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35.273 KB
  • 2024-11-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1)页,35.27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545c28eca840b7f1a774048387eaa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宜昌市协作体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人

类社会早期,文化记忆主要通过仪式传承,这种集体性的庆典活动构成了人们对历史和传统的独特体验。在文字诞生后,文化记忆的主要载体从仪式逐步转为文字和文本。而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网络媒介成为文化记忆的关键工具,网络空间为

文化主体提供了新的社会记忆渠道。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文字,还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分享各自关于传统节日的记忆。这不仅促进了文化记忆的传播,也为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共同创造和记录属于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网络空间也丰富了过节的形式,一些网络活动甚至改变

或创造了新的节俗活动。节日里各种形式的网络祝福不仅予人方便,也创新了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尽情展演传统节日,借助于虚拟活动体验、社交媒体、各类文化课程、数字文创产品等形式,有利于彰显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作为资源活化,成为时尚的文化符号,并融入

年轻人喜好的生活方式中,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育他们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促使他们参与和体验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推进节日文化传承主体的多元化和传承方式的多样化。传统节日原本承载着家庭团聚、人伦教化的重要功能,然而,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为传统节

日的传承带来一定困难,个体的生活、行动、思想、性格、趣味等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聚合与认同。这就提醒我们,应把节日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来建设和传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公共空间中的仪式化展演唤醒民众内心的文化记忆,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建设联系起来,挖掘并光大其中蕴含的符合当代人价值观的文化元素,使文化所具有的经济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其中,空间化和场景化是唤起文化记忆的重要手段。空间是记忆之场,能够塑造文化记忆,避免遗忘,并重新唤醒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城市的公共场所,

如文化中心、购物商场等举办节日主题的庆祝活动,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参与和感受节日的机会,使人们在更加广泛的社交环境中共同分享欢乐。传统的庙会、社火都是在一定公共空间举行的“集体狂欢”性节日。这些活动不仅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更是通

过民众的“身体在场”标记文化记忆符号、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契机。因此,需要着力打造具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记忆的公共空间,其中包括举办社区庆祝活动、商场主题活动、数字化互动活动等,通过公共空间的节日氛围营造,以满足人们新的社交和文化需求,让人

们对抽象的节日文化有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传统节日活动的本质和意义不在于活动本身,而在作为民众可实践的文化手段和文化方式,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节日的传承和创新过程中,要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时代的特点及社会发展的趋势,着力搭建传统文化记忆与现代受众的有机联系,有效融合新

技术、新媒介、青年文化、流行时尚等,最大限度实现“热回忆”式的“古今对话”,并适应不断增长的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需求,淬炼其中更加贴合现代审美理念与社会价值取向的精神内核,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内容、形式到精神品格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更具时代色

彩和中国风的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增强现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摘编自徐赣丽《重构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材料二: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有了主体性就会有创新发展节日文化的信心和动力,节日活动的品质与效果也能得以

提升,参与者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节日活动可以促进社区内部与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节日的复兴也能为逐渐空心化的乡村带来人气和活力,通过与发展旅游相结

合,有效促进乡村振兴。与此同时,城市的传统节日振兴活动也可以为新移民带来融入当地社会的契机,让他们在都市生活中找到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建立文化自信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文化自信时特别强调:“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

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守正创新,是当代社会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所必须秉持的行动原则。只有守住正,才能坚定对于节日传统的自信心,面对外来冲击时不迷茫不动摇;只有创新,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求,让旧的节日传统在今天重放光彩

。事实上,节日习俗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和清明节就曾不断相互融合,最后整合为清明节一个节日。古代立春曾经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但在今天,立春的很多相关习俗被合并到了春节的系列活动中,只有少数地区才保留了立春祭、打春说春等习俗。从节日的变迁

发展中可以看出,传承节日文化遗产要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要顺应时代前进步伐和民众的精神与心理需求,不断地对节日的制度体系、主题和活动形式进行改良。勇于创新,实际上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摘编自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社会早期时人们只能通过仪式来传承文化记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图片等众多传承文化记忆的工具不断涌现。B.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来尽情展演传统节日,有利于激发年轻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进而推动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C.材料一中借助网络空间来传达节日祝福,丰富了过节形式,这是材料二中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要守正创新的一种具体表现。D.提升节日活动的品质和效果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提升参与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对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媒介是传承文化记忆的重要工具,各种网络公共空间的仪式化展演比现场仪式化展演更能唤醒民众的文化记忆。B.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及个体对新的

