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2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0 页
  • 大小 1.056 MB
  • 2024-10-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7 已有2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30)页,1.05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f4a05debdee30642cfa0faefda15a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学年第二学期浙南名校高二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含有碘元素B.胡萝卜素含有镁元素C.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D.核酸含有氮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无机盐的功能有:a、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b、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细胞的酸碱度。【详解】A、甲状腺激素含有碘元素,A正确;B、叶

绿素含有镁元素,胡萝卜素不含有镁,B错误;C、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C正确;D、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D正确。故选B。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表面连续的薄层B.水土流失的冲积物属于水体污染物之一C.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D.温室

效应使我国农业生产力下降【答案】A【解析】【分析】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

减等。【详解】A、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A错误;B、水土流失的冲积物属于水体污染物之一,B正确;C、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都参与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正确;D、温室

效应打破了生态平衡,使我国农业生产力下降,D正确。故选:A。【点睛】3.白化病、糖元沉积病Ⅰ型、红绿色盲属于()A.伴性遗传B.常染色体遗传病C.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答案】C

【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

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白化病、糖元沉积病Ⅰ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红绿色盲属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它们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故选C。4.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材料可以用来观察有丝分裂B.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可以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C.检测

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和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都应将材料做成临时装片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和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做成装片后都是死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

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2、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取材(应该选取

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处理材料(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加鉴定剂(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观察,得出结论(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详解】A、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材料是成熟的植物细胞,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一般是分生区细胞,A错误;B、观

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叶肉细胞)含有大液泡和叶绿体,可以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B正确;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不一定做成临时装片,直接向组织样液中滴加染液,C错误;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材料做成的装片中细胞是活细胞,D错误。故选B。5.下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

某对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缺失B.易位C.倒位D.重复【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有缺失(缺失某一片段)、重复(增加某一片段)、倒位(某一片段位置颠倒)、易位(某一片

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如果上面一条染色体正常,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即下面一条染色体缺失或易位了某一片段;如果下面一条染

色体正常,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即上面一条染色体增加或易位了某一片段,不可能是倒位。故选C。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所有酶的活性都增强B.细胞分化使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C.植物细胞在细胞分裂时,产

生纺锤体的方式与动物细胞不同D.在健康成人体内的骨髓和肠中,每小时都有细胞凋亡的发生【答案】D【解析】【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

,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衰老细胞内大部分酶的活性降低,A错误;B、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

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B错误;C、高等植物细胞与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产生纺锤体方式不同,高等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错误;D、在健康成人体内的骨髓和肠中,每小时都有大量细胞发生凋亡,D正确。故选D。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引起无籽葡萄的形成B.在植物缺水时,脱落酸使气孔开放,植物失水进入休眠状态C.植物的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有不一样的反应D.当水分供应良好时,禾本科

植物种子中的胚就会释放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答案】B【解析】【分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

胞的纵向伸长。【详解】A、赤霉素引起无籽葡萄的形成,A正确;B、在植物缺水时,脱落酸使气孔关闭,植物失水进入休眠状态,B错误;C、植物的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有不一样的反应,如同一样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但却能促进芽的生长,C正确;D、当水

分供应良好时,禾本科植物种子中的胚就会释放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D正确。故选B。8.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失去细胞核的细胞仍然具有分裂能力B.伞藻的嫁接实验充分证明了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

形状C.变形虫去核后代谢会渐渐停止,是因为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只能存活几天,说明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生存【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核膜

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

)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详解】A、失去细胞核的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具有分裂能力,A错误;B、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由于实验是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所以证明了伞藻的伞帽由假根决定,不能验证明

乙的细胞核是控制伞帽形成的中心,因为假根内除了细胞核还有其他物质,B错误;C、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不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错误;D、将去核的细胞单独培养,只能存活几天,说明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也不能生存太久,

