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生物 答案.docx,共(20)页,1.66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7fef109c2cde0e20b32cbf4f6d61ad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阳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2次月考高一级生物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B
.都受相关基因的调控C.都是因端粒缩短引发的D.代谢活动都会明显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1、多细胞生物胞衰老和死亡与个体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
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BD、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都是正常的生命活动,都与不同基因的调控有关,代谢活动都会明显改变,A、B、D正确;C、细胞的凋亡与端粒
缩短无关,C错误。故选C。【点睛】2.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bc阶段结束时核DNA含量增加一倍C.cd阶
段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详解】A、分析题图,de段为间期,分裂期会发生
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故de阶段不会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A错误;B、bc段为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c阶段结束时核DNA含量增加一倍,B正确;C、cd段为分裂期,间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D、细胞周期应先进行间期,在进行分裂期,—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bc+cd或de+ef,D错误。故选B。3.下列选项中有基因自由组合现象发生的是()A.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B.A型血的父亲和B型血的母亲生出AB型血的孩子C.以纯合黄色圆形种子与
纯合绿色皱形种子为亲本杂交得到F1D.粉红色金鱼花自交,后代中有红色、白色和粉红色三种表现型【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以产生4种配子,A正确;B、ABO血型是复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B错误;C、自由组合是指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
等位基因的重组,纯合子在减数分裂是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没有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D、金鱼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不能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现象,D错误;故选A。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的决定有关B.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的D.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
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3、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
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的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A正确;B、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只有末端的一个脱氧核糖连一个磷酸,B错误;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因
此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的,C正确;D、萨顿观察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从而推断出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B。5.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
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B.TMV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烟草细胞中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含有A、T、G、C,4种碱基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
析可知:烟草花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接种到正常烟草中能使其感染病毒,而蛋白质接种到正常烟草中不能使其感染病毒,说明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详解】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将TMV的RNA与蛋白质分离开,A正确;B、从实验结果不能看出蛋白质是否进入细
胞,B错误;C、RNA不含碱基T,由A、U、G、C四种核苷酸组成,C错误;D、本实验表明RNA是TMV的遗传物质,而不能表明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6.科学家在人体快速分裂活细胞(如癌细胞)中发现了DNA的四螺旋结构,形成
该结构的DNA单链中富含G,每4个G之间通过氢键(解旋酶能打开该键)等作用力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平面”,继而的形成立体的“G-四联体螺旋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四联体螺旋结构”是DNA单链螺旋而成的高级结构B.该结
构可能在DNA复制或转录过程中形成C.该结构中(A+G)/(T+C)的值与DNA双螺旋中的比值相等且都等于1D.该结构的发现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答案】C【解析】【分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
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分析题图:该图为DNA的四螺旋结构,该结
构是由一条单链形成的。【详解】A、由图可知,该结构是由一条单链形成的,“G-四联体螺旋结构”是由DNA单链螺旋而成的高级结构,A正确;B、在DNA复制或转录过程中都需要DNA双链解旋分成单链,DNA单链螺旋可以形成DNA的四螺旋结构,因此该结构可能在DN
A复制或转录过程中形成,B正确;C、DNA双螺旋中A=T、C=G,所以(A+G)/(T+C)的值始终等于1,而该结构只有一条DNA单链,A与T、G与C都不一定相等,所以该结构中(A+G)/(T+C)的值不一定等于1,因此该结构中(A+G)/(T+C)
