罗马社会重视名誉,将其与个人行为能力绑定,有利于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罗马民主制度,故A选项错误;C项中“消除”一词过于绝对,故C选项错误;材料中“丧廉耻”制度不能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D选项错误。10.19世纪的英国存在这样的景象:高雅
的绅士常常与普通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有时候还必须到处给别人让路。于是有人认为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也有人称赞铁路将使“封建制度永远一去不返”。这反映了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B.工业革命加剧
了英国的阶层流动C.科技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D.科技发展冲击传统的社会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19世纪不同阶层的人同挤一列火车,推动社会“平等”,打击“封建”等级观念,反映出科技发展冲击了英国传统的社会关系,D项正确;火车的出现
对民众生活和观念的影响,与火车是陆上主要交通工具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英国阶层流动的加剧,B项错误;不同阶层的人乘坐火车和给别人让路,不能说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C项错误。11.据统计,1927年苏联工业品零售价格的指数为210(
以1913年的价格指数为100)而农产品的价格指数是149。据此可以推知,当时苏联A.农业投人不足造成粮食减产B.农民为工业化建设了作出贡献C.工农业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D.工业品增加导致通货膨胀严重【答案】B【解析】【详解】苏联工业品
零售价格指数超过了农产品,两者存在剪刀差,说明当时苏联在工业发展中牺牲了农业,即农业为工业化建设做出了贡献,B正确;材料中农产品价格指数在上升,说明当时农业有所发展,排除A;题干未涉及工农业比例问题,排除C;当时的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小,而且零售价格指数不能反
映出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排除D。12.1958年7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巴黎。他与戴高乐的会谈围绕东西方关系、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黎巴嫩问题、最高级会谈、欧洲等众多话题展开,但总的基调是分歧大于一致。这一状况的
出现反映出A.法国已成为世界大国B.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C.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守势D.马歇尔计划实施效果显著【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中关键信息“1958年”“法国大国地位”“北约、法国发展核武器”“欧洲”“但总的基调是分歧大于致”可知,当时戴高乐总统奉
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这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B正确;题干体现的是法国试图摆脱美国控制,而非强调法国的国际地位,排除A;1958年美国处于攻势,排除C;马歇尔计划这一时期已经结束,且题干与这一计划无
关,排除D。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中期,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诞生。为了将日本变为“遏制共产主义的防波堤”,美国在50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五六十年代,日本颁布文件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与紧盯军方订单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不同,日本企
业致力于打造利用晶体管的大众化民生用品,如晶体管收音机等电子消费产品。70年代后期,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与通产省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组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从此时起,日本集成电路产业迅猛发展,以半导体芯片为核心的电子产品深受美国消费者欢迎,沉重打
击了美国的电子产业。1986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半导体生产国。随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先后两次与美国签订半导体协议。通过协议,美国剥夺了日本半导体存储器生产经营的自由,同时规定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一倍。1993年,美国在世界半导体市场
占有率方面重新夺魁,还强化了微处理器等高附加价值尖端产品的优势。而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半导体市玚被评价为“不再重要”。——据冯昭奎(《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与日美贸易摩擦》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组成“巴黎统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1956年,
我国将半导体作为急需发展的最新技术列入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此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半导体人才。1958年,我国第一枚晶体管试制成功。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
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很大进展,逐渐引起美国的不满,中美半导体领城的贸易摩擦不断。——据王龙兴《集成
电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二)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原因,并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进程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
本相比,中国应对中美半导体领域贸易摩擦的有利条件。【答案】(1)原因:政府的大力扶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升级;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相结合;引进技术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美国的支持;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影
响:重创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影响日本科技现代化的发展;维护了美国公司的垄断利润,确保了美国在半导体市场的绝对优势;为美国对后发国家高科技发展采取限制政策提供了先例。(2)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长期遭受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大致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期
起步;从封闭、半封闭发展到融人全球化潮流;虽经历曲折,但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从适应国家计划需要转向服务于市场经济需求;受政治环境和政策影响较大。(3)国家主权独立自主;综合国力强大;国内市场广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半导体科技创新实力的迅速增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新兴力量崛起,单边主义受到更多抑制)。【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诞生”,“美国在50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日本颁布文
件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利用晶体管的大众化民生用品”,“组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扶持、调整、推动和抓住机遇,到外向型经济、生产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结合、引进技术与创新结合,再到美国支持、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方面,分析
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原因。影响:根据材料一中“美国剥夺了日本半导体存储器生产经营的自由,同时规定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一倍”,“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半导体市玚被评价为‘不再重要’”等信息,从日本半导体产业、科技发展,美国公司、美国对后发国家限制等方面,分析20世纪八九十
年代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影响。(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巴黎统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
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中美半导体领城的贸易摩擦不断”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起步背景、发展水平、改革前后状态、发展趋势、发展动力和政策、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概括中国半导
体产业发展进程的特点。(3)条件:根据材料一中“美国在50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在全球半导体市玚被评价为‘不再重要’”,材料二中“依靠自身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
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外交立场、综合国力、国内市场、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实力、民族精神、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分析中国应对中美半导体领域贸易摩擦的有利条件。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代以来英国部分职业变化示意图——(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从图中反映英国职业变化的相关信息中,提取一个变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示例:变化:1951年到1991年,白领、高级专
