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282.014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282.01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ff988933d0499ca84f27895b497b15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届十月考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文化中以“蛋壳陶”为代表器物是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仰

韶文化D.龙山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蛋壳陶”属于精美的黑陶,它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成就,故选D;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均没有“蛋壳陶”,故排除ABC。2.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

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公祭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祭祖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的是血缘宗法关系,而禅让制是早期国家形成阶段民主选

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即把职位传给贤能人的制度,与血缘宗法无关,故A项错误;世袭制是指权位一家一姓中传承,形成‚家天下‛的局面,材料内容与此不符,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西周时期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时至今日,宗法制虽已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民间大量存在的“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都与宗法制有关,故C项正确;分封制是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的制度,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左传·昭公七年》记载,西周时期“王臣公,公臣大

夫,大夫臣士,士臣皂”。这一材料说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等级关系明确而严格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的D.血缘与政治关系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将王室、功臣

、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诸侯在封地内在进行分封,称之为卿;卿在封地内在分封,称之为士;士以下不在分封。这样层层分封,形成等级分明的体系。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故应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4.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

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崩溃B.铁犁牛耕的应用C.井田制瓦解D.土地私有制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千耦其耘”“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

,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促进小农经济的产生,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与分封制的崩溃没有关系,A项错误;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C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材料所述集体

耕作逐渐发展到个体农耕的结果,不是材料内容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5.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使人民有甘甜美味的饮食、华丽的衣服、安适的住所、欢乐的风俗,这是

老子所描画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孔子没有小国寡民的主张,排除A项;庄子的“齐物”思想强调宇宙间一切事物,物我有无,这种主张与小国寡民思想不相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墨子的“节用”、“兼爱”主张与小国寡民思想不相关,

排除D项。故选C项。6.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

墨D.道法墨儒【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道家主张“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法家主张君主专制,严刑峻法;墨家主张节俭,尚贤,非攻;儒家主张“为政以德”

“仁、礼”。据此依据题干分析选项,可知“道法墨儒”对应正确,D项正确;“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属于道家,排A项;“中央集权的法制派”属于法家,排除B项;“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属于墨家,排除C项。故选D项。7.墨子说:“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

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李悝认为:“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由此可见,两入(人)选人标准的相似之处是A.毋论出身B.军功高低C.品行优劣D.世卿世禄【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可以看出墨子主张尚贤,不论其出身。根据“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可得出李悝主张“赏必行,罚必当”,也不论其出身,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军功,排除B;李悝的主张中没有涉及品行,排除C;D项与二者的主张都不相符,排除D。8.“及至始皇……吞

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制六合”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皇帝制、实行官僚制B.建立刺史制、统一文字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D.推行分封制、颁布严苛律令【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秦朝统一后实行怎样的措

施去维护国家的统一。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C正确;皇帝制不是直接管理地方的措施,排除A;刺史制是汉武帝时期设立,排除B;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排除D。故选C。9.“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

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天下共主”说的是分封制,能够被分封的都是贵族,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在自己的疆域内还可以自己再分封;而天下“独主”是指皇权独尊,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的任命都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所以这体现的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故答案为A项。B项,集体统治到君主

专制的转变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D项,题干体现的是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没有体现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

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0.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该制度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B.县级以下设基层行政机构C.有利稳定当

时的政治秩序D.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下,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而分封制下,诸侯都是世袭的,并且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故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是郡县制和分封制最主要的区别,排除。故选A项。11.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不断发

展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答案】A【解析】【详解】西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主要是当时的社会形势决定的,汉武帝时“独尊儒术”,也是因为当时出现了很多

社会问题,治国方略、治国思想的选择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故A正确;B、C、D是出现材料变化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2.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

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B.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相权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与皇帝关系密切宦官和外戚才得以通过皇帝的信任而掌控大权

,C项正确;皇帝权力衰微是宦官专权和外戚专政的影响,而非根源,A项排除;宦官专权与宗族观念没有必然联系,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权力,没有涉及地方权力,D项排除。所以选C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

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理想是()A.发展经济B.争权夺利C.打败孙权D.统一中国【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诸葛亮的理想在于辅佐刘备兴复汉室,统一中国;曹操也想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的军阀割据局面,

统一中国,故选D项;ABC在材料中没有显现,排除。14.南北朝时,形成了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保证士族高贵血统B.维护士族特

权地位C.防止士族门第混乱D.弘扬士族良好家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有司选举”、“家之婚姻”等“稽谱籍”、看门第,主要是为了维护的士族特权地位,B项正确;保证士族“高贵血统”与依据谱籍选官不符,A项错误;

防止士族门第混乱是对依据门第选官和联姻的做法归类,不是其最主要原因,排除C项;弘扬士族良好家风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15.魏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改革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其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北魏实现北

方统一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材料反映的是北魏

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次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D项正确;北魏实现北方统一是改革成功的条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是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改革措施全面易行也是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

选D项。1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杜甫:《忆昔》)对此诗评述较为恰当的是A.客观真实,无需考证B.文学家言,尚待求证C.背离实际,不足为信D.溢美之辞,不足为信【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史学考证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诗证史,但是诗歌本身属于文学作品,真实性有待考证,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排除;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的,CD选项说法错误。1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述古代某一制度

