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共(6)页,463.55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68d40a278e7e730ca0748800d7a74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级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6道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在良渚古城遗址中,玉器种类众多,很多玉器上都刻画有一种神人兽面纹(见图1),其主体由天
空中飞翔的神兽和骑在神兽上的羽冠神人形象组成,被称为良渚文化的“神徽”。这反映了良渚文化()图1良渚古城出土的玉器及神人兽面纹线描图A.玉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C.形成了较统一的神权认同D.经济发展
水平领先北方2.汉代居延地处河西走廊、长城一线。居延汉简公文记载了西汉中期到东汉中期1石粟的价格有195、110、103、85、79、77钱等情况,麦价在战争期飙升到1200钱的记录。作战、通信的马有“马五匹
二万”“马一匹五千五百”“马五千三百”等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汉代()A.粮食作物以粟麦为主B.中央强化边疆治理C.尚未形成统一的铸币D.均输政策形同虚设3.西晋以前,户籍书写于简牍上,主要记载籍贯、户主及家庭成员姓名、性别、年龄、相互关系、身体状况等信息。东晋南朝户籍的内容日趋复杂化,先祖
的仕宦履历、家庭成员的联姻状况以及某些诏书等,均需要在户籍上著录。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豪强地主控制了选官权B.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C.政局动荡加剧人口流动D.人才选拔标准发生变化4.表1汉朝至清朝前期行政区划的数量变化行政区划个数州(汉)13、(西晋)21、(
南北朝后期)二、三百(唐)道10→15→47(宋)路18→23→24省(元)7→11、(明)15、(清)18表1所示行政区划的变化()A.源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适应了王朝治理的现实需求C.导致民众税负逐渐加重D.体现地方行政以三级制为主5.宋代笔记小说中有大量对下层民众生活的描述,如应募参军
、出家为僧道,农闲时节身兼数职等。宋代笔记小说描述的这些现象()A.属于文学虚构不能反映历史现实B.表明国家财政危机日益严重C.反映了宋初集权政治的种种弊端D.折射出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6.宋元以来,随着粮食总需求量和总产量的节节攀升,人均粮食占有量却持
续下降,至明清时期达到历史最低点。这一现象说明()A.粮食产量提升对民生具有双重影响B.物种引进能够有效提升粮食产量C.人口急剧增长必然使社会乱象丛生D.农产品商品化受生产力水平制约7.1907《大清刑律草案》出台后,遭到各部各省众多批评,在1909年《修改新刑律不可
变革义关伦常各条谕》发布后,被迫将争议巨大的条款另编为《附则》。这一过程反映出清末改良()A.意在抵制革命风潮兴起B.面临西方列强的阻挠破坏C.难以调和中西文明冲突D.加速了清朝统治土崩瓦解8.有学者认为,
“帝国主义的统治完全依赖于西方国家与边缘地带本土精英之间的广泛协作”,而边缘地带要建立现代国家则必须打破这种协作。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洋务运动中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潮流B.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C.戊戌政变后顽
固势力废除变法措施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合理要求9.红军老战士肖锋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我们准备在泸州、宜宾间强渡长江,继续北上抗日。中央指示,各团要把笨重的东西再次投入赤水河,轻装战斗,为创造黔滇川边根据地而斗争。现在看来,回江西苏
区已不可能,反正只要是抗日救国,再苦再累也心甘。”该记载反映出()A.中国革命已转危为安B.中共对国内形势做出正确判断C.红军已实现陕北会师D.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10.1949年1月,蒋介石请求美苏英
法四大国出面调停内战。1月10日,国民政府发给苏联的函件被斯大林转发给了毛泽东,并将他们草拟的复文也转发了过来,征求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的意见。斯大林的这一做法反映了()A.苏联与国民政府关系紧张B.两极格局决定中国政局C.中共已着手准备渡江战役D.中共战略决战优势明显11.新石器
时代后期,中国南北主要文化遗址都超过了渔猎取食阶段,而进入农耕生产,村落分布密集。而欧洲村落特色是,位于道路边的村落农业发达,位于道路两侧山边上的村落,渔猎和采集的色彩还非常浓厚。据此推知,欧洲()A.尚未出现最初的文明B.交通条件影响农业发展C.与世孤立而独立发展D.民主
政治具备经济基础12.16世纪,诺曼底成为法国重要的地图制作中心,大部分制图师都有出海远航的经历,所制地图大都对太平洋地区进行留白或描绘不详,对北美海岸和巴西作详细描绘。据此推知当时()A.西、葡在美洲的垄断被打破B.世界对太平洋缺乏了解C.法国殖民扩张的野心在美洲D.法国
地图制作技术落后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公司从“国王之子”转变为“国家之子”。议会和国王运用法律手段对公司在国内的土地财产权予以限制,“把所有富裕阶层都吸引到贸易领域,从而使商人成为很少排外的阶层”
。该措施意在()A.维护土地贵族利益B.缓和人地矛盾问题C.打破国王垄断特权D.巩固商业资本发展14.如图为1806至1846年英国手织机工人与工厂工人的名义工资图。该图可以用以说明工业革命时期()A.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分化B.工人内部的贫富分化加深C.经济危机带来经济
震荡D.工人境遇未得到根本改善15.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主张在党内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以铁一般的纪律和规矩约束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是()A.
