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58.009 KB
  • 2024-09-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共(16)页,58.00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a3145fd13c8b99df447691b715b1a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庆铁人中学2018级高三考试月模拟试题(三)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国传统文化对月亮情有独钟,月亮始终是柔和与光明的象征。人们在静谧的夜晚与月亮对话,将月亮看作上天对人事的见证,认为月亮能够带来人生的幸福,这种人

生与自然的和谐是国人所特有的情感。中秋节正是这样一个因月亮而生的节日。早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当我们的祖先遥望浩瀚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时,不免对月中的奇妙影像产生一些神奇的联想,进而形成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最著名的当属“嫦娥奔月”。“嫦娥奔月”融美月、美人、美景于一体

,是人类以原始思维对月亮美好想象的结果。这一传说广泛流传于民间,也直接促进了中秋这一岁时节日的形成,给节日笼罩上迷人而瑰丽的光彩,增添了浓郁的诗意。不过,中秋节真正的源头却是我国古代的秋祀祭月。在农耕社会,农业的发

展与季节、天气密切相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为祈求五谷丰登,人们往往要祭祀土地神。春天播种时有“春祈”(春祀)习俗,待到秋季谷物成熟报告丰收时就有“秋报”(秋祀)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周语》中,就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的记载。

三国时期吴国史学家、经学家韦昭注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这其中的“夕月”就是古代帝王祭祀月亮的仪式。由此可见,真正将秋与月对应的,是皇家祭祀典礼。秋分拜月、祭月的礼制,直接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月亮的崇拜,也体现出中国历法中巧妙地把季

节转换与农事结合起来的智慧。中秋赏月是自宋至今普遍流行的节俗。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据史料记载,魏晋之时,我国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到了唐

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及至宋代,赏月习俗从文人雅士遍及民间百姓,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因此形成。苏轼的《水调歌头》大家耳熟能

详。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更是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赏月之余,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有学者考证,月饼最早出

现于北宋,主要为祭月仪式中供奉之用。南宋词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南宋开始出现作为食品的月饼。元末明初,月饼开始被作为馈赠礼物和节令食品。人们在中秋之夜赏月、玩月、吟诗、宴饮,既有聚会玩乐的世俗享受,又有天人

合一的超脱体验,满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这种氛围影响了整个社会,从而推动中秋节成为大众化的节日。(摘编自黄永林《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月亮始终象征着柔和与光明,是上天对人事的

见证,因此月亮能够给人生带来幸福。B.“嫦娥奔月”的神话充满了中国古人对月亮的美好想象,使中秋节更加富有诗情画意。C.古时为求五谷丰登,人们祭祀土地神,于是就有了春祀、夏祀、秋祀、冬祀等习俗。D.中秋活动既

给人聚会玩乐的世俗享受,又给人天人合一的体验,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分析了中秋节与月亮的关系,然后介绍了中秋节的民俗,结构清晰。B.文章的举例论证所列举的是具有代表

性的典型事例,这使文章更具说服力。C.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秋佳节真正的源头是我国古代的秋祀祭月。D.基于中秋赏月开始与兴盛的脉络,文章得出此习俗自宋至今普遍流行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民们对月中的奇妙影像产生的神奇联想,与当时生产力的

低下不无关系。B.秋祀祭月的礼制,直接促成了中国历法巧妙地把季节转换与农事相结合。C.魏晋之时,民间便有了中秋赏月之举,唐代许多诗人均有咏月的名篇佳句。D.月饼最早出现在北宋,主要用于祭祀,元末明初时才被作为礼品相互赠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

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巴黎协定》提出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我国正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下的减排路径,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植树造林

等一系列举措,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分别连续10年和11年位列世界第一。中国清洁能源领域专利数、装机数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投资额连续五年超过1

000亿美元。全球50%的新能源汽车、52%的公共慢速充电站和82%的公共快速充电站都在中国,城市公交几乎实现全部电气化。2019年NASA公布卫星图片显示,中国新增绿化面积约占全球1/4,贡献比例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放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速的重要

