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3)页,113.17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ab2641beb8a9114036e0dfb096c8dd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期10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75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Ι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西周霸姬簋铭文记载,霸氏小宗庶子各立为宗群
前需经宗族举荐、婚姻之国同意,再上呈周天子核准,由虫育别造异典,享为传达,在此之前,仅能由其母霸姬代理宗族事务。这()A.维护了统治秩序的稳定B.加速了礼乐制度的瓦解C.开创了女性主政的先例D.完善了确立宗君的
程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小宗庶子各立为宗群前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体现了西周严格的礼乐制度,这维护了统治秩序的稳定,A项正
确;材料内容体现了礼乐制度,此时并未瓦解,排除B项;“女性主政”不符合材料主旨,也不符合西周史实,排除C项;材料内容并不是确立宗君,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2.汉武帝在甘泉(今属陕西延安)、汾阴(今属山西运城)设立祠堂作为国家祭祀天地的最高场所;在长安营建明堂,并在
此将新历颁赐给诸侯郡守;在全国各地广修祠庙以祭祀五岳四渎(指长江、济水、黄河、淮河)等山河。这些举措说明()A.分封制的社会影响仍然存在B.关中地区经济文化地位增强C.大一统治理得到统治者推崇D.儒学成为国家礼仪主要依据【答案】C【解析】【详解】要投“设立祠
堂作为国家祭祀天地的最高场所;在长安营建明堂,并在此将新历颁赐给诸侯郡守;”可得出统治者通过推广祭祀天地宗庙,以此宣扬大一统的思想与理念,从而维护统治,C项正确;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是削弱诸侯国实力,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方面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儒学的内容,排除D项。
故选C项。3.据记载,唐天宝末年,“修文教,废武备,人至老不闻战声”。中央禁卫军士兵大多来自“市人白徒”,富者“贩缯彩,食粱肉”,壮者“角抵拔河、翘木扛铁”,整日打架斗殴,以致“有事乃股栗”,无力作战。据此可知,当时A.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盛行B.中央集权存在着危机C.市民阶层的社会影响扩大
D.保甲法实施成效甚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末修文教,中央禁军战斗力不强,有力气者多拔河或斗殴,结合安史之乱,可知中央集权存在着危机,故B正确;唐代尚未有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故A排除;材料与市民阶层的社会影响无关,故C排除;保甲法是宋代王安
石变法的内容,与题无关,故D排除。4.据图一和图二,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C.缓解基层官员冗滥D.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清朝(中国
)。据图示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清朝将江南省,拆分为江苏省、安徽省,对地方省份进行拆分,目的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强化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对地方势力的限制,并不是对省级官员的限制,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基层官员的状况,排除
C项;材料强调的是拆分,并不是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排除D项。故选A项。5.英国学者帕克指出:“古代雅典公民阶层始终限于上了一定岁数的男性,他们必须是在这个城市出生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在希腊人眼中成为公民意味着是上天赋予的特权,其他的一切权利都
在此基础上产生。由此可知,古雅典()的A.践行精英政治的治理模式B.民主政治具有排他性C.妇女与成年男性矛盾尖锐D.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据材料可
知,公民阶层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仅限于特定年龄段、在城市出生且拥有一定财产的男性,这体现了古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排他性,B项正确;有一定财产的男性公民不一定是精英,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妇女与成年男性之间的矛盾尖锐问题,排除C项;不
同等级的公民享有的权利不同,排除D项。故选B项。6.有学者称,法兰克王权理论很大程度上就是法兰克王权基督教化的历史演进。借由教务会议,墨洛温国王不仅在族群众多的高卢论证了自身统治权力的合法性,而且逐渐成为法
兰克主教团认可的正统基督教君王。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A.教权依附于世俗王权B.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C.王权与教权矛盾缓和D.王权借助宗教维护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
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借由教务会议,墨洛温国王不仅在族群众多的高卢论证了自身统治权力的合法性,而且逐渐成为法兰克主教团认可的正统基督教君王”可知,法兰克王权借助基督教会树立君主的合法性地位,说明王权借助宗教维护统治,D项正确;中世纪欧洲教权凌驾于王权至上,排除
A项;近代以后民族国家意识才逐渐觉醒,排除B项;材料信息说明当时王权与教权是同盟关系,矛盾缓和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7.有学者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歪曲,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在作祟,资产阶级国家自然成为统治阶级调整社会秩序的工具
,他们组成“富人俱乐部”,对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本能的厌恶,以白人“尊贵”的血缘纽带维系着“贵族”们的传统。该学者意在说明美国宪法A.具有鲜明的局限性B.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C.承认了黑人奴隶制D.忽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是资产阶
