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1.23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214ebbab9807d2c2986ed25ede036b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月考试高一(上)地理试题卷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45分钟2.试题总分50分3.试卷页数4页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4月24日湖北武汉举办了主题为“极目楚天共襄星汉”的中国航天日活动,展览会中发布了有关神州十七号部分科研成果、嫦娥七号项目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项目。会展期间湖北省政府推动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如签约襄阳航天特种装备产业园项目、超低轨通遥一体“楚天”星
座等18项重大项目,助推湖北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神州十七号是天体状态的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火发射起飞时B.穿越大气层时C.完成与天宫一号对接时D.返回到地面时2.嫦娥七号按照预期完成
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后与地球组成的天体系统,不属于()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可观测宇宙3.关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云雾状高密度天体B.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是本身能发光的天体C.航天员特制的航天
服材料需防大风、耐严寒D.超低轨通遥一体“楚天”星座形成天体系统【答案】1.C2.C3.B【解析】【1题详解】神州十七号和天宫一号对接完成,进入预定轨道后都已在轨道上运行,属于人造天体,C正确;神州十七号点火发射起飞时、返回到地面时,均为地球这个天体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
,AD错误;神州十七号穿越大气层时,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内,不能称为天体,B错误。故选C。【2题详解】神州十七号进入预定轨道后,环绕地球运行,与地球组成天体系统类似于月球环绕地球构成的地月系,均以地球为中心天体,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可观察宇宙,不属于河外星系,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题详解】的结合所学知识,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是本身能发光的天体,B正确;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A错误;航天员需要进行舱外作业,宇宙是真空的,因此舱外航天服不需要防强风,C错误;天体系统是天体
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的;超低轨通遥一体“楚天”星座各天体并没有相互绕转,不能形成天体系统,D错误。故选B。【点睛】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2019年7月3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GJ357d。GJ357d行星位于宜居带边缘,但是由于该行星的组成物质还尚未探测详细,所以并不知道具体大小,如果确
定是岩石为主,那么意味着GJ357d行星的体积将是地球的2倍。以下为地球与GJ357d行星的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质量与恒星的距离公转周期地球11365dGJ357d6.10.255.7d4.读表中数据,下列关于
GJ357d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于地球,可能存在稠密的大气层B.母恒星质量远大于太阳C.与母恒星间的距离大于日地距离D.公转周期比地球长5.之所以称GJ357d是可能存在生命的“超级地球”,是因为其位于宜居带的边缘,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温度B.液态水C.大气D.岩石表面【答案】4.A5.A【解析】【4题详解】根据表格可知,GJ357d质量是地球的6.1倍,可以吸引力更多的大气形成稠密的大气层,A正确;材料无GJ357d的母恒星质量信息,故B错误;GJ357d与恒星的距离
的距离只有日地距离的0.2倍,GJ357d与母恒星间的距离小于日地距离,C错误;公转周期为55.7d,比地球短,D错误。故选A。【5题详解】宜居带强调的是行星与母恒星的距离适中,行星与母恒星的距离主要影响行星的表面温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辐射稳定、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等);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宜,温度适宜;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据科学预测2024年是太阳活动高峰期,“我们都是追光者”这爆火的一幕刷遍年轻人的朋友圈,去
年12月以来,国内多地都出现人们目击极光的记录,这种美丽奇妙的现象引起了不少年轻人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自然,去追寻“极致的美景”。天文专家提醒,观测极光必须要先考虑安全因素,根据情况做好保暖等措施。完成下面
小题。6.关于国内的极光描述正确的是()A.会引发太阳强烈耀斑爆发B.反映太阳大气剧烈变化C造成太阳大气层结构改变D.显著提升年太阳辐射量7.专家提醒国内追光者要做好保暖,以下追光环境与保暖无关的是()A.高纬度地区B.夜间温度低C.高海
拔山地D.北极点8.太阳活动高峰期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A.地球光、热资源减少B.地球上磁针指向不准确C.全球性洪涝灾害更严重D.无线电长波通讯【答案】6.B7.D8.B【解析】【6题详解】太阳耀斑是太阳活动的表现,而非由极光引发,A错误;
极光是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和原子碰撞而产生的发光现象,一般出现在较高纬度,故位于中纬度的我国出现极光可反映太阳大气的剧烈变化,B正确;极光发生在地球大气层中,与太阳大气层结构改变无关,C错误;极光现