力量。第73届联大主席埃斯皮诺萨表示,中国在实现自身减碳目标上的投入让其印象深刻,无论是开发低碳技术还是推行减碳政策,中国都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摘自吕剑锋《绿色复苏,中国减碳按下“加速键”》,环球网2020年10月17日)材料二:清华大学

教授贺克斌在11月3日举行的2020第九届中国盐城环保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我国目前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达标标准为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选的是世卫组织最低档的一个达标标准,未来我国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会不断提升。“只有大气环境治理和气候治

理协同,才能使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基础。”现在,很多研究者在开展我国未来空气质量标准提升的研究。例如,目前已有60%的城市达标,未来到“十四五”结束,可能会有80%的城市将达标,到那时2012年的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已实施13年,我国是不是应该将空气质量标准提升到新的阶段?我国PM2.5达标标准什么时候从35微克/立方米提升到25微克/立方米,从25微克/立方米再提升到15微克/立方米?贺克斌表示:“其中一个研究的结果是,2030年到2035年期间,所有城市会达到空气质量PM2.5

浓度3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2035年之后,进入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二阶段,我们的分析表明,到2050年有可能达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要实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是非常难的,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治霾和减碳的结合。如果仅仅是单独治霾,要治到15

微克/立方米,没有跟碳的结合、跟能源结构的结合,那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贺克斌强调。(摘自刘毅《贺克斌院士:治霾与减碳的目标须协同实现》,《人民日报》2020年11月9日)材料三: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深圳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市,近五年碳排放只增长了400万吨,主要因为深圳

优化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单位产出增长和碳排放开始逐渐脱钩。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介绍,建设坪山新能源汽车基地是深圳降低燃油车排放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深圳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完成替换,这些年的替换效应相当于1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替代60万私家车产生碳排放当

量;深圳淘汰低端企业上万家,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深圳还最早在全国设立生态县,规定内的土地不能开发,并且不断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建设生态景观林,对空气和碳减排有很重要的作用。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之一是减少煤炭的使用,自“十一五”以来,中国在每个五年规划中都确立节能减碳

的约束性目标,并分解到各省区市,强化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为实现达峰目标,生态环境部表示,“十四五”规划将有一系列硬措施,不仅包括指标设定,还包括更好地借助市场手段,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选自凤昇、张悦《减碳按下快进键》,《人民日报海外

版》2020年11月24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连续10年位列世界第一;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连续11年位列世界第

一。B.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占比50%,公共慢速充电站和公共快速充电站全球占比分别为52%和82%,城市公交基本实现电气化。C.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如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已被替换成60万私家车,而且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D.为实现

达峰目标,中国将在坚持把节能减碳作为约束性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同时,还会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多种措施

,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多个指标稳居世界第一,从而赢得世界舆论的良好赞誉。B.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是世卫组织最低档的PM2.5达标标准,要让中国城市完全达到这样的标准就需要连续几十年的努力。C.要让

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基础,就必须协同大气环境治理和气候治理。D.要达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非常困难,治霾与减少煤炭使用相结合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中国势必采取综合措施。6.中国为何高度重视减碳工作?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

分析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潮声陆颖墨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

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前,岛上的最高长官、守备班班长不得人心地在饭堂门口点名,让飘逸的鱼香引得士兵的喉结上下滑动。班长说了一大堆元旦过节的注意事项后,强调一点:老规矩,十点钟在机房门口集合,收听北京来的慰问电。有个

老兵咽口唾沫说:“别集合了吧?谁愿来谁来,十点钟电视晚会正精彩呢。”又一个接着说:“反正是那老一套。拼死拼活干一年,到头还算记得我们,来份电报。”班长没有理睬他们,争下去会给新兵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帮老兵操蛋在嘴上,执勤巡逻可从来不会含糊。也是,这儿离大陆太远了。十几个人窝在这零点一平方公里

的岛上,也实在是憋得慌。有些怪话倒是正常,没人说,班长倒反而紧张了。早先,供给能力达不到的时候,这个岛是荒无人烟。到七十年代中期有了守兵。因为远,因为是最前沿的岛屿。每到年终北京都要来电慰问,班长还记得自己是新兵时,头一回听北京来电,那是什么劲头。为祖国把着门,北京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兵……那帮老兵

