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44444.docx,共(19)页,656.30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e79626fbce87281101de67495fa19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共32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客观题题1.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美苏两国尽管在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但并未爆发大规模
的军事冲突,双方总是在对抗中寻求妥协。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雅尔塔体制的规定所限B.双方力量对比相对均衡C.双方不了解对方的实力D.出于对国际舆论的畏惧【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两极对峙格局
下,美苏双方的军事实力相差不大,双方没有能力轻松战胜对手,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故答案为B项。AD项,雅尔塔体制的规定所限、出于对国际舆论的畏惧都不是“未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
突”的最主要的原因,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期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之间的对抗一直存在,双方对对方的实力是比较了解的,所以才会形成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各领域的对峙,排除。【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
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
是经常变化的。2.1946年9月,杜鲁门助理克利福德起草了一份报告《苏联与美国的关系》。该报告全面地分析了美苏关系,系统地阐述了对苏方针,认为苏联企图在铁幕的中东部建立一个政治上屈服于苏联的保护地区,而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制止苏联
进一步的扩张。这一报告A.使美苏同盟关系开始破裂B.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C.反映了美对苏的遏制意图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而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制止苏联进一步的扩张”可得出,杜鲁门的报告对苏联作了充分的分析,是试图遏制苏联的扩张,故C项正确;美苏同
盟已经破裂,排除A;B项是1947年提出的杜鲁门义,排除B;D项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排除D。3.如图是小明在一堂历史课上所做的思维导图,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形成B.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发展C.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已经形成D.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地趋于稳定【
答案】B【解析】【详解】从图中一美苏的两极格局,到图三的一超多强的局面,反映出了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发展,B正确;多极化是一种变化的趋势,没有形成,排除A;美国没有独霸世界,排除C;D项从材料中看不
出来,排除D。4.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初期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一项欧洲援助计划。观察如图,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A.目的是建立军事政治集团B.使欧洲失去独立自主地位C.便利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D.促进了欧洲经济迅速恢复【答案】C【解
析】【详解】美国在二战后对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对欧洲援助,是为了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因此马歇尔计划便利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故答案为C项;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马歇尔计划只是经济援助计划,排除A项;
B项中的“失去”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经济迅速恢复,但不符合漫画寓意“黄鼠狼给鸡拜年”,排除D项。【点睛】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其寓意深邃、针砭时弊、催人思考而成为近年历史和文科综
合试题的取材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5.1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要真正“克制”一个不断崛起的德国,应是把它纳入到欧洲一体化国际机构中去,更好地监督它。1963年两国签署《法德友好合作条约》,涵盖了外交、防务、教育
、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条款。其结果A.摆脱了战后美国的控制B.推动战后西欧经济复苏C.加快欧洲联合发展步伐D.开启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50、60年代法德两国的合作,加快欧洲联合发展
步伐。故答案C项。A项,“冷战”结束后,随着欧盟的建立,欧洲才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的复苏,且20世纪50、60年代法德经济进入了发展期,排除;D项,1951年欧洲媒钢共同体的建立,开启欧洲一体化进程,排除。6.战国时期,人工施
肥已较为普遍。《荀子·富国篇》说:“掩地表亩,刺草植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韩非子说农夫耕作时“必且粪灌”。由此可知,当时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B.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C.农民社会地位低下D.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
农夫众庶之事”的意思是农民们很注意去掉草根、积肥、造肥和施肥,并且认为施肥是农民应该作的,由此可以知道,题干材料在强调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故D正确;小农经济春秋时期开始形成,排除A;普遍推广表述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到铁犁牛耕,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
体现农民社会地位的信息,排除C项。7.观察下表中的信息。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汉代材料文献汉代设铁官的郡县有45处,设于河洛地区的有7处;弘农郡“有铁官,在黾池”;河东郡安邑、皮氏、平阳、绛等均“有铁官”《汉
书》卷二《地理志》“郭况,光武皇后之弟也,累金数亿,家僮四百余人,以黄金为器,工冶之声,震于都鄙。时人谓:‘郭氏之室,不雨而雷。’”《拾遗记》卷六《东汉》A.冶铸业较发达B.冶炼工艺高超C.官府专营铁业D.出现雇佣劳动【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铁官的郡县有45处””反映铁官分布广,“工冶之
声,震于都鄙”反映冶金业规模大,两者说明当时冶铸业较发达,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冶炼工艺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郭况的冶金业并非属于官营手工业,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雇佣经营的信息,故D不符合
题意。8.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商业”的一些历史情境,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汉代:张万挑着一担棉花到草市贩卖,并向草市尉缴纳交易税。B.唐代:李有财在长安崇仁坊开了家邸店,并要求以交子来结算。C.元朝:王发贵到京城进货时住进会馆,遇到了很
多晋商和徽商。D.清朝:赵得禄在广州十三行从事进出口中介服务,需要与洋商交往。【答案】D【解析】【详解】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保留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由十三行进行对外的贸易活动,所以D项的描述是符合史实的,故选D项;草市出现于南北朝,汉代没有草市,排除A项;交子出现于北宋,
唐代没有交子,排除B项;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商帮,元代没有,排除C项。9.徽商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做法A.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B.是宗
法观念动摇的体现C.是政治地位下降的反映D.补充和强化了自然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徽商的大量财富并非用于扩大再生产,使得商品经济发展规模受到限制,表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不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而是对自然经济的补充和强化,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
微商的大量财富并非用于扩大再生产正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族田,建祠,修家谱”可知,宗法制度并没有动摇,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使自己缙绅化”可知,徽商的政治地位没有下降,故C错误。10.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
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
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明显错误,材料反映出的商业纠纷是在交子使用之后出现的。CD两项为无关项,所以排除这两项。材料中的“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表明交子的出现是民间的行为,其中最有力的证明就是“私为券”。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表现(交子)11.新航路开辟后,从亚洲输人欧洲的香料比开通前“扩大了三十倍”,还有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上流通,更是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A.推动了工业革命爆发B.削弱了土耳其
