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20)页,2.02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668af247a636554fe50bc71aa7017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博奥级部高一化学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现代生活需要人们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化学的科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钠俗名小苏打,可用作糕点膨松剂B.为防止馅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
石灰C.榨苹果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减缓其在空气中发生颜色变化D.食物腐败、3Fe(OH)胶体的制备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可用作糕点膨松剂,A错误;B.氧化钙
具有吸水性,不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防止食品氧化变质,B错误;C.维生素C有强还原性,能防止苹果果汁被氧化变色,C正确;D.食物腐败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Fe(OH)3胶体的制备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答案选C。2.下列反应与22224NaOSONaSO+=相比较,22Na
O的作用相同的是A.2222322NaO2CO2NaCOO+=+B.2232422NaO2SO2NaSOO+=+C.22242422NaOHSONaSOHO+=+D.22232423NaOCrO2NaCrONaO+=+【答案】D【解析】【分析】22224NaOSONaSO+=反应,22NaO中
氧元素化合价降低,22NaO只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详解】A.2222322NaO2CO2NaCOO+=+反应,22NaO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2、由-1升高为0,22Na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不选A;B.2232422NaO2SO2
NaSOO+=+反应,22NaO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2、由-1升高为0,22Na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不选B;C.22242422NaOHSONaSOHO+=+反应,元素化合价没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D.22232423NaOCrO2N
aCrONaO+=+反应,22NaO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22NaO只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选D;选D。3.水热法制备34FeO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222232344623Fe2SOOOHFeOSO2HO+−−−+++=++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O、223SO−都是氧化剂B.2x=
C.每转移3个电子,有1.5个2Fe+被氧化D.氧化产物只有264SO−【答案】C【解析】【详解】A.Fe、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2O是氧化剂,223SO−和2Fe+是还原剂,A错误;
B.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4x=,B错误;C.每消耗3个亚铁离子,由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电子为()12204−=,但3个亚铁离子中只有2个被氧化,所以每转移3个电子,有1.5个2Fe+被氧化,C正确;D
.Fe、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23SO−和2Fe+是还原剂,所以34FeO、264SO−是氧化产物,D错误。答案选C。4.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显碱性可用于除油污,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要用干冰灭火器C.等质量的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
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时转移电子数相同D.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从4TiCl溶液中置换出Ti【答案】C【解析】【详解】A.纯碱溶液由于碱性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A错误;B.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也不能用干冰灭火器,要用沙子盖灭,故B错误;C.等质量的钠与氧气在
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钠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1,所以转移电子数相同,故C正确;D.钠的化学性质活泼,钠能与水反应,钠不能从4TiCl溶液中置换出Ti,钠可以从熔融4TiCl中置换出Ti,故D
错误;选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②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③过氢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④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⑤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
,钠可以把锆、铌等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⑥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⑦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⑧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A.①②⑤⑦B.①⑧C.①②⑤⑧D
.①⑦【答案】D【解析】【详解】①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故①正确;②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生成O2,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②错误;③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会引入新的杂质,故③错误;④过氧化钠中含有
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2-2O,则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比1:2,故④错误;⑤钠和钛锆等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是先和其中的水反应置换出氢气,不会置换出金属,故⑤错误;⑥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消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水和CO2的质量不同,
故⑥错误;⑦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粉末放入水中有气泡生成,可确定Na2O粉末中含有Na2O2,故⑦正确;⑧氧化钠加入酚酞试液中,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可溶性碱,溶液变红