净化组织肌体,加强自我革命B.唤醒阶级觉悟,强化斗争实践C.锻造革命力量,建设独立政党D.扩大群众基础,适应现实需要16.如图为美国1913年的政治漫画《疯狗?》。该漫画可以用来揭示()A.革命反复引来美国干涉B.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殖民地的争夺C.民族民主革
命任务艰巨D.墨西哥革命未能摆脱阶级局限性二、材料解析题(共4道大题,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秦时户口必须写明户口姓名、籍贯、身份及家内人口情况。秦简《封诊式》载男子某受到审讯时,供称他是“士伍,居某里”,审讯机关去查
证其姓名、身份、籍贯是否属实,谓之“定名、事、里”。查封被审讯者家财时,有其家室、妻、子、衣服、器用和牲畜,还有一间堂屋、内间卧室皆用瓦盖,及前门桑树十颗等记录。《魏户律》(战国时期魏国的法律,秦简《为吏之道》简文尾末附有《魏户律》)中有“假门逆旅”“赘婿后
父”必待“三世之后,欲仕仕之”,否则不许为官。汉代依据资财多少划分户等,大致分为“细民”“中家”“大家”。景帝把原来纳营(同“资”,资产)算十始得官的办法,改为訾算四便可为官。汉武帝实行告缗,使“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汉代统治者为禁止任意流移和逃亡制定了“舍匿之法”,对逃亡、隐匿者严惩。——
摘编自高敏《秦汉的户籍制度》材料二唐代户籍是由户口籍和地籍两部分构成,通过对民户人数以及土地加以统计,既是授田依据又备授后审核。唐初赋役以田租徭役为主,原则上“未受地者皆不课役”。唐朝中后期,地税在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增
大,而地税的征收又是“宽乡据见营田,狭乡据籍征”。因此,唐代户籍中对田地的登记从面积到四周界限及前后、左右位置均一一表明。除户籍正文刊载户内人口和所占田地外,附注载明户籍的变动情况,如户等、迁入或迁出、逃亡或没落、新生或归附、年状以及貌阅后的增减就实等。——摘编自姚秀兰《户籍、
身份与社会变迁》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户籍制度的作用。(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汉户籍制度相比,唐朝户籍制度发展的原因。(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龙游商人的经营商业的具体活动如下
。首先,龙游商人以书贾为多。“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故书贾、贸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书往来贾书肆及士人家”(〔明〕唐顺之《荆川先生文集》)王世贞也记书贾童子鸣事。“童子鸣者,名佩,世为龙游人。龙游地
砦薄,不能无贾游,然以善以书贾。”((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至清初尚有龙游余氏开设书肆于娄县,经营出版业务。“清初龙游余氏开书肆于娄,刊读本四书,字画无讹,远近购买。”(王祖畲撰修:民国《太仓州志》)。二为珠宝商。北京皇室、贵族、官僚对于珠宝的无厌的贪
求,引起市场物价的高涨,由于易能博取厚利,故龙游商人趋之若鹜。其三为纺织品商。丝织品已成为日常的大众的消费品,鼓起商人们的从商热心,龙游商人也多业此者。其四为海外贸易。还发现龙游商人也有从事开矿的行动。——摘编自傅衣凌《明代浙江龙游商
人零拾》(原载《光明日报》1958年3月3日)材料二1979年,余应邀来美讲学于耶鲁大学图书馆发现《皇明条法事类纂》(原藏东京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载,明成化年间有龙游商人赴云南经商、贷放高利贷,为数不少。“有龙游等县客商人等,不下三五万人,在卫府遍处城市、乡村
、屯堡安歇,生放钱债……”——摘编自傅衣凌《补记》(材料一、二均摘自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学者傅衣凌研究经济史增强信度的主要举措。(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
料一这里没有失败主义,而是信心十足,没有厌战情绪。这里到处都强调民主和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我现在认为,进一步研究和观察将会证实:我在延安看到的是一次具有政治和经济纲领的、组织得很好的运动,它正在能干的领导人的领导下成功地完成着。共产党由于必须继续奋斗而保持了其革命性,
而且渐渐壮大和比较成熟了。——摘编自谢伟思《对陕北的印象》注:谢伟思,美国外交家,1944年7月曾作为美军使团成员前往考察。材料二1944年夏,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到达延安进行战地采访,对边区的一场集会有这样的描述:吃了晚饭,我们就在一个戏场参加一个集
会,一队兵士和他们的妻子将表演现代化的土风舞,展示他们在南泥湾的成就。布幕上挂着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和蒋介石的画像,布幕前面有一个乐队演奏着轻软和谐的音乐。那些跳舞的人则声音清晰而自信地唱着歌。一个刚到边区来的游民出场了。他唱着,“我没
有吃的东西,没有地,没有家庭。”这个游民从舞台上的一边望着一群抬锄耙的兵士出场。他们是刚从田里回来的。一个女人从另外一边出场。她说,“到我家里去,我烧饭给你们吃。”兵士们向她道谢,然后拒绝了,他们走出去,看见游民。“你是外乡人吗?吃过没有?要
是没有吃过,来,跟我们去”。那游民露着惊愕的模样。“这就是八路军”,他说着就跟着他们走了。——据福尔曼《北行漫记》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一个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愿意接
受中国文明。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他们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明的引进和改造,同时也变革了欧洲本身,欧洲也由此而发
达。——摘编自刘永拮《“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等材料二《劝学篇》(作者张之洞)认为中国可以借鉴的,主要便是除却民权自由之外的“西政”内容。《设学》篇谓“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
西政也”:《变科举》篇论考试西学经济,也说“政如各国地理、学校、财赋、兵制、商务等类”。这些都不是严复所指的“民权自由之说”,但皆在当时人理解的“西政”范围之内。而张之洞显然知道当时人所说的“西政”,本有包含民权等内容,其《正权》