级的利益,歧视黑人和印第安人,带有鲜明的局限性,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美国三权分立原则遭到破坏,故B项错误;承认了黑人奴隶制是材料内容的一部分,所以是片面的,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美国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故选A项。8.19世纪70年
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内阁占用了议会的大部分时间,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英国“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A.契合了国
家发展的现实需求B.动摇了传统的议会主权C.源于英国政党政治严重倒退D.改变了英国的政权性质【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许多英国
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而此时的英国加紧海外扩张,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但却得到议员们的齐声喝彩,这
说明“内阁专横”符合英国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A项正确;内阁和议会权力的大小只是政权内部局部的分配调整,并不会动摇英国宪政制度的核心—议会主权,也不会改变英国的政权,排除B项;内阁权力扩张是英国政党政治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C项说法违背史实,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英国“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并未改变
英国的政权性质,排除D项。故选A项。9.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民国初建时“三千年的中国君主政体一变而为民主政体。举国上下对此前未之见的新情势,既不相习,亦不了了,大都以为不过是由满洲皇帝换了汉人总统,与历代王朝的更易无大区别”。材料说明当时的中
国()A.共和理念普及任重道远B.社会结构尚未发生变化C.传统尊卑秩序未被破坏D.百姓生活习俗依然如故【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民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举国上下对此前未之见的新情
势,既不相习,亦不了了,大都以为不过是由满洲皇帝换了汉人总统,与历代王朝的更易无大区别”可知,民国初年,国人对于民主共和的概念了解非常有限,认为这不过是改朝换代,说明共和理念的普及任重道远,A项正确;社会结构在这一时期已经发生了变化,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尊卑秩
序并无关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民众的政治觉悟,而非社会生活习俗,排除D项。故选A项。10.1938年9月,延安电影团成立,其拍摄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以黄帝陵作为影片的开头,内容涉及延安丰富的教育文化活动、自然景色和风土风貌、边区的政治民主运动、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富有激情的文艺活动等等
。据此可知,延安电影团的成立旨在()A.丰富边区人民的文艺生活B.保存边区丰富的战地资料C.揭露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D.鼓舞边区军民的抗战信心【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中国
)。据本题材料可知,抗战时期中共通过拍摄纪录片从多个方面宣传抗战,有利于增强边区军民的抗战信心,D项正确;边区人民的文艺生活只是纪录片拍摄的一个方面,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A项;材料强调纪录片的内容来自多个方面,并未提到
边区战地资料,排除B项;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1.为促进少数民族全面发展,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等。这些政策有利于()A.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消除各少数民族发展差异C.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D.推动基层自治的创新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题干“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
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政策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A项正确;这些政策有利于缩小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各少数民族发展差异,排除B项;这些政策有利于形
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但并非其直接目的,排除C项;这些政策与推动基层自治的创新完善有关,但并非直接针对基层自治,排除D项。故选A项。12.元鼎五年(前112年),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酣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
,一次性剥夺了106位侯王的爵位。汉武帝的这一举措()A.有利于强化皇权B.体现家国不分的特征C.加强了中央集权D.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
响题,时空是西汉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酎金夺爵,趁机削弱诸侯国势力,有利于解决王国问题,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酎金夺爵针对的是地方王国势力,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范畴,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无关,排除A项;“家国不分”指的是受宗法制的影响而形成的家