的值与DNA双螺旋中的比值不一定相等,C错误;D、科学家在人体快速分裂的活细胞(如癌细胞)中发现了DNA的四螺旋结构,该结构的发现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D正确。故选C。7.已知某DNA分子中,C占全部碱基总数的17%,其中一条链中的A与G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7%和16%,则在
它的互补链中,A与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分别为()A.37%,16%B.29%,18%C.16.5%,17%D.33%,17%【答案】B【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
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配对,则C=G=17%,A=T=50%﹣17%=33%。其中一条链中的A与G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7%和16%,即A1=37%、G1=1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A=(A1+A2)÷2,计算可得A2=29%,同理,G2=18%,B正确。故选B。8.大多数真核生物的
DNA在复制时会出现多个复制泡,每个复制泡的两端有2个复制叉,复制叉的延伸方向如图所示。已知复制时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DNA的复制为双向半保留复制B.多起点复制加快了DNA的复制速度C.子链延伸方向为5'
→3'D.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合成的两条新链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详解】A、由图复制泡的走向可知,DNA复制时以每条链为模板,沿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图中DNA的复制为多起点不连续双向半保留复制,A正确;
B、由图可知,DNA的复制为多起点复制,多个起点同时进行某个DNA分子复制,这加快了DNA的复制速度,B正确;C、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因此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3',C正确;D、DNA复制是以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因此DN
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合成的两条新链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D错误。故选D。的9.若将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数占()A.1B.1/2C.1/4D.1/8【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
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
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可形成4个精细胞,由于该
过程中DNA只复制了一次,且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有2个含有15N,即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1/2。ACD错误,B正确。故选B。10.如图表示某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下列可以表示该生物基因型的是()A.aBCDB.A
aaC.EEEeD.AARRCcBbGgDd【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1)根据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判断:①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X、Y视为同种形态染色体),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②细胞中有
几种形态的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几条染色体。(2)根据生物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来判断:在生物体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可简记为“同一英文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题图分析:该植物正常体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
体有4条,故含有4个染色体组。【详解】A、基因型为aBCD的个体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为单倍体,A错误;B、基因型为Aaa的个体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可代表三倍体,不符合
题意,B错误;C、基因型为EEEe的个体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可代表四倍体,符合题意,C正确;D、基因型为AARRCcBbGgDd个体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可代表二倍体,不符合题意,D错
误。故选C。11.科学家向普通六倍体小麦(6n=42)中导入一类具有优先传递效应的外源染色体,即“杀配子染色体”,在不含有“杀配子染色体”的配子中,会诱导其他染色体的断裂和重接,从而产生缺失、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以实现优先遗传,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W”和“A”分别代表小麦染色体和优先传递的外源染色体)A.导入“杀配子染色体”后小麦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由图中可育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C.图中可育配子与普通小麦配子受精后,发育成的个体有43条染色体D.与普通小麦配子相比,易位改变了配子内基因的结构导致配子
异常【答案】D【解析】【分析】单倍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雄蜂也是单倍体,仅有一
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二倍体;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多倍体。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
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导入“杀配子染色体”后小麦的染色体组成为42W+1A,由于染色体数目增加(1A),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因此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B、由图中可育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B正确;C、图中可育配子的染色体
