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海淀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9)页,2.48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1184f537811c0b5158d8d744dfb50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期中练习(等级考)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每题1分,21-35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C.豌豆的红花和
豌豆的高茎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
性状,A错误;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是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不是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B。2.经典型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A.1/2B.1/4C.1/6D.1/8【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BCD、用A/a表示相关基因,由题意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aa),所以该夫妇基因型为Aa,因此他们再生一个患此病孩子(aa)
的概率为1/4,ACD错误,B正确。故选B。3.两只杂合的黑色豚鼠交配生出四只小鼠,这四只小鼠的颜色可能是()A.全部白色或全部黑色B.三黑一白或三白一黑C.二黑二白D.以上可能均存在【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定律的实
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豚鼠控制黑毛的基因是显性基因B,控制白毛的基因是隐性基因b
,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基因分离定律,雌雄两只基因组成都是Bb的黑色豚鼠交配,即Bb×Bb→BB(黑)∶Bb(黑)∶bb(白)=1∶2∶1,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黑色∶白色=3∶1;但在子代数目较少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偶然性,后代不一定会出现3∶1的分离比,因此,产下的四只小鼠有可能是
全部黑色或全部白色或三黑一白或二黑二白或一黑三白或全黑。故选D。【点睛】4.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A.25%B.50%C.75%D.100%【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亲代为AaBb×aabb,后代
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A错误;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亲代为AaBb×aa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aaBb、Aabb
)所占的比例是50%,B正确;C、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C错误;D、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
百分比是50%,D错误。故选B。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
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详解】ABCD、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BCD错误,A正确。故选A。6.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A
.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在纺锤丝牵引之下移向细胞两极。【详解】A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示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AB错误;C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减
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C正确,D错误。故选C。7.四分体是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B.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C.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D.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
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详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
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即A正确。故选D。8.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84、42、84B.42、84、84C.84、42、42D.42、42、84【答案】A【解
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
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某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
分体时,会有21个四分体,由于此时经过了DNA复制,所有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84个,染色单体数等于DNA的数目,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并未随着DNA的增加而增加,染色体数目
为依然为42个,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84、42、84个,A正确,BCD错误。故选A。9.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C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D.子代多,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果蝇体型小,体长不到半厘米一个牛奶瓶里可以养上成百只,饲养管理容易,既可喂以腐烂的水果,又可配培养基饲料;一个牛奶瓶里可以养上成百只。2、果蝇繁殖系数高,孵化快,只
要1天时间其卵即可孵化成幼虫,2-3天后变成蛹,再过5天就羽化为成虫。从卵到成虫只要10天左右,一年就可以繁殖30代。3、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便于分析。作遗传分析时,研究者只需用放大
镜或显微镜一个个地观察、计数就行了,从而使得劳动量大为减轻。4、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详解】A、果蝇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不是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之一,A符合题意;B、果蝇容易培养,繁殖周期短,是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
点之一,B不符合题意;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是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之一,C不符合题意;D、果蝇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是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之一,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体细胞中
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A.22,XXB.22,YC.44,XXD.44,XY【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详解】
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有46条,包括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X,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
基因来自()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
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12.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
的是()A.①②B.④C.①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
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
