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69.500 KB
  • 2024-09-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共(9)页,69.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4f8a336fe279d4da28476fe1c49cbb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1.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

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C.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D.周天子重视礼制建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之下诸侯的权力是来源于周天子的,

故C正确。2.如图,“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体现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①权力的高度集中②王权与神权相结合③严格的等级差别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封制实行的结果是地方分权,①错

,先秦时期的占卜术强调了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这与宗法制和分封制无关,②错,分封制的具体内容是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继续分封士阶层,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之间地位稳固,牢不可破,从而建立了一套

从上到下的严密金字塔结构,宗法制的核心是依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确定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的先后顺序,故选C。考点: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征,解题时只需牢记

这两项制度的具体内容即可。但必须注意的是该题的题型特征,选择题中凡是带有①②③④⑤字样亦用排除法。只要能肯定①②③④⑤中的某一个就可对照答案挑选含有该数字序号的选择项,然后仔细比较含有该数字序号的几个选择项的差别,就能确定答案了。3.下图是秦始皇,他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

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服饰只有他和继承他地位的子孙可以穿着。这突出说明A.秦朝服饰丰富B.秦朝注重礼仪C.皇权至高无上D.他对服饰很讲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

的能力,材料描述了秦代帝王服饰的具体特征,而“这种服饰只有他和继承他地位的子孙可以穿着”能说明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僭越,答案选C,AB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名师点睛】秦始皇开创的皇帝制度具有三个显著特点:①皇权独尊: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称谓皇帝专用,成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②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③皇位世袭:“朕为始皇。后世以计数,二世

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4.秦朝设置三公九卿管理国政,但太尉之职务始终并未具体授人。原因应是此官职A.负责检察系统B.主管军事,位高权重C.负责京畿地区治安D.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

卿中的太尉负责军事,位高权重,严重威胁皇权,故太尉之职务始终并未具体授人,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故A项错误;汉代的司隶校尉负责京畿地区治安,故C项错误;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故D项错误。5.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

→中书省→工部【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最后交由六部中的工部具体负责,因此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所学史实,排除。故选C。6.针

对唐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有①设中书门下分掌行政权②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③设枢密院掌管中央军政④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

政事”是直到后来明朝的朱元璋的政治政策,所以本题凡是含②均是错误的,①③④均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就是B.①③④。7.某大学在招考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

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答案】B【解析】【详解】丞相制度是中央官制,存在相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但是并不会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此项中说法过于绝对,B项说法错误,故选B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自丞相出现便一直存在,丞相位高权重,必然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故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废除丞相即铲除了阻碍皇权高度集中的障碍,这一做法会使大权进一步集中于皇帝手中,故C项说法正确,不

符合题意。废除丞相后,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加强,故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8.“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A.枢密院

B.军机处C.中书省D内阁【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可知,该机构是清朝的军机处,故B项正确;枢密院是北宋的军事机构,故A项错误;中书省设于隋唐和元朝,故C项错误;内阁是明朝的中

枢机构,地点位于文渊阁,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时间信息,时间信息有的是阿拉伯数字,有的是历史事件,也有的是历史人物、空间信息等。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9.有四位同学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下是他们的发言,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是()

A.同学甲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市场B.同学乙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战争是由中国人民禁烟而引起的C.同学丙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D.同学丁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中英双方在历史上并无仇怨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原因的理解。应从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市场这一角度陈述,故选A。10.有人指出“《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尤其是想把取消“公使驻京”作为“

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条件”。据此判断A.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B.清政府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C.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D.清政府极力地维护国家主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

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尤其是想把取消“公使驻京”作为“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条件”可以看出,清政府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思想,实际上缺乏近代外交意识,故本题选择A项;B中民族观念没有体现;C与材料中意思相反;D中没有提及维护主权问题。【名师点睛】《天

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割地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开埠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增开天津为商埠其他权利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

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承认《天津条约》有效11.在《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款白银二亿两C.增开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马关

条约》签订于19世纪末,这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外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就是资本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故选D。12.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

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后果是()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在旅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20

世纪的大幕拉开”“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可以看出,这是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最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

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九

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

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答案】(1)血缘、门第、等级、世袭。(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3)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

才。(4)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

常荣”可知先秦时期选官制度是世袭制,结合材料和所学这一选官的标准是依靠血缘、门第、等级以及世袭。(2)依据材料二“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可知材料二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这一制度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和世袭的特点。(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九品

访人,唯问中正”可知是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可知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以及压制人才。(4)依据材料四“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的信息可知是科举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制度张扬了“学而优则

仕”、推动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以及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

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材料四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实行什么制度?其原因及影响。(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答案】(1)西周疆域辽阔

,兵力单薄(或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2)郡县制。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

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3)分封王侯的制度。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影响:造成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4)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监察、军事等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解析】【详解】(1)“原因”,据材料一信息“周人以西方

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西周疆域辽阔、兵力单薄。(2)“制度”,依据材料二信息“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得出:郡县制。“主要作用”,依据材料信息“诸子功臣以公赋

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等角度分析。(3)“制度”,根据材料三信息“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得出:分封王侯的制度。“原因”,依据材料信息“汉兴之初,海

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得出: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影响”,依据材料信息“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并所学知识从造成地方割据和叛乱、影响中央集权的角度分析。(4)“特点”,根据材料四信息“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

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和所学知识从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监察、军事等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的角度分析。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