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黄南民族班)含答案.docx,共(19)页,696.20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72279e3d66fbb8ec7acab1d734c4af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2022年度第一学期黄南高一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卷第Ⅰ卷(共60分)单项选择题(共30个选择题,每题2分)2015年7月18日晚,我国各地观看到双星伴月的有趣天象。弯弯的峨眉月与金星和木星近在咫尺,交相辉映,十分引
人注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为()A.恒星和卫星B.行星和卫星C.恒星和行星D.小行星和卫星2.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A.金星B.木星C.月球D.太阳【答案】1.B2.C【解析】【1题详解】组成这张笑脸的金星、木星为
行星,组成这张笑脸的月球为卫星,所以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为行星和卫星,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金星、木星、月球、太阳四个天体中,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最近,C正确;金星、木星是行星,
离地球较远,AB错误;太阳是恒星,距离地球较远,D错误。故选C。【点睛】行星自身不会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使自己发亮,它们绕恒星运行;围绕行星运行的星体为卫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属于
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属于远日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中还会有存在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
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火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4.下列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
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答案】3.A4.D【解析】【3题详解】火星属于类地行星,A正确土星和木星属于巨行星,BC错误。天王星属于远日行星,D错误。故选A。【4题详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除了大气,还有其
他条件,比如温度、水等,故A错误;日地距离适中,接受到的太阳光热才适量,故B错误;地球体积和质量使地球表面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故C错误;我们地球目前处在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使得地球生命可以安全发展,为地球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
了时空条件,故D正确.故选D。【点睛】1、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结晶水汽化,原始的
大洋。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原因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太阳在漫长的时间比较稳定。读太阳系示意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的天体Ⅴ是()A.金星B.火星C.水星D.木星6.与地球相比,天体Ⅴ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①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
件②没有固体表面③距太阳较近,表面温度偏高④没有昼夜交替现象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答案】5.A6.A【解析】【5题详解】图中的天体Ⅴ是在地球与太阳之间,结合选项,故可能为水星或者金星;但是又紧邻地球公转轨道,按照排序图中天体V只可能是金星。故
本题选择A。【6题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有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适宜的温度;天体Ⅴ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没有适宜的温度。①③对。天体上有无生
命存在与天体上有无固定表面、有无昼夜交替关系不大。②④错。故本题选择A。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第28届奥运会开幕式,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这时上届奥运会举办地雅典(东二区)的时间是()A.
8月8日2时B.8月8日8时C.8月8日12时D.8月8日14时8.北京8月8日的日落地方时间为19:20分,当天的昼长为()A.14时40分B.13时20分C.14时D.13时【答案】7.D8.A【解析】【7题详解】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将在首都北京举行第26届奥运会,雅典位于东二
区,与东8区相差6小时,西边的时刻晚,这时雅典是8月8日14时,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由于北京8月8日的日落地方时间为19:20分,所以可以判断出下午的时长=19:20分-12:00分=7小时20分,由于上午与下午时间等长,白昼时长等于上午时长与下
午时长的和,由此可以判断出白昼时长=7小时20分+7小时20分=14时40分,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由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经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正式的时区划分包括24个时区,每一时区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
区,有一个例外,每个时区有一条中央子午线;例如,GMT属于“z”区,因此其时间后通常添加后缀“Z”。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下面小题。9.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C.7月
8日6时D.7月8日16时10.此时北京时间是()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D.7月7日14时11.下列关于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三点
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D.三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答案】9.C10.B11.C【解析】【分析】【9题详解】图中,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根据图中经度和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A点所在经线为0°
,与其相对的经线为180°。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另一条是180°经线。结合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可知,相邻两条经线相差45°,地方时相差3个小时,再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计算出A
点地方时是7月8日6时,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A点的地方时是7月8日6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7月8日6时,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是120°E的地方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6时+8小时=14时,B项正确,
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B项错误;图中A、B、C三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A点大于B点大于C点,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C。【点睛】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
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
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又叫"人为日界线"。读“我国局部年太阳辐射总量图”,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城市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A.重庆B.上海C.北京D.昆明13.图示西部地区年等太阳辐射量线密集,其主
要影响因素是()A.大气环流B.纬度C.地形D.植被14.图中所示数值最高的地区,其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空气稀薄B.纬度较高,日照时间长C.深居内陆,多晴天D.沿海地区,洋面宽广【答案】12.D13.C14.C【解析】【分析】【12题详解】由图可知,重庆年太
阳辐射总量为90kcal/cm2,上海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0~120kcal/cm2,北京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30~140kcal/cm2,昆明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0~150kcal/cm2。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昆明,D正
确,AB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少,太阳辐射越强。图示西部地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年等太阳辐射量线更密集,排除B;植被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小,排除D;图示西部地区年等太阳辐射量线密集,说明该地年太阳辐射总
量变化明显,而大气环流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大,排除A;该地为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故该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C正确。故选C。【14题详解】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为160~170kcal/cm2,位于图中左上角,该地区位于兰州以北、北京以西,该地深居内陆
,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多晴天,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C正确,D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总量多,图中该地应该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不高,A错误。图中该地纬度大致是40°N,夏季日照时间长、冬季日照时间短,不足以说明年