倒也不见得真是牢骚,没准是在新兵面前摆摆谱吧!晚饭的啤酒不敢多喝,怕查哨时误事,石板鱼也不敢多吃,那东西躁人。早早地走完这零点一平方,到机房换下报务员都去看电视吧。这儿的电视节目要靠十几海里外的大岛上转播,平时看完新闻联播、天

气预报也就没了图像,今天过节例外,让大家听听新年钟声。到了九点五十分,陆陆续续来了大半数的人。在机房门前柳树下排成一溜,班长知道有几个老兵没来,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戴上耳机打开了机器。最后十秒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开始——众人屏住

气,班长听着,听着,咦,耳机里没有反应。再等等,还是没有。是机器有问题?班长出了一身汗,不会呀,刚才还查了又查呢。他只好继续等待着。依然没有。“也许是什么出了岔。”班长轻轻地放下耳机说,像对自己,又像是对门外的兵们。等众人陆续散去了,他依旧是那么痴坐

着。“怎么回事怎么回事?”“电报没来?”班长惊醒,见是那几个刚才没来的老兵。他没好气地说:“没有什么,刚好遂你们的愿了。”那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不敢吱声。好一会儿,有人怯生生地问:“不会有什么意外呀,多少年了不都是准时么?”班长想的也是这个问题:难道是我们今年

什么没干好让上头不满意了?他心里一沉。再看窗外,刚才散去的也都聚了回来,他们无声地看着他。眼睛里都在期待着什么。他觉得没法儿交待,仿佛都是自己的过错。这种事,又不能问上级为何不来慰问。急中生智,他想到了在营部当通信员的老乡。北京的电报也是一级一级下来的,最后一站是中心大岛上的营部。他赶紧拎起磁石

电话,摇了好几圈,终于接通了。虽说电话里的声音因刮着西北风听不清,但老乡的嗓子还能辨出来。趁着线路还好,他羞涩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简单:今年起电报发给白砂岛了。他重复这句话后,大家都沉默了。白砂岛也是这一海区的一个小岛,比这儿更小,离大陆更远,以前供给能力弱,够不着它,虽说属于我国领海,却无

人驻守。上个月去了六个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安营扎寨。从现在起,这儿的小岛已不是最前沿了。班长无言,众人也无言。班长眯起眼睛朝白砂岛的方向好一阵张望,岛是看不见的,但月色下的大海风平浪静,秀色宜人。更何况今晚的月亮那么大,那么圆。看着眼前肃立着的士兵,他觉

得该说些什么,但无从启齿。胸口窝着什么,不知道是得到还是失去,是骄傲还是妒嫉……电视机里的喜剧小品伴着阵阵笑声传来,众人就像是没有听到。也许这时,这只电视机是全中国唯一开着又闲着的。还是班长打破了沉默,他打开保险柜,拿出了一叠纸,说:“这是进驻岛上以来,北京发来的全部电报,一共十八封,我

提议,今天我们宣读这些电报,同意的举手。”唰的一声,一致举手赞成。班长清清嗓子,念几句,有些沙哑,再清清,还哑,也就这样念了下去。众人静静地听着,听着班长也真有点奇怪,以往真的来电报还没有这么认真呢!读着,往事潮水一样涌上心头。慢些,

慢些,他嘱咐自己。让大家多回味一会儿,再多一会儿。潮声随着清悠的风儿过来,像是伴奏。终于念完了。那十八封,就一下子完了?班长捏着最后一张怅然若失,众人好像还要等待什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在这里代表全国人民对坚守在边防海岛的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亲切的慰问。”电视机里传来熟悉的

声音,紧接着,新年钟声敲响了。“解散吧——”班长轻轻地说。(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电报”为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情节安排上采取延宕和突转等手法,增

添了小说的戏剧化效果,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B.小说描写老兵对于收听新年慰问电报的态度,既有“谁愿来谁来”的牢骚,也有“电报没来?”的疑惑,人物形象更显真实和立体。C.小说语言铿锵有力,段落都比较短小,甚至多处使用