象与太阳辐射量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B。【7题详解】极光主要是指来自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高能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进地球大气层,与高层大气碰撞产生的一种发光现象。由于光比较弱一般在夜间环境容易观察,而夜间温度低,需要注意保暖,排除B;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容
易观察,这些地区气温较低,也需要注意保温,排除A、C;北极点位于海洋,无法前往观察极光,极光与保暖无关,D正确。故选D。.【8题详解】阳活动高峰期会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地球上磁针指向不准确,B正确;太阳活动对太阳辐射影响不大,不会使地球光
、热资源减少,A错误;太阳活动导致地球上部分地区的旱、涝灾害增多,不一定使全球洪涝灾害严重,C错误;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太阳黑子(光球层)、太阳耀斑(色球层)、日珥(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日冕层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导致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会影响指南针指示方向的准确性,甚至使信鸽迷路;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对天气、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读我国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A.由赤道向极地递减B.依据纬度间距等量变化C.低纬度地区辐射弱D.极地辐射量多于中纬度地区10.影响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厚度B.太阳活动C.纬度差异D.距日远近11.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太阳能热水器可能在拉萨、兰州热销B.风的形成、水能资源与太阳辐射有关C.四川盆地地区太阳辐射较弱的主要因素在于海陆位置D.武汉和广州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当【答案】9.A10.C11.C【解析】【9题详解】读左图可知,北半球大气上
界太阳辐射分布由赤道向极地递减,A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0°—20°N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但变化小,20°—70°N变化大,故各纬度间并不是间距等量变化,BC错误;极地太阳高度角小,极地辐射量应小于中纬度地区,
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没有经过大气层,与大气厚度无关,A错误;太阳活动和距日远近,对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变化影响不大,BD错误;由左图可知,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随纬度变化而变化,故主导因素是纬度差异,C正确。
故选C。【11题详解】兰州、拉萨太阳能丰富,太阳能热水器可能在拉萨、兰州热销,A不合题意;太阳辐射为大气运动和水运动提供能量,故风的形成、水能资源与太阳辐射有关,B不合题意;四川盆地地区太阳辐射较弱的主要因素在于阴雨天多,C符合题意;图中看出,武汉和广州年太阳辐射总量均约为110,年太阳
辐射总量相当,D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
阳辐射强。“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左图)和农业大棚上(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是利用太阳辐射能()A.为人类提供能源
B.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C.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D.提供光、热资源13.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发展光伏发电的优势是()A.光照充足B.节约土地C.资金、技术力量雄厚D.清洁无污染14.与西北内陆地区的城市相比,北京发展“屋顶光伏发电”的制约条件是()A气温日较差
小B.房价高C.阴雨天气较多D.市场需求量少【答案】12.A13.B14.C【解析】【12题详解】由题干可知,“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
故“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为人类提供能源,A正确。维持着地表温度,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不是“光伏扶贫”中利用的太阳辐射能,BC.错误。“光伏扶贫”中利用的是太阳辐射能的能量,不是利用太阳辐射的光、热资源,D错误。故答案选A。【13题详解】该
题需要注意该光伏发电是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因此主要优势是可以节约土地,B正确;光照充足以及清洁无污染没有突出“屋顶”“大棚”这一关键条件,AD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屋顶光伏发电是在贫困地区推行,其资金和技术力量并不雄厚,C错误。故答案选B。【14
题详解】与西北内陆相比,北京为季风区,阴雨天多,太阳能不如西北内陆丰富,C正确;气温日较差小不会制约“屋顶光伏发电”,A错误;房价高与“屋顶光伏发电”联系不大,B错误;北京能源市场需求量大,市场需求不是制约因素,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
生物生长发育;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A.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B.恐龙化石——前寒武纪C.甲化石——新生代D.三叶虫化石——古生代16.图中甲
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A.藻类化石——重要的成矿时期B.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C.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D.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17.研究化石,可以()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②了解地球生命历史③还原地貌形成过程④
