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含解析.docx,共(13)页,1.40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974d9ae872b4b9fdbcceaa16690a95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贵池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单位:池州二中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
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组(每小题3分,共16小题,总计48分)中
秋与国庆“双节”放假8天,小明乘火车从南昌到北京天安门观看十月一日升旗仪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地球公转的周期C.一个恒星日D.一个太阳日2.火车行进时,所经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的总体变化是()
A.先变慢后变快B.越来越慢C.越来越快D.先变快后变慢【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24小时,是一个太阳日,D正确;一个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长为23时56分4秒;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A、
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从南昌到北京是向较高纬度方向行进,因此自转线速度总体变化是越来越慢,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点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特点是除极点为0外,其余地区角速度均相等,即每
小时15°。三亚市位于海南岛南部,是一座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一年中三亚市内会出现两次“立杆无影”的现象,已知三亚市某地该现象第一次出现在6月1日。由于三亚市所处纬度较低,冬季时有许多东北老年人在三亚市居住。下列左图示意海南岛区位,右图示意三亚市全年气
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再次出现“立杆无影”现象的时间可能为()A.6月13日B.7月13日C.8月13日D.9月13日4.三亚市冬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A.云层保温差异B.地表性质差异C.日照时间差异D.洋流性
质差异5.许多东北老年人冬季选择在三亚市居住,主要是因为三亚市()A.经济发达B.风景优美C.冬季气候温暖D.文化氛围浓厚【答案】3.B4.A5.C【解析】【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三亚市地处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第一次直射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至北回归线,再从北回归线返回时,出现第二次直射。如果第一次直射出现在6月1日,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后经历相同时间间隔再次直射,大约在7月13日,B正确,排除ACD。故选B。【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三亚市夏季多阴雨天气,云层
较厚,白天削弱了太阳辐射,温度较低,晚上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较强,日温差较小,冬季多晴天,则昼夜温差较大,A正确;三亚市地表性质在冬夏两季没有明显变化,排除B;日照时间能影响某一段气温的持续时间,但不是影响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主要原因,排除C;三亚市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受洋
流影响较小,排除D。故选A。【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东北老年人冬季选择在三亚市居住,主要是因为三亚市纬度较低,冬季气候温暖,适合居住,C正确;经济发展水平对老年人的影响较小,排除A;三亚市作为一座旅游城市,风景优美,但这是一个次要因素,老年人并不会太关注三亚市当地
的文化氛围,主要考虑冬季气候是否适宜,排除D。故选C。【点睛】人口迁移指的是人口发生居住地的改变,根据其迁移的空间范围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资源、经济收入、政策、战争、婚姻家庭、文化
教育等方面。如今,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在于经济收入。图中的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海拔最低的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图2谷地景观图可
见于等高线地形图中()A.丁地B.丙地C.乙地D.甲地8.景观图谷地的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C.海浪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答案】6.B7.C8.B【解析】【6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海拔高度为3680~3760m,乙地海拔高
度为3440~3520m,丙地海拔为3600~3680m,丁地海拔为3600~3680m,因此海拔最低点为乙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由图1可知,乙地等高线凸向海拔较高处,为山谷,符合图2的地形特征,C正确;甲地为山顶不是谷地,丙地处于两座山的鞍部,丁地等高线稀疏,坡度
较缓,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根据图2谷地的形状和材料“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可以判断,该谷地的成因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型谷,B正确;该地位于内陆,无海域,不会有海浪侵蚀,C
错误;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不会形成U型谷,A错误;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如果为流水侵蚀形成应该为V型谷,而图2中谷地为U型谷,D错误。故选B。【点睛】冰川作用,广义上泛指冰川的生成、运动和后退。狭义上仅指冰川运动对地壳表面的改变作用,包括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冰
川地貌分为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部分。胡玢在《庐山桑落洲》中写道:“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下图为我国某河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A.图中河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D.诗中描述的河段类型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10.沿甲—乙作河流剖面图,下列正确的是()A.B.C.D.【答案】9.B10.B【解析】【
