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一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32.271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单元检测一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单元检测一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单元检测一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1.6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单元检测一.docx,共(5)页,32.27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ad6d93095dbe686a1b02b9e47a308d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检测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广东汕头高三统考]堪称“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遗址,最中心为莫角山宫殿区,其外分别为环绕的城墙和外郭,首领的住处与一般社会成员居住区相隔绝,大型墓

的随葬品丰富且精致,小型墓小而狭长,多数没有随葬品。这反映了良渚文化时期()A.建筑技艺高超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部落战争频繁D.社会生产力的发达2.[2024·河南安阳高三统考]西周实行摄政制度,即当国君幼小、缺失或不贤

、无能之时,贵族集团内部可以虚国君之位。摄政制度()A.开创了国家治理新模式B.维护了宗法制度的稳定C.凸显了分封诸侯的作用D.冲击了王权的至尊地位3.[2024·湖北襄阳四中高三模拟]河南淅川毛坪楚墓断代在春秋中晚期,出土的陶器仍保有明显的洛阳周代墓葬中同类器

的某些特征。在河南固始白狮子地、信阳长台关等战国中期楚墓中,其结构、葬俗和随葬器物组合等都同楚国中心地域江汉地区的楚墓十分接近。与之推论正确的是()A.中原文化面向周边传播B.河南一带封国恪守周礼C.楚国北上影响逐渐增强D.南方文化效仿周代风格4.[

2024·湖南邵阳高三统考]下表是中国古代文献中部分会盟摘录时间内容公元前721年鲁与戎会于潜,后与戎在唐结盟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宋、陈、卫等国与楚国订立“召陵之盟”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会晋定公于黄池,吴国欲争中原霸主之位据此可

知,当时()A.新兴地主势力壮大B.华夏认同观念形成C.分封制度趋向完善D.政治权力下移明显5.[2024·河南新乡高三统考]春秋战国时期,有些工匠“日至于市,而不为官工”。《左传》记载了王子朝因“百工之丧职秩者”而作乱、卫诸大

夫“因三匠”而作乱叛逃的事件。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社会呈现转型的趋势B.市场交易时间比较宽松C.工商食官政策被废除D.贵族乐于从事商品买卖6.[2024·山东潍坊高三阶段考]《左传》记载,前676年,虢公、晋侯朝见周王,周王以

美酒款待二人,并皆赐给二人玉五毂,马三匹;前488年,根据吴国的要求,鲁国以相当于侍奉周天子的规格百牢(即猪、羊各百头)之礼招待前来会晤鲁公的吴王夫差。据此可知()A.礼崩乐坏影响政局稳定B.社会治理秩序亟需重构C.礼

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D.政治经济实力左右礼制7.[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统考]孔子认为:“夫政者,正也。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据此可知,孔子()A.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强调统治者应加强道德修养C.宣扬君臣

平等的民主思想D.对礼崩乐坏的现状深怀忧虑8.[2024·山西晋中高三阶段考]如表为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对于礼与法关系的论述。这反映出()论述出处隆礼重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强国》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

劝学》A.调和思想界的争论B.寻求合理的治国途径C.糅合儒法两家思想D.削弱法家的社会地位9.[2024·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

、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命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材料反映了秦始皇旨在()A.改革前代的历法及服色B.极力丰富皇帝制度内涵C.炮制一整套的繁文缛节D.赋予秦朝建立的合法性10.[2024·福建福州高三阶段考]秦朝通过战争征服的地方,如“河南地”、五岭

等,人心不稳,与中原文化差异又大。为此,秦朝通过设置郡县,使国家观念深入这些地区。这说明秦朝在上述地区实行郡县制旨在()A.增进华夏认同观念B.提高行政效率C.强化对边地的控制D.扩大统治版图11.[2024·黑龙江佳木斯高三联考]英国著名历史

学家汤因比认为:“始皇帝并吞六国之后,进而废置各国的王室和封建贵族,并由秦国的官僚处理政事,这项激烈的措施使得这些牺牲者感到难以忍受之苦,这些强硬作风使他们因敏锐地感受到失去独立而更加难以忍受。”由此可知,秦二世而亡()A.在于凝聚力的缺失B.统治者的残暴是主因C.源于统治疆

域扩大D.由治理举措过激而致12.[2024·贵州遵义高三统考一模]汉初在丧葬上推崇薄葬,汉文帝的霸陵多以瓦器陪葬,“不以金、银、铜、锡为饰”。汉武帝后盛行厚葬,“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