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A、①中双亲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系谱图②无法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A错误;B、根据系谱图④无法判断其遗传
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B错误;C、①中双亲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D、根据系谱图②无法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根据系谱图④无法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D错误。故选C。13.遗传咨询可预防遗
传病的发生,但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遗传咨询的是()A.男方幼年曾因外伤截肢B.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C.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D.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咨询是降低遗传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常见的遗传咨询
对象有以下几种:(1)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病或先天畸形者;(2)曾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夫妇;(3)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儿的父母;(4)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等情况的夫妇;(5)婚后多年不育的夫妇;(6)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7)长期接触不良
环境因素的育龄青年男女;(8)孕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病的孕妇;(9)常规检查或常见遗传病筛查发现异常者。【详解】A、因外伤而截肢不属于遗传病,不需要遗传咨询,A符合题意;B、智力障碍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因此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B不符合题意;C、先天性
聋哑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C不符合题意;D、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是()A.荚膜多糖B.蛋白质C.R型细菌的DNAD.S型细菌的DNA【答案】D【解析】【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
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S型菌的DNA分子是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符合题意。故选D。15.下列物质由大到小的层次关系是()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答案】A【解析】【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
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决定自然界中真核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答案】B【解析】【
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
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详解】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DNA分子的多样性和
特异性,ACD错误,B正确。故选B。17.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A.是DNA母链的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C.与DNA母链互补链相同,但U取代TD.与DNA两条母链都不相同【答案】B【解析】
【分析】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详解】AB、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完毕,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另一条母链相同,并不是母链的片段,A错误,B
正确;CD、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DNA母链互补链相同,DNA中不含碱基U,CD错误。故选B。18.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为5′-GAA
TTC-3′,则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A.5′-CUUAAG-3′B.3′-CTTAAG-5′C.5′-CTTGAA-3′D.3′-CAATTG-5′【答案】B【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为:A-T,T
-A,G-C,C-G。【详解】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为5′-GAATTC-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3′-CTTAAG-5′,ACD错误;B正确。故选B。19.若双链DNA分子一条链A:T:C:G=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的碱基比是()A.1:2:
3:4B.4:3:2:1C.2:1:4:3D.1:1:1:1【答案】C【解析】【分析】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含氮碱基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每一种碱基与一个糖和一个磷酸结合形成一种核苷酸。在其双链螺旋结构中,磷酸-糖-磷酸-糖的序列,构成了多苷酸主链
。在主链内侧连结着碱基,但一条链上的碱基必须与另一条链上的碱基以相对应的方式存在,即腺嘌呤对应胸腺嘧啶(A对T或T对A)鸟嘌呤对应胞嘧啶(C对G或G对C)形成碱慕对,这种排布方式叫碱基互补原则,即A=T,
C=G。【详解】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A:T:C:G=1:2:3:4,则另一条链A:T:C:G=2:1:4:3,A、B、D均错误,C正确。故选C。20.DNA携带遗传信息,随机选
取的两个个体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可能性极低,因此DNA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这种方法称为DNA指纹技术。此技术不常..应用于()A.亲子关系鉴定B.犯罪嫌疑人确认C.糖尿病的确诊D.遇难者残骸确认【答案】C【解析】【分析】DN
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详解】AB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不同的DNA的脱
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且每个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因此DNA分子具有特异性,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可用于亲子关系的鉴定、犯罪嫌疑人确认、遇难者残骸确认,ABD不符合题意;C、糖尿病的确诊一般是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与
DNA的指纹技术无关,C符合题意。故选C。21.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下列关于H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H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B.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C.XAXa个体不是HA患者D.男
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可知,甲型血友病(HA)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详解】A、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
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B、男性存在Xa即表现患病,女性需同时存在XaXa时才表现为患病,故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正确;C、XAXa个体不是HA患者,属于携带者,C正确;D、男患者XaY,若婚配对象
为XAXA,则女儿(XAXa)不会患病,D错误。故选D。22.下图为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6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乙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III-7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D.II-5与Ⅱ