组成为21W+1A,与普通小麦配子(染色体组成为21W)受精后,发育成的个体有43条染色体(42W+1A),C正确;D、易位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与普通小麦配子相比,易位不改变配子内基因的结构,只是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
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配子异常,D错误。故选D。12.豚鼠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Ca(黑色)、Cb(乳白色)、Cc(银色)、Cd(白化)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这4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Ca>Cb>Cc>C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
中乳白色豚鼠的基因型共有3种B.两只黑色豚鼠杂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银色豚鼠C.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的性状都是白化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最少一种毛色【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
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由题意可知,种群中乳白
色豚鼠的基因型有:CbCb、CbCc、CbCd3种,A正确;B、当黑色豚鼠基因型为CaCc时,即CaCc×CaCc杂交,后代可以出现银色豚鼠(CcCc),B错误;C、白化的豚鼠基因型为CcCc,CcCc×CcCc杂交,后代的性状都是白化,C正确;D、由于豚鼠毛色由常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决定,
所以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最少一种毛色,如CaCd×CbCd杂交,后代出现三种毛色,CcCc×CcCc杂交,后代出现一种毛色,D正确。故选B。13.脱氧核酶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单链D
NA分子。下图为10-23型脱氧核酶与靶RNA结合并进行定点切割的示意图。切割位点在一个未配对的嘌呤核苷酸(图中R所示)和一个配对的嘧啶核苷酸(图中Y所示)之间,图中字母均代表由相应碱基构成的核苷酸。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脱氧核酶的作用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B.图中Y与两个R之间不都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C.脱氧核酶与靶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有两种D.利用脱氧核酶切割mRNA可以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详解】A、脱氧核酶的本质是DNA,温度会影响脱氧
核酶的结构,从而影响脱氧核酶的作用,A错误;B、图示可知,RNA中Y与R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DNA中的R与Y之间通过氢键相连,B正确;C、脱氧核酶本质是DNA,与靶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T-A、C-G、G-
C四种,C错误;D、利用脱氧核酶切割mRNA可以抑制基因的翻译过程,D错误。故选B。14.盲鼹鼠可表达DNMT1(DNA甲基转移酶1),该酶可催化基因组DNA上的C进行甲基化修饰,细胞分裂后DNMT1会修饰每条新的DNA链以控制基因表达,DNMT1低表达时,会导致
基因组中大量逆转录转座子去甲基化并表达升高,后者在细胞质中形成DNA—RNA杂交体,该杂交体积累可模拟病毒感染,由此激活免疫反应以杀死过度增殖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经DNMT1甲基化修饰的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表达产物也随之改变B.降低DNMT1的水平或提高逆转录酶的活
性均可能使过度增殖的细胞死亡C.DNA—RNA杂交体的形成会改变碱基的配对方式,从而影响转录和翻译过程D.DNMT1对每条新的DNA链进行甲基化修饰会激活DNA的复制及基因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甲基化是指在DNA某些区域的碱基上结合一个甲基基团,故不会
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减少,甲基化不同于基因突变。DNA甲基化后会控制基因表达,可能会造成性状改变:DNA甲基化后可以遗传给后代,说明对DNA复制无明显影响。【详解】A、经DNMT1甲基化修饰的DNA碱基序列并不发生改变,但会影响基因的表达,A错误;B、由题意
可知,DNA-RNA杂交体积累模拟病毒感染可激活免疫反应,故降低DNMT1的水平或提高逆转录酶的活性会形成更多的RNA-DNA杂交体,会大大激活免疫反应,从而能够杀死快速增殖的细胞,B正确;C、DNA-RNA杂交体的形成会影响
转录和翻译过程,但不会改变碱基的配对方式,C错误;D、依据题干信息无法推知DNMT1对每条新的DNA链进行的甲基化修饰会激活DNA的复制,D错误。故选B。15.下图为利用玉米幼苗芽尖细胞探究育种方法的实验,据图判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发生在②过程中,可用萌发的种子替换芽尖细
胞,但不能替换幼苗2B.通过幼苗2获得植株B的过程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植株C称为单倍体D.①和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均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生殖方式都是无性生殖【答案】D【解析】【分析】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
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详解】A、过程②是产生花药过程,为减数分裂,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幼苗2为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萌发的种子为二倍体,A正确;B、通过幼苗2获得植株B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可以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正确;C、植株C为花药发育来的,称为单倍体,C正确;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利用了生殖细胞,为有性生殖,D错误。故选D。16.三体生物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可形成含1条或2条该染
色体配子(只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现有一个三体且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植株甲,其细胞中该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可以产生3种雌配子,2种雄配子的的B.甲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2:1:2C.