色,而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是碱使酚酞变红色,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溶液褪去,即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故⑧错误;①⑦正确,故答案为D。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钠与氯化铜溶液反应:2Na+Cu2+=Cu+2Na+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4OH-+O2↑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OH-+H++SO2-4=BaSO4↓+H2OD.NaHCO3溶液与盐
酸反应:CO2-3+2H+=CO2↑+H2O【答案】B【解析】【详解】A.钠与氯化铜溶液反应,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和CuCl2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Cl,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2O+Cu2+=Cu(OH)2↓+H2↑+2Na+,A错误;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B正确;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
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2-4=BaSO4↓+2H2O,C错误;D.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HCO+H+=CO2↑+H2O,D错误;答案选
B。7.关于23NaCO与3NaHCO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同浓度碱性:233NaCONaHCOB.热稳定性:233NaCONaHCOC.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的速率:233NaCONaHCOD.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
D【解析】【详解】A.2-3CO水解程度大于-3HCO,则同浓度碱性:233NaCONaHCO,A错误;B.3NaHCO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而23NaCO稳定,加热不分解,则热稳定性:233>NaCONaHCO,B错误;C.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2-+322CO+2H=CO+HO、-+322HCO+H=CO+HO,相同条件下3NaHCO比23NaCO反应放出气体剧烈,则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的速率:233NaCONaHCO,C错误;D.23NaCO与2Ca(OH)混合后生成3CaCO,发生反应2323NaCO
+Ca(OH)=CaCO+2NaOH,3NaHCO与2Ca(OH)混合后生成3CaCO,发生反应3232NaHCO+Ca(OH)=CaCO+HO+NaOH或3232232NaHCO+Ca(OH)=CaCO+2HO+NaCO,D正确;故选D。8.为了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
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CO3固体(NaHCO3):将混合物加热D.CO2(HCl):将混合气体通入Na2CO3溶液中【答案】D【解析】【详解】A
.NaOH+NaHCO3=Na2CO3+H2O,适量的NaOH可以将杂质反应消耗,生成Na2CO3,A正确;B.Na2CO3+H2O+CO2=2NaHCO3,足量的CO2在溶液中与全部的Na2CO3反应可以生成NaHCO3,可以实现除杂,
B正确;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将混合物加热,可以实现除杂,C正确;D.氯化氢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也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目的,D错误;答案选D。9.下列有关物质鉴
别的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A.无需其他试剂即可鉴别:Na2O2与Na2CO3两种粉末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无色溶液C.用氯化钙溶液鉴别:NaHCO3溶液与Na2CO3溶液D.利用焰色试验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Na2O2
为淡黄色粉末,Na2CO3为白色粉末,无需其他试剂即可鉴别,A正确;B.澄清石灰水与Na2CO3和NaHCO3两种无色溶液均反应产生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因此不能鉴别,B错误;C.氯化钙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
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正确;D.Na、K元素的焰色分别为黄色、紫色,则用焰色反应可以鉴别NaCl溶液和KCl溶液,D正确;答案选B。10.向一定量的盐酸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
3溶液至过量,有关量随Na2CO3溶液质量(m)增加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向一定量的盐酸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Na2CO3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盐
酸完全反应后,Na2CO3再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详解】A.Na2CO3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开始就放出气体,故不选A;B.Na2CO3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盐酸完全反应后,Na2CO3
再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开始没沉淀后来有沉淀,故选B;C.Na2CO3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pH逐渐增大,Na2CO3溶液过量后,溶液呈碱性,pH>7,故不选C;D.Na2CO3和盐酸、氯化钙反应时氯化钠质量增大,反应结束后氯化钠质量不再变化,故不选D;选B。
11.为确定3NaHCO固体中是否含有23NaCO,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A.取样,加热,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B.取样,加入足量盐酸,观察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C.取样,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取样,溶于水中,滴加少量2CaCl
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D【解析】【详解】A.无论是否含有碳酸钠,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都产生气体,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选项A错误;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入盐酸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选项B错误;C.碳酸钠和碳
酸氢钠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都产生碳酸钙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选项C错误;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2CaCl溶液,只有碳酸钠产生沉淀,如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钠,选项D正确;答案选D。12.在无色溶液中加入
适量22NaO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23CO−、Cl−、24SO−。B.Na+、Cl−、23CO−、23SO−C.2Ca+、227CrO−、3NO−、3HCO−D.2Mg+、2Ba+、Cl−、3NO−【答案】A【解析】【详解】A.