推测古地理环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5.D16.B17.D【解析】【15题详解】三叶虫化石出现在古生代,D正确;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恐龙化石出现在中生代,B错误;甲化石介于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16题
详解】读图可知,甲化石介于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古生代中期出现鱼类,陆地面积大大增加,联合古陆形成,B项正确;太古宙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元古宙出现了藻类,A项错误;鸟类出现在中生代,联合古陆在新生代解体,C项错误;小型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剧烈的地壳
运动发生在新生代,D项错误,故选B。【17题详解】根据动植物的演化规律,其形成的化石可以判断岩石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而不能确定地球的年龄,①错误;了解地球生命历史,②正确;化石的形成无法还原地貌形成过程,③错误;根据动植物化石可以判断动植物的生长习性,从而推测古
地理环境,④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联合古陆,又称泛大陆,地质学概念,是推测的曾在地史时期存在的超级古大陆,也称泛大陆。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8.与A岩层相
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A.较晚B.较早C.相同D.无法判断19.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A.炎热干旱B.寒冷干燥C.森林密布D.热带海域【答案】18.A19.C【解析】【分析】【18题详解】A岩
层有三叶虫化石,形成时间最早,形成于古生代;Y岩层出现鸟类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形成于中生代,形成时间晚于A岩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题详解】D岩层出现植物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说明森林茂密,陆
地面积扩大,地理环境不太可能是海域,C正确,D错误;炎热干旱和寒冷干燥,不可能出现茂密森林,不利于恐龙获取足够的食物,AB错误。故选C。【点睛】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晚
古生代动物,鱼类一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
山地震带。今年日本地震、火山频发,10月18日,日本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冲入2400米高空,11月3日19时03分左右,日本千叶县西北部发生5.0级地震,最大震感为3,震源深度70公里。下图为日本简图和地球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20.此次日本千叶县地震震源可能位于()A.D圈层B.E圈层C.H圈层D.F圈层21.日本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A圈层→C圈层→D圈层B.H圈层→A圈层→B、C圈层CD圈层→B、C圈层→A圈层D.E圈层→D圈层→B、C圈层22.此次地震发生时,船
上人们的感觉是()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只有左右摇晃D.只有上下颠簸【答案】20.C21.A22.D【解析】【20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陆地处的地壳厚度在39-41km,之下为莫霍界面,该面以下为地幔,地幔中软流层是80km到400km,该地震震源深度7
0公里,故在莫霍界面以下,软流层以上。图中E为软流层,则震源位于H圈层,C正确;D为岩石圈表层的地壳,A错误;E为软流层,B错误;F为地幔,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火山发生喷发后,火山灰首先进入大气圈,沉降到水圈,最后进入岩石圈。图中A为大气圈,C为水圈,D为岩石
圈表层地壳,所以迁移顺序是A圈层→C圈层→D圈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题详解】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横波给人的感觉是水平晃动,纵波给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液态传播
,因此坐在小船上人们只能感觉纵波导致的上下颠簸,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平均17km,由岩石组成,大陆厚,大洋薄;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核接近液态,横波不能穿
过。下图为沿85°E西藏至准噶尔段地形与莫霍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3.图中地壳最厚的地区是()A.印度B.西藏C.塔里木盆地D.俄罗斯24.关于图中地壳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喜马拉雅山脉地壳
厚度最大B.海拔升高地壳厚度一定变小C.地势高低和地壳厚度大小呈正相关D.地势高低和地壳厚度大小呈负相关25.有关莫霍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和地核的分界面B.岩石圈的下界面C.地震波波速发生突变
D.软流层的上界面【答案】23.B24.C25.C【解析】【23题详解】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为地壳,读图可知,地表海拔高处,往往莫霍面则向下凹陷,地壳越厚,图中显示,在印度、西藏、塔里木盆地、俄罗斯等地中,西藏的地壳最厚,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地壳厚度为莫霍面以上的部分。由图可知,地势高的地方,莫霍面深度较深,地壳厚的度大,因此地势高低和地壳厚度大小总体呈正相关,C正确,D错误;喜马拉雅山的地壳厚度为海拔高度加上莫霍面深度,即8+60=68km,西藏的地壳厚度