-6后代乙病的再发风险率为1/4【答案】C【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据Ⅱ-3、Ⅱ-4无病,而后代Ⅲ-8是女儿且患病,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II-5与Ⅱ-6无病,且Ⅱ-6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而后代Ⅲ-10患乙病,则乙病为
伴X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甲病的致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用基因B、b表示,则Ⅱ-3、Ⅱ-4在甲性状上基因型分别为Aa、Aa,II-5、Ⅱ-6在乙性状上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详解】AB、据图分析可知,据Ⅱ-3、
Ⅱ-4无病,而后代Ⅲ-8是女儿且患病,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II-5、Ⅱ-6无病,且Ⅱ-6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而后代Ⅲ-10患乙病,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B正确;C、假设控制甲病的致病基因用A、a表示,则Ⅱ-3、Ⅱ-4分别为Aa、Aa,III-7为正常人(AA、Aa)携带致
病基因的概率为2/3,C错误;D、假设乙病用基因B、b表示,则II-5、Ⅱ-6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后代患乙病XbY的概率为1/4,D正确。故选C。23.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的一个正常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粒刚分开时,该细胞中可能存在()A.两条Y染色体,没有致病基因B.X、Y染色体
各一条,一个致病基因C.两条Ⅹ染色体,一个致病基因D.X、Y染色体各一条,没有致病基因【答案】A【解析】【分析】1、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在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存在,则男性红绿色盲病患者的基因型为XbY。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
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该男性红绿色
盲病患者的基因型为XbY,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处于后期时,其相应的基因和染色体组成为Xb、Xb或Y、Y,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4.如图是雄性哺
乳动物体内处于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B.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C.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只产生2种基因型的精子D.A、a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图示中可观察到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AB和a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之间正在发生交叉互换,因此可判定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详解】A、根据细胞图示中的基因分布可以发现,该个体的基
因型应该为AaBbDd,A正确;B、图中显示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且下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交叉互换,可判定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B正确;C、图中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由此可知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可以产生4种配子,C错误;D、A、a和D、d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C。25.某品系油菜种子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影响。用结黑
色种子植株(甲)、结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如下实验。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甲×乙全为结黑色种子植株结黑色种子植株:结黄色种子植株=3:1实验二乙×丙全结黄色种子植株结黑色种子植株:结黄色种子植株=3:13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子颜色性状中黑色对黄
色为显性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C.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AARRD.实验二的F2中结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对遗传规律的考查。由实验一杂交的结果F1全为结黑色和F2结黑色种子植株
:结黄色种子植株=3:1可判断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隐性。由实验二的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9:3:3:1的变式),可判断F1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为Aa
Rr。子代黑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A_rr,黄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A_R_、aaR_、aarr,可判断当R基因存在时,抑制A基因的表达。由此可以确定,乙和丙的基因型可能是AARR和aarr之一;又由于甲(A_rr)与乙杂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
分离比,说明乙的基因型只能是aarr,则丙的基因型为AARR,甲的基因型为AArr。据此分析回答选项【详解】种子颜色性状中黑色对黄色为显性,A正确;甲的基因型为AArr,乙的基因型是aarr,丙的基因型为AARR,甲、乙、丙都是纯合
子,B正确;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AARR,正确;实验二的F2中结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D错误;因此选D。【点睛】自由组合定律异常分离比的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F1自交,依据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通
常情况下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但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比例不是9∶3∶3∶1,但仍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序号条件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①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1∶
2∶1②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71∶3为③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3∶41∶1∶2④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3∶1⑤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
响性状表现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AaBb∶(Aabb、aaBb)∶aabb=1∶2∶126.研究人员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脊柱弯曲的突变体,且该突变只
出现在雌鼠中。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1/3脊柱弯曲的雌鼠、1/3脊柱正常的雌鼠和1/3脊柱正常的雄鼠。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脊柱弯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B.导致脊柱弯曲
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C.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D.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伴性遗传是指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