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也不和过氧化钠和NaOH反应,且无色,可以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B.Na2O2具有强氧化性会把2-3SO氧化为2-4SO,B不符合题意;C.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橙红色的2-27CrO,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会和-3HCO反应生成2-3CO和水,C
不符合题意;D.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Mg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为检验溶液里的某种离子,分别取少量待测液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离子B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溶液有Na+,无K+C.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24−离子D.溶液中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放出,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离子【答
案】C【解析】【详解】A.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大量的Cl-离子,也可能是盐酸中的Cl-,故A错误;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中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
+,故B错误;C.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排除了干扰离子,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24−离子,故C正确;D.溶液中加入盐酸
,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放出,说明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O23−,也可能含有HCO3−、SO23−、HSO3−,故D错误;答案选C。14.CO和H2的混合气体4g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后,在150℃时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A.2gB.4gC.8gD.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CO与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生成的CO2和H2O再与Na2O2反应,2CO+O2点
燃2CO2,CO与CO2物质的量相等,Na2O2与CO2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质量增重△m=2Na2CO3-2Na2O2=2CO,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量为CO的质量;2H2+O2点燃2H2O,生成的H2O与H2物质的量相等(150℃时H2O为气体),Na
2O2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质量增重△m=4NaOH-2Na2O2=2H2,可知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质量;综上所述,Na2O2增重的质量为CO与H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4g,故选B。15.下列有关焰色试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先把
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物质B.每次实验后,要用硫酸把铂丝洗净C.焰色试验是利用物理性质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D.没有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答案】B【解析】【【详解】A.使用铂丝做焰色试验前,需去除
铂丝表面的杂质,即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让杂质挥发,再蘸被检物质,A正确;B.硫酸是不挥发性酸,不能用于清洗铂丝,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B不正确;C.焰色试验是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然后跃迁回能量较
低的轨道,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所以属于利用物理性质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C正确;D.铁丝焰色在不可见光范围内,不会干扰其它金属离子的检验,所以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铂丝,D正确;故选B。16.下列实验操
作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A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检验3NaHCO与23NaCO溶液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C证明22NaO与2CO是放热反应22Na
O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2CO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D检验23NaCO与23KCO溶液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有烧杯容积11
~32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故A错误;B.3NaHCO与23NaCO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一般用氯化钙溶液鉴别3NaHCO与的23NaCO,故B错误;C.22NaO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2CO的集气瓶中,棉
花燃烧说明22NaO与2CO反应生成氧气,同时反应放热,故C正确;D.观察钾的焰色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故D错误;选C。17.下表中,对陈述Ⅰ、陈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II判断A纯碱可用
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纯碱可与盐酸反应I对,II对,有B除去2CO中的少量HCl杂质可将气体通入饱和23NaCO溶液中23NaCO可与KCl反应I对,错,无C23NaCO溶液中混有少量3NaHCO杂质,可加入适量NaOH除去3NaHCO可与Na
OH反应生成23NaCOI对,II对,有D22NaO是淡黄色粉末22NaO可用作供氧剂I对,II对,有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纯碱为碳酸钠,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A错误;B.二氧化碳能够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
化碳中少量氯化氢,B错误;C.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加入适量NaOH除去,C正确;D.过氧化钠做供氧剂是2Na2O2+2H2O=4NaOH+O2和2Na2O2
+2CO2=O2+2Na2CO3,与过氧化钠的颜色无关;D错误;故选C。18.工业上以粗盐(含2Ca+、2Mg+、24SO−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4NHCl,实验室模拟工艺流程如图
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过量NaOH、23NaCO、2BaCl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调pHB.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2COC.图甲中析出晶体的总反应可表达为:23234NaCONHHO=NaHCONH+++
+++D.图乙所示装置可以比较23NaCO和3NaHCO晶体的热稳定性【答案】C【解析】【详解】A.为除去过量2BaCl,对粗盐溶液除杂时,要在加入氯化钡之后再加碳酸钠,所以依次加入过量NaOH、2BaCl
、23NaCO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调pH,故A错误;B.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小于氨气,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氨气,故B错误;C.饱和食盐水、二氧化碳、氨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析出晶体的总反应可表达为:23234N