9题详解】图中河流的东岸是凸岸,是堆积岸,A错误;“数家新住处”应位于堆积岸,乙处为凸岸即堆积岸,B正确;河岸线的变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C错误;诗中描述河段为河曲,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图中河段为河曲,沿甲—乙作河流剖面图,甲是凹岸,
受侵蚀,河床坡度较陡,乙是凸岸,堆积作用明显,河床较浅,坡度缓,ACD错误,B正确。【点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受物体运动惯性影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九华山上天台峰西侧的“大鹏听经石
”,传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该岩石是由花岗岩经外力作用而形成的,结合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大听经石”景点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12.“大鹏听经石”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①风化作用②地壳抬升③岩浆入侵④外力侵
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答案】11.B12.C【解析】【分析】【11题详解】的根据右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可知,岩浆只能直接形成岩浆岩,所以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由材料信息“该岩石是由花岗
岩经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可知,花岗岩属于岩浆岩,A错误,B正确。丁通过外力作用变成丙,所以丙是沉积岩,丁是变质岩,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景观“大鹏听经石”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岩浆入侵形成花岗岩,然后经地壳运动出露地表
形成山地,再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此景观,顺序为:③②①④,C正确。故选C。【点睛】岩石按照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一、岩浆岩的成因:地幔中呈流动状态的炽热岩浆向地表上升冷凝结晶形成岩浆
岩。分为侵入岩(花岗岩)和喷出岩(玄武岩)二、沉积岩的成因: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沉积岩主要包括石灰岩、砂岩、页岩等。三、变
质岩的成因: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能使所有岩石变成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都可以变成变质岩,一种变质岩也可以变成另一种变质岩。变质岩比如大理岩、板岩等。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为“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为“冷平流”。冷
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图为某日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日8:00时即将出现降水地点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0时,a处气压可能为994百帕B.20∶00时,b
处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C.8∶00到20∶00,c处风向均为西北风D.20∶00时,d处受暖平流影响,阴雨连绵【答案】13.C14.A【解析】的【分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空气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为“
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为“冷平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锋是指冷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由此可判断暖平流即暖锋,冷平流即冷锋。根据左图中等压线判读风向,再结合锋面系统的知识,即可解决。暖平流可理解为暖锋过境
,冷平流我们可以理解为冷锋过境,据图可知②④位于冷锋过境后,天气晴朗。①位于冷锋过境时,此时正在降水,ABD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③为暖锋过境时,为暖平流控制区域,即将出现降水,C正确,故选C。【14题
详解】结合材料可得,20:00时a处于气压位于992.5hpa-995hpa之间,故可能为994百帕,A正确。据图可得,b处位于低压中心,中心气流上升,天气多阴雨,B错误。结合材料可知,20:00时,c处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风向并非西北风,C错误。20:00时,d位于高压脊处,降水较少
,D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点睛】一般而言,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冷锋过境时,暖气团被迫抬升,多降温、降雨、大风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单
一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暖锋过境前,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暖锋过境时,暖气团主动抬升,多出现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下图为“世界局地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15.受A气压带控制地区,气候特征为()A.寒冷干燥B.温和多雨C高温少雨D.高温多雨16.有关图示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北移B.冬季南移C.风带B北移时,风带A南移D.就北半球而
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答案】15.D16.D【解析】【15题详解】.读“世界局地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气压带为气流辐合带,北侧吹东北风,南侧吹东南风,故A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故受A气压带控制地区,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D正确,AB
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故C错误、D正确;A、B没有注明南北半球,AB错误。故选择D。【点睛】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
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三大题,总计52分)17.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所示时,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____;AB为____线(晨线或昏线)。(2)此时,池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池州市昼长____(大于、小于、等于)广州。(3)CD两地地方时相差____