业与公共管理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迅速増加。论题:二战后现代化进程中的职业选择论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科技含量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趋势加强,企业白领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发展壮大;从产业结构变化看,伴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代的出现,英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以金
融、保险、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崛起,体力职业比重下降,白领及高级管理人员比重増加;在以计算机、原子能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新兴行业兴起,改变了生产生活,也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结构。这一变化反映了战后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总是,二战后职业选择是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
义生产力进步与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必然结果。(说明:“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本题可以从不同时段看同一职业的变化,亦可比较不同阶段整体的变化。)【解析】【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阅读近代以来
英国部分职业变化示意图,按照要求从图片信息中,提取一类职业数据,归纳其趋势,说明其发展,如采矿、运输、建筑等重工业部门职工由增到减,或白领、高级专业与公共管理人员等第三产业职业不断增加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国际环境等社会原因、表现及其产生的影
响等,整合分析并确立相应的论题,表述出来,如二战后,世界现代化进程影响职业选择等;接下来通过对这一变化趋势的表现、原因或相关影响等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将这一问题进行升华总结,指出其本质上是生产关系调整的表现;注意按变化、论题和论证的顺序一一要求作答,论点要简确扼要,论述过程须
史论结合,逻辑清楚,书写规范。15.材料戏曲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中既有人民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一遗产,中国共产党一直很重视对它的改革。1948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
剧改革工作》的社论,指出对旧剧改革的必要性和分类标准。1951年3月,毛泽东主席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原则。5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改戏、改人、改制的原则,要求净化舞台,发掘整理传统剧目,剔除旧戏中的各种毒素等。政府对当时全国城乡旧剧团上演的数万出旧戏,分别
好坏,加以取舍;对宣传反抗侵略和压迫、爱祖国爱人民的戏曲予以鼓励推广;对含有反动、封建、迷信等内容的加以肃清;删除或修改各种野蛮、恐怖、不良的表演方法。对受群众喜爱的戏曲艺人,党和政府强调要尊重并把他们看作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同时引导他们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时事政治和
党的方针,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加强艺术实践,提高业务修养。通过改革,涌现出了一批内容健康、人民喜爱的戏剧作品。——摘编自欧阳雪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革的特点。(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革的意义。【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有明确的指导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内容全面;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2)意义:传承了传统优秀文化;实现了价值引领;增强戏曲新的活力;丰富
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众的素养。【解析】【详解】(1)根据“政务院颁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得出政府指导,有明确的指导原则;根据“对宣传反抗侵略和压迫、爱祖国爱人民的戏曲予以鼓励推广;对含有反动、封建、迷信等内容的加以肃清;删除或修改各种野蛮、恐怖、不良的表演方法
”得出有计划有步骤;内容全面;根据“引导他们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时事政治和党的方针,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加强艺术实践,提高业务修养”得出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2)根据“通过改革,涌现出了一批内容健康、人民喜爱的戏剧作品”可知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革传承了传统
优秀文化,实现了价值引领,增强戏曲新的活力,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众的素养。16.由于地理位置和所控制的白然资源会使国家处于优势或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将对外方略置于地缘政治角度来着重考虑,通常被称
为地缘战略。材料一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战后美苏安排的东方格局。为此,美国强调不允许“丢失”中国周边的朝鲜、越南。越南加入中苏同盟后,其在美国地缘政治战略中的地位迅速蹿升。美国积极支持并援助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为此越南共产党请求中国提供有力援助。美国又组
织“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并打过三八线。在危急时刻,朝鲜政府向中国政府求援。中国认为美国支持法军在越南的行动,已经威胁到华南和西南。而占领台湾已经威胁到华北、上海。如果再压到鸭绿江边,对中国更不利。中国反复权衡,最终决定
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在中国的努力下,1953年、1954年有关各方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和《印度支那停战协定》。——摘编自陈宾,吕彩云《援越抗法与抗美援朝战略抉择的共同性》(1)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缘战略视角简要分析美国军事干涉印度支那和朝鲜的主要原因。(2)综合上述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对美国采取上述反制行动的意义。【答案】(1)美苏在全球范围的对抗;认为中苏同盟的扩大威胁其东亚战略利益;军事干涉与中国接壤的朝鲜半岛与印度支那,可直接威胁中国、遏制社会主义阵营。(2)打乱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保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新
中国的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了国际地位:维护了东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稳定了社会主义阵营。【解析】【详解】(1)根据图示内容可知印度支那和朝鲜都属于亚洲国家地区,接近中国和苏联,因此美国军事
干涉印度支那和朝鲜的主要原因可从美苏冷战、威胁中国、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角度进行分析。(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对美国采取的反制行动有利于打乱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从而保卫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国际地位,同时维护东亚地区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17.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材料辽国为契丹族所建,神册元年(916),阿保机称帝建号伊始,即着手祀天礼神。他就首位尊奉对象征询群臣,“太祖同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事所尊,宣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阿保机还吸收儒生参政,他任用蓟州玉田人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兼主诸国礼仪”,“投据故典,参酌国(契丹)俗,与汉仪杂就之,使国(契丹)人知而行之。”在此影响下,一些契丹贵族也主动推行儒教,如渤海人大公晶在良乡,“建孔子庙学,部民化服。”——摘
编自赖美琴《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保机尊祀孔子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保机尊把孔子的意义。【答案】(1)背景: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并行,(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国
文化的正统思想);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增强;阿保机为巩固政权推行汉化政策。(2)意义: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进步和汉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
料中“辽国为契丹族所建”,“阿保机称帝建号伊始”,“他就首位尊奉对象征询群臣……皆以佛对”,“孔子大圣,万事所尊,宣先”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宋元时期的政治、思想、民族关系和阿保机巩固政权需要等方面,分
析其尊祀孔子的背景。(2)意义:根据材料中“吸收儒生参政”,“投据故典,参酌国(契丹)俗,与汉仪杂就之,使国(契丹)人知而行之”,“建孔子庙学,部民化服”,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传播、少数民族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发展等方面,分析阿保机尊祀孔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