聚合与认同的需求等是我们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时要考虑的因素。C.材料一认为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民众的广泛参与以及活动中所蕴含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在创新发展中传承节日文化遗产就能顺应时代前进步伐和民众的精神与心理需求,发挥节日文化的价值属性。3.下列选项,适合作

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芒果TV综艺中,湖南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湘绣大师——成新湘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慕名观看。B.中国的“年”,俗称“年三十”“年三十夜”。民间广泛流传着“年”

是一个在除夕之时出来伤害人畜的怪兽的传说。C.2024年元宵节期间,秦淮河灯会打造了白鹭洲公园主展区,以《上元灯彩图》为创作主题,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D.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台与海外电视机构合作,在一些国际主流互联网平台播放视频,实现了中华文化符号的广泛传播。

4.材料二是如何论证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要守正创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下面链接材料中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是如何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6分)【链接材料】近年来,河南卫视播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引发热议。它以“网剧+网综”的形式,串联起多个表现节俗文化的

表演空间,营构“观众—节目—文化”的动态感知场域。其在创新呈现历史文化资源之外,也充分考量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当代价值的视听表达,如不少节目通过加入“二次元”动漫等形式,强化了节庆文化与青年群体的联系,适时引入的当代议题也不断丰富着节庆文化的价值维度。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寻觅普希金谢炜如我从普希金博物馆蹒跚而出,走过一片橡树林,一

尊黝黑的普希金雕像就坐落在稀疏的草地上。①诗人在长椅上侧身倚坐,身旁和脚下摆放着几束鲜花。注视着这尊黝黑的雕像,我感到普希金是那样的熟悉。小时候听话剧团的姚锡娟老师给小伙伴们朗诵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姚锡娟那柔和而磁性的声音,令我记住了普希金的名字。许多年

后,已是文学教书匠的我,进入了普希金的世界。除了课堂上理论性地讲授普希金,我更喜欢那些充溢着情感的普希金诗歌朗诵。一盒由著名配音演员朗诵的录音磁带风靡一时,令我爱不释手。听乔榛的《致大海》,我仿佛听到了大海这

个“自由元素”不羁放纵的喧腾;听童自荣的《致恰达耶夫》,好像听到了普希金为正义而跳动的心音;听乔榛的《致凯恩》,仿佛感受到那个“纯洁之美的精灵”唤醒了囚禁中诗人的灵感……每当俄罗斯风格的配乐响起,随着那些浑厚凝重而又富于情感

的朗诵喷薄而出,我立刻就萌生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感觉。孤独地向雕像行着注目礼,我把一束鲜花献到雕像身旁。再度凝视着诗人那黝黑的面容,我又似乎觉得普希金是那样陌生,我无法感受到他的目光:是冷峻?是热烈?是凝重?还是迷蒙?②我想,倚托着头颅若有所思的普希金,或许正

在以怀疑和贬驳的目光审视着这个奇异的世界与变幻的人生。回望绿荫丛中的普希金村,俯瞰全村的东正教堂的洋葱头尖顶,在夕阳辉映下熠熠生辉。在这个烦嚣的世界上,普希金只行走了短短的37年,他为捍卫荣誉决斗而死。当肇事者法国贵族丹特斯的枪弹击中他的一刹那,倒在血泊中的普希

金,③心中一闪而过的念头是什么?是仇恨?是爱情?是诗歌?还是他孜孜以求的真理?普希金离世之后,镇压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新沙皇尼古拉一世禁止人民为普希金举行葬礼。两年后友人们才为他树立了墓碑,墓碑上没有墓志铭,只镌刻着三行字: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

金1799年5月26日生于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殁于圣彼得堡然而,早在普希金决斗的前一年,他墓志铭式的抒情诗《纪念碑》就已经问世,彰显着他为自由为真理而歌的一生,也表示了对专制暴君的极大蔑视。屹立在冬宫广场上的纪念石柱被冠以沙皇的姓氏,石柱顶

