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盐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共(14)页,72.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71ac57d3e494137dd16efcfe6a930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铁犁牛耕的推广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水利工程的兴建D.国家统一的安定环境2.
下列有关唐代“草市”的判断,正确的有()①它是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②它由“草市尉”进行管理③它后来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④它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海禁”是明清两代实行的
重要经济政策。下列对“海禁”政策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禁绝中外贸易B.禁止中国人出海经商,限制外国人来华进行贸易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土4.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中国民族工业获
得了初步发展,并出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这一高潮时期是()A.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B.从19世纪70年代到中日甲午战争前C.从中日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5.在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期间,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商品的大量涌入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C.繁重的捐税负担D.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6.自唐中叶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其次才
是东西差距。到近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A.经济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的趋势B.列强对南方的破坏甚于北方C.东部沿海的自然条件优势更加明显D.农业经济阻碍了近代化发展7.下表是195
7—196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对1957-1960年产量变化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1957196019621965钢产量53518666671223粮食产量3900287032003891A.“大跃进”运动B.人民
公社化运动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8.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计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B.
浦东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中国生产力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9.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判断下列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说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A.正确,不正确B.不正确,正确C.都不正确D.都正确10.《申报》描述近代的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衣绿袜一概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下列对这一婚礼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当时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
B.当时婚姻礼俗仿效西方C.传统的婚姻礼俗受到了挑战D.当时这一婚姻礼俗得到普及11.1876年出版的《沪游杂记》中记载了一种交通工具,“车式前后两轮骑坐其中,以两足踏蹬两手握横木如挑沙袋走索之状,不致倾跌,快若飞车”。此交通工具是()A.汽车B.马车C.自行车D
.摩托车12.1926年,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在广州创办《中国农民》。随后,广东、湖北、江西、湖南等省份相继创办了《犁头》《湖北农民》《锄头》《农友》等报刊。创办这些报刊旨在A.唤醒农民的革命意识B.转移中国革命的重心C.探索中国式革命道路D.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13.“从
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句话表述的意思是指新航路的开辟()A.引起了“商业革命”B.引起了“价格革命”C.促进了世界的交流D
.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14.16-18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其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不包括()A.实行野蛮屠杀B.推行不平等贸易C.贩运黑人奴隶D.开展圈地运动15.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的社会
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各项,符合当时实际情形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C.电话成为人们重要的通信工具D.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16.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市场上盛行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据统计,1924-1929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75%。这种局面
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关系是()A.贫富分化严重,限制社会实际消费能力B.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造成虚假消费C.股票投机活动猖獗,掩盖了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D.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17.1933年,罗斯福总统在其
就职演说中说:“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他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农业生产缓解失业压力,实行以工代赈规定工时
和工资,保护劳工权利A.B.C.D.18.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第三产业的崛起、“新经济”的出现,其共同而根本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出现困难B.工人阶级不断斗争迫使国家改革C.经济方面的学术思想
成果不断更新D.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19.列宁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这一主张的是()A.对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B.实行实物配给制C.对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D.允
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20.下列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是世界工业强国了B.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已基本建成C.苏联社会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相当严重D.高度集中的体制使经济发展充满了活力21.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
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C.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22.它“是二战后新
霸权对旧霸权的取代,是世界经济权益的再平衡,是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同时“对二战后欧洲等重建以及现代经济与金融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材料指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欧洲经济共同体23.1943年美
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以稳定各国货币,各会员国根据自身经济实力缴纳相应份额,认缴份额的多少与基金管理的投票权直接相关。怀特计划的这一建议A.为马歇尔计划奠定基础B.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C
.符合美国经济扩张需要D.加速了经济区域化的进程24.1951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出了“将各国钢铁和煤炭统一置于一个共同的组织机构下管理”的政策方案,史称“舒曼计划”。1952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达成协议,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组织,“舒曼计划”也由理想变成了现实。这一计划(
)A.违背了经济全球化宗旨B.开启了欧洲一体化之路C.消除了法德之间的矛盾D.打破了美国的经济霸权25.1905年,瑞士人创办的雀巢公司把厂房开设到英国、德国、西班牙和美国。近一个世纪后,雀巢公司在全球已有500多家工厂,雀巢的产品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据雀巢公司2003年统计,每一秒钟,就有390
0杯雀巢咖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享用。以上现象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全球化的成果B.国际分工带来的变化C.雀巢咖啡已占领了全球咖啡市场D.全球贸易的自由化二、材料解析题(共计四题,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已出现“垃
圾”一词.在当时的都城杭州,打扫街道、疏通沟渠或排水沟、清运垃圾等,都由政府差雇人员来负责.只是因为粪便可以用作肥料,是由私人经营的,但政府亦行监管之职.明朝的城市卫生管理比宋朝更先进一步,在北京城就有排污管道,也形成了垃圾处理产业链
.譬如垃圾粪便,每天都会有专职人员负责回收后,再运到乡村出售,用于耕作肥田.清初的一些城市,对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还会进行分类,并有专门的人清运回收.——摘编自钟芳《古代的垃圾处理与分类》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垃圾处理有了较大的发展.“七五”计划期间,在生活垃圾处理中,填埋技术和焚
烧技术主要是借鉴国外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一些适合我国垃圾情况的处理工艺和设备.1991年国家提出,“重视开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逐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的总目标”.“九五”计划期间,城市生活垃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技术标准和能力建设”项目
的实施,使国家的垃圾处理技术政策、管理体系等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并且由于国家投资倾向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研制了大批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以及处理关键技术设备.“十五”计划期间,国家加大了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我国逐漸形成了适宜本国的垃圾处
理技术和运营方式.“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垃圾处理的投资.——摘编自《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垃圾处理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垃圾处理技术发展的原因.