时说“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B.该制度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该制度下选官重视品行D.该制度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的【答

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讲的是穷苦弟子经过寒窗苦读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这一制度促进了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所以答案选D,排除A。B

与材料无关,排除;C指的是察举制。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18.北宋文人王覚指出:“盖唐之乱,非藩镇无以平之,而亦藩镇有以乱之……故其所以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而所以致唐之乱者,亦藩镇也。”由

此可知()A.唐朝藩镇具有双重作用B.藩镇有利于维系唐朝的统治C.藩镇割据导致边防空虚D.藩镇是平定叛乱的主体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材料“故其所以去唐之乱者,藩镇也;而所以致唐之

乱吉,亦潘镇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藩镇割据一方面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是唐朝后期日益衰败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各藩镇的存在又能有效地防止边疆地区的骚乱和各地农民的暴动,有利于维护和延续唐朝的统治。这表明藩镇的设立具有双重作用,A项正确;B项表达过于片面,藩镇同时也削弱了

中央集权,排除B项;C项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提及藩镇割据导致边防空虚,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进行片面解读,排除D项。故选A项。19.与《昭君出塞》相比,《步辇图》反映了唐朝对外关系的突出特点是()A.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

好关系B.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于唐政府C.利用和亲的方式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D.凭借先进的文明形成对周边民族巨大的向心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唐

(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昭君出塞是汉元帝时迫于匈奴的强大而将宫女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而《步辇图》反映的是贞观时期,松赞干布遣使向唐政府求婚,之后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从上分析可知,《步辇图》反映出的唐朝的

突出特点是凭借先进的文明形成对周边民族巨大的向心力,D项正确;《昭君出塞》中汉朝与匈奴也有使者往来,不是《步辇图》反映了唐朝对外关系的突出特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的做法,排除B项;据所学,唐代吐蕃并非中央政府管辖区域,排除C项

。故选D项。20.《太平广记》记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由此可知,进士科A.注重品德考察B.获得社会尊崇C.突出门第出身D发展日趋完善【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进士科

,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可知,科举考试者不中进士的,总认为自己科举不完美,说明进士科受到社会的尊崇,B符合题意;A、C、D与材料无关。【点睛】隋文帝创立科举考试,隋炀帝首设进士科,科举制由此形成。二、非选择题(共3题,21题14分,22题14分,2

3题12分,共40分)21.不断加强皇权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

、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材料二唐朝中央中枢机构示意图.“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

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钱穆《国史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制度创新和变革”的表现。(2)写出材料二中①、②、③所示机构的名称。依据材料并联系所学,指出唐代相制与汉朝比较所发生的变化并简析

其积极作用。【答案】(1)表现: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实行察举制;设立刺史制度。(2)机构名称:①尚书省②门下省③中书省。变化:由一相制变为多相制(或实行群相制或集体宰相制)。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提高了

行政效率;避免决策失误。【解析】【详解】(1)表现:结合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分析即可,如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实行察举制;设立刺史制度。(2)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制下,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中

书省负责决策,因此①尚书省②门下省③中书省。变化:三省六部下的宰相属于集体宰相制,因此变化是由一相制变为多相制。作用:结合三省六部制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可,如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决

策失误。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罐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日:“昔圣王崇贤,举善而……,以同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罐传》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

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庸以后,各

代“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

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相较于材料,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的变化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依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

治的影响。【答案】(1)制度:察举制。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2)弊端:中正官可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败坏社会风气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到魏晋(中国)。制度

:根据所学可知“乡举里选”指的是察举制;变化:根据材料二“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知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到唐(中国)。弊端:根据材料二“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可知,中正官可徇私

舞弊;根据材料二“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知,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根据材料二“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可知,败坏社会风气。影响:根据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可知,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根据材料三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官僚、贵族的行列”可知,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根据材料三“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可知,扩大了统治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

考试以儒学经典为内容,促进了社会的向学风气,对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也有重要作用。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

形态。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提炼材料

中有关社会转型的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正确且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社会转型,是一种质变。论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崩溃和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期,经历着划时代的社会转型。首先,经济方面,经济变革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铁器和牛耕的

使用,使井田制逐渐走向瓦解,私田增多,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个体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由此建立。重农抑商经济政策开始推行。第二,政治方面,周王室日益衰微,分封制、宗法制渐趋崩溃,形成了诸侯争霸兼并的局面。战国时,各诸侯国积极开展变法运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军功制取代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世袭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渐趋建立起来,国家格局走向统一。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三,思想文化方面,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出现思想大解放。私人讲学兴起,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

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种质变的社会转型。(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依据)【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关于社会转型的定义“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

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并结合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观点:春秋战国存在社会转型,是一种质变。论述:根据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

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领域分别论述,突出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具体论证过程如下:首先,经济方面,经济变革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渐走向瓦解,私田增多,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个体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由此建立。重农抑商经济政策开始推行。第二,政治方

面,周王室日益衰微,分封制、宗法制渐趋崩溃,形成了诸侯争霸兼并的局面。战国时,各诸侯国积极开展变法运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军功制取代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世袭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渐趋建立起来,国家格局走向统一。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

繁的战争,各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三,思想文化方面,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出现思想大解放。私人讲学兴起,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得出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

展过程,是一种质变的社会转型。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