端的青铜天使则按照沙皇的样貌建造,普希金不愿意参加其揭幕典礼而逃离了彼得堡,不久,这首《纪念碑》便喷涌而出。皇村学校一毕业,普希金就参加了十二月党人领导的“绿灯社”,党人把他视为同志和杰出歌手。他抨击专制、歌颂自由的诗歌在贵族青年和近卫军官兵中广

泛流传。《致恰达耶夫》发表后迅速以手抄本形式传遍了整个俄罗斯,连稍识几个字的士兵都能背诵。沙皇认为,普希金煽动性的诗歌在俄罗斯到处疯传,暗流汹涌,因而判处他流放南俄。然而其诗歌的魅力却无法抹掉,起义失败后被流放的十二月党

人全都藏着一个徽章,上面刻着《致恰达耶夫》中的几句诗:“俄罗斯要从睡梦中苏醒,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几年之后,尼古拉一世为笼络人心,把流放中的普希金从南俄召回到莫斯科。其间,普希金与沙皇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被流放的人中不少是你的朋友?——是的陛下,我与他们很要好。

我敬仰过他们,至今依然如此。——假如你在彼得堡,你也会参加那次起义吗?——一定会的,皇上。我所有的朋友都参与谋事,我不会不参加的。普希金以平静的话语毫无畏惧地、高傲地表达了对专制暴君的极大蔑视,诠释了皇村学校以来形成

的反抗暴政、追求自由、热爱真理的价值观。这正是俄贵族精英的精神世界之精髓。在他们心中,爱国和追求真理这两种思想是融合在一起的,然而“真理高于国家”却是他们的最高价值观。看,恰达耶夫这样说:我没有学会蒙

着眼低着头闭着嘴地爱自己的祖国。只有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的祖国,才能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益的人;盲目钟情祖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我们首先要献身于真理的祖国。这是何等掷地有声的箴言。作为恰达耶夫的好同学,普希金又何尝不

是这样认为啊!只不过他是以诗歌来表达这一思想而已。在血腥和铁腕中成长起来的俄罗斯贵族精英深谙真理的价值,他们是真理的朝圣者,普希金正是他们的代表。朝圣者绝不会匍匐在专制暴君的脚下。他以傲然不羁的风骨,铁肩担道义,妙手作弦歌,建构起藐视权势、坚持真理的风范。④以普希金为代表的俄罗斯贵族精英们

,是追求真理的殉道者,是黑暗中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归途上,静静的白桦林在我眼前一掠而过。白玉般的树干挺拔魁伟,成排的白桦树如同倚立的诗神缪斯巨大的竖琴,在普希金的拨弄下,奏响了多少俯仰沉浮世事的弦歌。它枝

叶繁茂蓬勃向上,令人感受到它昂扬勃发的天然野性,一如普希金宁折不弯、风骨凛然的品格。普希金诗歌中有毫不造作的“真”、悲天悯人的“善”、醉人心扉的“美”,他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我想,天堂上的普

希金,也绝不会唱出有一点点媚骨和奴性的诗歌。(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致大海》《致恰达耶夫》《致凯恩》等作品都给作者带来了审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B.普希金的墓碑上没有墓志铭,只镌刻

着他的姓名、出生的时间与地点及死亡的时间与地点,是因为他曾写过墓志铭式的抒情诗《纪念碑》。C.普希金与沙皇的对话非常坦荡,表达了他对流放的朋友的敬仰,承认自己若在彼得堡会参加起义,流露出对专制暴君的极大蔑视。D.恰达耶夫认为要先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祖国,再献身于真理的祖

国,普希金与他持有同样的观点,并用诗歌来表达这样的观点。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摆放着几束鲜花”的细节,表明了普希金死后所受到的尊崇,与后文作者献花相照应。B.句子②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普希金的善于思考、敢于质

疑的形象特征。C.句子③一连五问,前面是总问,后面是分说,表达出对普希金以死来捍卫荣誉的大无畏的肯定。D.句子④从作为俄罗斯贵族精英代表的角度,高度评价了普希金对真理的追求及给人们的精神鼓舞。8.文章结尾写白桦林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章以“寻觅普希金”为线索构架全文,请结

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

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

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节选自《荀子·修身》)材料二: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

,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成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成被其泽矣。天子用此,起介甫于不可起之中,引.参大政,岂非欲望众人之所望于介甫邪。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

