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共(17)页,136.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9c8ec8db189049dae537866f39365f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一、单项选择题(25x2=50分)1.“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A.商品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自然经济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答案】C【解析】“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
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说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C正确;A、B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土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由此则必然会导致“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土地兼并现象出现,故选B;A项只
是造成土地兼并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并非根源,毕竟如果不是因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那么贵族、官僚和豪强何来良田可占,故排除;中国古代政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是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的,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是土地兼并的
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私营手工业【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由官府垄断生产,生产规模大;生产不计成本,产
品精美,工艺技术水平最高;产品主要是武器等军需品和奢侈品,仅供贵族和官府使用。因此选C。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不会来自家庭手工业,排除A。民营手工业即私营手工业,产品主要面向社会民众,一
般不是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排除B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联系所学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分析解答。4.“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B.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
题是当务之急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可以保护农业生产和笑农家经济,以确保赋税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其推行的根本基础是中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重农抑
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项正确;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是其长久实行的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A项错误;根本原因要从经济基础角度分析,因此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也是重农
抑商政策能够长久实行的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重农抑商政策长久实行的政治方面的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D项错误。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
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A.香港地区B.沿海地区C.北京地区D.内陆地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所以它最早应该出现在沿海的开放的城市,香港在西方入侵后成逐渐成为
了英国的殖民地,所以排除A项。CD两项不具备民族经济最早产生的客观条件,所以答案选择B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它的发展是曲折的。图中出
现B处(1919年前后)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A.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B.全国性抵制洋货运动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答案】C【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现B处(1919年前后)结合所学,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
华经济侵略是最重要原因,故选C。ABD是重要原因,排除。7.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的外部因素是A.畸形的社会性质B.落后的社会生产力C.封建势力的破坏D.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答案】D【解析】畸形的社会性质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的
根本原因,故A错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属于外部因素,故B错误;封建势力的破坏,属于内部因素,故C错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艰难而曲折的外部因素,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外部因素”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8.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B.个体手工业联合在集体合作社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分析运用思维层次,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涵、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掌握。学生首先需要把握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是借鉴苏联工业化模式——“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变革,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建设的高速度,立足国内积累建设资金,力争短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在这个前提下,不难判断A、B、C都是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变革的手段和表现,得出答案为D。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答案】A【解析】“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
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三者的共同教训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A正确;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故B错误;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
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不符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故C错误;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与“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不符,故D错误。10.下表为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
三大步。究其政策方面的原因,关键在于实行了()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对外开放政策D.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结合数据可知,这时期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极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行
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A项正确;这时期的土地所有制仍是国有,而不是农民土地所有制,B项错误;对外开放政策与凤阳县粮食产量的增长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这时期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极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不是现代农业
发展模式,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11.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B.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D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上海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未涉及平等、自由等精神,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12.下表是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开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一份简表。表中生活情形最
早可能出现于近代服装类型西装、长袍马褂交通工具电车、汽车、马车住宅风格洋楼、里弄等通讯方式电话、电报、邮传等A.重庆B.西安C.武汉D.上海【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体现的是近代社会生活“中西合璧”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城市
,故D项正确;重庆开放于甲午战后,故A项错误;西安地处西北,社会生活变迁极为缓慢,故B项错误;武汉开放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设问“最早可能出现于近代”,由此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即可。13.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从网上购买商品,京东、
亚马逊、淘宝等购物网站的商品销量与日俱增;从前乘坐火车出行都要到售票处排长队买票,现在更多的人从网上买票。这表明互联网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B.决定了人类的命运C.扰乱了社会秩序D.消除了传统习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材料
中的这些现象说明互联网技术深受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故A项正确;BD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互联网的好处,而C项反映的是弊端,排除。所以答案选A。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互联网的影响14.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
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C.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这说明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马可·波罗的吹嘘体现了当时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需求,这是新航路开辟的社
会根源和经济要求,并不能说明美洲发现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与印度没有直接关系,材料没有涉及印度的信息,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15.“葡萄牙人在非洲海
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A.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B.亚洲、非洲、美洲的黄金储量丰富C.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对资本原始积累的
迫切要求D.欧洲人聚敛财富的强烈要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问题,所以排除A项。B项内容与材料不符合,所以排除B项。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实质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不是为了聚敛财富,所以排除D项,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16.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
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新航路开辟使得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
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可知,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A正确;B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错误;D与材料无关。17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
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A.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B.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D.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
影响,根据材料中“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的提示语判断,新航路开辟最重要的作用应该是促进了欧洲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故应该选择D项。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
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B.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
主义的迅速发展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反映了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下两个世
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反映了18、19世纪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A正确;英国并不是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故B错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不是17世纪,故C错误;英国在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并不是18、19世纪,不符合材料“17世纪……下
两个世纪”,故D错误。故选A。19.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C【解析】【详解】英国不只是因为奴隶贸易而成为“日