甲自交后代中该染色体为三体的植株占1/2D.甲自交后代中不含缺失染色体的植株占7/10【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细胞为三体,也能够进行减数分裂,由于“只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因此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比
例不同。【详解】AB、植株甲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a=1:1:2:2,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1:2:2,植株甲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基因型的雌配子,3种基因型的雄配子,AB错误;CD、甲植株自交,子代中染色体为三体的个体占1/2×2/
5+1/2×3/5=1/2,子代中不含缺失染色体的植株占1/2×2/5=1/5,C正确,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7.甲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乙图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填出甲图中各部分的名称:1_____;5_____。(2)由甲图可知,DNA的两条
链的外侧由_____交替连接而成。(3)若已知DNA片段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5'-ATGCCAT-3',则与它的互补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_。(4)图乙的DNA复制过程中除了需要模板和酶外,还需要的条件有
_______,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复制的特点之一是______。(5)图乙中,和母链α1碱基排列顺序一致的DNA单链是________。【答案】(1)①.碱基对②.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脱氧核糖和磷酸(3)3'-TACGGTA-5'(或5'-ATGGCAT-
3')(4)①.原料、能量②.边解旋边复制(5)子链β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乙示表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首先需要解旋酶将DNA双螺旋打开,为复制提供模板:然后需要DNA聚合酶将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子链,该过程还需要ATP提供能量。图甲中1表示碱基对,2表示脱氧核苷酸链,
3表示脱氧核糖,4表示磷酸,5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是腺嘌呤。【小问1详解】图甲中,1表示碱基对,5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小问2详解】从甲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两条长链的外侧是由脱氧核糖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的。【小问3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及DNA两条链的反向平
行关系,可以写出互补链为3'-TACGGTA-5'(或5'-ATGGCAT-3')。【小问4详解】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条件;DNA复制有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体现的是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小问5详
解】DNA分子的独特的双螺旅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母链α1与母链α2互补,母链α2又与子链β2互补,因此链α1碱基排列顺序与子链β2一致。18.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蜜蜂群体中有雄蜂(由卵细胞
直接发育形成)、雌蜂(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分蜂王和工蜂,其中蜂王具有生育能力,工蜂高度不育)。下图为雄蜂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雄蜂来说,它的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______种,原因是______。(2)处于有丝分裂
中期的雄蜂体细胞内,任意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_______(填“不相同”或“可能相同”),原因是_______。(3)与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相比,雄蜂的_____(填“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之不同,从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角度看,其特殊性表现为_______。(
4)在受精卵发育的过程中,多数雌蜂在幼虫时期,仅有最初几天可食用蜂王浆,之后改喂食一般的蜂蜜,因而无法完成生殖能力的发育,最后便会发育为工蜂;若能持续食用蜂王浆,最后将发育为蜂王。这一事例说明了生物的表型受到_____的影响。【答案】(1)①.1②.
雄蜂1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只能产生1个配子(2)①.不相同②.雄蜂的体细胞内只有1个染色体组,1个染色体组内的任意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均不相同(3)①.减数第一次分裂②.雄蜂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16条染
色体同时移到细胞的一极(4)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的共同【解析】【分析】据图可知:雄蜂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为间期DNA复制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所有染色体都移向细胞的一极,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最终形成一个无细胞核的细胞
(退化)和含有16条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两个染色体数目相同的细胞,小的细胞退化,大的精细胞将来能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小问1详解】据分析可知,雄蜂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
成1个精细胞,因此对雄蜂来说,它们的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数目是1个,种类数只能是1种。【小问2详解】雄蜂的体细胞内只有1个染色体组,1个染色体组内的任意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均不相同,因此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雄蜂体细胞内,任意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不相同。【
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雄蜂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与蜂王的减数第二次分裂都是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两者是相同的,但与蜂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相比,雄蜂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虽然也是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但16条(所有)染色体同时移到细胞的一极,而蜂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时32条(所有)染色体平均
移到细胞的两极,即蜂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与雄蜂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是不相同的。【小问4详解】据题意可知,工蜂和蜂王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形成的,只是后来的食物条件不同导致发育不同,说明了生的物的表型受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或环境条件会影响生物的表型)。19.