国同构的政治特征,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汉武帝酎金夺爵的目的在夺爵削弱诸侯国势力,并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排除D项。故选C项。13.如表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部分内容。这些变法措施()李悝变法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吴起变法明法审令,(裁减)不急之官
,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商鞅变法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A.旨在确立中央集权制B.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体现法律至上的原则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
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赏必行,罚必当”“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与“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主张依据军功来选拔人才,这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法律至上的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本题主旨为“社会阶层的流动”,“小农经济的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4.王安石希望通过变法使国家体制“返璞归真”,市易法、青苗法对于《周礼·泉府》的参考,“
保甲法”对《周礼》乡遂比闾、什伍制度的参考,为此还编纂了《周礼新义》。王安石这些做法体现了()A.复古以革新的政治策略B.重建礼制的理学观念C.理财为先务的制度设计D.以文治国的立国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
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王安石变法时期。据题意可知,王安石变法期间制定的各项政策都以《周礼》为参考,体现了改革措施的复古,目的是通过这种方法推进改革,属于复古以革新的政治策略,A项正确;王安石的这些做法是通过复古以革新,并不是在重建礼制,不能体
现理财为先务,更不能体现以文治国,排除BCD项。故选A项。15.19世纪90年代末,日本驻华大使馆的书记官中岛雄称:“现在的北京政府……建条铁路就动辄要去占卜风水;敕议很久,才能下定决心办采矿等实务……像这样要在
短短三年里急速冒进的行为,其结果只能导向政变蜂起的穷途末路。”这可用于说明()A.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性B.晚清政府革新举措的滞后性C.清廷举办洋务新政的紧迫性D.近代中国变革活动的冒进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题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世
纪90年代末。据材料“建条铁路就动辄要去占卜风水;敕议很久,才能下定决心办采矿等实务……像这样要在短短三年里急速冒进的行为”,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想突破,想改变现有的状况,受到了历史传统的严重阻碍,说明近代中国转型的艰难性,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晚清政府革新措施的激进型,并不是
滞后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近代中国转型的艰难性,并不是新政的紧迫性,排除C项;从变革的冒进,更能体现出社会转型的艰难性,排除D项。故选A项。16.如表为1978—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政策变化表,如表中的这些调整都()时段主
要政策1978—1984年规范军工科研生产工作;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制度;保障国防科技工业队伍稳定1985—1992年强调国防科技向民用科技的转移,颁布国防科技奖励与军品科研生产管理政策1993—2001年组建隶属国务院的新国防科工委和“政企”分离后的十大军工集团公司2002—2007
年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实施军工单位改革重组等系列举措A.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B.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实现了国防工业独立自主D.顺应了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
知准确时空是:1978-2007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1978-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政策不断变化,从复返军工生产到国防技术线民用转移到军工政企分离等,这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不断发展的,体现了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D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
年才提出的,与史料时间不完全吻合,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在1992年,与史料时间不完全吻合,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就实现了国防工业的独立自主,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华法制文明拥有深厚的历
史底蕴。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已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秦汉时期,律成为统一法典的主要形式。西汉时期形成的汉律,沿用近400年。隋初,《开皇律》废除了前代刑罚中的鞭刑、枭首等“苛惨之法”。在继承汉魏以来法制经验基础上,唐高宗永徽年间撰成《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它明确了“德礼为
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规定刑罚定罪,不以小过而滥行诛杀,其用刑在教人以善;法律体系包括律、令、格、式,内容涉及职制、户婚、贼盗、斗讼等各方面,而对涉及民间田土钱债的民事行为视为细事。唐之后,历代律典多以唐律为蓝本。中华法系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
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等材料二1902年,清廷设立修订法律馆,着手编纂近代法典。从1904年至1911年,在沈家本等人的主持下,以“折中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仍不戾乎我国历代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宗旨,初步制定了数十部法律文本,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商法等多