象。就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来说,伴性遗传既可以伴X遗传,又可以伴Y遗传,其中伴Y遗传的特点是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是(1)在群体中发病率不同,雌性大于雄性,(2)雄性个体患病,其母其女儿一定患病等;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是(1)在群体中发病率
不同,雄性大于雌性,(2雌性个体患病,其父其儿子一定患病等。【详解】由题意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1/3脊柱弯曲的雌鼠、1/3脊柱正常的雌鼠和1/3脊柱正常的雄鼠。可知杂交后代中雌:雄=2:1,说明雄性个体存在致死现象。研究人员
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脊柱弯曲的突变体,且该突变只出现在雌鼠中。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应该是伴性遗传,但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能位于Y染色体上,而应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选项B、D错误;若该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则设雌鼠的的基因型为XaXa,雄鼠的基因型为XAY,则雌鼠与雄鼠杂交后代
中雌鼠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雄鼠全部表现为突变型,这与事实矛盾,A错误;若突变型为杂合子,则雌鼠的基因型为XAXa,而雄鼠的基因型为XaY,则它们的后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XaXa,表现型为突变体和野生型
,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AY(致死)、XaY,表现型为野生型,符合题目要求,因此选C。【点睛】能够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判断遗传出遗传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所给选项作出进一步的推断,是解题的关键。27.将紫花、长花粉粒
(PPLL)与红花、圆花粉粒(ppll)的香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下列对F1产生配子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P与p、L与l可以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P与L、p与l可随同一条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C.P与l、p与L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重组D.P与l、p与L因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而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PpLl,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
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即紫∶红=1∶1,长∶圆=1∶1,且表现为两多两少,由此可判定P与L、p与l连锁。【详解】A、由于P与p、L与l是等位基因,故可以随同
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正确;B、子一代的基因型为PpLl,若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F1自交正常情况下,子代紫∶红=3∶1,长∶圆=3∶1,但与题意不符,说明存在连锁情况,根据比例可知P与L、p与l连锁,可随
同一条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B正确;C、由于P与L、p与l连锁,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D、P与L、p与l连锁,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F2中的紫圆、红长属于重组类型即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解决的关键,利用题目
中的信息,明确基因的连锁关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8.果蝇的眼色有一种隐性突变体一猩红眼(r1r1)。研究者获得了两个新的朱砂眼隐性突变体一朱砂眼a(r2r2)和朱砂眼b(r3r3),做了如下杂交实验。据此分析错误的是()组别亲本组合F1Ⅰ朱砂眼a×猩红眼野生型Ⅱ朱砂眼
a×朱砂眼b朱砂眼Ⅲ朱砂眼b×猩红眼野生型A.r1和r2不是等位基因B.r2和r3是等位基因C.r1和r3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Ⅲ组F1的自交后代一定出现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分析:猩红眼属于隐性突变体,组别Ⅰ和Ⅲ中:朱砂眼a、
b分别与猩红眼杂交,子代都是野生型,说明野生型为显性性状,且r1和r2、r1和r3不是等位基因;组别Ⅱ中,朱砂眼a与朱砂眼b杂交,子代是朱砂眼,说明朱砂眼a、b实际上是一种性状,因此r2和r3是等位基因。【详解】A、组别I杂交,子代表现了野生型,说明野生型为显性性状,朱砂眼
a和猩红眼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所以r1和r2不是等位基因,A正确;B、组别Ⅱ杂交,子代全为朱砂眼,没有野生型出现,说明朱砂眼a、b实际上是一种性状,因此r2和r3是等位基因,B正确;C、组别Ⅲ杂交,子代全为野生型,说明了r1和r3是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r1和r3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需要根据F1自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判断,C错误;D、组别Ⅲ中纯合子朱砂眼b和纯合子猩红眼杂交后代是野生型,该野生型属于杂合子,杂合子自交
后代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D正确。故选C。29.果蝇的性别及育性如下表所示。用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XRY)进行杂交实验发现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常会出现一个白眼雌蝇和一个红眼雄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对
这种例外的分析,最合理的是()性染色体组成性别及育性XXXXY♀可育XYXYY♂可育X♂不育XXXYYY胚胎期死亡A.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B.亲代白眼雄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C.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X与Y染
色体不分离D.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两个X染色体不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用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XRY)进行杂交实验,在正常性况下所得到的后代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性状表现为红眼,雄
果蝇的基因型为XrY,表现型为白眼。但发现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总出现一个白眼雌蝇和一个红眼雄蝇,说明后代中有的个体发生了变异。结合题干所给定的表格及选项进行解答。【详解】A、亲代红眼雄蝇(XRY)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Xr、Y配
子,则后代出现白眼雌果蝇,不会出现红眼雄果蝇,A错误;B、亲代白眼雌蝇(XrXr)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XR、Xr的配子,则后代出现红眼雄果蝇,不会出现白眼雌果蝇,B错误;C、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X与Y染色体不分离,那么其配子为XRY和O,则后代的基因型为XRXr
Y和XrO,性状及性别表现分别为红眼雌性个体和白眼雄性个体,与事实矛盾,C错误;D、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两个X染色体不分离,那么其配子为XrXr和O,则后代的基因型为XrXrY和XRO,性状及性别表现分别为白眼雌性个体和红眼雄性个体
,与事实吻合,D正确。故选D。30.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对该家系分析正确的是()A.此病为隐性遗传病B.III-1和III-4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C.II-3再生儿子必为患者D.II-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II-1正常
,II-2患病,且有患病的女儿III-3,且已知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该病应为显性遗传病(若为隐性遗传病,则II-1正常,后代女儿不可能患病),设相关基因为A、a,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A错误;B、该病