4分(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垃圾处理的意义.3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荣氏企业是中国最具有典型性的民族资本企业,主要经营面粉和棉纱,1902年荣氏兄弟开设了保兴面粉厂。1905年5月,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又促使荣氏兄弟筹设纱厂,成立振华纺织有限公司,1910年荣
氏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袋,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建申新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粉、纱两业空前兴旺,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荣氏企业得
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摘编自李占才、张凝《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材料二1931年以后的10多年,由于日军疯狂侵华,荣氏企业遭到重创,国难当头,荣氏家族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发起募捐,并将申新五厂用作国民党部队的驻扎地,抵
御日军的侵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荣毅仁遵循父命,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生产,为恢复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荣毅仁表率性地将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成为工商界的一面旗帜。1979年2月,荣毅仁向中央提出了“从国外吸收资全,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四个
现代化”的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1979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荣毅仁任董事长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摘编自袁正、夏波《荣氏兄弟的救国路、公益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荣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荣
氏家族在抗战期间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贡献。4分28.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发生在70年代以来的西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
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
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限定最高工时
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了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利用乘数效应,用扩大财政支出、国家采购、扩大公共消费开支的办法,扩大市场和扩大就业。特别是在危机的时候,可以刺激经济早日复苏。但
是1973年危机……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面对滞胀,新自由主义开始流行。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干预在长期内不会对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产生影响,甚至会由于理性预期和滞后效应而加大经济的波幅。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分别为政府开出了治理滞胀的药方。——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1)结
合材料一说明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失败后,又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材料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并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7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自由主义和凯
恩斯主义在主要观点上的异同。3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
切。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
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②材料二……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
②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的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
势和被动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②(1)根据材料一,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后资本主义
世界三大经济支柱。3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5分答案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
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的推广是小农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题干反映的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就是小农经济的表现,故A说法正确。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小农经济建立的重要基础,故B说法正确。C.水
利兴修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小农经济的产生,故C说法正确。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没有实现国家的统一,社会环境也不稳定,诸侯争霸战争不断,故D说法错误。故选D。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代草市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C草市
是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其中②出现在南北朝时期;④在宋朝时期出现的,排除②④;所以正确的是①③,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C。3.【答案】B【解析】略4.【答案】C【解析】略5.【答案】D【解析】略6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由“南北差距”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结合近代
中国经济特征分析。【解答】A.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经济的区域差距是南北差距为主,主要反映的是古代中国传统小农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带来的结果,说明中国当时经济是内向型经济;近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东部沿海自然经济较早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沿
海发展更快,而西部近代长期滞后,差距变为东西差距为主,这里说明的是外向型经济占据了主导,故A项正确。B.题干比较的是古代和近代经济类型,无法得出列强对南方的破坏甚于北方,故B项错误。C.题干比较的是经济类型变化,不是自然条件比较,故C错误。D.农业经济发展并不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主
要因素,故D错误。故选A。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重大失误,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C.根据题干时间1957——1962和表格信息可知,
此时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导致出现的农轻重比例失调,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间,与题干时间等信息不符,故C不是正确的原因。ABD.根据题干时间和信息可知,此时工农业产品产量出现的原因是在“左”倾错误下,开展“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ABD正确。故选C。8.【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记基础史实和分析题干的能力。【解答】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看,“奇迹”是指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根本上得益于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故C
符合题意。ABD.综上所述,此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故选C。9.【答案】D【解析】略10.【答案】D【解析】略11.【答案】C【解析】略1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解答】A.据题干信息可知,农民报刊潮是国
民大革命时期特定的产物,在宣传革命思想、促进农民运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A正确。B.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逐步探索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故排除B。C.探索中国式革命道路也是在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故排除C。D.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后,故排除D。故选A。13.