aCONHHO=NaHCONH++++++,故C正确;D.用图乙所示装置比较23NaCO和3NaHCO晶体热稳定性,应该把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底部、碳酸钠放在大试管底部,故D错误;选C。19.如下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是盐酸,向烧杯内
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则烧杯内的物质是的A.过氧化钠B.氧化钠C.钠D.碳酸氢钠【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现象要求反应时放热,且该反应没有气体生成,以此解题。【详解】A.过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并生成氧气,
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但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仍然比右边低,故A错误;B.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恢复到原温度
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故B正确;C.钠加入水中放热并生成氢气,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但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仍然比右边低,故C错误;D.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故U形管内液体左边高于右边,故D错误;故选B。20.下列测定Na2CO3和NaHC
O3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取ag混合物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②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③取ag混合物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④取ag混
合物与过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bg固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方案能确定碳酸钠、碳酸氢钠任一物质的质量,即可测定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①氢氧化钠过量,在加热、蒸干、灼烧过程中可
生成Na2CO3;②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加热分解,利用固体差量法即可计算出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③应先把水蒸气排除才合理;④只有碳酸钠可与氯化钡反应,根据沉淀的质量可确定Na2CO3的质量,进而可确定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详解】①氢氧化钠过量,在加热、蒸干、灼烧过程中可生成Na2CO3,则不能确定NaHCO3分解生成碳的酸钠的质量,不能确定质量分数,故①错误;②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
量法即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②正确;③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测定含量,故③错误;④只有碳酸钠
可与氯化钡反应,根据沉淀的质量可确定Na2CO3的质量,进而可确定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故④正确。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含量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方案的原理,该题注意测
量数据能否计算出结果,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21.回答下列问题:I.双氧水和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两种消毒剂。(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H2O2的性质,能证明H2O2有还原性的实验是______
_______(填序号),可作为证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序号实验实验现象1向5%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a.溶液紫色褪去;b.有大量气泡产生2向5%H2O2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c.溶液变蓝(2)某届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
员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原因可能是NaClO与H2O2反应产生O2促进藻类快速生长。该反应说明氧化性:NaClO____H2O2(填“>”或“<”);当有1个O2生成时,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_
_____。II.全球一半左右的碘是以智利硝石提取硝酸钠后的母液为原料,加入亚硫酸氢钠制取,相关反应如下,配平此化学方程式。(3)NaIO3+NaHSO3——NaHSO4+Na2SO4+I2+H2O;_____III.锑(Sb)被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阻燃剂、合金、陶瓷、半导体元件、医药用品等。以辉锑
矿为原料制备金属锑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已知:辉锑矿的主要成分为Sb2S3,还含As2S5、PbS、CuO和SiO2等;浸出液主要含盐酸和SbCl3,还含CuCl2、AlCl3和PbCl2等。(4)“酸浸”过程
中SbCl5和Sb2S3反应有S生成,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5)写出“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答案】(1)①.1②.ab(2)①.>②.2(3)2NaIO3+5NaHSO3=3N
aHSO4+2Na2SO4+I2+H2O(4)SbCl3(5)3SbCl5+2Sb=5SbCl3【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1中酸性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遇到过氧化氢紫色褪去、有大量气泡产生(从
反应物价态看,气体只能是氧气),说明过氧化氢被氧化,过氧化氢体现还原性,故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是1,可作为证据的实验现象是ab;【小问2详解】84消毒液与H2O2消毒剂混用,导致消毒能力降低甚至消失,池水变
绿,是因为反应生成的氧气促进藻类的疯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O+H2O2=NaCl+O2↑+H2O,说明氧化性:NaC1O>H2O2;当有1gO2生成时,转移电子的数目是2个;【小问3详解】在该反应中,I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aIO3中的+5价降低为I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5
×2=10价;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aHSO3中的+4价升高为反应后Na2SO4、NaHSO4中的+6价,升高2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结合得失电子守恒,配平为: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
【小问4详解】“浸出“时,Sb2S5在溶液中和SbCl5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S和Sb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b2S3+3SbCl5=5SbCl3+3S,其中Sb从+6价降低到+3价,则还原
产物是SbCl3;【小问5详解】“还原”时Sb和SbCl5反应生成SbCl3,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bCl5+2Sb=5SbCl3。22.过氧化钠常用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能与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发生反应,保存不当时容易
变质。某实验小组以过氧化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图实验。(1)探究一包Na2O2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将其溶解,加入_______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2)该实验小组为了粗略测定