篇即为驳斥“今日愤世疾俗之士”而作。该篇主旨在于“辨上下,定民志,斥民权之乱政也”。——摘编自李欣然《“政”在体用之间——“西政”对晚清“中体西用”的冲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至18世纪
欧洲出现“东学西渐”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张之洞“西政”观进行简要解读。(10分)2022级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5CBDBD6-10ACBBD11-16BCDDAC17.(1)作用:有利于构建基层组织和国家赋役征收的
基本单位,加强社会治理,维护地方秩序:有利于推进法律实施与教化:有利于限制人口流动,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经济恢复:有利于推进和规范人才选拔,强化中央集权。(2)原因:唐代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两税法,土地是重要税收依据: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提高政府管
理效率:土地兼并严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世家大族势力强大,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8.(1)特点:商品经济进入繁荣期:商业类型多样,商业资本得到发展:商人经商空间扩大(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一些商人从事手工业。(2)举措:利用国内外史料、文集与地方志等多方面史料得出
结论:注重后续充实完善:注重经济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关注社会现象):立足地方,并与全国相联系。19.示例1:结论:延安对取得抗战胜利充满信心。阐释: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主张,增强了全国人民增强抗战的信心和决心:中共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实行“三三制”原则,开始实行选举制度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展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转折、1944年中国抗战进入局部反攻,极大增强了延安抗战获胜的信心。材料一中“信心十
足”,与材料二“自信地唱歌”,对游民的热情相助等,都展现出延安自信进取、抗战必胜的精神风貌。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充分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夜的发展趋势,美国友人目睹了全民族抗战的现场,其报道有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协同作战,加速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
的尊敬。示例2:结论:中共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坚强后盾。阐释:中共领导边区的各方面建设,在诸多方面为抗战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材料中悬挂的画像体现了中共积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共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三三制”原则,开始实行选举制度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敌后战场也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廉洁的作风和良好的党民关系说明中共保持了极强的革命性,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领导抗战取得胜利。在中国领导
下,陕甘宁边区形成了自信奋进的精神风貌,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成为中国抗战的坚强后盾。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给美国友人留下的良好印象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加速抗日战争的胜利。可见,中共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抗战胜利的中流
砥柱。20.(1)中华文明自身的先进性: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中西文明进一步交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发展:欧洲各国争霸、富国强兵的需要。(2)19世纪中期以来,中
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张之洞作为洋务派(封建地主阶级)代表,学习西学的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其“西政”观主要着眼于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技艺,而不包含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这一主张是中体西用思想的体现,有利于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洋务运动的开展):同时,张之洞对“西政”的介绍客观上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冲击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使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渐由器物深入到制度:但这一主张只看到西方器物的先进性,不能真正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