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光窃意门下之士,方曰:誉盛德而赞功业,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非门下之士则皆曰:“彼方得君而专政,无为触之以取祸,不若坐而.待之,不过二三年,彼

将自败。”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一陈之。(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①)材料三

:照宁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

以为天旱,更失人心。”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注】①《与王介甫书》,是司马光在宋神宗熙宁三年写给王安石的一封书信,其根本观点是反对王安石变法革新。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好善[A]无厌[B]受谏[C]而能[D]诫[E]虽欲无[F]进[G]得乎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与“有是四端而

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句中的“贼”意思相同。B.“引参大政”与“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两句中的“引”意思相同。C.“不若坐而待之”与“常于几成而败之”(《〈老子〉四章》)两句中的“而

”用法不同。D.“洎复相”与“洎牧以谗诛”(《六国论》)两句中的“洎”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认为看到好的德行要检查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德行,看到不好的德行要自我反省;如果自己有好的德行就要坚定地珍

视它。B.司马光认为圣上起用王安石是把国家太平、百姓受益的希望寄托在王安石身上,但最终却没能达成这一心愿。C.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门下之士称赞王安石的功业,却不敢上传人们私下对王安石的哀怨叹息的做法是不对的。D.宋神宗告诉王安石,两宫的太后都向自己哭诉,她们担心京城发生

战乱,认为天下大旱是因为朝廷失去了民心。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根据荀子对敌人的界定,你认为司马光是王安石的敌人吗?为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临江仙陈克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①。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齑盐②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注】①江城:指

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②齑盐:指腌菜和盐。泛指贫困的生活,这里借以指代词人归隐地。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两句从战争的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突出了当时形势的严峻,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

情感基调。B.“岁华”三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描写生动形象,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兴亡,却皆是兴亡之叹。C.结尾两句以景结情,描写了与友人分别后的夜晚,词人在烛火的映照下独自面对夜雨的情景,具有不尽之意。D.本词表达形式多样。通过巧选意象

、描摹情状、自问自答等手法来传达真情,读来韵味十足,感人至深。16.本词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不学诗,无以言”,《论语·阳货》中“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学习《诗经》对于家庭和国家的重要意义。(2)《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归途艰难和遥远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了妻子长眠的孤苦,又写出了词人与妻子不能互诉愁肠的悲哀。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2题。巴黎奥运会开幕在即,中国奥运健儿A,他们将参加30个大项、236个小项的角逐。本次参加巴黎奥运会的405名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只有25岁,越来越多的年轻选手担当主力,而(甲),如即将第五

次征战奥运赛场的田径运动员刘虹、巩立姣。5次奥运之旅,横跨16年光阴,岁月在她们的体育生涯中不断留下印记,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光辉时刻。从北京奥运会初出茅庐,到伦敦、东京奥运会创造佳绩,再到如今登上巴黎奥运会赛场,她们一步步积累、一次次超越,用坚韧和执

着书写梦想的篇章。①面对不断变化的竞技赛场,②每一个运动员对奥运周期而言都是崭新的探索。③面对新形势、新规则、新对手,运动员需要不断突破自己,开拓进取。④在巩立姣习惯了国内的训练环境后,远赴欧洲训练,继续改进技术细节;⑤刘虹在复出后寻找新的训练参赛模式,并在

巴黎奥运会参加田径比赛的新设小项——竞走混合接力。每一次的努力与尝试,背后都饱含着汗水与坚持。巩立姣目前体能状态与前些年难以B,大强度的训练频次减少。对这位35岁的老将而言,每一次突破都来之不易。而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刘虹用刻苦训练诠释着

自己的决心,她说:“我会努力做到最好,不留遗憾。”(乙),也激励着年轻选手不断努力。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迈进,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每一名运动员身上都体现着顽强拼搏的精神。从11岁的滑板运动员郑好好到37岁的刘虹,他们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以昂扬

的斗志和饱满的状态向梦想冲刺。在他们身上,人们既看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也感受到体育精神的鼓舞。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答:A______B______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果改写为“她们的体育生涯中留有岁月的印记,拥有一个又一个的光辉时刻”,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

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

,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答: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请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出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4个字。(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949年10月1日,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而在需要追逐中国梦的当下,却