D正确。故选D。9.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由GAA变为GUA,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引起DNA分子结构的改变B.该突变引起β链中碱基对的改变C.该突变引起红细胞形态的改变D.该突变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答案】B【解析】【分析】人的镰刀型贫血症的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由于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替换造成的蛋白质结构异常,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型,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详解】A、该突变

是由于碱基对发生替换引起DNA分子结构的改变,A正确;B、β链是氨基酸序列,不含碱基对,该突变引起β链对应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B错误;C、由于蛋白质结构改变,所以该突变引起红细胞形态的改变,C正确;D、该突变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造成贫血

症,D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酶的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产生的脲酶只能催化降解被细菌吸收的尿素B.在果醋发酵中,氧化酒精的酶需用锯末吸附C.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得到葡萄糖D.果胶酶能将果胶彻底水解成半乳糖醛酸和甲醇【答案】D【解析】【分

析】1、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2、醋酸菌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

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详解】A、细菌产生的脲酶能催化降解培养基中的尿素,A错误;B、在果醋发酵中,氧化酒精的醋酸菌需用锯末吸附,B错误;C、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得到麦芽糖、

糊精等,C错误;D、果胶酶能将果胶彻底水解成半乳糖醛酸和甲醇,D正确。故选D。11.某生物个体有7对同源染色体,所含基因估计在20000对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个体基因座位杂合的比例大于物种基因座位杂合

的比例B.该生物物种基因库大于该个体所在的种群基因库C.若该个体进行减数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产生的配子基因型约有220000种可能D.若该个体不能生育后代,不会影响该个体所在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详解】A、该生物个体基因座位杂合的比例小于物种基因座位杂合的比例,A错误;B、该生物物种基因库大于该个体所在的种群基因库,B正确;C、由于该个体只有7对同源染色体,所以进行减数分裂,不考虑交

叉互换,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明显少于220000种,C错误;D、若该个体不能生育后代,相关基因不能传递至下一代,则会影响该个体所在种群的基因频率,D错误。故选B。12.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

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h时,两组幼苗中都有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B.6h时,甲组幼苗开始吸收K+、NO3-,吸

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甲组幼苗鲜重恢复至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实验表明,甲组幼苗能吸收K+、NO3-,而乙组幼苗不能【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组先失水,重量减少;由于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

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液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详解】A、3h时,两组幼苗重量均低于处理前的鲜重,说明

幼苗根细胞失水,处于质壁分离状态,A正确;B、实验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已开始吸收K+、NO3-,而不是在6h时才开始吸收K+、NO3-,到6小时时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从而使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B错误;C、12h后,由于甲组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3-,从而保持根细

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液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C错误;D、实验表明,甲乙两组幼苗都能吸收K+、NO3-,D

错误。故选A。13.“百白破”是一种三联体疫苗,由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下列关于接种该疫苗后体内发生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从而产生相应抗体B.体内出现能抑制三种致病菌的同一抗体C.巨噬细胞上的受体能识别不同的

抗原D.抗体能直接清除体内相应的毒素和病菌【答案】C【解析】【分析】1、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属于抗原,注射后会使人产生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即特异性免疫。2、记忆细胞的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当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能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详解】A、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错误;B、体内能够出现三种分别抑制三类病菌

的抗体,B错误;C、巨噬细胞上的受体能识别不同的抗原,C正确;D、抗体不能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的毒素和病菌,必须通过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把毒素和病菌释放出来,抗体才能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C。14.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动物在低温环境中都要及时减少

散热,增加产热B.当气温和人体温度接近时,辐射和对流都失去散热的作用C.不同温度刺激同一温度感受器使血管收缩或者舒张D.人紧张时手脚发凉是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体温维持稳

定的机理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

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都要及时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A错误;B、当气温和人体温度接近时,辐射和对流都失去散热的作用,B正确;C、不同温度刺激的可能是不同的感受器,从而引起血管收缩或者舒张,C错误;D、人紧张时手脚发凉是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