为伴X显性遗传病,III-1和III-4正常,故III-1和III-4基因型为XaXa,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B错误;C、II-3患病,但有正常女儿III-4(XaXa),故II-3基因型为XAXa,II-3与II-4(XaY)再生儿子为患者XAY的概率为1/2,
C错误;D、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II-7正常,基因型为XaY,不携带致病基因,故II-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D正确。故选D。31.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且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
表现的前提,tt为白色羽。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芦花羽、全色羽和白色羽鸡,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TtZBZb×TtZbWB.TTZBZb×TtZbWC.TtZBZB×TtZbWD.TtZBZb×TTZbW【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与基因
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详解】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鸡的性染色体是ZZ,雌鸡的性染色体是ZW,依题意可知杂交的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T_ZBZ-,全色雌鸡的基因型为T_ZbW,子代中出现了白色羽鸡,则白色羽鸡的基因型为tt__。因此可确定杂
交的两只鸡的常染色体基因型都是Tt、Tt,又因为子代中出现了全色鸡,那么全色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bZb或ZbW,其中ZbW中的Zb来自亲本中的雄鸡,因此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雄鸡TtZBZb,雌鸡TtZbW,所以A正确。【点睛
】解遗传题的思路是首先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写出亲本的基因型,再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来推算子代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如果不能直接写出亲本的基因型,那么要先写出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性,再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然后再进行相关的问题的计算。32.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某细胞内正在发生的某种生理过程,图中甲、乙、丙均表示DNA分子,a、b、c、d均表示DNA的一条链,A、B表示相关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酶A能使
甲解旋,酶B在c链的形成及c链和d链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作用B.若图示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乙、丙分开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C.若该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0个,第三次复制时需要消耗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5600个D.DNA中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内侧,构成双螺旋结构
的骨架【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题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某细胞内正在发生的DNA复制过程,图中甲、乙、丙均表示DNA分子,a、b、c、d均表示DNA链,A表示解旋酶,B表示DNA聚合酶。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所以形
成的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为半保留复制。【详解】A、图中酶A为解旋酶,能使DNA分子解开双螺旋,酶B为DNA聚合酶,把一个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新的子链c链上,不能在c链和d链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作用,A错误;B、
图示DNA复制过程发生在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核内,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乙、丙分开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300个,由于A+G=1/2碱基总数,则腺嘌呤为1000-300=
700个,第三次复制时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3-1)×700=2800个,C错误;D、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D错误。的故选B。33.在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3H
-dT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带有放射性标记。几分钟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以作出的推测是()A.复制起始区在高放射性区域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C.DNA复制从起始点
向两个方向延伸D.DNA复制方向为a→c【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开始一段时间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这段时间中复制的DNA分子含有低放射性,将大肠杆菌放在含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DNA分子继续进行复制,这段时间内形成的
DNA分子具有高放射性,由图可知,中间区段有低放射性,两端为高放射性,即DNA的复制起点,在低放射区域,DNA复制起点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详解】A、根据放射性自显影结果可知,中间低放射性区域是复制开始
时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进行复制的结果,因此复制起始区在低放射性区域,A错误;B、放射性自显影检测无法判断DNA两条链上的放射性情况,因此不能得出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B错误;C、中间为低放
射性区域,两边为高放射性区域,说明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C正确;D、DNA复制方向a←b→c,D错误。故选C。34.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取出根尖,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
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检为测中期细胞染色体上的放射性分布。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甲所示B.第二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乙所示C.第三个细胞周期中1/4的染色体如丙所示D.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一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每个单体中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另一条链没有放射性,均如甲所示,A正确;B、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一个染色体
都含有两个DNA分子,共4条单链,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另3条链没有放射性,染色体均如乙所示,B正确;C、第三个细胞周期中1/2的染色体如丙所示,1/2的染色体如乙所示,C错误;D、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
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D正确。故选C。【点睛】由DNA复制特点和染色单体关系入手,DNA是双链,复制时每一条链都是模板。35.有关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均以DNA的两条链作为模板B.均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C.均以氨基酸作为基本组成单位D.催化
生成的产物不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