不落帝国”,排除A;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时间是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柱状图中的数据说明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大幅度增加,说明工业革命之前黑人奴隶贸易是对外殖民地扩张手段,故选C;黑奴贸易的主要意图是满足美洲奴隶主种植园对劳动力
的需求,排除D。20.1651年,英国《航海条例》规定: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们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这一规定直接导致英国A.物价迅速上涨
,冲击封建生产关系B.殖民扩张加快,奠定工业革命基础C.国力迅速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D.海外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答案】B【解析】《航海条例》的颁布直接导致英、荷之间的战争,英国击败荷兰,后迅速击败法国,确立殖民霸权,并积极进行
海外贸易,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故B项正确;A项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以及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均出现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CD项错误。21.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785年蒸汽机用于棉纺厂,1789年用于
织布厂,1793年用于毛纺厂。由此可知A.蒸汽机技术得到不断改进B工业革命基本上已经完成C.新动力技术逐渐得到认可D.英国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蒸汽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说明新动力技术逐渐得到认可。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蒸汽机使用范围的变化,不
是蒸汽机自身技术的变化,排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40年代完成,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22.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
,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B.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说到的是“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内燃机还被美国人
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这都是指内燃机在农业方面中的运用,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而不是推动了工业生产,故选D而排除C;内燃机是德国人发明的,故A不符合史实,而且题干也没有提到内燃机发明者,故排除A;题干不是在说机器
的噪声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而是说内燃机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所以B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点睛】“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选择题里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容易被题目中的某个信息所左右,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正确选项,但很有可能这只说到了材料中的一部分信息;殊
不知,看全题干所反映的信息再对照答案进行比对,完全与材料原意相符的选项才是正确答案。23.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一体化进程。世界一体化的框架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C.物资和物种的交流D.交通和电信工具革新【答案】A【解析
】【详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故排除BCD,选A。24
.《全球通史》说:“(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A.欧美国家同时发生B.电力的广泛使用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D.兴起于重工业【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工业研究的实验室
……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可知,科学家与工业生产密切地绑定在一块,说明科学与技术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块,故选C。材料并未提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范围,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电力的广泛使用,排除B;工业有轻工业和重工业之分,材料没有强调重工业,排除D。25.下列对资本主义垄断
组织的评价不正确的有A.它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产生B.它产生后又促使生产力得到更快更高的发展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D.推动了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决定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就不会消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改变,即垄断组织出现,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又促使生产力得到更快更高的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标志着西方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推动了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综上分析可知,此三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务必要注意的两点:a.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而平时同学们
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b.此类题目较多地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结果、意义、影响等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二、材料解答题(两道题,各25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
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风俗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111]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
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190l一1911300560031510191一191960013000751625(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
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
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3)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答案】(1)出现专门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匠和手工工场
--机房,说明雇佣关系出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1895--1900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
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3)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图一可得出中国传统经济的
特征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图二体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传统的经济结构被打破,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
运动的诱导等方面考虑。(2)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根据年代,联系时代特征。第一个时期联系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第二个时期民族本主义企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出现的原因可从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
政策、反帝爱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方面分析。(3)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表格中体现出公有制经济在增长,并占据了绝对优势,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
占主导地位。原因和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得出。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各阶段状况及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27.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全球爆发,引发人们太多
的思考。而公元1500年左右正是全球联系的开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
,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亚当•斯密《国富论》材料二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
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
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最具灾难性的是旧大陆的疾病,而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抵抗力,这些疾病包括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大部分传染病,它们差不多杀死了90%的美洲土著。从美洲返回欧洲的船舶更多的带回了火鸡等动物,更重要的是带回了玉米、土豆
、西红柿、可可、橡胶等一大批新的作物,当今世界上种植的作物有一半来自于新大陆。——摘自克罗斯比(美)《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材料四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
已经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五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
“征服世界”提供了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摘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
——16~19世纪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位作者评述历史问题的角度。为什么说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并结合两人对新航路开辟问题的看法概括该事件产生的影响。(2)依据材料三,指出“哥伦布大交换”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五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答案】(1)角度: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世界联系等)。原因:①1500年前后资本主义曙光来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西欧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序幕。②1500年左右,伴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欧
人开始了殖民活动,对外贸易向全世界扩展,为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对世界各地的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响: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开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欧洲开始成为世界中心,加
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影响:促进了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使人类社会由孤立走向整体(或答有利于全球化的开始);给美洲人民及其生存
环境带来灾难。(3)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途径:殖民扩张。【解析】【详解】(1)角度,根据材料“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等信息可知,两则材
料都从新航路开辟加强世界各地之间联系的角度评价,体现了全球史观。原因,根据材料“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500年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在经济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推动了政
治领域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世界各地相对隔绝和封闭的状态,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对世界各地的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原先相
对隔绝、封闭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同时新航路的开辟促进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为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被殖民的国家,即亚非拉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2)根据材料“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生物旅行箱”等信息可得出促进了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和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根据材料“当今世界上种植的作物有一半来自于新大陆”等信息可知,哥伦布大交换加强了世界各地
之间的联系,使人类社会由孤立走向整体,有利于全球化的开始;根据材料“最具灾难性的是旧大陆的疾病,而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抵抗力”等信息可知,给美洲人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灾难。(3)因素,根据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
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根据材料“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可知,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促进了世
界市场的发展。主要途径,根据材料“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