了一句一段的形式,形成参差错落之美,使小说的叙事节奏加快且富于变化。D.小说通过典型的场景和细节把守岛生活写得细致动人,投射出坚毅,内敛着激情,蕴藏着感动,歌颂了战士献身海疆的崇高精神。8.请结合情节发展,简要分

析班长在未能收到电报后心理变化的主要过程。(6分)9.小说写的是海岛战士收听北京慰问电报的故事,却以“潮声”为题,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江子一,字元亮,济阳考城人。子一少慷慨有大志。家贫,以孝闻。苦侍养多阙,因终身蔬食。仕梁起家..为王国侍郎、奉朝请。上书言事,为当轴..所排,乃拜表求入北为刺客。武帝异之。又启求观书

秘阁,武帝许之,有敕直华林省。其姑夫左卫将军朱异权要当朝,休下之日,宾客辐凑,子一未尝造门,其高洁如此。为遂昌、曲阿令,皆著美绩。后为南津校尉。弟子四,历尚书金部郎,大同初,迁右丞。兄弟性并刚烈。子四自右丞上封事极言得失武帝甚善之令尚书详择施于时政左户郎沈炯少府丞顾玙尝奏事不允帝厉色呵责之

子四乃趋前代炯等对,对甚激切。帝怒呼缚之,子四乃据地不受。帝怒亦歇,乃释之,犹坐免职。及侯景攻陷历阳,自横江将度。子一帅舟师千余人于下流欲邀之。其副董桃生走,子一乃退还南洲,收余众步赴建邺,见于文德殿。已而贼亦至。帝怒之,具以事对,且曰:“臣以身许国,常

恐不得其死,今日之事,何所复惜?不死阙前,终死阙后耳。”子一启太宗曰:“今贼围未合,可击之;迨贼垒立,无所用武也,请开承明门出战。”帝许之。子一及弟尚书左丞子四、东宫直殿主帅子五并力战直前。子一乃身先士卒,抽戈独进,群贼夹攻之,属者莫敢继。贼坐甲

不起。子一引槊撞之,贼纵突骑,众并缩。子一刺其骑,骑倒槊折,贼解其肩,时年六十二。弟曰:“与兄俱出,何敢独旋?”乃免胄..赴敌,子四槊洞胸死;子五伤脰,还至堑一恸而绝。贼义子一之勇,归之,面如生。诏曰:“祸故

有闻,良以矜恻,死事加等,抑惟旧章,可赠子一给事黄门侍郎,子四中书侍郎,子五散骑侍郎。”侯景平,世祖又追赠..子一侍中,谥义子。(节选自《南史·江子一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四自右丞上封/事极言得

失/武帝甚善之/令尚书详择/施于时政/左户郎沈炯/少府丞顾玙尝奏事不允帝/厉色呵责之/B.子四自右丞上封事/极言得失/武帝甚善之/令尚书详择/施于时政/左户郎沈炯/少府丞顾玙尝奏事不允/帝厉色呵责之/C.子四自右丞上

封事/极言得失/武帝甚善之/令尚书详/择施于时政/左户郎沈炯/少府丞顾玙尝奏事不允/帝厉色呵责之/D.子四自右丞上封/事极言得失/武帝甚善之/令尚书详/择施于时政/左户郎沈炯/少府丞顾玙尝奏事不允帝/厉色呵责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成语“白手起家”中的“起家”是一样的。B.当轴,比喻官居要职的当权者。古汉语中当涂、当路、用事都有“当权”之意。C.免胄,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古称帝王或贵族的后代,也叫“胄”。D.追赠,一般是指给已死的官吏追封官爵

,与按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的谥号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子一以孝闻名,尽心侍亲。他家中贫困,经济拮据,因为奉养父母缺少足够资粮,于是便终身吃粗茶淡饭。B.江子一不慕权贵,政声良好。他的姑父左卫将军朱异,位居权要,他从不拜访;曾担任两县县令,颇