少,D错误。故选B。15.下列关于HIV和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A.AIDS是一类逆转录病毒,主要识别辅助性T细胞B.感染了HIV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或哺乳遗传给婴儿C.经过潜伏期之后,前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出新的HIVD.某人体内有艾滋病抗体,说明他获得了对艾滋病的免疫

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

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A、AIDS是艾滋病的简称,HIV是一类逆转录病毒,主要识别T

淋巴细胞,A错误;B、感染了HIV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或哺乳传染给婴儿,B错误;C、经过潜伏期之后,前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出新的HIV,C正确;D、某人体内有艾滋病抗体,不一定说明他获得了对艾滋病的免疫能

力,也可能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初期,D错误。故选C。16.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2仅在B中产生B.物质1、3、4为相同物质,合成该物质有关酶可分布于细胞膜C.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产物是丙酮

酸和[H]D.细胞处于缺氧环境时,会影响阶段B的进行【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阶段A为糖酵解过程,即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即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即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图中物质2为二氧化碳,物质5为水,物质1、物质3、物质

4均为ATP,【详解】A、据图可知,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2在丙酮酸形成二糖化合物以及B柠檬酸循环中产生,A错误;B、物质1、3、4为相同物质ATP,合成该物质有关酶可分布于细胞膜,B正确;C、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产物是丙酮酸和[H],C正确;D、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阶

段存在于有氧呼吸中,因此若细胞处于缺氧环境时,会影响该阶段的进行,D正确。故选A。17.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改变实验温度时,不影响该酶最适pH值的测定B.反应小室中,先后加入相应pH值的缓

冲溶液和H2O2溶液C.将反应小室旋转180°,使H2O2溶液接触滤纸片,计时并记录数据后,即进行下一组实验D.本实验中,观察指标可以为酶活性【答案】B【解析】【分析】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溶液的酸碱度

是要研究的且可人为改变的量,溶液的酸碱度是自变量,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溶液的酸碱度的变化而变化,过氧化氢酶活性是因变量。【详解】A、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也会抑制酶的活性,因此改变实验温度时,可能影响该酶最适pH值的测定,A错误;B、实验

过程中,应在反应小室中,先后加入相应pH值的缓冲溶液和H2O2溶液,最后加入酶,B正确;C、将反应小室旋转180°,使H2O2溶液接触滤纸片,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数据一次,共进行5分钟,再进行下一组实验,C错误;D、本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气泡释放速率或反应结束所用

的时间等,不能直接观察酶的活性,D错误。故选B。18.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的转录、翻译及其物质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转录都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都发生在细胞质中B.若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一定改变C.若某个基因的碱基

序列发生改变,该基因转录后参与翻译的mRNA的碱基序列一定改变D.mRNA链中与翻译有关的密码子最多62种【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性状: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②若该亲代DN

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③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详解】A、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A错误;B、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

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B错误;C、某个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该基因转录后RNA发生改变,但是RNA经过加工形成参与翻译的mRNA的碱基序列不一定改变,C错误;D、在基因表达时,翻译过

程最多涉及到62种密码子,包括61种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和1种终止密码子,D正确。故选D。19.图表示给T2噬菌体做相应标记并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若检测结果为上清液有较强放射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保温时间过短

,上清液出现含32P的子代噬菌体B.保温时间过长,上清液出现含32P的子代噬菌体C.搅拌过于充分,上清液出现含32P的子代噬菌体D.离心时间过久,上清液出现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答案】A【解析】【分析】1、噬菌

体的增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

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侵入细菌,所以上清液出现含32P的亲代噬菌体,A错误;B、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所以上清液出现含32P的子代噬菌体,B正确;C、搅拌过于充分,导致细菌裂解,所以上清液会出现含32P的子代噬菌体,C正确;D、离心

时间过久,导致细菌裂解,所以上清液会出现含32P的子代噬菌体,D正确。故选A。20.下列关于植物克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刺激愈伤组织可使植物细胞融合B.培养植物原生质体不能得到植物C.番茄多次继代培养不会影响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D.外植体先