为6+70=76km,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地壳厚度并不是最大,A错误;由图可知,随着海拔升高,莫霍面深度变深,因此地壳厚度变大,B错误,故选C。【2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霍界面是一个不连续面,地震波波速在此发生明显变化,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
面,C正确,A错误;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因此莫霍界面并非岩石圈的下界面,软流层才是,B错误;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其上部并不是莫霍界面,而是岩石圈,D错误。故选C。【点睛】地震波在地球深处传播时,速度在某些深处突然发生变化,地震学家把地
震波速度突然变化所在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根据不连续面的存在,人们间接地知道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是固体地球表层到莫霍界面之间的部分,平均厚约17km,陆壳厚,洋壳薄。地幔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介于莫霍面与古登堡
面之间。地核指从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26.通过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
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则曲线①为__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②为__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太阳系各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2)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
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则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活动周期约为______年。(3)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请说出该圈层在大陆部分厚度随海拔的变化规律______,③代表的不连续
面是______,地震波在③处的变化是:______。【答案】(1)①.土星②.木星③.同向性④.共面性⑤.近圆性(2)①.日冕②.太阳黑子③.11(3)①.地壳②.海拔越高,地壳越厚③.古登堡界面④.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急剧下降【解析】【分
析】本大题以模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地球的内部圈层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综合
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根据八大行星离太阳远近的分布规律可知,③是火星的公转轨道,②是木星的公转轨道,④是位于火星轨道以内的地球的公转轨道,①是木星轨道以外的土星的公转轨道。太阳系各行星绕日
公转具有公转方向的同向性,公转轨道形状的近圆形,公转轨道平面的共面性。【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①②之间是日冕层,②③之间是色球层,③④之间是光球层,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太阳黑子),太阳
活动周期约为11年。【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若阴影部分为地幔,则曲线③代表地核和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面。曲线①②之间是地壳,结合所学可知,地壳厚度与所处地区的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即海拔越
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读图可知,当地震波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速度急剧下降,横波完全消失。27.读地层与化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岩层年龄由老到新排列顺序是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2)地点3缺失B岩层,有可能是当时
地点3发生了地壳_________(抬升/下沉),判断理由:_________。(写出一种可能即可)(3)下列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B.越古老的地层中
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C.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化石,不会含有海洋生物化石D.研究地层与化石可以推知地球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4)若地点1的A岩层含有煤炭,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当时的古地理环境。【答案】(1)①.A、B、C、D②.A、
B、C、D由下向上排列;年龄越老的岩层越靠下。(2)①.抬升②.地壳抬升,地势变高,容易受侵蚀,不容易接受沉积。(3)C(4)古地理环境:气候较湿润;为陆地环境;地势较低。【解析】【分析】本题以地层与化石示意图
为载体,涉及岩层年龄判断、化石、古地理环境推测等知识点,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A、B、C、D岩层由下向上排列,岩层越靠下,年龄越老,故A、B、C、D岩层年龄由老到新排列顺序是A、B、C、D。【小问2详解】地点3缺失B岩层,有可能是当时地点3发生
了地壳抬升,地壳抬升,容易被侵蚀,不容易接受沉积,使得B岩层缺失。【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中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地壳运动会导致海陆变迁,陆地地层也可能含有海洋生物化石;研究地层与化石可以推知地球的历史和
古地理环境。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故选C。【小问4详解】煤炭是由古代森林经过地质作用转化而来,该地有煤炭,说明古地理环境适合森林生长,气候较湿润,为陆地环境,且地势较低,容易接受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