的实力C.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D.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引发了商业革命,亚洲欧洲等世界各地的商品相互交流,体现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与工业革命相隔较远,说它们之间是推动关系不
准确,排除A。材料中无法体现削弱土耳其的实力,排除B。促进欧洲社会转型与材料主旨不符,D错误。12.下图所示的活动开始于16世纪初,18世纪达到高峰,19世纪末基本结束。该现象A.加速了美洲走私贸易的盛行B.促使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C.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推动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答案】D【解析】【详解】图中所示的是三角贸易,根据所学可知,三角贸易推动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D正确;三角贸易与走私无关,排除A;非洲是被动融入世界的,排除B;C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排除C。13.18世纪的英国,不管是上流社会还是中下层大众,服饰的颜色、款式和样式都
发生了变化,服饰质地从皮革、厚重羊毛织品向亚麻、棉麻混合物、纯棉织品发展。这种变化A.激化英国社会阶级矛盾B.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C.促使社会攀比之风盛行D.推动英国毛纺织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显
示英国服饰的质地发生了变化,从皮革、厚重羊毛织品向亚麻、棉麻混合物、纯棉织品发展,这有利于英国纺织行业的技术革新,故B项正确;材料与社会矛盾的激化无关,排除A项;中下层大众的服饰也发生变化,并不是攀比之风,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纯棉等质地,
并不是特此毛织品,排除D项。14.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额的40%,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已被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这一现象表明A.托拉斯推动了欧美经济发展
B.市场统一利于垄断组织的出现C.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被取代D.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形式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垄断组织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是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市场的统一问题,排除B项;此时仍然推行自由放任政策,排除C项。15.贝尔在实验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
,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由此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A.注重技术发明与创造B.科技创新不需生产经验C.科学推动了技术进步D.电话的发明具有偶然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发明源自理论的创新,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故科学推动了技术的进步,C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表述错误,科技创新与生产经验有一定的关系,排除;
材料强调科学理论对发明的作用,而不是强调其偶然性,排除D项。16.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
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
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17.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下列代表近代中国最先进经济成分的是A.A线B.B线C.C线D.D线【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先进的经济成分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根据图表可知,A项是自然经济,排除;B项是洋务资本,排除;C项是外国资本,排除;D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符合题意。18.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B.便于官府监管C.带动民用企业D.与洋商争利【答案】B【解析】张之洞是洋务派的著名代表,他在担任湖广总督期间创办了汉阳铁厂。从图中可以看出,汉阳铁厂选址在远离铁矿石和煤炭产地的武汉,而武汉是湖广总督府衙所在地,显然其出发
点便于官府监督。19.如表是1938—1942年国统区钢铁产量统计表(单位:吨)。这一状况年份19381939194019411942生铁4100041466551826683677499钢9001944150020115793A.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B.顺应了战时经济的需要C.抑制了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势头D.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的时间看是1938年到1942年国统区钢铁产量,联系所学此时为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而钢铁是战争的必需品,所以钢铁产量的增加是顺应了战时经济
的需要,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答案为B。1927—1936年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材料是钢铁产量的增长,与官僚资本膨胀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是日本的入侵,而不是钢铁产量的增长,D错误。20.下图是近代中国南洋兄
弟烟草公司的商标,该商标内容主要反映出A.企业家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B.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成效明显C.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D.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工业,图片信息“爱国同胞请吸大爱国牌”“高等国货香烟”,体现出企业家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故
A正确;商标上无法体现B;材料无法体现“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排除C;材料和“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无关。21.1952和1953年我国高校进行了两次院系调整,加强了工程、师范和农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工科类专门学院有了相当可观的发展。这种调整A.促进了国民
经济的恢复B.合理配置了高校的教学资源C.提升了国民的科学素养D.适应了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2和1953年我国即将开始一五计划,我国高校两次院系调整使工科类专门学院得到发展旨在满足国内工业建设的人才需要,
故D项符合题意。A项,国民经济的恢复在1952年已完成,故排除。B项,调整有利于工科类专门学院的发展,故合理配置了高校的教学资源表述错误,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2.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
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并结
合所学知识,“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6年以后工业总产值高于农业总产值,排除A;“三大改造期间”是指1953-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3年-1955年期间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排除B;“一五”计划完成时是在1957年,而
1956年以后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趋势,排除C;1958年大跃进开展,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因此选D。【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23.作家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感到痛苦的“散伙”实质上是A.中国农民面对现实的创举B.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建C.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D.农村生产资料
所有制变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对土地的经营方式,但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并未变,这些都是中国农民的创举,故A项正确
,CD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经营方式的改变,不是发展模式创举,故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名师点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开始:安徽、四川②前提:土地公有
制③特征:包产到户④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乡镇企业的发展:作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3)性质和意义: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
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24.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只知取蛋,不想养鸡”。材料说明当
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B.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D.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首钢领导则认为,不应该“只知
取蛋,不想养鸡”说明企业想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故D项正确;材料企业目的不是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A错误;企业主要想获取企业自主权,不是改变经济体制和发展所有制经济,故B和C错误。25.1990年4月,在邓小