有政绩。C.江子一性情刚烈,敢于言事。他曾因上书言事,被官居要职的大臣排挤,还因与皇帝发生激烈对抗而被免职。D.江子一忠君爱国,一门忠烈。他作战勇敢,视死如归,其弟子四、子五,皆是大勇之人,后都死于侯景之难。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休下之日,宾客辐凑,子一未

尝造门,其高洁如此。(2)今贼围未合,可击之;迨贼垒立,无所用武也。(二)古代诗歌阅读(2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海陵喜雨(甲戌四月晦日赋)贺铸闰年四月之相交,旱天云物何萧骚。清风卷地换尘世,白雨入林翻海涛。殊胜农儿踏车健,少宽病夫挥扇劳。须晴径买一渔艇,想见横塘

深半篙。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明雨至时间和雨前景象,既照应了副题中的“晦日”,也暗含了作者喜雨的原因。B.大雨既至,农人们内心充满了对天降甘霖的喜悦之情,仍然在雨中兴奋地踩踏着水车。C.尾联用“须”“想见”写诗人的计划与猜测,大雨过后池塘

水涨,正好可买艇游玩一番。D.诗人有民生情怀,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农人的关心,这与《观刈麦》中所表达的情感相似。15.诗歌的第二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连廊回旋、飞檐高翘是中式建筑的常见形式,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审美特征,对此,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有生动的描绘:“,。”(2)韩愈《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3)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

,如杜甫《登高》中“”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晏殊《浣溪沙》中“”则由花谢之景触发伤春之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国

古代服饰文化展”,充分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展品中有数十件珍品,例如《中兴四将图》,便是宋代肖像画中的佳作。画中四将身着圆领袍服,皆为文人装束;四武官作为侍从,皆身着便装。,但均身形矫健,表情机敏,颇有军士风范。本次展览绘制了许多线图:西汉深衣展开示意,唐

代女子妆容详解,明代巾帽的“流行款”……此外,本次展览还制作了服饰复原人像,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完整地呈现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总的来说,通过精心的谋划、巧妙的布置,本次展览向人们展示了一段丰富多彩的、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史》。17.依次

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文字,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展示不可多得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15尊不同时代的B.展现不可多得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15尊不同时代的C.展现屈指可数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不同时代的15尊D.展示屈指可数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不同时代的15尊18.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使用

有误的标点符号是(3分)()A.冒号B.引号C.省略号D.书名号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为了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B.以便人

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C.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D.以便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两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20~21题。上海华东师大有位学者,写了一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其中谈到《红楼梦》对中国历史具有开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是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楼梦》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之

后的历史。”“《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著名的作家王蒙作过《红楼梦》评点。他在评点本的《序》中说:“《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

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_________①_________。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

心心相应的共振。”“《红楼梦》_________②__________。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著名作家宗璞先生在王蒙《红楼启示录》一书的序言中说:“《红楼梦》_________③________。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换,会产生新的内容,新

的活力。它本身是无价之宝,又起着聚宝盆的作用,把种种的睿思,色色深情都聚在周围,发出耀目的光辉。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21.结合上面的语段,概括当代中学生应该阅读《红楼梦》的三点理由。(

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1年3月21日,兴华中学高三班会课上,班委会计划收看中央电视台“主播说联播”节目,并组织同学讨论。事件一: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结束。康辉(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评论:对话要比对抗好。通过这次战略对话,中国传递出了

自己的声音,更展现了中国和这个世界互动的基本原则: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可以平视西方和美国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时代已经不同了,今天,我们无需仰视,也不会接受被俯视。平视,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一种自信的力量。

事件二:三星堆遗址最新考古发现。康辉评论:打开这些文物“盲盒”的时候,感受到的是“震撼”,是惊艳,这也再次告诉了世界,中华文明是灿烂辉煌、源远流长的。我们常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可

以平视这个世界的底气所在。事件三:3月21日,是一个节气,(2021年的)春分。(春分是农耕的重要时节,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康辉评论: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只要我们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强的自己,就永远没有人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我们。“闻天下,定家邦”。作为班会