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了mg样品,并利用如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②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③写出装置C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④反应结束后,在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
时,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读取气体体积前,需冷却到室温b.调整量筒使E、F内液面高度相同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时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答案】(1)BaCl2(2)①.分液漏斗②.吸收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2Na2O2+2CO2=2Na
2CO3+O2⑤.abc【解析】【分析】装置A是制备二氧化碳,装置B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装置C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最后利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小问1详解】过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会最后生成碳酸钠固体
,探究一包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可以利用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故答案为:BaCl2;【小问2详解】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故
答案为:分液漏斗;吸收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②实验探究测定方法是测定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氧气,装置中必须是气密性完好,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置C中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
气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④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冷却到室温,会使溶液体积增大,读出结果产生误差,选项a正确;b.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使装置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同,避免读取体积产生误差,选
项b正确;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是正确的读取方法,选项c正确;答案选abc。23.纯碱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用品。制得的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方案一:用图所示方法和步
骤进行实验:(1)操作I涉及的实验步骤有_____、洗涤;操作II涉及的实验步骤有干燥、_________。(2)写出加入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过滤得到的溶液M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3)
该方案测得的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为_______。(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若最后得到的结果偏高,请书写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方案二:利用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a.按图
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c.准确称得6.0g纯碱样品放入容器II中;d.打开分液漏斗I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e.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4)①若d、e两步的实验操作太
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②装置A中试剂X应选用___,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③E装置的作用是_____。(5)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的【答案】(1)①.过滤②.称量(2)①.Ba2++2-3CO=BaCO3↓②.NaCl、Ba(OH)2、NaOH(3)①.106y197x×100%②.过滤后未洗涤沉淀(4)①.偏小②.NaOH溶液③.可把残留在装置B、C中二氧化碳全部由D中
碱石灰吸收④.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5)88.3%【解析】【分析】方案一:本方案是利用Ba(OH)2与Na2CO3反应转化为BaCO3沉淀,而NaCl不能,并通过操作I过滤、洗涤和操作II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来计算出Na2CO3的质量来求Na2CO3的质量分数,方
案二:本方案是装置B利用稀硫酸和Na2CO3反应放出的CO2,装置C为干燥CO2,然后用装置D中的碱石灰吸收CO2,装置A为除去空气中的CO2,反应前后通入空气的目的分别是先将装置中的CO2排空和将装置中产生的CO2能够被
D处碱石灰吸收,装置E为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水蒸气进入D中,引起实验误差,通过D中质量的增加求出CO2的质量,以进一步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据此分析解题。【小问1详解】操作I涉及的实验步骤有过滤、洗涤;操作II涉及的实验步骤有干燥、称量,故答案为:过滤;称量;【小问2详解】加入
Ba(OH)2溶液后即Na2CO3与Ba(OH)2反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3CO=BaCO3↓,过滤得到的溶液M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Ba(OH)2、NaOH,故答案为:Ba2++2-3CO=BaCO3↓;NaCl、Ba(OH)2、NaO
H;【小问3详解】设含有Na2CO3的质量为mg,根据反应原理:()2332BaOH+NaCO=BaCO+2NaOH106197myg,m=106y197g,该方案测得的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为106y197x×100%,若最后得
到的结果偏高,则可能是y值偏大,可能的原因为:过滤后未洗涤沉淀,故答案为:106y197x×100%;过滤后未洗涤沉淀;【小问4详解】①若d、e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反应过快会使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没能完全被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快速鼓入空气,也会使装置内残留二氧化碳不能被
D装置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则测得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小,所以测定结果偏小;故答案为:偏小;②鼓入空气,可把残留在装置B、C中二氧化碳全部由D中碱石灰吸收,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应把鼓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处理,所以装置A应放入氢氧化
钠溶液;故答案为:NaOH溶液;可把残留在装置B、C中二氧化碳全部由D中碱石灰吸收;③如果D装置直接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则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对测定结果带来影响,所以装置E的作用则是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
化碳进入装置D中;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小问5详解】反应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85.6g-83.4g=2.2g,设放出2.2g二氧化碳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g,232NaCOCO10644x2.2g~,106x
=442.2g,解得x=5.3g,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5.3g6g×100%≈88.3%,故答案为:88.3%。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