太阳辐射总量最多,B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日照长短、海拔高低等。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左图为“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是()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丁、
乙、丙、甲D.乙、丙、甲、丁16.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右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15.C16.A【解析】【分析】题目通过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的不同,考查昼夜长短的纬度变
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15题详解】通过图中四地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四地该日的昼长,甲、乙、丙、丁分别是约15小时30分、约13小时30分、约14小时、约13小时。因该日是5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
,该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自南向北递增,四地昼长都大于12小时,都位于北半球,所以由南向北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丁、乙、丙、甲,C项正确。【16题详解】因为该日是5月1日,在春分后,夏至前,直射点进入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所以位于图中a点,A项正确。多少亿年来,地球按照一定的规律不停地自转
和公转着。完成下面小题。17.如果地球瞬间停止自转,分别在0°、30°、60°、90°纬线上甲、乙、丙、丁四个物体会()A.都向东同速飞出B.都向西同速飞出C.甲向东飞出且速度最快D.丁向东飞出且速度最快18.假如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地球表面可能()A.不分昼夜B.没有四季C.没有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D.没有地转偏向力【答案】17.C18.D【解析】【17题详解】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物体也随着地球一起自转,因此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则由于惯性原因0°、30°、60°纬线上的甲乙丙三人瞬间会向东飞出,并且由于甲地在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其飞出速度最快,所以C正确。AB错误。9
0°纬线上的丁由于线速度为0,所以不会飞出,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此太阳照射在地球上,总会出现白天与夜晚之分,与地球的运动没有关系,A错误。由于地球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因此地球公
转运动时,太阳直射点就会出现回归运动,而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导致四季的出现,BC错误。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因此如果地球不自转,则不会产生地转偏向力,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自转偏向力,是指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
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力。当物体相对与地球表面运动时会受到一个叫地转偏向力的力的影响而改变方向,但地转偏向力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力,而是一种惯性力。地转偏向力对航天、航空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地转偏向力在极地最显著,
向赤道方向逐渐减弱直到消失在赤道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地转偏向力很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19.从2021年国庆节到期中考试(11月9日)这一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的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
慢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答案】D【解析】【详解】国庆节为10月1日,从10月1日到11月9日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并且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A错误。在一月初地球运
动到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所以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增加,B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北极圈内是极夜现象,极夜的范围逐渐扩大,C错误。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所以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D正确,故选D。2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日界线是固定不变的B.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C.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D.相邻两个时区之间,时间相差1个小时【答案】A【解析】【详解】自然日界线是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是不断变化的,人为日界线是固定不变,A错误,符合题意。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B正
确,不符合题意。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C正确,不符合题意。相邻两个时区之间时间相差1个小时,D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故选A。21.以下不属于黄赤交角变大带来的影响的是()A.太阳直射的范围将扩大B.极夜和极昼现象的范围扩大C.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将减小,温带的范围扩大
D.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黄赤交角是太阳直射面与赤道面最大的夹角,因此黄赤交角变大会导致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大,A正确,不符合题意;同时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也会扩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这会导致热带与寒带的范围增
加,温带的范围减小,C错误,符合题意;由于黄赤交角变大,所以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范围变大,因此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增加,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017年7月22日至8月1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向其火星轨
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有关人员解释:“预计到通信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关系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
位于图中的()A.甲段B.乙段C.丙段D.丁段23.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①南北两极出现极光现象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22.C23.A【解析】【22题
详解】太阳活动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流的电磁波,从而会影响通讯传输。读图分析,在丙段时,火星、太阳与地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的方位来看,火星将会位于太阳的正后方。而在这一位置,太阳将会对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因此,为了防止通信受损,不能准确指挥火
星探测航天器,应暂停与其之间的通讯,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图中的丙段,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带电离子流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向两极地区上空运行,使极地上空大气电离产生极光现象,①正确。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和磁场,产生“磁暴
”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②正确。同时影响利用电离层传播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不是无线电长波通信,③错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化石燃料燃烧的结果,与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无关,④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层,
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④
引发自然灾害,比如水旱灾害。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4.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25.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
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答案】24.D25.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24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最上面的
城市夏季很长、春秋季相连,为纬度最低、热量条件最好的广州;第三个城市冬季漫长、夏季短促,为纬度最高的哈尔滨;第四个城市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因此其纬度也较低,是武汉;第二个城市春秋季较短,冬季较长,故其为纬度比哈尔滨稍低的北京。故选D。【25题详解】高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小,因此冬季漫长夏季
短促,季节更替不明显故选C。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6.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效果最佳。在40°N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的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在一年中应调整的最大幅度是()。的A.17°34′B