主持人,请联系生活与实际,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围绕“主播说联播”的主要内容,写一篇800字的班会开场词。铁人中学语文模拟题答案1.答案:B解析:A强加因果,“月亮始终象征着柔和与光明”“是上天对人事的见证”只是人的主观意识,并不是客观事实。C

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涉及“夏祀”“冬祀”。D偷换概念,由文章第五段可知,“这种氛围影响了整个社会”而不是选项中的“社会发展”。2.答案:C解析:第二段引用文献是为了论证中秋节真正的源头是我国古代的秋祀祭月,第三段引用古诗词

是为了论证赏月、玩月习俗的形成;第四段引用文献是为了论证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3.答案:B解析:曲解文意,由第二段可知秋祀祭月的礼制应是“体现出中国历法中巧妙地把季节转换与农事结合起来的智慧”,而不是“直接促成了中国历法巧妙地把季节

转换与农事相结合”。4.C(“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已被替换成60万私家车”是对原文语句“深圳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完成替换,这些年的替换效应相当于1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替代60万私家车产生碳排放当量”的错误理解。)5.D(“治霾与减少煤炭使用相结合会使问题迎刃而解”错,应该是

“治霾与减碳相结合”,“减少煤炭使用”只是“减碳”的举措之一,并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6.(1)我国的空气质量水平相对低下,这会倒逼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治理;(2)根据《巴黎协定》,中国高度重视减碳工作是在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树立良好的国际

形象;(3)中国高度重视减碳工作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安排的需要,单纯依靠治霾难以达成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每点2分,共6分)7.C8.①未能按时收到慰问电报,班长困惑而又自责;②得知电报发给白砂岛,班长失落而又苦闷;③读着往昔的电报,班长自豪而又怅然;④听到电视传来新年祝福,班长欣慰而又释然。9

.①潮声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致,与海岛战士收听北京慰问电报的现实事件相互映衬,增强了小说的暗示性;②潮声让人联想到海岛战士的生活环境和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小说的氛围,强化了小说的审美效果;③潮声伴随着海岛战士的深情回忆

,更象征着战士奉献青春、守疆卫国的心声,烘托了人物心理,升华了小说的主题。10.B11.A(“白手起家”中的“起家”是发家)12.C(被免职的是其弟弟子四)13.(1)休假的时候,宾客都聚集到他家,子一不曾拜访朱家,他就像这样高洁。(“休下”“辐凑”

“造门”“如此”各1分,大意1分)(2)现在敌人的包围还没形成,可以攻击他们,等到贼兵的营垒建立起来,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未合”“迨”“垒”“无所用武”各1分,大意1分)14.B(“仍然在雨中兴奋地踩踏着水车”错)1

5.①内容上:呈现雨前和雨时之景,雨前的风让世间顿感清凉,大雨的声势如海涛翻涌。②结构上:“清风卷地换尘世”承接上联“旱天云物何萧骚”;“白雨入林翻海涛”引出后两联的感慨和想象,同时也照应题目中的“雨”字。③情感上:借风之清凉

,雨势的浩大,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久旱逢雨的喜悦。(每点2分,共6分;意思接近即可)16.(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可奈何花落去17.A“展示”强调把某个对象拿出来给人

看,“展现”强调使隐藏的精神品质显现出来。“不可多得”含有少而难得、值得珍惜之意,“屈指可数”只是强调数量很少。“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和“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两个句子主要区别在于一个“的”字造成的主语不同。根据后文,主语应当是“诸武官”,而非“年龄和相貌”,所以应当填入的句子是“诸武

官年龄和相貌各异”。最后一处应先说“15尊”,再强调这15尊人像属“不同时代”,如果先说“不同时代”,易误解为每个“不同时代”都有15尊人像。18.D第一处是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的内容,使用正确。第二处是引号,此处表示特定称谓,特指明代巾帽中的流行款式,使用正

确。第三处是省略号,此处标示列举的省略,使用正确。最后一处是书名号,但这里的“中国古代服饰史”应当是泛指一段历史,并非指某一本书,注意前面的量词是“一段”而非“一本”,所以,此处应当用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而不应用书名号。1

