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铜梁一中等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docx,共(7)页,2.255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53178577256d4eb1a4fbc07f77854a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秘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三校联合考试(高2025届)物理试题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范围:必修一全册。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
0.5MM黑色签字笔。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对应的基本单位是千米B.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重力都是属于矢量C.教练研究运动员跑步姿势时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D.男子100米飞人大战,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进入决赛
。这里提到的“9秒83”指的是时间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表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它表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它表明实际生活中的某些宏观物体可能没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
进行验证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对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2s时刻,甲、乙两车相遇B.在t=2s时刻,甲、乙两车共速C.甲车运动的加速度大于乙车运动的加速度D
.在t=1s时刻,乙车刚运动,此时两车相距最远4.关于核酸采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采样棉签受到口腔内壁的弹力是医务人员给的B.采样棉签受到的口腔所给的力大于采样棉签给口腔的力C.口腔内壁受到采样棉签的弹力是由口腔内壁形变产生的D.口腔内壁受到采样棉签的摩擦
力方向与棉签刮动方向相同5.假设未来的某一天,宇航员在火星上距地面18m高处由静止释放一重物,测得重物经过3s落到火星表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m/s2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m/s2C
.重物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8m/sD.重物下落过程中,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3:56.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B,但没有拉动,则物体B受到几个力作用()A.4B.
6C.5D.37.以24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6m/s2,则刹车后()A.汽车在第2S内的位移为36mB.汽车在前5S内的位移为45mC.汽车在最后3内的平均速度为6m/sD.汽车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8m/s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3N、4N、8N,其合力大小可能为()A.0B.8NC.16ND.15N9.如图所示,物体A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
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增大力F,则墙壁对A的摩擦力增大B.若增大力F,则墙壁对A的弹力增大C.若力F逐渐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后,A沿墙壁下滑,则此时墙壁对A的摩擦力比力F减小前小D.若撤去力F,则A沿墙壁下落的过程中受到三个力作用10.某人站在置于水平地面上
的压力传感器上,进行蹲起动作,图中呈现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此可以判断()A.在0~8s内,该人完成两次完整的蹲起过程B.状态a到状态b对应着下蹲过程,状态b到状态c对应着站起过程C.从状态a到状态b,人的重心运动的加
速度方向向下D.从状态d到状态e,人的重心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都向上11.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和物体B以轻弹簧相连接,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弹力大小为3FB.若突然撤
掉力F,此时A的加速度为0C.若突然撤掉力F,此时B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D.若突然撤掉力F,此时B的加速度大小为6Fm第Ⅱ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共两题12.(6分)如图甲所示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
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1)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可以变动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C.拉橡皮筋的细绳适当长些D.橡皮筋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2)判断一个力单独作用与两个
力F1、F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的依据是,如果用“”作为标度,则该同学量出的F的值为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3.(9分)小明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_______。A.类比法B.控制变量法C.
等效替代法D.理想实验法(2)实验中小车质量应_________沙和沙桶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3)补偿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他阻力的操作:取下槽码,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
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如果打出的纸带点与点的距离越来越大,则应___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均匀为止。(4)该同学实验中打出如图2的一条纸带,计时
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量出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0cmOA=,1.50cmAB=,1.80cmBC=,2.10cmCD=,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2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解答题(
共37分,第14题10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5分)14.(10分)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a=3.0m/s2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在2.0s末时速度的大小;(2)物体运动3米所用的时间(3)物体在第3秒内的位移大小x。15.(12分)如图,一质量
m=20kg的木箱恰能从倾角θ=30°的斜面上匀速滑下来,到地面后,小明同学立即用与水平方向成θ=60°的斜向上的力拉着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箱与斜面及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相同,g取10m/s2求:(1)木箱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2)小明同学拉箱子的力的大小以及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
的大小。16.(15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15msv=向右运动,将一质量1kgm=的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2st=,速度达到v;再经过时间4st=,工件到达传送带的右端,以速度v滑上一个固定足够长的斜面BC,
斜面倾角30=,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6,(B点处无能量损失,g取210ms).()31.73=(1)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水平传送带的长度;(3)工件从B开始滑上斜面到回到斜面底部B点所用的总时间.(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