.23°26′C.46°52′D.63°26′【答案】C【解析】【详解】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从图中可知,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正午太阳高度与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角度互余。北京正午太阳
高度在夏至日最大,在冬至日最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73°26′,则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角度是16°34′。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26°34′,则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角度是63°26′,所以集热板与地面的调整夹角的变化幅度也
是46°52′,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27.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系中的行星的运动特征?()A同向性B.同速性C.近圆性D.共面性【答案】B【解析】【详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分别是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ACD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运动速度并不相同,所以不具备同速性
,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28.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A.世界最大的陨石B.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C.西昌基地上的人造卫星D.天空中飘动的云【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天体的概念。【详解】陨石、待发射的人造卫星、云都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内,都不属于天体,A、C、D错误;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是位
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物质,属于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故属于天体,B正确。故选B。【点睛】“三看”法判断天体.(1)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2)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
属于天体。(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29.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
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源泉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答案】D【解析】【详解】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①正确。磁暴是由于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而形
成的,和太阳辐射无关,②错误。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③正确。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发生核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核聚变,④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风能、水能本质上是太阳能。30.列车行驶会对铁轨造成一定磨损。由广
州开往北京的单向列车,其铁轨磨损程度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两侧铁轨磨损程度一样B.东侧磨损严重C.西侧磨损严重D.两侧都没有磨损【答案】B【解析】【详解】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属于在北半球自南向北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右
偏转,磨损右边的铁轨,即东侧的铁轨。所以铁轨东侧磨损严重,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Ⅱ卷(共40分)二.综合题(共四道大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于此卷上无效。)31.填图题。(1)请在上方图方框中写出对应地理事物的名称,并标出
地球自转方向以及α、β的度数。(2)请画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注意标明相应节气及日期。【答案】(1)(2)【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为情境,设置两道小题,考查地理事物的名称
与节气及日期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太阳光直射的平面是黄道面,与地轴相垂直的面为赤道面,黄赤交角为23.5度,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小问2详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从赤道开始向北移动,最远到达北回归线后向南移动,最远到达南回归线,随后再持续向北移动,周而复始,春分日是3月21日,夏至日是6月22日,秋分日是9月23日,冬至日是12月22日。32.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
中心的示意图,P点地方时为________时。(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3)MPN弧线为________线,其中MP弧线是________线,PN弧线是________线。MPN弧线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______
__时针。(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答案】(1)南0(24)(2)从右侧水平照过来(3)晨昏晨昏逆(4)17【解析】【详解】(1)据图可知,地球自转呈顺时针,可判断为南极点俯视图,此时P点地处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因此地方时为0时或24时。(2)太阳光线应与晨昏线垂直,且冲向
太阳一侧为昼半球,因此太阳光线应从右侧水平照过来。(3)昼夜半球的界线为晨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从昼进入夜即为昏线,从夜进入昼即为晨线。据图可知,MPN弧线为昼夜半球界线,即晨昏线,其中MP弧线是晨线,P
N弧线是昏线。晨昏线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因此MPN弧线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逆时针。(4)北京时间是指120°E经线的地方时。据图中0°经线可推知地方时12时经线为45°E,据东加西减原则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7时。33.读“地球公转示意
图”,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球公转至D时,是____月____日前后,北半球是____(节气)。(2)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点附近。(3)图中①②两点中表示近日点的是__
__;地球从D点运行到A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答案】(1)①.12②.22③.冬至(2)B(3)①.②②.先变快后变慢【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地球公转与近日点远日点等知识点,重点考查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地球公转到D点时,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是北半球的冬至,为12月22日前后。【小问2详解】由于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
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说明此时太阳高度角为90度,说明此时太阳知识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所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位于图中B点附近。【小问3详解】近日点发生于一月初,远日点发生在七月初,所以②是近日点,①
是远日点,地球从D点运行到A点的过程中,先经过近日点后离开,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所以地球从D点运行到A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变化规律为先变快后变慢。34.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以下问题。(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2)从图中
信息可以看出____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3)图1中B是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4)C是____层,这一层许多带电粒子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太阳风。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在极地上空轰击高层大气,形成绚丽多彩的____现象。(5)地球是太阳系
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答案】(1)①.光球②.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周围低,所以看起来比较黑(2)2022(3)①.色球②.耀斑(4)①.日冕②.极光(5)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适宜呼吸的大气、液态水。【解析】【分析】本题
以太阳系部分结构为情境,设置五道小题,考查电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与太阳大气活动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光球层亮度较高,而黑子的
温度较低,亮度较暗。【小问2详解】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多的年份,为太阳活动高峰年,所以2022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小问3详解】太阳大气中间为色球层,所以B是色球层,色球层突然增亮的现象为耀斑。【小问4详解】太阳大气最外层为日冕层,所以C是日冕层,太阳风到达地
球,在极地上空与地球大气摩擦,形成极光。【小问5详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宜呼吸的大气,液态水。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
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