接种在萘乙酸含量较高的培养基中可长出较多丛状苗【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

能性。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详解】A、愈伤组织的细胞壁阻碍了植物细胞融合,电刺激愈伤组织

的原生质体可使植物原生质体融合,A错误;B、培养植物原生质体能得到植物,B错误;C、番茄多次继代培养不会影响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C正确;D、外植体先接种在萘乙酸含量较低的培养基中可长出较多丛状苗,D错误。故选C。21.下列

关于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睾酮增强代谢率,并影响动物的行为B.腺垂体可分泌激素作用于神经垂体,并影响神经垂体的代谢活动C.生长激素和胰岛素都可以促进糖元的合成D.缺碘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

减退症【答案】D【解析】【分析】1、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2、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3、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详解】A、睾酮增强代谢率,并影响动物的行为,A正确;B、腺垂体可分泌激素作用于神

经垂体,并影响神经垂体的代谢活动,B正确;C、生长激素和胰岛素都可以促进糖元的合成,C正确;D、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D错误。故选D。22.某动物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

(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5年时该种群出生率最大死亡率最小B.到达K值前,该动物的年增长率可能会小于0C.第1至第5年,该种群数量为J型增长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

若该动物易被重捕,则种群密度估计值偏大【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可知,根据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下降说明该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曲线;第5年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说明处于K/2,因此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400;第5年到第9年,种群的增长率下降,但数值是大于0,说明种群的数量在增加。【详

解】A、据图可知,第5年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但不能确定此时种群出生率最大、死亡率最小,A错误;B、到达K值前,该动物的年增长率大于0,B错误;C、第1至第5年,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逐年增大,说明该种群数量为J型增长

,C正确;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由于种群数量=初捕数×重捕数/重捕标志数,若该动物易被重捕,则种群密度估计值偏小,D错误。故选C。23.A、B两个灵敏电表接在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M、N两点,如图甲所示,由于M和

N两点距离较近,电刺激神经纤维上某一点测得两表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若改用一个灵敏电表C接在M、N两点,如图丙所示,在相同位置用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则测得电位变化为()A.B.C.D.【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纤

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由图甲到图丙的变化是将电极从膜内外改变到只连接膜外,故电流表的变化从甲中只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到丙中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故选A。24.图为基因型是AaBbDd的

某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图,不考虑染色体畸变,下列关于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来自某雌性动物B.含有三对以上的等位基因C.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D.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详解】A、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说明来自某雌性动物或者是雌雄同体的低等植物,A错误;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所以该细胞含有三对以上的等位基因,B正确;C、由于姐妹染色单体

上相同位置的基因不同,所以该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C正确;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A。25.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遗传家系图如下。已知Ⅱ4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在男性人群中甲病和乙病的发

病率分别为19%和10%,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2和Ⅲ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B.禁止Ⅲ3和Ⅲ4的婚配,可预防甲病和乙病的发生C.若Ⅲ4与某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一患病孩子的概率为7/1

1D.若Ⅲ3与某男性婚配,生育一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121/800【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Ⅱ3和Ⅱ4都只患甲病,生有不患甲病的女儿,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Ⅱ3和

Ⅱ4都不患乙病,生有患乙病的儿子,乙病为隐性遗传病,Ⅱ4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可判断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据题干信息,在男性人群中甲病A_发病率为19%,正常aa的概率为81%,则a=0.9,A

=0.1,因此AA=0.1×0.1=1%,Aa=2×0.1×0.9=18%;在男性人群中乙病XbY的发病率为10%,正常XBY的概率是90%,女性为XBXB的概率是90%×90%=81%,XBXb的概率是2×90%×10%=18%,X

BXB∶XBXb=81%∶18%=9∶2,因此正常女性中XBXB占9/11、XBXb占2/11。【详解】A、Ⅱ2两病兼患A_XbY,而Ⅰ1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则Ⅱ2的基因型为AaXbY;Ⅲ6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