汉代丧葬习俗的变化反映了()A.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B.社会习俗受主流思想影响C.奢靡铺张风气的流行D.伦理道德规范的逐渐弱化13.[2024·山西临汾高三统考]汉初思想家、政治家陆贾在《新语·道基》中指出:“君子握道而治,

依德而行……虚无寂寞,通动无量。”这一思想()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顺应了汉初的社会需要C.促成了西汉国力的鼎盛D.消除了法家思想的影响14.[2024·安徽合肥高三模拟预测]《史记》的撰述宗旨实际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境界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第二层境界是

“考之行事”;第三层境界是“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对此,认识准确的是()A.司马迁构建了史学理论体系B.古代史学研究侧重事实考据C.史学发展取决于史家的努力D.历史发展过程中蕴含着规律15.[2024·重庆梁平高三统考]

如表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表。据此可知,班固对人物的评价()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桓公、

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A.以聪明才智为主要标准B.打破了传统伦理的束缚C.深受社会主流思想影响D.秉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16.[2024·辽宁高三联考]官吏诈病现象成为东汉政治文化特色,诈病期间官吏们在行政程序上能够合

理地拒绝进入或退出官僚队伍。下表是有记录的东汉“诈病官员”人数统计,表格现象反映了东汉()任职区域地方中央东汉前期3044东汉后期9184注:部分官员任中央官与地方官期间均出现诈病现象A.统治者清除异己势力B.士人消极避

世C.主流价值观发生嬗变D.政治渐趋衰颓[答题区]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2024·广东珠海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

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据《论语》、《孟子》材料二“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

…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韩非子》(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

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8分)18.[2024·河南新乡高三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并六国不久,丞相王绾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在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九年,博士淳于越进言: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战国初齐相,其曾孙取代齐王)、六卿(包括赵、魏、韩在内的晋国六大家族)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不过秦始皇还是采纳了李斯等人的建议,推行郡县制,并对是古非今的学者进行严厉打击。——摘编自魏明枢《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

其历史影响》材料二《汉书》载:“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这一做法造成诸侯(王)国独立于中央,“三代诸侯,各自纪年……至汉依然”。汉初的诸侯(王)国还拥有地方的人事任免权,中央派遣

的地方官员常被诸侯(王)国弃之不用,甚至被驱逐,有时还出现诛杀、陷害之事。一度还出现“吴王封赐倍汉之常法,梁王府库金钱巨万,宝器多于京师”的现象。——摘编自袁波、胡建阳《罗马行省制与秦汉郡县制之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秦朝丞相、博士主张推行分

封制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推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因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惩亡秦孤立之败”的具体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6分)19.[2024·江苏南通高三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汉代豪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阶

层。起初,他们是民中之“豪”,首先强在其财势,“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兼并大量田产,“与民争利天下”;其次强在族势,“汉代豪强往往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大宗族”,“雄张闾里”,成为离心力量,他们还恃财“买复”,享受免役特权。高祖刘邦与功臣列侯们推行“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

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等打击豪强的政策。汉武帝继续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打击豪强的政策。材料二列侯是仅次于诸侯王的第二等贵族爵。西汉昭宣以后,非豪强出身的列侯及其后代通过兼并土地,经营工商业,以及宗族势力的壮大而成为豪强;一些豪强通过军功、裙带关系、世传经学

而受封为列侯,成为豪强在“庙堂”中的代理人。在联合镇压了黄巾起义后,上层列侯纷纷抛弃中央的荣位虚职,积极攫取州郡牧守的职位,企图割据一方;地方豪强的军事力量得到迅猛发展,同时也积极投靠那些掌握地方实权的上层列侯。而后,曹操、孙权、刘备等分别联合不同的

豪强地主武装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力量。——以上均摘编自秦铁柱《汉代列侯与豪强关系刍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政府抑制豪强势力的原因及其主要措施。(6分)(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汉代列侯与豪强之间关系的变化,分析东汉末年豪强势力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20.[2024·四川德阳

高三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大一统所包含的具体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发展。其地理概念是指国土统一;其政治概念是指全国上下高度一致,听命于最高统治者;其时间概念是长久统一、千秋万代江山永固;其文化概念是指文化习俗“六合攸同,仁义德泽流布宇内”

。后来,欧阳修、朱熹等人又将“正统”说纳入大一统的理论体系之中,强调大一统必须以“正统”或“有德”者为中心。——据黄朴民《大一统:中国历代统一战略研究》根据材料,围绕“大一统”选择一个时段或一个角度提炼一个观点

,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