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黄南民族班).docx,共(7)页,305.85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89ab500dabc46a562a15354fc44bc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2022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一、单项选择题1.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这一发现主要说明河姆渡人A.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B.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C.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D.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2.中国原始社会可
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出现的现象不包括()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私有制度产生C.成员共享劳动成果D.社会贫富分化3.《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反映历史阶段是A.氏
族公社时期B.部落和部落联盟时期C.夏朝建立初期D.王权与神权结合时期4.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剧烈变化,他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他是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墨子5.春秋时期有一
位思想家,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该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6.秦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丞相B.设立御史大夫C.实行禅让制
D.实行郡县制7.《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表现有①战乱频仍②民族矛盾尖锐③刑罚严苛④大兴土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
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由此汉初统治者A.废除分封制B.分封同姓王C.设刺史D.设置尚书令9.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为消除图中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的A.推行分封制B.实行盐铁官营C.颁布“推恩令”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0
.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其开辟者是A.张骞B.玄奘C.利玛窦D.徐光启11.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发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A.察举制存在的弊端B.察举制的进步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D.世官制
的沿革12.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曾经实现了短暂统一的王朝是A.东晋十六国B.北魏C.西晋D.隋朝13.东晋一代,一直是琅玡王氏、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几个大族轮流执政,皇帝几乎没有什么权力。这说明,东晋A.统治集团矛盾尖锐
B.门阀内部斗争激烈C.士族专权现象凸显D.中央权力不断削弱14.某史书记载:“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这一现象发生于A.西晋B.北魏C.隋朝D.五代15.“诗仙”“
诗圣”“书圣”“画圣”所对应的历史人物排列正确的是A.吴道子、王羲之、李白、杜甫B.王羲之、李白、吴道子、杜甫C.李白、杜甫、吴道子、王羲之D.李白、杜甫、王羲之、吴道子16.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重要交通大动脉。下列关于大运河描述正确的是A.大运河开凿于隋文帝B.大运河
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C.大运河以西安为中心修建D.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方经济交流17.君主善于纳谏、臣下敢于劝谏突出体现在下列哪一对君臣A.秦始皇与赵高B.唐太宗与魏征C.唐太宗与房玄龄D.唐太宗与杜如晦18.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下列属于
唐朝时期的史实是①设(伊犁)将军,节制南北两路,以参赞大臣副之②贞观十四年,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③行省平章阿老瓦丁为参知政事。壬申,立北庭都元帅府。④使(郑)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A.②B.①C.③D.④19.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更增添了鲜明
的多民族色彩,这主要是由于()A.汉族文化为各少数民族效法吸收B.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点C.各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D.继承了历代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20.隋唐时期,中央中枢政务机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是A.科举制
的创立B.三省六部制的形成C.郡县制的完善D.藩镇的建立21.中国古代赋税的征收“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始于A西汉B.东汉C.隋朝D.唐朝22.朱熹曾在《贡举学校私议》中提及“及至隋唐,遂专以文辞取士,而尚德之举不复见矣”。在此,朱熹提及的变化反映了A.科举制的创立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C.察举制的创立D.三省六部制的创立23.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是A.二府三司制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行省制24.为了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对此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A.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B.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C.猛安谋克制由女真族的民族部落
组织发展而来。.D.猛安谋克制的实行不利于女真族的封建化2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统一王朝是A西晋B.隋朝C.元朝D.清朝26.在地方管理上,元朝实行的制度是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行省制度D.猛安谋克制
27.有学者研究指出,元明清三代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与前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全国共有状元194名,其中来自北方的仅26名,约占全国总额的14%;南方状元则有168名,约占86%,南方籍贯状元在数量上形成了较大优
势。这一变化A.表明北方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B.说明人口分布的地域性不平衡C.主要源于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D.反映出政府十分重视科举取士28.某高中生在阐述一道论述题时用到的关键词句有:“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等。他阐述的主题可能是A.先秦儒学B.黄老之学C.汉代儒学D.宋明理学29.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活字印刷术最早发明于A.魏晋B.隋唐C.北宋D.南宋30.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
是A.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C.白天可到城郊购买瓷器D.市场的交易时间和地点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
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兵自重,多次赋
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太平治迹统类》的.材料三(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
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官制》(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在李斯看来,王绾的主张有何弊端?(2)根据材料二,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什么问题?概括材料三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些措施。(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
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材料三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通过考试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2)材料
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主要选官标准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根据材料分析该制度有何积极影响?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