有诸多的年轻人选择“躺”下来。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宜昌市协作体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人类社会

早期时人们只能通过仪式来传承文化记忆”错,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在人类社会早期,文化记忆主要通过仪式传承”,是主要方式,并不是唯一方式。)2.B(A项,“各种网络公共空间的仪式化展演比现场仪式化展演更能唤醒民众的文化记忆”错,于文无据。C项,“材料一认为传统

节日文化活动本身并不重要”错,曲解文意。原文说“传统节日活动的本质和意义不在于活动本身”,并不是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本身不重要。D项,“在创新发展中传承节日文化遗产就能顺应时代前进步伐和民众的精神与心理需求”错,强加因果。原文是说“传承节日文化遗产要

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要顺应时代前进步伐和民众的精神与心理需求”,二者都是做法,之间无因果联系。)3.C(A项,没有体现传统节日。B项,只是提及“年”这个节日的来源。C项,打造了具有传统节日记忆的公共空间,属于文中空间化、

场景化唤起文化记忆的重要手段。D项,没有体现传统节日。)4.①运用引用论证,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明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必要性。②运用事实论证,以历史上清明节和立春两个节日的变迁为例,论证了节日习俗的与时俱进,为论证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要守正创新提供了事实依据

,使得论证具体有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5.①利用现代网络媒介,丰富传统节日的传播方式与途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网剧十网综”的新颖形式,通过多个表演空间的串联,使传统节日的呈现更加生动有趣。②创新传统节日内容,将新的元素融入传统节

日的传播中。《“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不少节目加入“二次元”动漫、适时引入当代议题,契合当代审美,丰富了节日文化的价值。(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6.B(“是因为他曾写过墓志铭式的抒情诗《纪念碑》”错,强加因果

。)7.C(“表达出对普希金以死来捍卫荣誉的大无畏的肯定”错误,表达的是对普希金死亡的惋惜之情。)8.①文章用对白桦林的景物描写,渲染普希金故地安静肃穆的氛围。②用白桦树象征普希金宁折不弯、风骨凛然的品

格。③将白桦树比喻为诗神的竖琴,赞美普希金的诗歌俯仰沉浮世事,表达作者被普希金精神感染的心情。(每点2分,任答两点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9.①文章随着探访普希金的足迹,展开所思所感。②

从普希金博物馆出来,注视普希金雕像,回想普希金作品带给自己的精神影响;③凝视雕像,猜想普希金目光的内涵;④回望普希金村,想起普希金为捍卫荣誉决斗而死,联想到普希金墓碑和抒情诗《纪念碑》;⑤接着回顾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关系,以及与沙皇的对话,充分肯定了普希金的反

抗暴政追求自由热爱真理的精神;⑥归途中,为普希金诗歌中的真善美感动。(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10.BEG(原文标点为: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11.B(A项,都是“伤害”。B项,前者是“招来”,后者是“援引”。C项

,前者是表修饰,后者是表转折。D项,都是“等到”。)12.D(“认为天下大旱是因为朝廷失去了民心”错,原文“以为天旱,更失人心”意思是“认为干旱虽然可怕,但更怕失去民心”。)13.(1)现在您参与政事才一年,但是在朝廷的和来自各个地方的士大夫,没有一个不责备您的。(“始”“非

议”各1分,句意2分)(2)水灾旱灾是上天的命数,尧、汤也无法避免,这不足以招致圣上忧虑,只需要处理好人事来应对这种情况。(“招”“但”“修”各1分,句意1分)14.不是。荀子认为谄媚自己的人是自己的敌人,(2分)司马光

赞誉王安石才能出众,学识丰富,堪当大任并不是对王安石的谄媚,而是为引出王安石变法存在弊病,希望王安石能停止变法。(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看见好的德行,一定认真地检查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德行;看见不好的德行,一定要严肃

地自我反省。身上有好的德行,就要坚定不移地珍视它;身上有不好的德行,应如同遭受灾难一样自我厌恶。所以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中肯的人,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谄媚我的人,是我的敌人。所以君子要尊

重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痛恨那些谄媚自己的敌人。追求好的德行永远不满足,受到劝告能够警惕,(这样)即使不想进步,可能吗?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胡作非为却痛恨别人批评自己,自己品行不正却期望别人尊重自己,自己心肠狠毒、行为