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时,以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合成mRNA时,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A错误;B、由于磷酸与五碳糖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所以DN
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都是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逐个连接上核苷酸,B正确;C、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的成分为蛋白质,都以氨基酸作为基本组成单位,C正确;D、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合成mRNA,D
正确。故选A。二、简答题(共50分)36.下图为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和2分别表示____,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做____,若4表示鸟嘌呤,则3表示____(写中文名称)。3与4是通过____连接起来的。(2)遗传信息储存在D
NA分子的____中,具有____性。(3)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
(I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①该实验结果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②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____。③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答案】(1)①.磷酸、脱氧核糖②.脱氧(核糖)核苷酸③.胞嘧啶④.氢键(2)①.碱
基排列顺序②.多样性和特异性(3)①.半保留复制②.1/2③.(7a+b)/8【解析】【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小问1详解】分析图可知,图中1表示磷酸,2表示脱氧核
糖,3表示碱基,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做脱氧(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若4表示鸟嘌呤,则3表示胞嘧啶。3与4是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小问2详解】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中,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等特点。【小问3详解】①根据
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代中为全中,说明后代两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为14N,另一条链为15N,Ⅱ中一半为轻,一半为中,说明复制两次后四个DNA分子中一半DNA都是14N,另一半DNA中一条链为14N,另一条链为15N,该实验结果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
留复制。②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连续繁殖两代得到4个DNA分子,2个DNA都是14N,另2个DNA中一条链为14N,另一条链为15N,所以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2。③预计Ⅲ代细菌DN
A分子中,含15N-DNA的为2个,只含14N-DNA的为6个,因此,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b+6a)/8=(7a+b)/8。37.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
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获得带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的方法是____a.用含32P和35S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b.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和大肠杆菌c.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d.用含3
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2)用上述带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____的大肠杆菌,可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3)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
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和细菌分离,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实验的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充分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
,证明____。图中“被浸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这说明____,否则细胞外____放射性会增高。(4)本实验证明,在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信息中____起着重要作用。【答案】(1)d(2)未标记(3)①.较
低②.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③.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④.上清液(4)DNA【解析】【分析】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外壳是蛋白质,头部内含DNA。同位素示踪法探究证明其遗传物质是DNA,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上清液放
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低;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小问1详解】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不能直接在无机培养基上生存,通过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最终获得带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d正确,abc错误。故选d。【小问2详解】用上述带放射性标记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可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小问3详解】若搅拌不充分,噬菌体没有和细菌分离,经离心后与细菌一起存在于沉淀物中,所以上清
液中放射性较低;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说明所有的细菌都是存活的,没有因侵染时间过长而导致细菌裂解;若细菌裂解了则含有放射性32P的新噬菌体释放到上清液中,细胞的外上清液放射性会增高。【小问4详解】本实验中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
A,本实验证明在病毒复制和遗传过程中DNA起着作用。38.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甲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的部分遗传系谱图,其中Ⅲ7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据
甲图分析,该遗传病最可能是由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图中6Ⅱ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2)乙图中细胞①的名称为_________。若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含__________条染色体。(3)甲图中7Ⅲ个体
色觉正常,他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后生下一个患此遗传病且患色盲(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的孩子,孩子的性别为__________孩。已知该孩子是由乙图中的③与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若该卵细胞与乙图中的④结合,则此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
_____。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_。(4)若(3)中的7Ⅲ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此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答案】(1)①.常②.隐③.Aa(
2)①.初级精母细胞②.23(3)①.男②.AaXBXb③.9/16(4)a、AXBY或A、aXBY【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决定某一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伴X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是,男