部法律。刑律的修订,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的刑罚原则、刑法制度和理论,如正当防卫、罪刑法定、缓刑制度。其中对于犯“十恶”等罪的规定仍被保留下来。同时,清政府开始法政官制的改革,规的定大理院“专掌审判”,不受行政衙门干涉。190
2年开始的修律与司法改革,遭到不少礼教派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在革命的枪声中被终止。——摘编自严泉《晚清中国——告别“万历十五年”式的传统儒家道德治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法律改革【答案
】(1)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强调礼法结合、明德慎刑;法律体系完备;刑民不分,重公权轻私权。(2)评价:晚清的法律改革,属于清末新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清政府挽救统治危机的尝试。它受到
近代西方法律的影响,推动了法律的近代化,进而影响到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但是改革并不彻底,且由于动荡的时局、反对阻力较大等因素影响,使得改革效果受到影响。【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已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可知,中华法系具有起源早,历史悠久的特点
;根据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知,中华法系具有强调礼法结合、明德慎刑的特点;根据材料“法律体系包括律、令、格、式,内容涉及职制、户婚、贼盗、斗讼等各方面”可知,中国法系具有法律体系完备的特点;根据
材料“对涉及民间田土钱债的民事行为视为细事”可知,中华法系具有刑民不分,重公权轻私权的特点。(2)根据材料“1902年,清廷设立修订法律馆,着手编纂近代法典。......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的刑罚原则、刑法制度和理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的法律改革,属于清末新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清政府挽救统治危机的尝试;它受到近代西方法律的影响,推动了法律的近代化,进而影响到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根据材料“190
2年开始的修律与司法改革,遭到不少礼教派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在革命的枪声中被终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法律改革并不彻底,且由于动荡的时局、反对阻力较大等因素影响,使得改革效果受到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代中期,雍正帝接受内阁学士吴士玉的建议编练保甲,“凡
城市、村落、堡镇皆度其道里之远近,居民之疏密,设乡正、里长若干人,使各纠察其地之奸非,而相劝以敦本励行”。改革之后的清代保甲制度融合了里甲、保甲、乡约、社等各种;村职役的基本职能,其承办的事务主要包括
承催粮租、稽查贼匪、防护堤埝、稽查命盗、帮办差务,乡里组织俨然成为官府在乡村社会的总负责人。清代乡里组织的职役人员要接受地方官的任命、考核,被称为“在官人役”,同时他们大多由村民推举、具保,接受村民监督,与村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清代中后期,由于地方
事务日益繁剧,保甲职役人员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政府逐渐把保甲等职役看成维护社会秩序,沟通国家、地方官与民间社会的重。要渠道。——摘编自王洪兵《清代乡村治理多元协同模式的建构构其得失》材料二国民政府行
政院于1934年12月通知各省,普遍实行保甲制度。于是,保甲制度被推向全国。保甲制的基本形式是10进位制,10户为一甲,10甲为一保,10保以上为乡镇。保设保办公处,有正副保长及民政、警卫、经济、文化干事各一人
,保长兼任保国民兵队队长和保国民学校校长,与乡(镇)长一样,亦实行政、军、文“三位一体”。保甲制对保甲长人选极为重视,规定有以下情事之一者不得充任保甲长:一、年来满二十者;二、寄居当地来满两年者;三、有危害民国行为曾受徒刑之宣告者……八、
行为不正乡里不齿者。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保甲制度,近十年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建成,绝大部分省份均以《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为蓝本,并根据地方实际制订了地方编制保甲之规程。——摘编自王云骏《民国保甲制度兴起
的历史考察》材料三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乡、民族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农村接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经过调整和1987年撤区并乡以后,1988年12月全国共有乡(镇)政府
698万个。“社改乡”和“队改委”完成后,形成了一种新的乡村政治结构——“乡政村治”。——摘编自张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期乡村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与清代中期相比,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治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时期中国乡村治理的认识。【答案】(1)特点:职能多样;多元协同模式治理;中央集权与地
方自治相结合;地方治理机构兼具行政与教化职能;地方基层管理人员作用日益凸显(2)变化:行政层级健全;具有明确的规章条例。原因:国共政权的对峙;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农村阶级矛盾尖锐。(3)认
识:坚持党的领导;做好顶层设计;保障基层农民的自治权;充分调动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期的中国。据材料一“基本职能,其承办的事务主要包括承催粮租、稽