,患甲病的Ⅱ3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Aa,则Ⅲ4的基因型为1/3AA、2/3Aa,而Ⅲ4两病兼患,则Ⅲ4的基因型1/3AAXbY、2/3AaXbY.因此Ⅱ2和Ⅲ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A错误;B、禁止近亲结婚

只能防止隐性遗传病的发生,而甲病是显性遗传病,B错误;C、若Ⅲ4(1/3AAXbY、2/3AaXbY)与某正常女性(9/11aaXBXB、2/11aaXBXb)婚配,生育一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3×1/2×(9/11+2/11×1/2)=10/33,生育一患病孩

子的概率为1-10/33=23/33,C错误;D、就甲病而言,Ⅲ3的基因型为Aa,某男性AA=1%、Aa=18%、aa=81%.若Ⅲ3与某男性婚配,后代正常aa=1/4×18%+1/2×81%=45%,则患病的概率是1-45%=55%;就乙病而言

,Ⅲ3的基因型为XBXb,某男性XbY=10%,XBY=90%,若Ⅲ3与某男性婚配,后代正常(XBY+XBX-)=1/2+1/2×1/2×90%=29/140,则患病的概率是1-29/40=11/40

;因此若Ⅲ3与某男性婚配,生育一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55%×11/40=121/800,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26.为防治单一种植园中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引入山绿豆和肉食性昆虫,形成复合种植园。图甲表示该种植园

部分食物网,图乙表示图甲中某生物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a、b、c、d、e、f、g表示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复合种植园中,在夏季的白天有各种鸟类、部分哺乳类等活动,到了晚上,鼠、蛙类、蛇类等比较活跃,入冬后,见不到蛙类、蛇类,这种变化体

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图乙可以表示图甲中______生物的能量流动过程,C的能量可用于自身______。(2)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暴发更易引起单一种植园中荔枝树大面积死亡,原因是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

植园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主要是通过______调节保持其稳态的。(3)在单一种植园中栽种山绿豆后,若干年后形成稳定的状态,表明该群落已演替到______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总呼吸量。

【答案】(1).时间(2).荔枝蝽或肉食性昆虫(3).生长、繁殖(4).营养结构简单(5).负反馈(6).顶级群落(7).等于【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甲表示该种植园部分食物网,荔枝和山绿豆属于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荔枝蝽表示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

性昆虫属于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鸟属于三级消费者,为第四营养级。图乙中,A表示摄入量,B表示同化能,D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详解】(1)在复合种植园中,在夏季的白天有各种鸟类、

部分哺乳类等活动,到了晚上,鼠、蛙类、蛇类等比较活跃,入冬后,见不到蛙类、蛇类,这种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图乙可以表示图甲中荔枝蝽或肉食性昆虫生物的能量流动过程,C的能量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2)单一种

植园中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因此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暴发更易引起单一种植园中荔枝树大面积死亡;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保持其稳态的。(3)在单一种植园中栽种山绿豆后,若干

年后形成稳定的状态,表明该群落已演替到顶级群落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等于总呼吸量。【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7.研究者研发得到低叶绿素含量的水稻突变体。在高光

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施用不同含量的氮肥研究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光合作用,发现突变体光合速率始终高于野生型,得到的其他相关数据如下。不同含量的氮肥对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测量项氮空白(0k

gN·hm-2)中氮(120kgN·hm-2)高氮(240kgN·hm-2)气孔导度(mol·m-2·s-1)突变0.170.170.26体野生型0.130.100.21胞间CO2浓度(μmol·mol-1)突变体286262271野生型258260271请回答:(1)

定性比较不同类型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时,突变体对应的滤纸条从上至下第______条色素带更窄;光电比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光源波长应选用______(530nm或者680nm)。(2)气孔导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循环,该循环需要光合作用的另一过程提供______。若光合作用最终产生一分子

蔗糖,则该循环至少产生____分子的RuBP。(3)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突变体叶肉细胞中的Rubisco酶(催化RuBP与CO2反应的酶)含量可能更______。中氮环境下两种类型水稻的光合速率差值比氮空白环境时______(填大、小或者相差不大