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和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这一举措A.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B.为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作了奠基C.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要求【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进一步带动长江流域
的经济发展,深化了中国的对外开放,A选项符合题意。1984年中国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B选项排除。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是在内地城市开放之后,C选项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选项排除。26.1993年初,美国哈佛大学裴宜理教授在《中国1992》
一文中指出:“1989年北京风波后,如果有人对中国领导人对改革开放的态度有所怀疑,这种怀疑在1992年烟消云散了。”“怀疑烟消云散”是因为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B.南方谈话坚定了改革的信心C.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建立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答案】B【解析】材料“199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故B项正确;A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92年中共十四大
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D项是1995年提出的,故排除。点睛:材料“1992年”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27.据《南山日报》报道:1907年10月13日,天津塘沽张小田与北京慕贞女子书院的贾玉莲,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这一报道表明当时A.新式婚礼
已出现B.民众拥有信教自由C.婚礼走向了简约D.报刊成为传媒主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体现的是当时新式婚礼的出现,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
信教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新式婚礼简约的说法,C选项排除。报刊成为传媒主流的说法仅从《南山日报》报道是不能得出的,D选项排除。28.淞沪铁路前身为吴淞铁路,由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资本集团于1876年建成通车,翌年清政府赎回拆除。1897年,清政府以官款再建淞沪铁路。这说明A.洋务运动成
就巨大B.清政府塑造自主的形象C.列强经济侵略受阻D.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由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资本集团于1876年建成通车,翌年清政府赎回拆除”体现的是封建专制制度对中国近代化的阻碍,也表明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D选项符合题意。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A选项排除。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下,清政府对外是无法自主的,B选项排除。列强经济侵略受阻的说法是不符合当时的史实的,C选项排除。29.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
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C.对西方文明盲目的效仿D.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
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可知,由于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京沪铁路公司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反映了由于铁路等近代交通的发展,婚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D正确;据材料反映的是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
游“婚礼铁路”,与民主共和观念无关,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京沪铁路公司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与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无关,B错误;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不是对西方文明盲目的效仿,C错误。30.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
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时务报》,宣扬变法,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材料主要反映了A.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C.中国办报深受西方的影响D.报纸具有宣传政治主
张的功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报刊业。根据“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时务报》,宣扬变法,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务报》宣传了变法图存的思想,因此,报纸具有宣传政治主张的功能,故D正确;材料
无法反映出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项排除;材料主旨是反映报纸宣传政治主张,而不是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故B项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办报受西方的影响,故C项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关键信息:《时务报》,宣扬变法,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
纸,这与救亡图存运动有关,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第Ⅱ卷主观题(40分,31题24分、32题16分)31.由古到今,我国农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材料二松太(松江、太仓地区)利在棉花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纷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包世臣《安吴四种·齐民四术》材料三到1979年,集体农
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远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地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请
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总结松太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的变化?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给农村带来“深远变化”的政策是什么?结合所
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认识?【答案】(1)基本模式:小农经济;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精耕细作;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生产模式。(2)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识:农业自古以来就
是我国经济的基础,要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与相关的投入。【解析】【详解】(1)基本模式:根据材料“农夫早出暮入,……妇人夙兴夜寐”等信息可得出是小农经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即可。(
2)变化: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是出其变化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原因:结合近代史的史实可得出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政策:根据“到1979年”这一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
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识:结合所学可从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关系等角度概括。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航路开辟后大事年表从以上表格中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表格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清楚,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主题:新航路开辟是殖
民扩张之路论述: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1541年,西班牙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骤减了一千五百多人,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
的灾难,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评分说明:“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因史实可从不同角度解释,其他答案若符合作答要求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表格,并从中提炼一个主题,该主题必须明确;然后,结合表格中两
项或两项以上的史实和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史实清楚、史论结合。“论题”,依据表格中“1541年”“1624年”的信息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是殖民扩张之路。“论述”,依据材料中的“1541年,西班牙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骤减了一千五百多人”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等史实,从殖民扩张的不同影响等方面分析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