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5教学教案:2.2 等差数列 (6)含解析【高考】.doc,共(4)页,74.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b010dba9f5d710a215fdd672b2442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等差数列(第1课时)》教学设计——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一、【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A版)第二章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
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联想”、“类比”的思想方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
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归纳思想和化归思想并加深认识;通过概念的引入与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能力,增强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
研究,使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内在联系,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四、【教学难点】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②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五、【学情分析】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5)班的学生(平行班学生),经过快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
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
展.六、【设计思路】1.教法①诱导思维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
点,突破难点.2.学法-2-引导学生首先从两个现实问题(姚明罚球数、女鞋尺码)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用多种方法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空白”,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问题预设师生互动预设意图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问题提出:1.姚明刚进NBA一周训练罚球的个数6000,6500,70
00,7500,8000,8500,9000.2.某名牌运动鞋(女)的尺码(鞋底长,单位是cm)22.5,23,23.5,24,24.5,25,25.5,26教师:以上两个问题中的数蕴涵着两列数.学生: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22.5,23,23.
5,24,24.5,25,25.5,26从实例引入,实质是给出了等差数列的现实背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观察归纳,形成定义思考1上述数列有什
么共同特点?思考2根据上数列的共同特点,你能给出等差数列的一般定义吗?思考3你能将上述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等差数列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前数和后数的差符合一定规律;这些数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教师引导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符号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
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体会到等差数列的规律和共同特点;一开始抓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为同一常数”,落实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准确表达.-3-教学
内容问题预设师生互动预设意图举一反三,理解定义练一练:判定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指出公差d.(1)6,4,2,0,-2,-4,…(2)4,7,10,13,16,19,…(3)0,1,0,1,0,1,…探究性问题:在如下的两个数之间,插入一个什么数后这三个数
就会成为一个等差数列:(1)2,,4;(2)-8,,0;(3)a,,b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为0.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
理解和应用.定义应用,导出通项思考:已知等差数列:8,5,2,…,求第10项?思考: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教师出示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然后选择列式具有代
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评价、引导,总结推导方法,体会递推思想;让学生初步尝试处理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
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理解通项,简单应用变1判断-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变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
1,求a1,d和an.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操练,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学生:教师叫学生代表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补充: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项公式.主要是熟悉公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基
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问题.-4-教学内容问题预设师生互动预设意图课堂小结,课外作业1.一个定义:等差数列的定义2.一个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二个应用: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教师:让学生思考整理,找几个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给出小结内容,并适当解析.教师展示作业:P39练习:2,3.P
40习题2.2A组:1,4.引导学生去联想这一概念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和掌握基本概念,并灵活运用基本概念.七、【设计反思】1.本设计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导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归纳出等差数列定义,然后由定义导出通项公式,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本课各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引导分析细致、到位、适度.如:判断某数列是否成等差数列,这是促进概念理解的好素材;此外,用方程的思想指导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等等.学生在经历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3.本节课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从“灌输式”到“引导发现式”的转变,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解决问题
为途径,以相互补充展开教学,总结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本人认为在概念教学中多花一些时间是值得的,因为只有理解掌握了概念,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落实“双基”,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认识数学的思想和本质,进一步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