查贼匪、防护堤埝、稽查命盗、帮办差务”可得出职能多样;据材料一“改革之后的清代保甲制度融合了里甲、保甲、乡约、社等各种”可得出多元协同模式治理;据材料一“清代乡里组织的职役人员要接受地方官的任命、考核,被称为‘在官人役’,同时他们大多由村民推举、具保,接受村民监督,与村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可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据材料一“设乡正、里长若干人,使各纠察其地之奸非,而相劝以敦本励行”和“乡里组织俨然成为官府在乡村社会的总负责人”可得出地方治理机构兼具行政与教化职能;据材料一“由于地方事务日益繁剧,保甲职役人员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可知地方基层管理人员作用日益凸显。
【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二“保甲制的基本形式是10进位制,10户为一甲,10甲为一保,10保以上为乡镇。保设保办公处,有正副保长及民政、警卫、经济、文化干事各一人”可以看出,行政层级健全;据材料二“并根据地方
实际制订了地方编制保甲之规程。”可知具有明确的规章条例。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国内环境、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农村等方面分析,国内环境据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和所学知识可知,国共政权的对峙;南京国民
政府的统治据材料二“保甲制度被推向全国”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农村方面,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治理的强化是因为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据材料三“第五届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乡村治理的相关内容可得出,坚持党的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据材料三“乡、民族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农村接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知保障基层农民的自治
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障基层农民的自治权有利于充分调动乡村治理的积极性。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西方民主的流变过程中,无论民主一词是贬义还是褒义,其间都始终掺杂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这种偏见固执地认为,民众是无知和愚蠢的
,他们短视、自私并且冲动,容易受人蛊惑和摆布。亚里士多德就担忧民主政体推动平民大众胁迫富人,认为他们会仗着人多势众的优势,瓜分居于少数的富人的财产。到了近现代时期,民主长期被视为暴民政治、多数暴政的代名词,受到众多政治理论家的批评和厌弃。与之
相应的是,代议制中的民主成分逐步壮大,最终民主概念被内化到代议制框架之内,再造为代议制民主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治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此时,公众不再满足于在周期性选举中参与投票,转而希望把民主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各领域。民主三个阶段的流
变比较阶段流变本质内涵核心指向民主政体政体类型之一最高权力归属代议制民主涉及政治领导权分配的制度安排和政治方法实现利益满足治理民主较为理想的治理形态和治理机制促进公众参与——摘编自张君《西方民主流变的阶段划分、双层比较及其内在逻辑》选取材料中
整体或部分内容,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就“西方民主思想的演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看法:西方民主思想经历了从直接民主思想到代议制民主思想的演变。阐述: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和实践
摇篮,古希腊雅典城邦时代,直接民主受到推崇,直接民主制成为最早的民主政体之一;直接民主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平等协商的原则,同时其弊端也引起了一些思想家的反思;在吸收了古希腊的经验教训之后,近代西方的启蒙思想家
提出了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等思想,推动了西方近代代议制的发展;当代社会,随着治理问题重要性的凸显,民主扩展到了更加广泛的领域,民主思想有了更广泛的内涵。总之,民主思想不断发展完善,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并且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评分标准,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到近现代(西方国家)。首先,结合所学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及材料“到了近现代时期,民主长期被视为暴民政治、多数暴政的代名词,受到众多政治理论家的批评和厌
弃。与之相应的是,代议制中的民主成分逐步壮大,最终民主概念被内化到代议制框架之内,再造为代议制民主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治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此时,公众不再满足于在周期性选举中参与投票,转而希望把民主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各领域”,可得出看法:西方民主思想经历了从直接民主思
想到代议制民主思想的演变。其次,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发展论述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直接民主思想以及特点和弊端,即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和实践的摇篮,古希腊雅典城邦时代,直接民主受到推崇,直接民主制成为最早的民主政体
之一;直接民主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平等协商的原则,同时其弊端也引起了一些思想家的反思;再结合材料“代议制民主”,论述代议制民主产生的背景以及影响,即在吸收了古希腊的经验教训之后,近代西方的启蒙思想家提出了社
会契约、人民主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等思想,推动了西方近代代议制的发展;当代社会,随着治理问题重要性的凸显,民主扩展到了更加广泛的领域,民主思想有了更广泛的内涵。最后进行理论升华,总结归纳。如:总之,民主思想不断发展完善,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并且
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评分标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