)。【答案】(1).三、四(2).680nm(3).卡尔文(4).ATP和NADPH(5).12(6).氮含量和水稻类型(7).高(8).大【解析】【分析】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水稻类型和不同的施氮量,因变量为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实验表明在中氮的条件下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和胞间

二氧化碳浓度都增大,高氮条件下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大于野生型,氮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野生型相同,说明突变体利用主要是通过增大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来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能力。【详解】(1)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位于滤纸条从上至下第三、四条色素带,定性比较

不同类型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时,可通过比较该色素带的宽窄来确定。光电比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光源波长应选用680nm。(2)气孔导度直接影响二氧化碳吸收量,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该循环可以为光合作用的另一过程(光反应)提供ATP和NADPH;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1分子

的二氧化碳固定需要消耗1分子的五碳化合物(RuBP),1分子的蔗糖含有12个碳原子,需要12分子的二氧化碳固定,产生12分子RuBP。(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水稻类型和不同的施氮量,因变量为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突变体叶肉细胞中的Rubisco酶(催化RuBP与CO

2反应的酶)含量可能更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中氮环境下两种类型水稻的气孔导度差值跟大,所以其光合速率差值比氮空白环境时更大。【点睛】本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不同氮素水平对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和数据,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表格数据呈现的信息,结合光

合作用的基础知识进行解答。28.某哺乳动物毛色有红毛、白毛和棕毛三种,受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某基因型配子的存活率较低。现进行如下实验:亲本F1相关实验F2纯种红毛×纯种白毛实验一:F

1雌性×纯种白毛红毛∶棕毛∶白毛=1∶2∶1实验二:F1雄性×纯种白毛红毛∶棕毛∶白毛=2∶4∶1实验三:F1雌性×F1雄性未知请回答:(1)毛色的遗传符合_____定律,F1的毛色为______。(2)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互称为______实验

。由实验二可知______配子存活率为______。(3)实验三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棕毛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4)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二的杂交过程______。【答案】(1).自由组合定律(2)

.红色(3).正反交(4).ab(5).1/2(6).红∶棕∶白=17∶10∶1(7).2/5(8).【解析】【分析】1、题意分析:某哺乳动物毛色有红毛、白毛和棕毛三种,受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判断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表格分析:实

验一:F1雌性×纯种白毛,实验二:F1雄性×纯种白毛,说明这两个实验应是正反交实验,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应该是相同的,但是,实验一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1∶2∶1,实验二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2∶

4∶1,对比实验结果,实验二出现的原因是F1雄性某基因型配子的存活率是雌性存活率的1/2;据此判断,亲本纯种红毛AABB×纯种白毛aabb,F1雌性或雄性的基因型为AaBb;结合上述两个实验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A_B_为红毛,A_bb和aaB_为棕毛,

aabb为白毛。【详解】(1)由分析可知,该哺乳动物的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由分析可知,亲本纯种红毛AABB×纯种白毛aabb,F1雌性或雄性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F1的毛色为红毛。(2)由分析可知,实验一和实验二是正反交实验;根据分析F1雄性基因

型是AaBb,雌性基因型是aabb,子代中红色(AaBb)∶棕色(Aabb和aaBb)∶白色(aabb)的比例=2∶4∶1,白色数目明显减少,所以是雄性产生ab配子存活率为1/2。(3)实验三:F1雌性AaBb×F1雄性AaBb,其中F1雌性AaBb产生配子及比例为AB∶A

b∶aB∶ab=1∶1∶1∶1,而F1雄性AaBb产生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2∶2∶2∶1,用棋盘法表示杂交结果:1AB1Ab1aB1ab2AB2红色2红色2红色2红色2Ab2红色2棕色2红色2