如同禽兽却又憎恨别人伤害自己。材料二:(我)私下观察您独享天下的好名声已经有三十多年,才能出众而又学识丰富,难于起用而又易于引退,远近的士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说您不起用便罢了,一起用就会立即使得天下太平,黎民百姓都会受到您的思泽。天子因此起用您于不可起之中,招您来参与国家大政,难道不

是把希望寄托在众人所厚望的您身上吗。现在您参与政事才一年,但是在朝廷的和来自各个地方的士大夫,没有一个不责备您的,就像是从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下至平民百姓、小吏差役,也都暗地里怨恨叹息,所有人都把罪责推到您身上,不知

道您可曾听到过这些议论并且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我私下认为您的门下之士,正在天天称誉您的盛德、赞颂您的功业,却没有一个人敢把这些情况告知您身边的人。而不是您的门下之士就都说:“他正得到君王信任而专断朝政,

不要触犯他而自取其祸,不如坐着等待,不出二三年,他会自己失败。”像这样的人不仅是不忠于您,也是不忠于朝廷的。如果您真的坚信变法主张,推广实行,等到二三年之后,则朝廷所受的祸害已经很深重了,怎么能够挽救呢?像我就(跟门下之士和非门下之士的)态度不同,有愧作为您的朋友中的一员,不敢暂且躲避您的谴责,而

不向您一一陈述自己的想法。材料三:熙宁七年春天,天下已经干旱很久了,饥饿的百姓流离失所,神宗忧形于色,在朝堂上叹息不已,想废除所有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说:“水灾旱灾是上天的命数,尧、汤也无法避免,这不足以招致圣上忧虑,只需要

处理好人事来应对这种情况。”神宗说:“这哪里是小事呢,我恐惧的原因,正是没有处理好人事啊。从士大夫到后宫,没有不议论它的危害性的。两位太后向我哭诉,担心京城发生混乱,认为干旱虽然可怕,但更怕失去民心。”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

,因为旱灾被罢宰相,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又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再被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15.C(“词人在烛火的映照下独自面对夜雨的情景,具有不尽之意”错,结尾两句是词人想象友人的情景,不是自己的情景。)16.①“四海”两句写国家的兵祸没有尽头,金兵又进逼建康,塑造了词人关心国

家大事,具有强烈的爱国之情的形象;②“岁华”三句写词人久居他乡,年华逝去,胡子已经发白,泪水也像冰一样冷,塑造了词人衰老落魄的形象;③词人身处乱世,而又无力改变现状,便生出了归老吴兴的念头,塑造了词人渴望安居生活的形象;④词人想归老吴兴,又对建康的朋友依依不舍,塑造了词人珍

视友情的形象。(每点2分,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17.(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3)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18.A蓄势待发(枕戈待旦、整装

待发)B相提并论(每空1分,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可以酌情给分)19.①原句强调“岁月”,紧承上句的“16年光阴”,使得句意更加连贯。②原句使用副词“不断”,突出了“岁月”对她们体育生涯产生的持久影响,强调了运动员的不懈努力。③原句“见证”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

岁月以人的情态,使得表达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感染力。④改句则较为平淡,只是简单陈述事实,没有原句的表达效果。(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20.②每一个奥运周期对运动员而言都是崭新的探索(不合逻辑,将“运动员”与“奥运周

期”调换位置)④巩立姣在习惯了国内的训练环境后,远赴欧洲训练,继续改进技术细节(在习惯了国内的训练环境后,巩立姣远赴欧洲训练,继续改进技术细节)(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每处修改正确给2分,其他修改符合题意可以

酌情给分)21.甲:奥运老将也不甘示弱乙:她们的奋斗拼搏精神(每空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22.征战奥运坚韧执着突破自我梦想激励(每个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23.

【写作提示】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摆脱了屈辱和压迫,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然而,当下许多年轻人却选择“躺”下来,这里的“躺”可能意味着他们在面对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时,选择了一种消极、逃避的态度,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然而国家要发展,时代要进步,仍需要我们坚定地“站”着。【参考立意】①传承奋斗精神,实现民族复兴;②拒绝“躺平”,勇担时代责任。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