如图为某基因行使功能的过程,据图回答:(1)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_____(填字母)过程,能够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至细胞质的是_____(填标号)。(2)进行b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3)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____
__(填标号);图中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_____。(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4)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写出HIV病毒(含有逆
转录酶)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_____。【答案】(1)①.b、c②.b(2)RNA聚合酶(3)①.①②③⑤②.苯丙氨酸(4)【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DNA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翻译,其中①表示DNA分子,②表示mRNA,③表示核糖体,④表示
多肽,⑤表示tRNA。【小问1详解】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对应图中的b和c;能够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至细胞质的是转录过程,对应图中的b。【小问2详解】b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表示转录,该过程中所需的酶是RNA聚合酶。【小问3详解】五碳糖是组成核酸的重要成分,因此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或结构有①DNA、②mRNA、③核糖体(其中含有rRNA)和⑤tRNA;图中⑤的反密码子为AAG,其对应的密码子为UUC,所运载的氨
基酸是苯丙氨酸。【小问4详解】HIV是逆转录病毒,能够发生逆转录、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其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可表示为:。20.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请回
答下列问题:(1)下图为β-地中海贫血症的一个患者家系图,相关一对基因用A和a表示。①据图初步判断,β-地中海贫血症是由位于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性基因控制。②进一步研究发现,患者的β-珠蛋白结构异常。
与正常β-珠蛋白相比,其中一种异常β-珠蛋白从第31位氨基酸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均发生了改变,且肽链更短,请解释该β-珠蛋白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_______。(2)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变异会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包括流产、发育畸形等。①某女性的一个生殖细胞发生了如图1所
示的染色体变异,除易位之外,该细胞还发生了以下选项中________(填选项)变异类型。A.缺失B.重复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化D.染色体组数目变化②若该女性产生的一个卵细胞如图2所示,且与正常精子受精,生下一个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的女性患儿,则该患儿体细胞内含有__
_____种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③为了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可通过_____和产前诊断进行监测;该女性如再次怀孕,应在产前通过_______(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答案】(1)①.常②.隐③.控制β-珠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转录形成的mR
NA上终止密码提前出现。(2)①.C②.24③.遗传咨询④.羊水检测【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Ⅰ-1和Ⅰ-2正常,生有患病女儿Ⅱ-3和Ⅱ-5,说明β-地中海贫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父子正常非伴性)。分析图1可知,一条21号染色体接到了14号染色体上
,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同时染色体数目减少,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突变:由于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导致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小问1详解】①Ⅰ-1和Ⅰ-2正常,生有患病女儿Ⅱ-3和Ⅱ-5
,说明β-地中海贫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父子正常非伴性)。②与正常β-珠蛋白相比,异常β-珠蛋白从第31位氨基酸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均发生了改变,且肽链更短,其原因可能是控制β-珠蛋白合成
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的碱基序列从增添或缺失位点以后全部发生改变,使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小问2详解】①据分析可知,图1所示的染色体变异,除易位之外,该细胞还发生了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化(染色体减少了
1条),C正确,ABD错误。故选C。②该女性患儿由正常精子与图2所示卵细胞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有23种,正常精子中还有正常的14号染色体,因此该女性患儿体细胞内含有24种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③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进行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染色体变异在显
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该女性如再次怀孕,应在产前通过羊水检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21.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推测,科学家们找到了很多直接或者间接证据,并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提出了科学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格
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到的细菌是________。(2)艾弗里完成体外转化实验后,有学者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
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利用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荚膜产生的),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推翻该观点: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DNA+青霉素→若出现______,则DN
A有遗传作用。(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不用同位素14C和18O标记的原因是_________。(4)实验中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含31P),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中含有_________(填“31p”“32p”或“31p和32P”),原因是________。(5)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培养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填“上清
液”或“沉淀物”)。【答案】(1)S型菌和R型菌(2)抗青霉素的S型菌(3)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均含有C和O元素(4)①.31P和32P②.噬菌体的DNA(32P)进入细菌后,利用细菌中未标记的含31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自身DNA(5)沉淀
物【解析】【分析】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具体是用32P标记DNA,35S标记蛋白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大肠杆菌→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搅拌
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小问1详解】将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所以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到的细菌是S型菌和R型菌。【小
问2详解】想推翻该观点,即要证明DNA起遗传作用,且S型肺炎链球菌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荚膜产生的),故可以设计实验: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的DNA,依据题中观点,实验结果是能形
成不抗青霉素的S型菌,所以若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则证明DNA有遗传作用。【小问3详解】T2噬菌体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等)和DNA(元素组成是C、H、O、N、P)均含有C和O,标记后无法区别开来,因此不用同位素14C和18
O标记。【小问4详解】实验中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含31P),由于噬菌体的DNA(32P)进入细菌后,利用细菌中未标记的含31P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以半保留方式合成自身DNA,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31P和32P。【小问5详解
】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培养适宜时间,合成的子代噬菌体都含有35S标记,所以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