【答案】B【解析】略14.【答案】D【解析】略15.【答案】D【解析】略16.【答案】B【解析】略17.【答案】C【解析】略18.【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解答
】D.依据题干信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制度”、“第三产业的崛起”、“‘新经济’的出现”,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现象的出现均和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相关,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故D正确。A.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两项所述均是重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
排除BC。故选D。19.【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要求学生的的识记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新经济政策规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故A不符合题意。B实物配给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材料不符,故B
符合题意。C新经济政策规定,在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故C不符合题意。D新经济政策规定,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答案】D【解析】略2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经济改革的相关知识,要
求具备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本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故A错误。B.本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故B错误。C.本项与所学知识相悖,故C错误。D.根据题干“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
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故D正确。故选D
。2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准确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指的是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它大大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支配地位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秩序的稳定,故A正确。B.该项是国际贸易体系,而非金融体系,故排除B。C.该项是二战后美苏冷战在军事方面的对抗,故排除C。D.欧洲经济共同体属于区域集团化组织,不
属于国际组织,故排除D。故选A。2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解答】C.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对比,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西欧普遍衰落,所以美国认缴的份额多,就获得了基金管理的更多话语权,这就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故C正确。A.根据题干时间1943年,而马歇尔计划是1946年,而且是针对西欧国家,故排除A。B.根据题干是提出怀特计划,故还没确立,故排除B。D.成立国家货币基金组织是有利
于经济全球化,故排除D。故选C。2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要求具备正确解读题干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A.欧洲经济走向一体化不等于违背了经济全球化宗旨,故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二战后法国的“舒曼计划”和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促使欧洲国家
开始走向了联合,欧洲开启了一体化之路,随后又成立了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到1967年,欧共体成立,故B正确。C.此选项说法过于绝对,这一计划只是缓和法德矛盾,不等于消除,故排除C。D.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到打破美国的经济霸权,故排除D。故选B。25.【答
案】A【解析】略26.【答案】(1)特点:有专人负责;政府重视;兼顾经济效益;垃圾处理技术不断更新。4分(2)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加深或对外国经验技术的借鉴;政府重视;政策持续性;科技进步的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影响;民生的需求。4分答出4点即可(3)有益于社会环境的改善;民众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促进经济,科技的发展。3分答出三点即可27.【答案】(1)原因: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
;辛亥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政府奖励发展工商业;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5分(2)抗战期间:支援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1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恢复发展生产,为国家工业化创造条件;率先响应公私合营,支持社会主义改造;创办投资公司,引领改革开放。
3分【解析】(1)本题考查20世纪初荣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要求具备材料分析概括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依据“1905年5月,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可知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依据“1910年荣氏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可知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依据“1911年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可知辛亥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政府奖励发展工商业;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联系所学可知,还受到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2)本题考查荣氏家族在抗战期间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贡献,要求具备材料分析概括与知识运用的能力。
依据“抗敌后援会”、“抵御日军的侵略”可知支援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依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荣毅仁遵循父命,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生产,为恢复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可知恢复发展生产,为国家工业化创造条件;依据“荣毅仁表率性地将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成为工商界的一面旗帜”率先响应公
私合营,支持社会主义改造;依据“1979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荣毅仁任董事长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可知其创办投资公司,引领改革开放。28.【答案】(1)政策:新经济政策。2分中心措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2分退到: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发展商品生产。2分(2)具体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5分答出5点即可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并
以立法的形式解决问题。2分(3)同:都不同程度的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异:自由主义侧重于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凯恩斯主义则强调国家对经济干预的作用。3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
读材料信息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
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符合实际的要求,1921年3月,苏俄召开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着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开始。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利用商品
、市场和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经济,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答出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
发展商品生产的地步。(2)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第一小问,可对材料二中列出的“一、二、三”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即可;第二小问,从材料二可看出,国家开始干预就业问题,而材料三更是直接指出,“实现国家对经济生
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由此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主要观点上的异同,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比较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中的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
取了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利用乘数效应,用扩大财政支出、国家采购、扩大公共消费开支的办法,扩大市场和扩大就业。特别是在危机的时候,可以刺激经济早日复苏。但是1973年危机……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可分析、比较出两者的
异同:同:都不同程度的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异:自由主义侧重于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凯恩斯主义则强调国家对经济干预的作用。29.【答案】(1)主要因素:①新航路的开辟;②贸易竞争和殖民扩张;③工业革命。6分(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
贸总协定。3分(3)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等。2分应对措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3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从1
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可以得出新航路的开辟;依据材料“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
展”可以得出贸易竞争和殖民扩张;依据材料“在这种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可以得出工业革命。(2)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知识的识记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3)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依据材料“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
地位”可以得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等。应对措施:依据材料“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可以得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