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无答案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5.798 K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共(6)页,25.79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8bb364adbf91202eddc786d2f2005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级高一政治上学期十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

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④人们

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

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更高级的时代了”。这主要说明()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②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

级的工具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节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①农民有一定

的人身自由,能够自主地进行劳动②虽有少量土地归农民自己,农民仍不得不依附于地主③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④君主专制国家暴力统治,激起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

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由此可以推断()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总是对立的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将随生产社会化得以调和③资本家对广大雇佣工人的剥削具

有极大隐蔽性④工人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

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已充分暴露②受所处时代局限,这种“不成熟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弊端③这种“不成熟”的理论因脱离资本主义发展特定阶段而注定沦为空谈④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

径和依靠力量是其“不成熟”的重要表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19世纪上半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已呈现泾渭分明的两极对垒,出现激烈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已表露出建立一个普遍富裕的新社会的政

治夙愿。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工人的自发斗争和有组织的抗争均未成功。这说明()①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②无产阶级政治夙愿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石③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

生的历史前提④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难以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马克思曾在其著作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与此同时,“工人生产的

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马克思的描述中()①肯定了资本主义为社会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描述了雇佣工人的价值被资本家无情压榨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④指出了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的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共产党宣言》的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是()①正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生产了它自身的掘墓人②资产

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④资产阶级在它的阶级统治中创造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毛泽东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

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下篇,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上下两篇②只有完成“上篇”才能完成“下篇”,二者相互衔接③完成“上篇”,完成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

务④完成“下篇”,在我国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最后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小船上,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从中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①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②中国由旧民主

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③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的趋势④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把中

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可见毛泽东思想的创立()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伟大飞跃④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

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屈辱历史,建立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B.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C.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D.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13.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

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A.实现生产资

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C.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D.总路线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14.到1956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

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公有制。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由此可见()①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伟大跨越②农民和个体劳动者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③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中国共产党

找到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路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5.制度建设历来都是我们党十分重视的问题,毛泽东对此曾形象地作出“铲地基”和“起房子”的比喻:“如果完成了全国革命的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

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功夫。”以下对“铲地基”和“起房子”这两个过程理解正确的是()①“铲地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铲地基”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起房子”

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的④“起房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习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

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没有冲突和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我

们对中国坚持搞社会主义的信心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正确的认识。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

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结合材料,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必然的。18.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

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童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最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佃农在历代有佃客、庄户、田客、佃户等别称。唐宋以后,

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典型形式。比之于奴隶社会,地租依附农或佃农不完全依附于地主、自己可以有一部分的劳动成果。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一种社会进步。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

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都以

失败告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为什

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

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

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4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4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4年。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的意义。的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