棕色2aB2红色2红色2棕色2棕色1ab1红色1棕色1棕色1白色计算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毛(A_B_)∶棕毛(A_bb和aaB_):白毛(aabb)=17∶10∶1;因为10个棕毛个体中纯合子aaBB有2个,AAb

b有2个,所以棕毛个体中纯合子占2/5。(4)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二的杂交过程:【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运用的相关知识,关键点是从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出存在雄配子部分不能正常发育的情况。29.回答下列(一)(二)小题:(一)在微生物的培养、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都需要接种,接种过程因

实验目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以下是在微生物研究中常见的几种接种方法。(1)自然接种。泡菜腌制时利用的菌种主要是食材表面的______,若要缩短腌制时间,可采取的方式有______(写出2种方法)。(2)平板划线接种。用接种环蘸取菌液,轻轻划在平面培养基上,以达到分离菌种的目的。若样品

含菌量较多,应采用下图中的方法____。要完成B的操作,共需要对接种环灼烧_____次。(3)斜面划线接种。该方法通常是为了______,接种后需______试管口,塞上棉塞,培养一段时间后将斜面试管置于4℃冰箱中保存。(4)涂布平板接种。如

下图1中有上下两个培养皿,为方便在培养时区分组别和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应将标签贴在______(上方培养皿、下方培养皿)的底部。如图2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种0.2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24、26、28,则1g土

壤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个。(二)亚单位疫苗是致病菌或病毒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表面结构蛋白,能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且比传统的灭活、减毒疫苗安全性更高。以下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构建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亚单位疫苗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病毒表面结构蛋白基因序列未知,

可以从______中获取,经______切割得到的包含病毒表面结构蛋白基因的DNA片段两端共有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将病毒表面结构蛋白基因插入质粒中,构建____,通过____导入山羊的受精卵中,经胚胎体外培养得到早期胚胎,再移植到经____

处理的受体母羊体内____处。(3)若在山羊的体细胞中检测到目的基因,但在山羊的乳汁中没有提取到病毒的表面结构蛋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至少答出2点)。【答案】(1).假丝酵母和乳酸菌(2).加入腌制过的泡菜汁、接种已扩增的发酵菌、将蔬菜在开水

中浸1分钟等(3).B(4).5(5).保存菌种(6).灼烧(7).下方培养皿(8).1.3×108(9).基因文库(10).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1).2(12).重组质粒(重组DNA或基因表达载体)(13).显微注射法(14).同期发情(15).输卵管或子宫角

(16).目的基因在山羊的乳腺细胞中没有转录;目的基因在山羊的乳腺细胞有转录没翻译;目的基因在乳腺细胞中有表达但是不能分泌【解析】【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

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2、斜面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的一种形式;制作时

应趁热定量分装于试管内,并凝固成斜面的称为斜面培养基,用于菌种扩大转管及菌种保藏。3、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

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

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

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泡菜腌制时利用的菌种主要是食材表面的假丝酵母和乳酸菌,它们都不是人工加入的,是蔬菜,空气等中含有

的;若要缩短腌制时间,可采取的方式有加入腌制过的泡菜汁、接种已扩展的发酵菌、将蔬菜在开始中浸1分钟等。(2)若样品含菌量较多,应采用图1中的方法B,这是因为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要完成B的操作,共需要

对接种环灼烧5次,分别为平板划线操作的第一步之前要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计1次,平板划线除首次划线外,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由B操作可知平板中共划线4次,故总计灼烧5次。(3)斜面划线接种是为了保存菌种,接种后需灼烧试管口,塞上棉塞,培养一段时间后将

斜面试管置于4℃冰箱中保存。(4)为方便在培养时区分组别和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应将标签贴在下方培养皿的底部,这是因为培养皿一般是倒置培养的,标签贴在底部主要是为了便于分类。菌落数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由题干信息可知,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24、26、28,样品的稀释倍数为104,则1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24+26+28)÷3÷0.2×106=1.3×108个。(二)(1)亚单位疫苗是致病菌或

病毒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表面结构蛋白,可通过基因工程制备;首先需要获取目的基因,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经限制酶切割得到的包含病毒表面结构蛋白基因的DNA片段,则该DNA片段的两端各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然后,将病毒表