9.B文中划线句子有三处语病:①“为了”表示目的时,要放在句首,此处使用不当;②“古代服饰之美”作为主语,与谓语“直观地感受”不匹配,正确的表达应当用被动式,“被人们直观地感受”,或者表述为“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③“整体呈现”与前面的主语“古代服饰之美”不匹配。20.(1)是经

验的结晶。(2)帮助你体验人生。(3)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或答“常读常新”等其他语义相似的短语也可)(评分标准: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答满三点5分,大概意思相近即可。)。21.(1)《红楼梦》在中

国文化史中地位突出,作用巨大。(2)《红楼梦》代表着汉语言文化的最高成就。(3)《红楼梦》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经验,体验人生。(4)《红楼梦》的内容丰富,可以与时俱进。(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满任意三点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22.作文参照高考标准文言文参考译文:江子一,字元亮

,是济阳郡考城县人。子一年少时有远大志向。家里穷困,凭借孝顺出名。苦于侍奉父母缺少资粮,于是一生吃素。在梁朝从家中征召出来做国侍郎、奉朝请。向皇帝上书议政时,他被当权者排挤,于是上表请求到北方国家做刺探情报的外交官,武帝认为他的请求很奇特。他又上书请求秘阁看书,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下令

让他担任直华林省。他的姑父左卫将军朱异,是当朝的权贵,休假的时候,宾客都聚集到他家,子一不曾拜访朱家,他就像这样高洁。出任遂昌、曲阿两县县令,都有好的政绩。后来出任南津校尉。弟弟江子四,任尚书金部郎,大同初年升任为右丞。兄弟俩性情都很刚烈。江子四任右丞时,上书议政,详细陈说政治得失,高祖很欣

赏他的意见,下诏让尚书仔细选择,用于当时的治理。左民郎沈炯、少府丞顾玙曾经上奏请示却不被批准,高祖厉色呵斥他们,子四便小步上前代替沈炯等人回答,言辞非常激烈,高祖愤怒地喊人把子四捆了起来,子四用手按地反抗,高祖怒气消了之后,便放了他,但还是因此免去了

他的官职。等到侯景攻下历阳,将要从横江渡过。江子一率领一千多名水兵想在下游进行拦击。他的副帅董桃生逃跑,江子一于是败退到南洲。他召集剩下的士兵,步行回到了京城,在文德殿被召见。贼兵不久也到了京城,皇帝对他发怒,江子一把情况详细地告诉了皇帝,并且说:“我把

生命献给国家,常常担心不能为国尽忠而死,今天的战事又有什么让我吝惜生命的呢?我不是为国死在您的面前,也会死在外面的征战。”江子一禀告太宗说:“现在敌人的包围还没形成,可以攻击他们,等到贼兵的营垒建立起来,就

没有用武之地了,请允许我打开承明门跟贼军作战。”皇帝答应了他。子一和他的弟弟尚书左丞江子四、东宫直殿主帅子江子五合力径直向前和敌人作战,江子一身先士卒,挥起戈一人冲向敌阵。群敌人左右夹击他,他的下属不敢向前。敌人披甲等

待不发兵,江子一拿着长矛,撞击敌人,敌人命令骑兵出击,众人都退缩,子一刺敌人的马,马倒地,长矛折断,敌人劈开了子一的肩膀,子一当时六十二岁。弟弟说:“和哥哥一起出战,怎么敢独自回去?”于是脱下头盔冲向敌人,与他们决一死战。子四被长矛刺穿胸膛而死,子五被敌人砍伤脖颈,退到壕沟

出(护城河)疼痛而死。敌人认为子一大义大勇,归还了尸体,面容还像活着一样。太宗下诏说:“遭敌杀害的消息我知道,实在让人哀伤,以身报国功加一等,这也是过去的规章典制。批准赠官子一为给事黄门侍郎,子四为中书侍郎,子五为散骑侍郎。”侯景

叛乱平定后,世祖又追赠江子一为侍中,谥号义子。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