小时,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4)此时E点地方时是____时,C点昼长____小时。(5)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此时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答案】17.①.23°26′S(南回归线或23.5°S)②.昏18.①.昼短夜长②.小于19
.①.6②.66°34′S~90°S(南极圈及其以南或南极圈内)20.①.18②.421.①.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光照图为材料设置地理试题,涉及光照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分析和计算、地方时时差的计算、极昼现象和正午太阳高度
的判断,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突出了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表明此时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纬度为23.5°S(23°26′S)。据图可知,顺着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所以图中AB为昏线。【小问2详解
】池州位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安徽省,位于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因此池州昼短夜长;广州也位于北半球,但是纬度比池州低,因此池州昼长短于广州。【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我们看到的这个半球被经线分成了6等份,所
以每相邻两条经线相差2小时,所以CD两地的地方时相差6小时;据图可知,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是南极圈及其以南,即66.5°S(66°34′S)—90°S。【小问4详解】E点为赤道和昏线的交点,因为赤道上
永远昼夜平分,所以赤道的日落时间一定是18点,所以E点为18时;据图可知,C点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刚好位于昏线上,C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比E点所在经线晚4个小时,此时C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4时,则C点的昼长=(日落时间-12)×2=(14-12)×2=4,所以C点的白昼时长为4小时。【小问5详
解】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即23.5°S(23°26′S)-90°S,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18.下
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质构造看,丁为____;从地貌类型看,甲形成原因是____。(2)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主要形成原因为____(填地质作用)。(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泉的形成常与____(地质构造类型)有关;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____环节。(填数码)(4)若在甲、乙、丙、丁四地选一处修隧道,选在____处最好,为什么____?【答案】18.①.向斜②.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19.①.冲积扇②.流水堆积作用##流水堆积20.①.断层②.④21.①.甲②.甲为背斜,为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有利于排水(不易积水)。【解析】【分析】本题以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
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环节、地质构造及应用、塑造地表形态力量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丁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其是向斜构造。甲处岩层向上
拱起,为背斜构造,甲处背斜形成谷地主要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丙为出山口处的冲积扇,主要由河流携带泥沙堆积而成。【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乙地两侧岩层能对应
上,但岩层有断裂和位移,因此该处为断层构造。黄图高原上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与④地表径流环节相关。【小问4详解】修建隧道适宜在背斜构造,因为背斜处的岩层为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有利于排水,不
易积水。【点睛】的19.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其中部为墨西哥高原,东南为地势平坦的尤卡坦半岛。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南北差异大,半岛几乎全部为珊瑚岩和石灰岩构成,地表河湖缺乏。材料二首都墨
西哥城位于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坎昆位于尤卡坦半岛东北部,下表为两地气候资料统计表。城市平均海拔/m1月7月年降水总量/mm气温/℃降水/mm气温/℃降水/mm墨西哥城2240134916.2183738坎昆5322.92627.4162989
(1)有学者认为6500万年前,该半岛被陨石撞击,导致恐龙灭绝,该事件发生的地质年代是____代,恐龙属于____类动物。(2)图中甲地位于尤卡坦半岛南部,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分析甲地较尤卡坦半岛其他地区降水多的原因。(3)墨西哥城与坎昆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分析数据,判断两地
的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4)结合数据,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墨西哥城与坎昆两地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答案】19.①.中生②.爬行20.东北信风来自海洋;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21.热带草原22.墨西哥城气温低于坎昆;墨西哥城地势较高;坎昆降水多于墨西哥城;坎昆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而墨
西哥城位于背风坡。【解析】.【分析】本题以尤卡坦半岛为试题背景,涉及气候、水循环、地质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恐龙属
于爬行动物,其灭绝于中生代末期。【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尤卡坦半岛南部,位于13°N-21°N,结合所学可知,受东北信风控制,而东北信风来自海洋,水汽较多,信风遇山地后被抬升,形成地形雨,故降水较多。【小问3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两地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总量少于1000mm,因其位
于热带地区,故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小问4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