面结构蛋白基因插入质粒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山羊的受精卵中,经胚胎体外培养得到早期胚胎,最后再移植到经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母羊体内输卵管或子宫角处进行发育,直到生出转基因山羊。(3)若在转基因山羊的体细胞中检测到目的基因,但在山羊的乳汁

中没有提取到病毒的表面结构蛋白,可能的原因是①目的基因在山羊的乳腺细胞中没有转录;②目的基因在山羊的乳腺细胞中没有翻译;③目的基因在山羊的乳腺细胞中有表达但是不能分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

技术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相关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步骤,尤其是对核心步骤-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步骤的理解,明确基因表达载体的几个必须的成分及其作用,掌握微生物实验操作的步骤和计数方法。30.欲研究

乙烯利对长春花长春碱含量和株高的影响,对生长至3对真叶完全展开的长春花幼苗进行乙烯利处理。请完善实验思路,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材料用具:生长至3对真叶完全展开的长春花幼苗若干,乙烯利100umol.L-1,完全营养液等。(要求与

说明:长春碱从长春花幼苗中提取,经过一定的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具体方法不作要求。)(1)完善实验思路:①取适量生长至3对真叶完全展开的长春花幼苗,从中取一定量的幼苗进行前测,之后将剩余幼苗随机均分为两组,____

__。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天取适量的长春花幼苗______。③______,结果如下。乙烯利处理对长春花生长的影响生长指标处理处理时间(d)01234长春碱对照组0.2800.2850.3510.3640.397乙烯利(100umol.L-1)0.2810

.2930.3450.4010.536株高对照组3.7023.8524.1574.4034.722乙烯利(100umol.L-1)3.7213.8404.0994.3164.490(2)实验分析与讨论:①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乙烯类似物,称为______,通过植物吸收后在

细胞内分解为乙烯,乙烯是植物体内信息的_______,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由实验可知,乙烯对长春花株高具有______作用,可能原因是乙烯具有对抗生长素的作用,从而抑制细胞______。②长春碱是长春花产生的一种萜类吲哚生物碱,具有抗肿瘤的功效,实验结果表明乙烯对长春

含量的影响表现为______。乙烯利对株高和长春碱含量的这种作用,在代谢水平上推测可能是外源乙烯______次生代谢物合成,______与次生代谢无关的初生代谢物合成。【答案】(1).一组置于完全营养液中培养,一组置于加入乙烯利的完全营养液中培养(2).依次测出每株株高和

长春碱含量,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值(3).统计分析实验数据(4).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生长物质)(5).化学载体(6).抑制(7).伸长(生长)(8).外源乙烯处理能够使长春花中生物碱含量升高(9).促进(10).抑制【解析】【分析】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分析实验表格可知,实验

的自变量为是否用乙烯处理,因变量有两个,一是长春碱含量,二是株高。对比数据可以看出,乙烯利处理实验组除去第2天低于对照组,其余都高于对照组,而株高除去第0天高于对照组,其余都低于对照组。说明乙烯利促进长春碱产生,抑制株高。【详解】(1)根据实验目的和给出的实验材料,结合题目中的部分实验步骤,完善

实验思路如下:①取适量生长至3对真叶完全展开的长春花幼苗,从中取一定量的幼苗进行前测,之后将剩余幼苗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置于完全营养液中培养,另一组置于加入乙烯的完全营养液中培养。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天取适量的长春花幼苗依次测出每株株高和长春碱含量,记录数据并计算出平均值。③统

计分析实验数据,得到表格数据。(2)实验分析与讨论:①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乙烯类似物,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由实验分析可知,乙烯对长春花株高具有抑制作用,其原因是乙烯具有对抗生长素的作用,从而抑制细胞伸

长。②由表格数据可知,外源乙烯处理能够使长春碱含量升高;推测其原理可能是外源乙烯促进次生代谢物合成,抑制与次生代谢无关的初生代谢物合成。【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

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