性患者远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期,同源染色体
联会形成四分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然后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再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Ⅱ中,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
在赤道板上,当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并且随着细胞的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小问1详解】分析图甲可知,Ⅱ5和Ⅱ6正常,其子女皆患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
的,Ⅱ6的基因型是Aa。【小问2详解】乙图表示的是精子的形成过程,①是初级精母细胞,②是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数减半。②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着丝粒未分裂,故②细胞
内含有1个染色体组,即23条染色体。【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可知,Ⅲ7色觉正常,他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后生下一个患此遗传病且色盲(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的孩子,这个孩子的基因型是aaXbY,是男孩;其色盲基因来自母亲,故Ⅲ7基
因型是AaXBY,该女性的基因型为AaXBXb。形成该孩子的卵细胞是aXb,精子③是aY。由图可知,另一个精子④的基因型是AXB,则该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AaXBXb。这对夫妇(AaXBY×AaXBXb)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
常的基因组合为A_XB_,概率为(A_)3/4×(XB_)3/4=9/16。【小问4详解】分析题意可知,(3)中的Ⅲ7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AaXBY)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
常,则此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a、AXBY或A、aXBY。【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伴性遗传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通过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联系知识正确作答。39.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
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1)a和b是__________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_______________。(2)用双杂
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_____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_____(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_
___的一部分____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___(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____观察切片,统计___的比例,并比较___之间该比值的差异。【答案】①.隐②.aaBb、aaBB③.白④.A、B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⑤.父本⑥.次级精母⑦.携带有a、b基因的精子⑧.显微镜⑨
.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⑩.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解析】【分析】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两对基因控制着果蝇的眼色性状,这两对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是由连锁关系。【详解】(1)a控制朱砂眼,而bb抑制朱砂色素合成,故朱砂眼果蝇基因型为aaBb、aaBB。(2)因双隐性纯
合雌果蝇(aabb)两种色素均不能合成,故为白色。两果蝇杂交的后代有白眼果蝇(减数分裂时无交叉互换),说明雄蝇产生了ab精子,又因子代中暗红眼∶白眼=1∶1,故父本的A、B基因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3)
子代全部为暗红眼,说明无aabb个体,即无ab型精子,其原因可能是父本(AaBb)的部分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不正常。(4)若推测正确,则双杂合体雄蝇K中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的比例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中次级精
母细胞和精细胞的比例是不同的,所以可通过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其切片,统计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的比例。【点睛】本题以果蝇眼色遗传为信息载体,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特点。40.科学家常借助于斑马鱼的胚胎发育建立多种突变模型并展开研究。(1)斑马鱼的A基因控制体色色素的合成,成体阶段出现体色;含a基因的
斑马鱼在胚胎和成体阶段均无体色。B基因控制眼球色素的正常沉积,含b基因的斑马鱼色素沉淀明显异常,整个眼球都为黑色。研究者做了下列杂交实验。斑马鱼有体色和无体色为一对________。由上述杂交实验结果
可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F2中幼体表型为透明且眼球色素正常的斑马鱼比例应为________。(2)有些突变体不易在幼体时观察到表型,常借助于荧光蛋白技术进行筛选所需要的基因型。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
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①子代中出现
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________(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②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亲代M
的基因型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a.DDggb.Ddggc.DDGGd.DDGge.DdGGf.DdGg【答案】(1)①.相对性状②.自由组合③.3/4(2)①.N②.非姐妹染色体单体③
.b④.df【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根据相对性状概念,斑马鱼有体色和无体色为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意当有A基因存在时斑马鱼在成体阶段出现体色,即在幼体阶段,无论哪种基因型均
为无体色,即透明,F1基因型为AaBb,子二代只要出现B基因即表现为眼球色素正常,所以幼体表型为透明且眼球色素正常的斑马鱼比例应为为3/4。【小问2详解】17号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D、d,有纯合基因dd存在的时候,胚胎发出红色荧光,D_无红色荧光,转
基因G_表达绿色荧光,gg无绿色荧光,且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也整合到17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之间为连锁遗传,亲代M的胚胎无荧光,因此其基因型为Ddgg,遗传图解如下:由此可推知亲代M的基因型是Ddgg,子代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DDGg和Dd
Gg;由以上分析可知,D、G在基因分离时候会出现连锁现象,亲本N只能产生两种配子,即DG和dg,与M杂交时不会出现红绿荧光(ddG_)这样的表现型,若出现,则说明N产生了基因型为Dg的配子,可见其在减数分裂形成
配子的过程中,亲代N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①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代中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②由以上分析可知,亲代M的基因型
是Ddgg,故选b;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DDGg和DdGg,故选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